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计算机编程,在SQL数据平台上设计桂林市电梯防雷信息系统,对全市电梯防雷基本数据进行入库管理、编辑修改,可以方便查询信息入库电梯的防雷设计、防雷设施安装、雷击事故原因等具体信息。为防雷工作管理部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在业务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在B/S架构下防雷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数据组织和关键问题等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以区县为基础、上级可以查看下级的数据组织模式,以业务内网为基础,内外网同时访问的数据的访问与操作方式,实现对省市县3级防雷减灾信息的一体化管理。系统业务运行表明,能较好地规范全省防雷业务工作,能有效强化防雷工作的监管和管理,极大的提高了业务流转效率。  相似文献   

3.
张寅伟  董雪莹 《气象科技》2015,43(6):1070-1073
气象数据开放平台是类似百度开放平台、淘宝开放平台和腾讯开放平台的气象服务数据开放平台,通过提供基于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面向社会上的个人和机构提供气象服务数据。平台采用Nginx Web Server提供Web数据接口服务,研发Nginx Module处理用户请求和业务逻辑,利用Nginx模块占用内存少、并发能力强、稳定性高的特点,解决因海量用户访问带来的Web Server高负载问题。平台由3个业务处理子平台组成,包括:API接口平台、用户申请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分别负责接口请求处理、用户申请管理和后台管理。  相似文献   

4.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架构设计技术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是依托天气雷达数据共享平台工程项目建成的国省统一数据环境,实现各类气象数据的规范管理,直接支撑气象业务应用。该文介绍了CIMISS架构设计及核心内容,结合业务应用效果的实例分析,阐述架构设计如何有效提升数据和应用的集约高效。借鉴企业架构(EA)方法,建立了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和标准规范体系。采用一系列架构优化设计,包括实现元数据统一管理同步、数据质量控制、统一业务监控、异构数据库统一数据服务、优化信息流程、分层设计和集群技术应用等,满足CIMISS标准性、扩展性、稳定性等需求,获得良好的全流程数据服务时效,核心资料接收入库总耗时均小于3 min,数据访问效率较国家级气象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提升2~5倍。继承现有CIMISS架构设计成果,正在设计中的气象大数据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将向云平台、分布式存储等新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处理,设计实现针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的业务系统。系统基于主流Web开发技术和Oracle数据库,以灵活配置、分层设计、模块化应用的方式,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中的流程管理、数据配置、设备运行及状态管理、专家分析计算、数据查询显示、测评报告生成导出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统一规范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雪深观测仪等设备的测试评估与试验中得到应用,计算结果和评估结论与人工处理一致。后期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开发探空设备、雷达设备等适用的测试评估与试验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辽宁”)的数据应用服务,结合JavaScripts、HTML,CSS、Echarts、Vue、高德API等Web技术和Meteoinfo、SpringBoot等后端框架技术,采用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建立适用于沈阳市的智慧气象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平台通过数据可视化和数据产品叠加地理信息实现数据查询、天气监测和报警提醒,通过Meteoinfo库实现灾害性服务产品制作,通过Echartsjs和高德API技术实现不同气象要素图表信息分析和地理信息联动。平台投入业务应用以来,为沈阳市县两级气象业务应用和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提升了气象服务能力效率,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六盘水市防雷办开发的“穴盘水防雷检测业务工作平台”开发、组成、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天气预报检验分析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适应精细化预报和业务管理的发展需求,国家气象中心建设开发了基于Web的国家级天气预报检验分析系统。系统分为预报检验、检验文件解析处理、检验数据查询分析与检验平台管理4个功能模块,关键技术包括标准化的数据管理、开放式的算法模块管理与调度和检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系统建立了规范高效的检验业务数据流程,兼容处理预报分析制作系统(MICAPS)数据、GRIB2数据、城镇报数据、自动气象站数据等其他专业气象数据,涵盖了国家级省级智能网格预报、全国城镇天气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大城市空气质量预报等数十项检验业务产品,给出了空间分布、柱状图及数据表格等展现形式。系统为全国各级预报员、模式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预报检验反馈信息,为各省以及国家级预报业务考核提供了信息支撑;同时系统提供逐旬、月、年度的智能网格预报以及城镇天气预报的检验结果对比,有力支撑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业务研发和业务试验。  相似文献   

9.
结合气象部门的业务环境特点,通过对在线内容管理系统内部URL机制的分析、数据模型的拓展以及功能模块的改造构建一个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数据交互平台。让运行在移动平台、桌面系统平台和网页平台的气象业务系统能够跨平台、跨语言并且无需任何第三方附加得进行数据交互,让分布于不同节点以及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在这个交互系统中能够协同调用。让这个交互系统能够基于网络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开发。  相似文献   

10.
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满足对海量气象数据管理和服务的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设计开发了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 (CIMISS)。该文描述了系统基本设计思路、功能结构、基础平台体系结构、信息流程,阐述了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基础数据使用环境。系统由数据收集与分发系统、数据加工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业务监控系统5个业务子系统组成,承担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存储管理、共享服务和业务监控任务。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了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基于消息和文件共享的平台内信息交换、气象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处理作业调度和算法的动态扩展、元数据的设计和应用、公共配置信息管理、全流程业务监视和调度控制、面向服务的多维度数据存储策略、全局数据访问视图和统一访问接口设计等。该系统为我国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业务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气象数据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根据省级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和业务工作流程的需要,设计开发了业务系统工作平台,平台针对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数据来源的多元化,进行了资料采集的实时数据监测及分类处理,具有专业用户分类管理和用户权限相结合的统一集成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多功能制作界面,能动态生成每天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流程,系统可对用户制作的产品进行产品预览、存储、发布和系统用户日志管理等操作,实现了集数据信息采集处理、产品加工制作、产品分类发布、业务功能管理等功能的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2.
结合陕西省防雷业务特点、业务流程,设计陕西省防雷业务信息管理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模块有检测管理、移动检测、地理信息、质量控制管理、雷灾事故调查、工作量化管理等。新形势下全省推广应用该业务系统,可实现数据信息的数据库管理和共享,从而提升防雷业务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基于GaeaExplorer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开发了闪电数据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系统。建立了闪电空间数据库,搭建了逼真的三维仿真场景,实现了闪电数据三维精细可视化;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了闪电数据的管理及空间分析功能,为防雷减灾和决策服务提供了科学手段。应用结果表明:研发的闪电数据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体验,为闪电业务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4.
吴昊旻  姜燕敏 《广东气象》2010,32(1):44-46,55
利用Web2.0相关技术,结合C++、VB、ASP等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丽水市气象决策服务平台,把决策信息、气象业务数据与各个台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通过Web方式,以直观、形象和可视的图形文字方式发布数据信息,实现了监控、报警、提醒和共享功能。该平台还可以查询和统计预报结论及实况资料,方便日常的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防雷业务管理系统充分利用INTERNET和数据库技术,是一个建立基于W eb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定期检测、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等防雷业务海量数据以及财务数据的检索、分类查询、统计、打印、提醒,实现了防雷业务自动化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气象》2015,(3):388
刘凤姣、何逸、王智刚主编本书采用知识问答的形式,分为"防雷政策与管理"和"防雷业务技术服务"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和防雷服务规范管理中的有关问题,还归纳了防雷减灾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简述了雷电预警平台、雷电风险评估系统、防雷廉政风险防控平台、防雷综合服务检测车、防雷检测自动生成系统及《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952—2013)的有关内容;第二部分分述了雷电基础、  相似文献   

17.
缙云县雷电危险等级预警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泉  刘素娟  杨健 《浙江气象》2007,28(4):34-35,43
通过对缙云县雷电资料的统计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分析了缙云县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雷电灾害种类及成灾原因,得出特殊的地形地貌、防雷设施不完善、易遭雷击目标物大量增加、防雷管理和宣传不到位以及群众防雷意识淡薄等是造成雷灾增多的主要原因;选取季节因子、天气系统影响因子,结合单站预报工具、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初步建立了雷电危险指数预报模式和建成了相应的预警预报业务平台,并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18.
宁波  邓猛  张莉 《山东气象》2016,36(2):54-57
以提高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实效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为目标,通过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相关参数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具有山东省区域特色,涵盖多个行业性质特点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山东省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平台。该平台基于符合SOA和Java EE设计理念的支撑应用体系架构,采用XML,Web Services和自定义协议等技术,可以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业务集成,同时保持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相对独立和松耦合。根据目前投入业务运行情况来看,基本满足山东省各级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雷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网络技术,遵循TCP/IP协议,采用B/S结构的网络计算模式和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研制防雷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可提供对防雷行政执法、新建建(构)筑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防雷装置检测等方面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对防雷业务的各种用户信息资料进行远程传输及在线操作,实现防雷业务综合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为改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水平,推进气象为农特色服务,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高为农服务效益,基于J2EE技术架构,利用Eclipse开发环境,开发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与溯源平台。该平台采用3层Web体系结构和MVC模式,设计了接口层、系统平台基础设施层、JSP通用架构框架、业务服务层、Web应用层组件,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移植性以及开发效率。详细介绍了系统总体架构、工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其中认证模块采用了平台评分与专家评分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认证信息的可靠性;溯源模块采用了AES和RSA混合加密算法生成二维码,保证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