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衣华鹏  张鹏宴 《福建地理》2005,20(3):23-27,32
庙岛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本文运用特尔斐法(Delphi)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庙岛群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估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10个条件适宜的岛屿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优化庙岛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庙岛群岛旅游资源丰富.本文运用特尔斐法(Delphi)及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庙岛群岛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估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10个条件适宜的岛屿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优化庙岛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实现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水养殖业作为新兴的海洋产业,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庙岛群岛海水养殖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有“中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之美誉。文章首先对庙岛群岛海水养业发展现状作了概述,然后分析其快速、高质发展的原因,最后对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包括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加大养殖科技研究与开发力度等5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水养殖业作为新兴的海洋产业 ,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庙岛群岛海水养殖业基础较好 ,发展较快 ,有“中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之美誉。文章首先对庙岛群岛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作了概述 ,然后分析其快速、高质发展的原因 ,最后对其今后的持续发展作出了包括开展海岸带综合管理、加大养殖科技研究与开发力度等 5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开展旅游资源丰度、旅游业绩效和表征旅游接待能力的旅游公共服务能力的量化研究,对三者空间分布特征与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地区旅游发展的问题,为旅游发展量化研究提供测度方法。本研究以四川省178个典型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资源丰度指数、旅游业绩效指数和旅游公共服务配套指数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弥补传统旅游统计数据的不足,采用核密度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三类指标空间分布及匹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旅游资源丰度、旅游业绩效和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较强集聚性;(2)旅游业绩效受资源丰度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影响,资源丰度指数越大,旅游绩效随公共服务能力增长的速率越快;(3)四川省71.91%的区县属于三者匹配不平衡状态,低丰度—高公共服务—低绩效、中丰度—中公共服务—低绩效是匹配不平衡的主要类型。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及研究结果,能够科学表征旅游资源丰度、旅游业绩效和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三者匹配关系,对准确定位旅游资源开发、优化旅游公共服务和推动旅游产业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岛国斐济旅游业的新发展斐济是大洋洲旅游业十分发达的岛国,它具有相当有利的旅游条件。首先,旅游区位条件优越,斐济位于太平洋中,美拉尼西亚群岛的东南部,是大洋洲和南北美洲之间海、空航线的“十字路口”,也是国际上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这种地理位置方便了旅游者...  相似文献   

7.
西山岛旅游业现状与市场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山岛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较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很大,克服交通的相对不便与周边著名景区的阴影,是西山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促销,扩大客源市场,以吸引周边地区中等收入者的旅游活动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岛县的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辉  张萌  石莹  王亮 《地理研究》2013,32(4):776-784
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分析是对旅游在特定区域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发展现况的研究,从而获取发展正确方向及合作对象的重要衡量方法。海岛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旅游发展在岛域地域系统中具有特殊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选取2006-2010年中国12个海岛县旅游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和Theil指数方法分别对我国海岛县旅游业集中度和时间尺度上的省市间、省市内和总体差异变化状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中国海岛县整体旅游业态发展不均衡,旅游业态集中化程度较低,在海岛县域的专业性整体优势不强,但可提升空间较大;②福建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呈下降趋势,浙江省呈升高趋势,说明福建省海岛旅游业正向均衡方向发展,入岛旅游总收入的Theil系数由2006年福建省大于浙江省转变到2010年浙江省大于福建省,两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正在逐渐弱化;③各海岛县间的差异及海岛县隶属省市的差异都在增大,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差距不大,但相互波动频繁,隶属省内海岛县的差异和省间的差异都是造成中国海岛县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载体与主体依托,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差异影响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安徽省旅游景区发展已具规模,通过分析安徽旅游资源分布整体特征以及旅游资源和旅游景区的关系,运用多种分析技术,从数量、等级、效益等3个方面探讨安徽省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差异。得出以下结论:旅游景区在数量上,集群特征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等级上南高北低,效益上南好北差。  相似文献   

10.
在广阔的南海上,分布着许多由珊瑚礁构成的岛屿、抄洲、暗抄、暗礁和浅滩等,南海诸岛就是这些岛、礁、沙、滩的总称。根据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公布的。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南海诸岛共包括267个岛、礁、抄、滩等(为了简便,下将统称为“岛礁”)。根据南海诸岛分布的位置,这些岛礁共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抄群岛、西抄群岛、中抄群岛和南抄群岛。南沙群岛是四大群岛中岛礁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个群岛,其中已命名的岛礁共有185个。  相似文献   

11.
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冯德显  吕连琴 《地理科学》2003,23(3):379-384
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海南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刘小航  唐卉 《热带地理》2002,22(2):151-155,170
海南是一个具有独特旅游资源的胜地,集热带海岛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名胜古迹于一岛。文中评价了海南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从资源景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对海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实现海南旅游资源持续利用的有利条件,并从三个方面(资源开发、资源管理、资源建设)提出了保证海南旅游资源保持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上海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必须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地处长江口的上海长兴岛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综合开发长兴岛是上海旅游业更新换代上台阶的一个突破口,要开发这些资源把长兴岛建设成为上海的大型旅游基地,就应全面规划,改善交通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上海作为远东国际大都市必须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地处长江口的上海长兴岛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综合开发长兴岛是上海旅游业更新换代上台阶的一个突破口,要开发这些资源把长兴岛建设成为上海的大型旅游基地,就应全面规划,改善交通条件,保护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万山群岛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山群岛是位于珠江口伶仃洋南侧的丘陵性群岛,是我国南疆著名的海防前线,山海风光绮丽,港湾风情多姿,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人文景观别具一格。文中对万山群岛旅游资源及其特色进行了评价,从旅游开发背景、社会经济条件、旅游开发基础、可进入性和市场条件五方面分析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最后提出万山群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产业的发展,首先遇到的是资源问题。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对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日显重要,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重要性、实践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东省各地区旅游发展相关指标的分析,发现东西两翼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开发两翼旅游资源非常必要。对两翼旅游资源进行了评述分析: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和优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相邻地区市场竞争激烈。并提出了两翼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区域性的旅游中心城市;与珠三角协同发展;通过合作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认为在政府的规划协调下,两翼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推动两翼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翼齐飞和广东各地区全面均衡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长乐市的旅游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新芳 《福建地理》2000,15(4):39-42
长乐市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滨海旅游潜力大。本文通过对长乐旅游资源的分析及评价,阐述长乐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并提出长乐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与旅游资源和区位可达性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旅游经济重心在112.2°E,37°N,旅游资源重心在112.3°E,37.4°N,区位几何重心在111.8°E,36.9°N;二维组合矩阵分析显示,晋中、忻州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禀赋匹配的负错位区,临汾属于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区位条件匹配的负错位区,山西省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赋存及区位条件的错位主要是由其旅游资源赋存与区位条件发生错位引起的,据此提出了空间错位矫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极地研究》1991,3(2):5-7
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位于南极半岛(Antarctic Peninsula)之外的西北海域中,隔布朗斯菲尔德海峡(Bransfiekd Strait)与半岛相望。南设得兰群岛主要组成岛屿(自南西向北东)包括:低岛(Low Island)、史密斯岛(Smith Island)、雪岛(Snow Island)、欺骗岛(Deception Island)、列文斯顿岛(Livingston Isl0and)、格林威治(Green wich Island)、罗伯特岛(Robert Island)、纳尔逊(Nelson Island)和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中国南极长城站就建在该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Fildes Peninsula)上(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