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沅麻盆地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数据为基础,对沅麻盆地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异常信息的判别与提取进行分析,建立了九曲湾典型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并成功圈定了预测区。由此可知该方法可行,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麻阳九曲湾砂岩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富集规律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左清 《湖南地质》2001,20(1):21-24
本文介绍了九曲湾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揭示了沅麻盆地白垩纪砂岩铜矿化富集规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河南大吴湾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吴湾铜矿床地处大别山北麓钼铜成矿带,产于新县千斤乡千斤弧形构造顶内侧,古元古苏家河群浒湾组地层,其东部为大昊湾花岗斑岩,富硅、富碱,为钙碱性系列。大吴湾铜矿床铜矿化范围较大,地表全为铜矿化,而铜矿体仅处在地质勘查过的银风洞一带,为盲矿体。初步评价已达到小型矿床规模。依据矿床特征,对其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确定为斑岩型铜矿床,并对其成矿前景进行分析,认为其东西两端的铜矿化地段,是寻找盲矿体的重要靶区,有望找到中到大型铜矿。  相似文献   

4.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水银沟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矿床为海相同生火山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斑岩铜矿床的基本地质概念,国外若干著作中作过阐述.依据斑岩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斑岩铜矿床的定义是:斑岩铜矿是与中一酸性斑岩体侵位有关,具钾、硅、氢蚀变矿物晕和铜、钼、银、铅锌、硫地球化学晕的岩浆期后高 中温热液细脉侵染状硫化铜矿床.国内外一些研究者提出过斑岩铜矿床多式多样的分类方案.斑岩铜矿床地质研究表明,决定矿床有用金属元素组合、蚀变 矿化类型和矿化富集部位,造成矿床特征上差别的首  相似文献   

7.
江西九瑞地区两个成矿系列的铜矿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九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矿床的主要矿田之一。其铜矿可分成两个成矿系列:一是与海底喷气沉积活动有关的矿床;另一是与浅成超浅成侵入活动有关的矿床。上述不同成因的铜矿床常常可以叠加在一起,形成复成因矿床,即所谓“三位一体”铜矿床。本文根据九瑞地区城门山、武山、封三洞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对两个成矿系列铜矿床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冬瓜山层状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成因。研究发现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矿胚层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层状铜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阶段是由泥盆至石炭纪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矿床,晚阶段受燕山期岩浆改造而形成的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9.
云南蝉战河铜矿床具有典型的砂岩型自然铜矿特征和玄武岩型自然铜矿特征。本文在分析铜矿床的区域构造演化、地层、构造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蝉战河铜矿床的总体特征,分析该矿床的矿床成因,并建立其成矿模式。最后与典型的美国基韦诺自然铜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对比,对滇黔地区玄武岩型铜矿床的找矿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赵兴国 《地质与勘探》2010,46(1):183-190
谦比希铜矿床产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内,为该成矿带内一典型的铜矿床。为了建立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寻找该类矿床,本文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着手,对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勘探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与国内同类型大型-超大型矿床在矿床建造、后期改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容矿岩石、控矿构造、成矿条件、矿床的后期改造方面的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1.
陈刚  肖晓牛 《江苏地质》2014,38(1):117-121
以云南东川金江小石将军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小石将军铜矿床区域地质、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控矿因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等地质特征认真、详细观察、分析,结合东川知名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将矿床成因类型初步厘定为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宁佐金 《云南地质》2010,29(4):409-415,381
大红山铜铁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铁铜矿床之一。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矿体特征等综合研究,分析矿床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为火山-喷发沉积变质型,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了粤西地区铜矿床的分布,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铜矿床的成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指出今后粤西地区的找铜方向。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七宝山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宝山矿床位于山东省东部南,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中型金铜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我们认为,该矿床属于爆发角砾岩筒型金铜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为我国金矿成因类型的研究增加了新鲜的资料,对金矿的地质找矿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信息网编辑出版的《中国铜矿找矿新进展》一书即将与读者见面。该书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铜矿找矿工作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以及在铜矿勘查中所取得的新经验。全书约60万字,分为综述、铜矿床实例介绍及大型铜矿找矿判别评价标志三部分。在综述中,结合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典型矿床实例,从地质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介绍了铜矿地质找矿的经验,找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成矿预测方面的新进展;在矿床实例部分,共收录了近年来我国新发现和取得新进展的34个铜矿床实例,列举了这些铜矿床的最新资料和研究成果;在大型铜矿找矿判别评价标志部分,针对7种重要的铜矿类型,结合国内外典型铜矿床的实际,指出了寻找大型铜矿床的各种判别评价标志,以供铜矿找矿工作者借鉴和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甘肃省白银厂和青海省德尔尼黄铁矿型铜矿床的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和成因,并与塞浦路斯的一些铜矿床进行了对比,认为这些矿床的特征与现代大洋硫化物矿床的特征基本一致,当属海底热泉成因的硫化物矿床。文中提出了热泉成因矿床的一般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矿床成矿作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广东三水盆地及其西缘三洲盆地中,先后发现了长坑大型金矿床和富湾超大型银矿床及横江、茶山等铅锌矿床。为了查明横江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文章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在两个不同的实验室内,分别测得该矿床中石英的形成年龄为35Ma(流体包裹体Rb_Sr等时线法)和36~39Ma(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两者基本一致。这表明多金属成矿作用发生在渐新世,晚于长坑金矿床和富湾银矿床。最近,在横江铅锌矿床中发现铜的含量也很高。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因此,铜矿化的存在与富集,为三水盆地及其周边地区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地质找矿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同时也为在其他盆地区寻找有色金属矿床打开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矿体地质特征为基础讨论了元沟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与热液多次活动有关,属中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四川省已知独立铜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针对省内已知主要铜矿床的类型(拉拉式、李伍式、彭州式、淌塘式、大铜厂式、西范坪式、昌达沟式、乌坡式),总结了各个矿床式的成因,简要分析了成矿控制条件,从分布的时间、空间、岩浆岩与铜矿的关系等进行了成矿规律的总结。根据成矿条件、地质背景等,以典型矿床为代表计算含矿系数,采用地质体积法对各个矿床式的资源远景进行定量预测,对省内铜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定雄  伍磊 《矿产与地质》2006,20(6):628-631
通过对桂平市四德铅-锌-铜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等的研究,初步认为其矿床类型为热水沉积型铅-锌-铜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该矿床具大型规模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