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上海召开了《计算机在地震综合观测中应用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奕麟和秘书主持。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地震地质大队、兰州地震研究所、地震仪器厂,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安微、黑龙江、上海等省市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工程力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与研究汇报会1984年9月19日至23日在石家庄召开。来自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司、地质所、地球物理所、物探队、地震地质大队、测量队,以及山东省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和应邀的兰州地震研究所代表近4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马宗晋同志主持,监测司辛书庆同志也到会指导工作。会议交流的“近期强震危险区判定”成果,是介于地震烈度区划与前兆观测预报之间的难度较大的科研成果。它将对今后华北地区地震工作布署和地震危险区监视以及防震和抗震  相似文献   

3.
引言2013年11月18日-11月20日,“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主办.来自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地壳工程中心、地震台网中心、武汉地震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八院、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航天503所、上海天文台等多个单位的8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1985年12月1日至8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召开了《地震对策》—书的编委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该书主编、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和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及其他有关编委,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卫勤研究室研究员朱克文以及《国际地震动态》编辑部、地震出版社等有关单位的代表近20人。在此之前,有关编写《地震对策》的会议已召开过多次。1984年6月在北京首次召开了编写《地震对策》筹备会议;1984年9月在天津召开了《地震对策》的“卫生对策”编写讨  相似文献   

5.
1984年4月10日至15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昆明主持召开了“人工地震”近场地震观测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14个有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业务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会议听取并讨论了13篇报告。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对新的工作方案进行了论证。会议期间代表们分别对这次观测试验中的技术思路、观测方案、实施计划、资料获取、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1984年11月用29至12月1日在太原举行了山西省1985年震情趋势会商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专业台、测报站、地、市地震局的代表共40人.会上,孙国学同志做了《1984年山西震情监视工作简要总结》;综合预报室报告了“1984年地震活动概况”;代表们重点讨论了1984年的地震形势和1985年的地震活动趋势.会议期间还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下图为会议剪影.  相似文献   

7.
强震观测工作是地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交流和俭查1989年强震观测的工作情况,加强今年重点地震监视区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强震观测的有关管理制度,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于1990年5月6日至5月9日在江苏省无锡地震科技交流培训中心召开了强震观测工作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新疆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研究所、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工程力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甘肃省地震局联合举办的“中国 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 2 0 0 1年 6月 2 5~ 2 7日在兰州市召开。会议活动安排有 1大会报告 ;2专题报告 ;3学术论文报告分组讨论会 ;4会后考察。会后考察为2个路线。 1线 :兰州—海原—古浪—敦煌 (6月2 8日~ 7月 3日 ) ;2线 :兰州—天水 (6月 2 8日~ 7月 1日 )。欲参会者请与中国地震学会有关专业委员会联系中国8级大震研究及防震减灾学术讨论会将于2001年6月25~27日在兰州召开@董泰  相似文献   

9.
1986年振动测试仪器与观测处理技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的33个单位58名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与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秦馨菱主持了会议,学会理事长顾功叙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的讲话。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震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在兰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地震系统的部分编委、主办单位有关领导、特邀佳宾及编辑部工作人员20余人。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张新基同志主持会议并致辞欢迎各位编委。  相似文献   

11.
1983年9月4日至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及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首次微处理机、数据采集、图形显示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有关61个单位125名代表。  相似文献   

12.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和观测系统专业委员会1984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举行。全国65个单位的10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部分来自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年轻人占了相当的比例,这是这次会议的特点之一。会议采用大会报告和专业组分组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共宣读论文44篇。包括重力、磁法、电法、测井、放射性以及振动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们回顾了三年来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进展,广泛交流了情报,研究了国内外动态。一致认为,我国地球物理仪器的发展已取得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杭州主持召开了“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专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67个台站的代表及各省科技管理或分析预报部门的负责人等共120余人。水化台网技术管理牵头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及浙江省地震局为会议的筹备及会务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会议顺利进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同志到会看望代表并讲了话。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很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概括起来,会议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1.检查、评比了1986—1987年水化基本台网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永氡、气体、水质离子三类观测资料严格、认真  相似文献   

15.
省地震局于八○年十二月一日至二十日在太原召开了《八○年度地震台站观测质量检查验收评比会议》.全省地震专业台站和部分地方企业办台站及省局野外队共二十四个单位五十六个观测项目参加了检查验收评比.台长、业务副台长、技术负责人、省局有关处、室、队、组的负责人和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分阶段参加了会议.检查工作分六个检查组进行,共查量了近万张图纸,计算了近百万个数据,经验收评比委员会审定,除六个观测项目因观测时间短未评出结果外,其余五十个观测项目中,达“优”的17个,占34%;达“良”的14个,占28%;达“可”的10个,占20%;不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0月16日-19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21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召开.本次会议由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石嘴山市地震局和北京港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相似文献   

17.
高龙生 《地震学报》1986,8(4):444-444
为了推进井下地震波观测技术之发展,特别是提高井下地震仪观测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水平,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同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了《井下地震波学术讨论会暨工作会议》,会议于1986年5月17日至19日在天津举行.由天津市地震局负责会议之会务工作,到会的有局地球所,天津市地震局等18个单位的代表共48人,提交报告22篇.除国家地震局所属有关单位的专业人员外,还有一些大学和有关生产单位的代表,如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及煤炭部大屯煤电公司的代表。这些单位也在开展  相似文献   

18.
<正>2023年8月22—2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下文简称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本次会议由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主办,西藏自治区地震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协办。22日晚上,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忠良研究员主持召开了学术研讨会预备会议,汤毅、薛兵、刘瑞丰、朱小毅、白玲、高尚华和张兵参会。会议梳理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具体事项安排,部署了专委会年度工作总结和明年学术研讨会的初步筹备工作。23日上午,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委员会主任吴忠良、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副所长汤毅、西藏自治区地震局局长鲍挺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科研院校、企业等相关部门的六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2月2日至12日在太原对我省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检查验收.参加验收工作的有17个专业台和10个观测站,共50余人.全部资料的检查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的,对9种手段全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100%的检查.结果有91.6%的手段达到了“优良”,消灭了“不及格”的手段.这是我局实行体制改革后出现的大好局面.以下几幅照片是部分获奖单位及检查验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地震工程学报》1988,10(4):109-10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8年11月20日—24日在湖南召开了“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研究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地震、水利、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