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底沉积物酸解烃脱气装置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解烃方法过去主要用在常规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近几年通过对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化学勘查试验研究,发现该方法也能应用其中。酸脱气过程是酸解烃方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该方法的最后测试结果。为满足当前海洋地质调查中沉积物取样特点,笔者等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酸解烃方法中酸脱气装置进行了改进。通过一系列条件试验,确定了在改进后装置下酸脱气过程中最佳的样品粒度、盐酸浓度、反应时间等条件。通过平行性试验和准确性试验,证明该酸脱气装置所得到的数据基本可靠,结果符合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制备酸解烃样品的单套脱气装置,采用多套酸解烃脱气装置,建立了自动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油气化探样品中酸解烃的分析方法,并对主要仪器分析条件及质量监控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样品在真空40℃水浴条件下酸解反应10 min,酸解烃脱出气储存于密封瓶中供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7~0.057μL/kg,精密度(RSD,n=12)为0.8%~1.1%。对105件样品2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01%~19.66%,平均值为7.81%(以甲烷计算)。该方法能够满足油气化探酸解烃样品分析的质量要求,并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土热处理酸解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祁士华  董勇 《地球科学》1995,20(6):701-704
酸解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中极为重要的指标,黄土样品经过热处理后酸解烃含量显著增加,通过油气区和非油气区黄土热处理酸解烃对比研究得出热处理酸解烃对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无意义,经过黄土的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实验和酸解烃甲烷碳同位素分析得出热处理增加的烃类来自于碳酸盐矿物中有机物的热解,正常状态条件下酸解烃分析对地球化学勘查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酸解烃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酸解烃技术作为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油气勘探中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也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笔者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干扰因素及其抑制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利用经过抑制干扰后的酸解烃指标,可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进行划分,对油气藏和油气储层进行预测和判识并揭示烃类的垂向微运移。  相似文献   

5.
海底沉积物中碳酸钙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苏顷  夏宁 《岩矿测试》1998,17(2):127-130
探讨了海底沉积物中CaCO3的测定方法。用1mol/LNaAc+HAc做碳酸盐相+离子交换相的浸取剂,1mol/LNaAc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在沸水浴中30min分解样品,然后用AAS或ICPAES分别测定离子交换相+碳酸盐相及离子交换相中的Ca,差减法计算样品中CaCO3含量。方法经深海沉积物、水系沉积物等国家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对同一样品进行12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6.
南海沉积物中烃类气体(酸解烃)特征及其成因与来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烃类气体是形成天然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物质基础,可通过顶空气、吸附烃和酸解烃等方法来探测。南海473个站位767件沉积物样品的酸解烃分析结果表明,甲烷含量为0.8~22153.6μl/kg,平均为335.8μl/kg,并可分成台西南—东沙、笔架南、琼东南—西沙海槽、中建南—中业北、万安—南薇西和南沙海槽等6大异常区,其中南沙海槽是异常最强烈的地区,台西南盆地次之。154件甲烷样品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其δ13C1值为-101.7‰~-24.4‰(PDB标准,下同),平均为-44.5‰,其中南沙海槽的δ13C1值明显偏低,为-101.7‰~-71.4‰,应是微生物气或是以微生物气为主的混合气,而南海其他地区的δ13C1值相对较高,为-51.0‰~-24.4‰,明显属于热解气。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油气化探酸解烃标准样品的研制过程,研究了酸解烃标准样品的制备,通过对酸解烃标准样品的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保证了所研制的酸解烃标准样品是符合标准样要求的。通过对酸解烃标准样品的多次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确定了该标准样品的值和不确定度。另外,通过对酸解烃标准样品的保存试验研究,确定了该样品的包装和有效期。  相似文献   

8.
若尔盖地区酸解烃与热释烃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地表油气化探影响因素众多,不同地区主导因素也不尽相同。若尔盖地区受复杂地表景观及岩性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而且没有已知油气田可供试验研究,可供参考对比的资料也很少,仅仅采用一种技术是不能断言油气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而是有必要采用不同指标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这里从采样季节、采样深度、岩性、碳酸盐和不同地表景观等因素分析,探讨这些因素对化探指标的影响规律,提出酸解烃和热释烃是适合高原草原地形的合适指标。并给出初步的数据校正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9.
南方碳酸盐岩地区沼泽对土壤酸解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油气化探重要指标酸解烃的赋存机理为化学吸附轻烃。由于目前酸解烃分析方法所能解吸的主要为与样品中碳酸盐相吸附的轻烃,在南方碳酸盐岩出露地区,水动力条件弱的沼泽地区有利于碳酸盐的淤积,故沼泽地区对土壤酸解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碳酸盐含量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佘小林  胡兰  刘军  陈波  黄勤 《岩矿测试》2009,28(4):373-375
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氯含量常用的IonPac AS14A保护柱和新型IonPac AS23分析柱进行对比实验,选择了IonPac AS23柱作为分析柱。解决了碳酸盐对氯离子测定的干扰,优化色谱条件,同时分析牛皮纸样袋中海底沉积物中的氯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拟定了准确测定牛皮纸样袋中海底沉积物中氯含量的方法。通过测定国家一级标准物质中氯含量,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相对标准偏差≤2.66%。  相似文献   

11.
香港及其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以粘土质粉砂为主,测得的全新世沉积物最大厚度为17.8m,全新世平均沉积速率为0.81mm/a;维多利亚港因后期的潮流作用改造,全新世沉积很薄。第四纪沉积层中有5次海进及5次海退过程,体现了第四纪以来香港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演变过程。香港海域的沉积环境与珠江密切有关,珠江不仅塑造了香港的5层陆相地层,同时为现代香港水域的潮流通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海洋沉积物可溶铁Fe~(3+)/Fe~(2+)比值,已被海洋地质工作者作为海洋油气化探的一项间接指标应用于东海油气化探中。这种铁的含量受提取酸的种类、浓度、样品微沸时间、放置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必须采用统一的可溶铁测定方法,只有在同一标准条件下测定的海洋沉积物可溶铁结果才有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吸附态轻烃(酸解烃、顶空气轻烃)的方法,采用适于批量处理的酸解烃样品制备和通过振荡、加热达到解吸平衡的顶空气样品制备的前处理方法,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对天然气水合物区土壤中吸附态轻烃进行检测.顶空气轻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018×10-6(以甲烷计算),精密度为6.6%(甲烷)~16%(异丁烷);酸解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016 μL/kg(以甲烷计算),精密度为2.2%(甲烷)~19%(正戊烷).该方法应用于大批量实际样品分析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国外海洋气水合物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苏新 《地学前缘》2000,7(3):257-265
海洋水合物是未来的新型海洋天然气能源,文中简要介绍近年来国际大洋钻探项目在北美陆坡布莱克海岭和由德国Suess教授等人在东太平洋水合物海岭对海洋气水合物的勘察、取样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主要新进展和成果。1995年ODP164航次在北美陆坡的布莱克海岭的997站位通过钻探取到3块块状气水合物和一些气水合物小碎块。德国E.Suess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东太平洋的水合物海岭于1996年和199年在约800m水深下的海底浅表深积物取到了大量的层块状气水合物。他们的研究表明,布莱克海岭和东太平水合物海岭的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气体均来自细菌对CO2的分解结果,164航次995,997两上站位较明显的BSR均与其下浮沉积物来自细菌对CO2的分解结果。164航次995,997两个站位较明显的BSR均与其下伏沉积物中所饱  相似文献   

15.
系统测量了不同时代、不同埋深的不整合面钻井剖面中酸解烃的分布,发现不整合面之下发育有总烃、甲烷浓度低而大分子烃类相对富集的烃类异常带,分析认为此异常带是风化脱气作用形成的脱气带,其厚度与下伏地层成岩程度有关。该发现对评价含油气盆地剥蚀与气藏保存、破坏的关系,不整合面对油气运聚的影响等有重要意义,也为解决剥蚀量恢复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16.
海底水合物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卢振权  吴必豪 《现代地质》2002,16(3):299-304
选择西沙海槽水合物潜在富集区作为已知区 ,利用陆上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方法 (酸解烃、热释烃、蚀变碳酸盐方法 )开展了试验性研究。通过对海底浅表层沉积物各项测试指标的分析 ,发现酸解烃方法效果好 ,而热释烃方法和蚀变碳酸盐方法的试验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还对海底浅表层沉积物酸解烃重新进行了释义 ,认为酸解烃方法适合于海底水合物的勘查 ,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放射性碳(14C)测年技术的发展,海洋沉积物年代学已成为研究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文章从14C测年数据整合角度,辨析和厘定了放射性碳测年有关术语及相互关系,探讨了数据校正的关键环节,制定了14C测年数据整合格式。测年数据整合格式应包括站位信息、样品测试信息、测年方法信息和校正方法信息等,其中惯用年龄是核心要素,而校正方法选择及与之相关的参数的使用是获得正确年龄的关键。采用CALIB7.0对选取的24个不同时期、不同实验室样本数据进行了统一校正,整合前后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软件不同版本或不同方式校正结果有数十年至一千多年的差异。14C日历校正年龄与惯用年龄大小、标准校正曲线、校正软件以及海洋储库年龄(R(t))或区域海洋储库校正值(ΔR)有关,建议资料整合时在惯用年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校正软件重新对数据进行统一校正。同时,应加强我国近海海洋放射性碳储库年龄的研究,为测年数据校正提供更为准确的校正参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津海滨浴场南侧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定量分析,探讨其分布特征及来源.研究表明,沉积物中∑PAHs含量范围为91.4×10-9~855.4×10-9,从空间上呈现出高潮滩中潮滩低潮滩的分布特征.样品中PAHs二环和三环含量占主导地位,以石油污染输入为主,并混合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根据沉积物风险评价标准,萘、芴、菲、蒽超出风险低值,对潮间带生态具有潜在危害,应严格控制PAHs的人为输入,保护潮间带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