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近50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20世纪60年代, 我国气候学者引入统计学方法, 结合我国的气候特点, 开展了气候统计分析与预测的研究; 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首先将模糊集理论和灰色系统推向大气科学的各个领域, 并在应用推广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 利用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新方法对气候系统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得到许多新的观测事实, 不仅涉及气候趋势与突变诊断、年代际振荡, 多尺度变率相互作用, 还涉及气候异常成因的研究。同时, 提出和发展了一系列统计预测的新方法, 并已在气候业务预测和气象决策服务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2月3—4日,由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主办的2009年度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气候与气候预测信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会议得到了各有关部门及同行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重发,气象防灾减灾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候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需求,对发展现代气候业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气候服务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09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将气候服务作为主题,提出了全球气候服务框架构想.这充分说明,国际气象界已经认识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对气候信息服务的需求将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并开始采取行动积极满足这种气象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为极大限度地满足决策、指导和专业3类服务需求,应进一步丰富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内容,完善产品形式;在揭示分清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及其配置是异常气候事件成因诊断重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金田同志,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科技开发室主任,高级工程师。20多年来,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他先后在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黄河凌汛期气象服务、春播及生态卫星遥感监测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工作,为当地党、政及其它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气象决策信息,为气象部门拓展服务领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丁一汇 《气象》2004,30(12):11-16
中国第一代短期气候监测、预测、评价和服务业务系统主要由6个部分组成:数据库、动力气候模式系统、气候监测诊断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气候影响评价系统与气候应用服务系统。在建立短期气候业务系统过程中,主要获得了三方面的成果:第一,揭示出影响中国气候异常的最强气候信号是厄尔尼诺事件、高原积雪和季风;第二,发展并建立了复杂的全球与区域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T63L16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T63L30全球海洋模式和海冰模式、太平洋和印度洋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和厄尔尼诺预测模式;第三,在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下建立了完整的业务应用系统,不仅可提供短期气候预测信息,而且可以快速、客观、准确地给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农业、林业、交通、电力、重大工程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和关键地区的影响,及时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服务。1998年开始应用以来,国家和大区两级整体预报水平比“九五”以前20年平均提高了6%~10%。但对区域性强洪涝事件的预报能力偏低,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浙江气象》2009,30(4):45-46
“全球气象服务框架协议”达成 2009年9月2日,为期两天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出席会议的150余个国家达成“全球气象服务框架协议”。这个框架协议的宗旨是建立一套气候预测与资讯的全球架构,共享资讯,以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棉花播种期气候服务指标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棉花播种期预测服务需求,提出了日平均气温5日滑动平均"稳定≥10℃初日"和棉花"播种—出苗期间热量指数"两个兼具生物学与气候学意义的气候服务指标。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借鉴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建立"滑动相关—逐步回归—集合分析"客观预测模型,得到这两项指标的预测值并参加业务会商,为综合分析并确定棉花开播期的早晚和提出适当的服务对策建议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效果较好。该思路和具体方法可以在更多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业务领域中尝试。  相似文献   

9.
席朝笠  曾新民  李宁 《气象科学》2007,27(4):355-364
采用数值模式方法对我国华东地区进行月尺度短期气候预测。预测框架由改进的低分辨率全球环流模式T63 L9嵌套并入了水文模型VXM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构成,根据嵌套气候模式的积分结果,经剔除系统误差后制作短期气候预报。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的评分方法对2003、2004两年的降水和地表气温回报结果作了评估;还将本系统的预报结果与CMAP降水资料、NMC温度资料及全国160站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比较稳定地对我国华东地区的降水和温度进行月尺度预测。  相似文献   

10.
项瑛  周学东  姜爱军  肖卉  张章 《气象科学》2005,25(3):306-311
气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依据。异常气候监测分析系统以适时全省气象信息为依据,运用气候统计方法得出气象要素极值,提高了气候分析的准确性和异常年表制作的质量。同时该系统又设计和建立了良好的计算机运行环境(数据存放环境、网络环境),为江苏省气候分析和气候业务提供了快捷、准确、可视性强的工作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深圳市气象局近年来在降水资料信息挖掘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能够充分萃取高时空密度的降雨资料的信息价值,目前已推出的实时气候监测、积涝气候风险研究以及雨量极值实时监测等研究成果和服务产品,已经在防灾减灾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目前9210通信卫星网络中所获得的气象资料,实现大气环流场资料的自动处理和追加,并在MICAPS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按月、旬、候的方式处理成Micaps系统的4类数据格式,分类存放。建立了本地短期气候预测业务平台。系统由资料训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实时监测决策服务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一种气候预测综合决策的方法——递归正权综合决策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气候预测的特点,提供了以误差平方和为风险函数,以正权综合为模式的多途径气候预测决策方案。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几种正权方法的优性,还提供了递归技巧,进一步提高了正权综合的预测精度。对1997年汛期降水预测所做的综合决策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综合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维桐  李福军 《辽宁气象》1998,(1):26-27,39
短期气候(旬、月、季、年)的预测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气象局“九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的科研课题。沈阳市气象局根据现有条件和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快而准的优势,经过几年努力,研制出了“沈阳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微机服务软件。根据统计学原理和历史气候的概率分析及相似年分析,采用了7种方法对旬、月、季、年的温度和降水进行预测,该软件对提高短期气候预测的水平和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将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该系统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气象服务的要求 ,采用 VB6.0和 VC 等语言和统计预报等方法开发研制了宝鸡市气候服务系统。系统由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测方法、产品制作等部分组成 ,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各类气象情报 ,决策咨询意见和优质的气象服务。系统客观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气候业务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气候监测诊断、气候预测、气候系统模式、气候评价与灾害风险管理、气候变化业务和气候业务平台等角度,系统概述了我国现代气候业务现状。提出了以气候监测和动力学诊断为基础,以提升气候服务、气候风险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目标,以发展客观化气候预测技术和定量化气候评估方法为核心的现代气候业务概念。分析了国际气候业务发展趋势及我国气候业务的差距,明确了加强气候系统基本变量监测、提高气候系统模式分辨率和改进物理过程、发展第2代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发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并建立中国气候服务系统 (CFCS) 等发展任务。  相似文献   

17.
程炳岩  徐建勋 《气象科技》2004,32(2):135-136
气候图形是气候信息服务的一种比较直观、常用的服务方式。随着气候资料信息化及气候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气候信息及气候分析产品需用图形方式提供服务。但长期以来因缺乏针对气候图形分析与编辑技术需求开发的软件,气候图形制作的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不高。而且,在我国有关省级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气候影响评价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从评价业务信息的采集管理、评价分析方法技术及评价产品服务等环节设计了系统开发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级气候业务服务系统(HCBSS)设计框架程炳岩,王纪军,郭二凤(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450003)《河南省气候资料处理和气候分析服务系统》(下简称气候业务服务系统),是省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气象局“八五”气候业务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青岛1961—2017年5—6月逐日降水量、平均气温和大雾等气象资料,采用年代际气候背景分析、相似分析结合数值模式客观预报方法,于2018年5月制作了上合青岛峰会期间包括月尺度在内的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水偏多,延伸期(主要时段6月上旬)降水正常略少;气温正常略高。根据中国气象局印发的《月、季气候预测质量检验业务规定》检验,降水延伸期气候趋势预测评分为67~100分。峰会期间天气过程预测采用韵律法,对开幕式日(6月9日)前后有一次冷空气或降水过程的预报把握较好,为决策气象服务争取了主动。对大雾趋势预测也进行了尝试,采用统计分析、环流形势分析与海雾数值模式预报相结合方法,对10d内预测较准确;对延伸期(6月上旬)趋势预测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