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2010年底,签订首期三维协同设计软件采购协议。2011年,成为三维设计参观基地。2012年,签订Bentley软件ELS企业授权协议。2013年,成立工程数字集成设计系统研发基地,全院工程项目三维协同设计的实施比例达60%,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开始启动。2014年,三维协同全面普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推动。这是中水顾问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院")从工程项目三维协同设计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时间表。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国内勘察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中国襄球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寰球公司”)一直在推进国际化进程,力争2020年成为国际领先的工程公司。截至2012年,其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展工程项目,初步形成了中东、中亚、亚太、南美、北美五大海外运营中心。在国际化进程中,蓑球公司紧跟先进的设计技术,响应市场需求,积极开展三维协同设计、协同工作:1986年,开始使用三维工具制图;2002年,管道专业在工程项目中全面运用三维设计;2004年,三维设计已经覆盖项目所有专业;2007年,启动三维协同设计的研究和试点项目;2009年,启动三维协同施工研究。如今,寰球公司已在实际项目应用推动三维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三维设计软件的发展,包括三维动画、三维效果图、三维虚拟现实和仿真等三维成果展示技术也逐渐应用到水利工程中,并且具有传统展示方式所不具备的直观、真实、交互等特点。本文基于Bentley相关三维协同设计平台软件,以南水北调沙河渡槽、前坪水库工程、尼日利亚公路、咸阳漆水河渡槽等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三维成果展示的方法与技巧,其中,以三维动画制作为重点,为相关工程三维设计人员制作实用、美观的三维展示成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9年2月10日下午,全球二维、三维数字设计软件的领跑者欧特克公司(Autodesk,Inc.)与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设协)在京签署合作意向书,宣布双方将携手推动行业三维协同勘察设计能力,进一步深化建筑信息模型(BIM)在行业中的应用。欧特克还将助中设协成立欧特克授权培训中心,为行业工程师和设计师技能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非开挖导向孔三维轨迹设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对该系统近两年的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并通过一个典型工程实例介绍了软件模拟施工环境和设计轨迹的过程。通过用户反馈信息的搜集,介绍了软件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其改进方案,并对软件的进一步开发的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设计效率,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出气田集输设备采用撬装模块化、标准化设计。SP3D是美国INTERGRAPH公司开发的工厂设计系统,是目前智能工厂设计系统领域中的主流产品,它和SPID软件结合,进行数据集成设计,保证数据准确性及惟一性,三维模型直观,能很好地避免碰撞问题,提高设计质量,为工程现场施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采用三维设计软件SP3D进行设备撬装模块化设计不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能够提高设计质量,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抗滑桩作为加固滑坡体的一种有效措施,与其它抗滑工程如抗滑挡墙、锚杆等相比,具有抗滑能力强、施工安全简便,并能进一步核实地质条件等突出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边坡工程中,但其设计方法还不成熟。运用图表法分析简化了某土质边坡抗滑桩设计计算,这种方法对以后的抗滑桩设计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瑞林”)是由原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改制而成的股份制企业,在国内有色工程设计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的行业地位。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中国瑞林大胆尝试推行三维协同设计,并逐步成长为技术驱动型国际化工程公司。设计企业三维设计应用的动力何在?三维设计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中国瑞林如何推动三维设计应用……近日,笔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瑞林副总经理吴润华。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程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公司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设计,例如SP3D、PDS、PDMS等,它们都是以材料数据库为中心完成工程的三维模型建设,为工程现场施工提供了很好的保障。SPRD(Smart Plant Reference Data),是用于创建、维护材料编码库、标准尺寸库、管道等级库的一套软件,通过该软件针对SP3D的接口程序为SP3D提供材料等级数据,并为项目管理软件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基于SPRD建库软件谈标准数据库的创建及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聚焦BIM技术软件,主要探讨国内外BIM技术软件的分类与特点,以及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BIM技术软件与管理平台等。文中所列软件基本包括了国内外主流的专业设计软件与BIM协同平台,从工具的角度出发,结合业务需求,辅助项目完成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的BIM协同设计与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日召开的2014 Bentley协同设计主题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就三维技术在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与运维全生命周期的应用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他们认为,随着业主对环保、智能以及投资回报要求的提高,三维等新技术将会得到更普遍、更深入的应用,而三维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正在研发和提供基于大数据、跨越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势将迎来一场彻底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维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应用三维技术立体化地展示工程设计成果成为了可能。文章应用了GOCAD软件在地质方面三维建模的强大功能,以真实工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了探讨了研究场地的三维工程地质地层模拟、地层属性模拟、场地开挖和地基处理工程桩模拟的快速建模流程及关键技术,并对模拟地层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通过应用实例证明,GOCAD软件具有快速建模,可视化效果良好的特点,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层分布情况,能够快速实现基础工程中相关的构件建模,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及施工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勘察设计》2011,(6):58-61
"十一五"期间,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在网络集成及资源共享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为主,四个提升"的行业信息化工作思路指导下,有序地推进了勘察设计技术手段持续进步,积极推进三维协同技术、  相似文献   

14.
薛家湾开源路高路堑边坡工程稳定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开源路高边坡欠稳工程,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其施工过程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工况下的变形及支护完成后的安全系数,并与实际工程现场所测变形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维FEM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变形较为相似,其结果对类似高路堑边坡的设计及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发展,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了二维和三维设计软件的功能,介绍了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领域,认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设计是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胜 《探矿工程》2016,43(12):6-11,17
为保证三维水平井钻井施工安全、高效,顺利钻达地质目标层,使用COMPASS软件对三维水平井轨道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通过模拟分析,总结出了三维水平井靶前距设计规律,提出了最小纵向靶前距概念,为三维水平井靶前距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静莉  王清 《吉林地质》2013,(3):111-114
三维工程地质地层模型的建立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城市地下空间的地质结构,能够为岩土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辅助参考。论文依据《长春市两横两纵快速路系统——二环路工程(二段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中提供的钻孔数据,采用GOCAD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局部路段地层分布的三维工程地质地层模型。通过应用实例证明,GOCAD软件具有快速建模,可视化效果良好的特点,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地层实际分布情况,将其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中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采用BIM技术的建筑设计单位数量快速增长,整体的设计质量有所提高。如何在利用BIM技术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提升设计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基于BIM的协同化设计的概念和意义,指出必须实现从二维协同设计到三维协同设计的转变才能真正实现BIM设计,进而提出了一套适用于BIM设计的协同化设计方法及流程,包括企业级BIM协同设计手册的编制;BIM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组建工作团队;工作分解;建立协同工作平台以及BIM项目实施。同时,探讨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解决办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克浪(KLSEIS)软件是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软件,其依据测区的地表条件可以进行施工前的理论设计、施工中的现场指导、质量监控和施工后的资料分析。利用克浪(KLSEIS)软件对某一复杂地表平原区进行了观测系统设计,达到了勘探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近期举办的建筑创作与BIM实践专题论坛上,多家设计院分别展示了运用BIM技术的重大工程:北京CBDZ15"中国尊"、珠海歌剧院、凤凰卫视传媒中心……会议室中挤满了聚精会神的听众。"三维协同设计"、"BIM技术"等一系列名词,在几年的时间内已经由生僻的信息化术语跃升为备受瞩目的行业热搜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