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金运  金鑫  边少锋  常晓涛 《测绘学报》2022,51(7):1215-1224
垂线偏差是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基础数据。固体潮和海潮是影响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的重要因素,固体潮改正主要表现为天体引潮位对垂线偏差的直接影响及造成地球形变而产生的附加位对其的间接影响。本文基于引力场球谐展开理论,推导了垂线偏差测量中固体潮和海潮的改正公式。利用JPL DE421星历和EOT11A海潮模型,计算全球19 570个GNSS测站处垂线偏差的潮汐改正值,分析了垂线偏差潮汐改正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实例给出了日、月引潮位及附加位、海潮对垂线偏差子午和卯酉分量的改正。现有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精度已达到0.1″,而固体潮和海潮对垂线偏差的改正总量级可达我国一等天文规定精度(0.3″)的17%,因此在高精度的垂线偏差应用中需要顾及潮汐改正。  相似文献   

2.
南极中山站重力潮汐观测的海潮负荷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LaCoste-Romberg(LCR)ET21高精度弹簧重力仪1998年12月26日至2000年1月9日在南极中山站的重力潮汐观测资料,采用目前普遍使用的Schwiderski、Csr3.0和Fes96.2全球海潮模型研究中山站重力潮汐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问题。结果表明在南极地区,目前的海潮模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还不足以精密确定该区域的海潮负荷改正。经海潮改正后,重力潮汐观测结果与潮汐理论值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观测的周日(01)和半日(M2)潮波重力振幅因子与相应的理论值之间的平均偏差分别为3.8%和7.8%。南极地区附近海域海水的变化半导致该地区海潮负荷响应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系统变化。  相似文献   

3.
潮汐效应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用理论出发,论述了潮汐效应对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影响;同时对水准测量的固体潮改正与海潮负荷改正方法,详细地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采用FARRELL的负荷理论以及最新的TPXO6海潮模型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佘山台倾斜固体潮的影响,采用BAYTAP-G调和分析软件对佘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进行了处理,获得不同潮波的潮汐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海潮负荷改正。负荷改正后,东西分量的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而南北分量的半日波振幅因子与理论值仍有较大的偏离。结果说明,佘山台倾斜东西分量主要受海潮负荷的影响,超过60%,甚至达到96%(O1);而南北分量受到的非潮汐的影响要比东西分量受到的影响大,如N2波甚至高达70%,但是这也可能是和海潮模型在近海的不精确有关。  相似文献   

5.
第九届近代地壳运动国际学术讨论会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九届近代地壳运动国际学术讨论会(CR-CM’98)于1998年11月中旬在埃及开罗召开。该会议共分7个专题进行学术报告和讨论:1.应用于地壳运动监测的新的大地测量技术;2.地球物理参数在地壳运动中的模型化;3.板块边缘地区的地壳运动;4.全球性地壳...  相似文献   

6.
用超导重力仪的潮汐观测资料研究海潮模型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系统研究了潮汐观测资料中海潮模型的适应性问题,用基于数值离散褶积积分方法获得的海潮负荷对武昌超导重务仪观测资料作负荷改正。结果说明,海潮负荷改正后的重力场观测残差大大降低了,与理论潮汐参数模型相比,8个主要潮流的平均振幅因子由改正前的1.38%降至0.13%和0.26%。  相似文献   

7.
基于IERS2003协议,介绍了地球固体潮,海潮,极潮等改正模型,叙述了各潮汐项改正步骤,分析了各类潮汐改正模型的量级及对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精度潮汐重力场观测研究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当今地学工作者的共识.由于某些信号十分微弱且具有区域和全球分布特征,相当一部分信号被混合在常规仪器的观测噪声水平上,因此获得全球分布的第一手高精度观测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超导重力仪具有精度高,连续性和稳定性好等特征,期望能在测定区域和全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18个台站参加的全球地球动力学合作项目于1997年7月份开始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解决诸如固体潮、地核近周日晃动、核模、地球自转和极移,地球和大气海洋的耦合机理以及由构造运动引起的重力场变化等热点问题.我们曾研究过中比法三国的超导重力仪潮汐观测资料,获得了欧洲和亚洲不同地区潮汐常数及分布特征.本文将利用武汉和日本京都三台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研究亚洲地区大陆和海岛上的潮汐波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各参数的误差估计等,同时将检测由大气和海潮变化产生的重力信号.文章分数据处理方法、潮汐参数测定、大气重力信号、海潮重力信号、潮汐参数的时间变化、非潮汐重力场变化特征等几方面叙述.  相似文献   

9.
地球固体潮     
目前,地球固体潮在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其它有关学科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地球动力学中古有重要的地位,为此必须对它给予应有注意。为了了解地球固体潮,我们在学习中整理出这篇资料,以供参考。一、地球潮汐概述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全体大会于1982年5月7日至2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共有41个国家的376人参加,提交的论文约200篇,举行下列九个专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最新的卫星测高全球Csr3.0模型,中国近海海潮数据和标准地球模型负荷格林函数,采用直接褶积积分方法研究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应变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影响。计算25个台站8个主要潮波的负荷振幅和相位,讨论几个主要台站的负荷应变花和负荷应变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这次会议于1981年8月31日至9月5日在西德慕尼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37个国家的214名学者,其中有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H.Moritz,名誉主席A.Marussi和T.J.Kukamaki,第一副主席P.Angus-Leppan,第三副主席R.Sigl,秘书长M.Louis;我国由胡明城、顾旦生、董鸿闻三同志组成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CH20023149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应变场变化的海潮负荷信号改正问题/孙和平,周江存,许厚泽(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测绘学报.—2002,31(3).—222~227 利用最新的卫星测高全球海潮Csr3.0模型,中国近海海潮数据和标准地球模型负荷格林函数,采用直接褶积分方法研究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应变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影响。计算25个台站8个主要潮波的负荷振幅和相位,讨论几个主要台站的负荷应变花和负荷应变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根据Hein和Grafarend等人的基本思想,推导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模型中的重力向量观测方程。其中顾及了地球固体潮和地壳形变所引起的观测量的时间相依变量。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第六届非洲区域测绘会议于1986年11月10~17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非洲经济委员会总部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28个非洲国家、10个非洲以外国家和6个国际学术组织及非洲组织。我国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刘丕等四人出席了会议。大会选举埃塞俄比亚代表为会议主席。会议选举产生了三个专业委员会。分别负责主持人力发展与技术合作;常规与卫星大地测量,航空摄影与摄影测量,野外控制测量与测图;以及测绘与遥感最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科学讨论会于1985年6月18日至21日在波兰克拉科夫市举行。会议由波兰科学院大地测量委员会、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和华沙测绘研究所联合主办,并得到IAG的支持。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邀集有关专家在一起交流和讨论1981年慕尼黑第六届国际大地测量计算讨论会以来所获得的有关科学成果和富有成效的资料。会议的地点设在克拉科夫市斯坦尼斯拉夫——斯坦斯科采矿与冶金大学内。  相似文献   

17.
张捍卫  郑勇  赵方权 《测绘学报》2003,32(3):213-218
固体潮对测站位移的影响是空间大地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常用的3种引潮力位展开形式进行了总结,并列出了它们各自的实用公式。不同于IERSl996和IERS2000推荐的固体潮对测站位移影响的理论模型,独立于天体历书而基于精密引潮力位展开,直接给出了在亚毫米精度下的潮波公式,利用新的精密引潮位展开在亚毫米精度上重新计算了永久性潮汐的影响。可为高精度的空间大地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精密重力测量的潮汐改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理论地球模型并顾及海潮影响(利用Schwiderski的大洋潮图及我国沿海的局部潮图)估算了我国境内的重力潮汐值。进而,根据我国若干站上实测的重力潮汐变化和上述模型绘出的理论潮汐变化相比较,得出模型重力的精度为±2μgal左右。据此模型,可对我国十几个绝对重力观测值进行瞬时的潮汐改正。  相似文献   

19.
南极地区的重力固体潮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台高精度LCR弹簧重力仪 (G5 89,ET2 0和ET2 1 )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重力潮汐数据 ,在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系统中确定了该地区的重力潮汐参数。研究了海潮负荷问题 ,经海潮改正后的观测结果与理论值间存在较大差异 ,说明海潮模型的不确定性。讨论了气压和温度变化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 ,气压重力导纳值随信号频率增加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可能存在“反变气压计”效应 ,而温度重力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长周期频段。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主任鄂栋臣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斐教授及南极中心博士生张胜凯同学 ,应邀出席了在乌克兰利沃夫市召开的第 5次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 (AGS’0 3)。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是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 (SCAR)下属的地学常设工作组组织召开的年度会议。本次研讨会由乌克兰利沃夫理工大学和乌克兰南极中心联合举办 ,会议主题是“南极大地测量基础设施的现状与未来研究的展望”。参加该会议的有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的科研人员。本次会议内容包括 2 0 0 2 /2 0 0 3年南极夏季大地测量活动、大气对南极GPS观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