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云台1m望远镜镜卡焦(缩焦)CCD测光系统对测光标准星进行了BVRI四色测光,计算得到了该系统的转换方程及其转换结果,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兴隆60cm望远镜主焦CCD系统的测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测定了CCD快门时间函数,讨论了快门延迟效应对短时间曝光观测的可能影响.通过观测大批Landolt标准星,较准确地定出了BVRI宽带测光的星等系统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本系统与标准BVRI系统很接近.对CCD系统的天文测光精度作了仔细的检验和分析,并对PSF拟合测光和孔径测光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对兴隆60cm望远镜主焦CCD系统的测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测定了CCD快门时间函数,讨论了快门延迟效应对短时间曝光观测的可能影响,通过观测大批Landolt标准星,较准确地定出了BVRI宽带测光的星等系统转换关系,结果表明本系统与标准BVRI系统很接近,对CCD系统的天文测光精度作了仔细的检验和分析,工对PSF拟合测光和孔径测光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位于吉林天文观测基地的280 mm全天区可转动光电阵是一台用于空间碎片巡天观测的设备。为了研究该设备的光度测量性能,评估其测光精度,选择M67疏散星团中的测光标准星进行观测。首先,在IRAF(Image Reduction and Analysis Facility)中对观测图像进行预处理,之后进行较差测光;接着,提取测光数据并将整晚观测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拟合结果给出了主消光系数及相应的系统转换系数,并得到仪器星等至标准星等的转换公式;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对设备的测光精度进行大致评估。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准测光夜测量亮于13.8 mag时,280 mm全天区可转动光电阵的测光精度可达0.13 mag。同时将观测图像与UCAC2星表匹配识别,利用背景恒星中的UCAC2标准星做外符合精度的校验,结果与前者基本相同。本设备的测光精度基本满足空间碎片巡天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利用云南天文台1.2m望远镜多色测光系统,选取一批Landoh标准星,利用较差测量的方法对该系统进行了大气消光系数和仪器转换系数的测定,分析了这套新的测光系统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系统与Johnson标准测光系统非常接近.同时也对该系统的测光精度进行了测定,在标准测光夜下测量亮于13.5等的星时,其V波段测光精度可达到0.041星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Thomson CCD,在北京天文台兴隆站施密特望远镜上进行BVRI四色测光,得到了该测光系统的颜色转换方程,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论证了BAO-CCD系统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于测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相机相比, s COMS (scientific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相机被广泛装备于超大天区巡天设备,与传统CCD相机不同的是sCMOS相机采用卷帘式快门,因此对其进行测光精度的分析工作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将s CMOS相机拍摄的图像与UCAC2 (The Second U.S. Naval Observatory CCD Astrograph Catalog)星表进行匹对,识别图像中的UCAC2标准星.接着对图中的标准星进行测光并提取测光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直线拟合,获得了相应的系统转换系数并得到仪器星等至标准星等的转换公式.然后,将转化后的仪器星等和标准星等做差并计算相应的均方根误差.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均方根误差评估sCMOS相机的测光精度,并将标准星按星等划分后,分析了相应的测光误差.计算结果表明在标准测光夜测量亮度亮于14等的星时,测光精度优于0.15 mag.通过实测精度分析可知卷帘快门sCOMS相机具有较高的测光精度,基本满足空间碎片巡天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Be/X射线双星的光度变化,正利用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进行UBV光电测光。本文叙述一年来的观测。并结合观测结果对观测和归算方法作了若干讨论,我们主要采用较差测光附加标准星观测以便转换到标准系统。消光计算时考虑零点漂移和可能与大气质量平方的线性关系:m-m_0=k′X k″c k_2X~2 k_tt q。标准系统与观测系统的星等和色指数采用线性关系转换。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用实测方法考察云台一米望远镜卡焦照相装置星等系统的结果,得出了本仪器系统与U、B、V系统之间的转化方程,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为在一米镜上进行照相测光工作提供了一个依据。  相似文献   

10.
Blazar短时标光变的孔径测光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IRAF软件包处理AGN观测数据中,测光孔径、背景环的内外径差、背景等参数选取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测比较.结果表明孔径的选取对测光结果的影响较大,而背景环的内外径差参数的影响不大;对所处理的观测序列中,背景参数对测光结果没有影响.对Blazar短时标光变监测中由于比较星选择引起的修正因子Γ进行了讨论,并对在2007年3月观测的PKS1510-089和OJ248数据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给出兴隆60cm反射镜主焦CCD系统测光性能的测试结果,内容包括bias和暗流的稳定性测试、平场分析、增益和读出噪声测定等。以期为CCD测光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鬼星团中Johnson测光标准星的观测,我们研究了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直流光电光度法UBV测光系统的转换方程,应用该方程推算了对三颗变星观测得到的UBV星等,讨论了所得光变曲线的精度,并与较差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鬼星团中Johnson测光标准星的观测,我们研究了北京天文台60cm望远镜直流光电光度计UBV测光系统的转换方程.应用该方程推算了对三颗变星观测得到的UBV星等,讨论了所得光变曲线的精度,并与较差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1.56m望远镜CCD照相机系统的消光系数和转换系数,消光系数k′和k″列在表1和表2,从观测星等到标准星等的转换系数列在表3,结果表明1.56m望远镜CCD测光系数做绝对测光是有困难的,最好是做相对测光。  相似文献   

15.
卢方军  刘学富 《天文学报》1994,35(3):305-317
本文给出了1991年11月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对仙王座β型变星ν Eri进行的b,y波段光电测光结果,及1991年12月在云南天文台观测获得的高分辨、大色散的SiIII线附近区的CCD光谱,根据光变的多重周期分析结果,计算和分析了ν Eri的理论脉动模式,并以高分辨的SiIII线轮廓为例,分析了该星的谱线轮廓变化并计算了谱线的半宽,等值宽度以及视向速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空间碎片观测中对拖长背景恒星的测光算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迭代法对目标图像进行局部阈值分割提取,得到的二值图像通常包含多个连通域.最后对各连通域块检测判断,计算出目标的星等,达到测光的目的.通过与天文图像和数据处理软件IRAF的测光结果对比,此算法的误差在0.02mag左右,可以达到测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一系列彗星进行的宽带或带CCD测光得到了许多有趣的结果,为深入地理解彗星的物理性质,结构,起源和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利用CCD成像观测在测量彗核的自转,大小,开头,质量和研究彗核的活动以及彗发的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朱紫 《天文学进展》1997,15(1):21-26
讨论有关天体测量中的测光问题,介绍一些地面天体测量仪器和空间天体测量望远镜的测光研究。给出一种测光资料的处理方法,并建议利用DCMT开展天文光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CCD类星体多色测光巡天中的15次观测,以N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和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3颗河外射电源0851+202,1228+126,1749+701的光学位置,文中分析比较了IRAF软件中计算星象中心的三种方法;同时提出应根据待测星的星等(或星象的半峰宽度)选择合适的采样范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北京天文台施密特望远镜CCD类星体多色测光巡天中的15次观测,以NPM星表作为参考星表和底片常数法进行处理,得到3颗河外射电源0851+202,1228+126,1749+701的光学位置。文中分析比较了IRAF软件中计算星象中心的三种方法;同时提出应根据待测星的星等(或星象的半峰宽度)选择合适的采样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