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地质》1992,14(4):323
1992年10月7~9日在北京召开了“庆祝中国地质学会70周年暨发挥女地质工作者作用研讨会”。来自14个部委的57名代表中有长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的野外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科学研究的专家和教师、以及在地质战线上参加管理、出版和测试的工作人员。会议收到论文31篇。这是全国首次召开的女地质工作者会议。由女地质工作者委员会主任董新菊致开幕州,副主任邹光华介绍了近年来女地质工作者的业绩与概况  相似文献   

2.
《地震地质》1986,8(3):32
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质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于1986年5月7—15日,在福建省联合召开了“全国东南沿海大陆边缘构造实地考察学术讨论会”。有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0多名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国科联(ICSU)岩石圈委员会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湖北省地质学会、湖北省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大学联合举办的大陆构造及成矿用学术讨论会,1989年11月20—24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3个单位的19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4.
姬玮  李艳琴 《地球》2011,(8):14-19
他曾历任吉林省地矿厅厅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等职,多年来投身地质工作;他是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致力于地质科技工作者的提高和地质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质》1986,8(1):82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于1985年11月12日至18日在杭州联合召开了“全国火山岩、次火山岩与成矿作用学术会议”。来自地矿部、冶金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工部、建材部、中国科学院、地震局、地质院校等101个单位的代表185名,这是近几年来从事火山岩地质工作者的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6.
《地震地质》1982,4(2):1
1982年1月27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战斗在地质战线的广大会员和全体地质工作者,致以热烈地祝贺。 中国地质学会,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组织,是我国自然科学界成立的最早学会之一。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地质科学的交流任务。六十年来不断地发展壮大,它的会员由26名发展到四万余名。许多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为了我国地质事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辛,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报道了中国地质学会等单位分别在北京科学会堂和地质科学院联合举行的庆祝著名老一代地质学家黄汲清、李春昱教授献身地质科学事业60周年茶话会和学术报告会简况;概括介绍了黄汲清、李春昱教授的学术生涯及其在研究石油地质理论、地层学、地质构造学、板块构造学以及地质普查和地质科研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8.
资讯     
《地球》2016,(10)
正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金罗盘奖"揭晓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金罗盘奖"揭晓,100名野外一线地质人获此殊荣。为鼓励青年人扎根基层,在野外一线建功立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人事司,于2014年共同发起并设立了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100人。第二届"金罗盘奖"申报及推荐工作于2016年3月31日启动,经过候选人申报、单位推荐等环节,进入到专家评审阶段,8月19日,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金罗盘奖"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1-23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断裂构造”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0月5日至12日,在山西省大同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地震、石油、煤炭、化工、建材等部门的生产、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代表共108人。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和论文摘要248篇。 这次会议的召开,是由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孙殿卿教授发起。学术讨论会以缓倾角断层(逆掩断层、推覆构造和重力构造)为主题,重点讨论缓倾角断层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正如马杏垣教授在会议开幕词中所指的,缓倾角断层与煤炭、石油等矿床的分布及勘探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金星宇 《地球》2015,(2):10-13
<正>专家简介:李廷栋,河北栾城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洋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喜马拉雅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曾任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主要著作:1.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2.大兴安岭北部地质3.中国地质概述4.亚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六个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共同主持的“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各方面代表约160余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130篇,其中有11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宣读。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岩石圈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联合会间岩石圈委员会、国际地科联构造委员会、环太平洋能源与矿产资源理事会和国际第四纪地质研究联合会新构造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学术讨论会——第三届全国构造会议,于1987年8月24—2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美国、英国、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鼓励广大青年地震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地震科技事业,同时也为地震科学领域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国家地震局学术委员会、科技监测司、震害防御司、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和国家地震局团委于1991年联合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青年地震工作者优秀科技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共收到230多篇科技论文和摘要。评选活动办公室先后聘请了近50名专家担任评委,经过初审和复评,最终评出本届获  相似文献   

15.
《地震地质》1993,15(1):77
经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批准,地质科技期刊研究会于1992年10月23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立,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至同月26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来自17个省、市、自治区53个编辑部共70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世源,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处长罗正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赵鹏大、副校长杨巍然及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栗陶生等同志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我国著名的编辑专家裘法祖向大会发来贺词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全国古地磁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2日至6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磁与高空物理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38个单位103名代表,代表中有老一辈科学家、中年科学家,还涌现了一批刚从国内外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科学工作者,为会议增添了活力。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朱岗崑、谭承泽参加了会议,并在开幕式、闭幕式分别讲话或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地震地质》1986,8(1):68
在著名的<宁镇山脉地质>发表5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的地质、冶金、煤炭、石油、地震、有色金属、建材、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大专院校等六十余个部门的180余人,云集南京,参加了于1985年10月18—25日,由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全国推覆构造及区域构造研究会”。  相似文献   

18.
地质家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张文佑,1909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张文佑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至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7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1955年任地学部委员和常委。1955年至1966年任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国  相似文献   

19.
第三次全国古地磁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月6日—1月10日在广州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召开的,来自67个单位15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朱岗崑、常务理事谭承泽、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地质力学所崔盛芹和陈庆宣教授主持了会议,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高由禧教授到会并讲了话。 古地磁学是研究过去地磁场方向、强度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五十年代中期,海洋古地磁取得了重  相似文献   

20.
《国际地震动态》2012,(5):46-47
根据《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评选条列》规定,经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等全国学会初选、推荐,并经马塔切纳基金会第2届第1次理事会会议复审,决定表彰2005-2009年度青年优秀论文45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