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空气湿度的准确度与湿球温度示度的准确度有很大关系.要使湿球示度准确,湿球表面要有良好的蒸发和热量交换,因此需选择吸水性良好的纱布、正确地包裹纱布、保持纱布的清洁以及用纯净的医用蒸馏水来湿润纱布等.  相似文献   

2.
空气的湿度是基本气象要素之一。当前气象台站地面常规湿度的观测,主要采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实践告诉我们:湿度的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湿球示度是否准确。观测中只要做到:选择吸湿性良好的纱布并正确包扎;保持纱布的清洁;用纯净的蒸馏水来润湿纱布,维持湿球表面的良好蒸发和热量交换以及读数的正确等,在通常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3.
空气湿度是气象台站日常观测项目之一。湿球采用湿润的纱布与干球配合测定湿度时,只要仪器性能良好,安装准确,使用的蒸馏水以及清洁维护工作都符合规范要求,读数、订正、查算准确,测得的湿度一般都能准确反映当时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可是进入冬季,由于湿球冻结,湿球需采用短纱布溶冰观测时,就给我们测定湿度  相似文献   

4.
冬季 ,溶冰观测是一项让观测员感到头痛的事 ,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观测员 ,对《规范》规定的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记录处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在此浅谈溶冰观测和溶冰不当的处理方法 ,供同行参考。1 溶冰方法及时间所谓溶冰就是湿球结冰 ,不能再用水杯供水时 ,须在每次观测前润湿湿球纱布。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上的纱布能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 ) ,保持湿球表面有良好的蒸发 ,以获得正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结冰时应把纱布从距球部 2~ 3mm处剪断 ,以便每次观测前溶冰。溶冰的具体方法是 :在每次观测前 ,用一杯相当于室内温度的蒸馏水 ,对…  相似文献   

5.
谢华生 《气象》1978,4(1):40-40
用干湿球温度表来测定空气湿度,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其测湿精度。这里主要谈谈湿球用水和纱布的使用维护问题。 我们知道,干湿球温度表是两支性能、规格和外形都基本一致的温度表。干球是用来测定气温的。湿球就是在球部按规定包上纱布,并将纱布伸入下方有蒸馏水的水杯中,通过纱布的毛细作用,蒸馏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湿球球部。湿球球部表面水份蒸发所消耗的热量,由湿球周围的空气供给,这就使湿球周围空气温度下  相似文献   

6.
冯洪君 《气象》1991,17(4):2-2
干湿球同值,从气象学角度来看,无非有两种情况,一是湿度很大,达到饱和状态。二是湿球无水。在这两种情况下,干湿球同值才有可能。 但我站在1990年7月22日8时观测时,发现干湿球同值,且经复读无误。当时湿度较小,只有69%左右。查看湿球水杯中的水是满满的,仔细看,在水杯盖上部到湿球球部的纱布都是干的。这就出现了干湿球同值的情况。后来把湿球纱布浸入水杯中湿润一下,到下一次观测时,水杯盖上部的纱布仍是干的。 据我站30多年的老测报员说:从来未碰  相似文献   

7.
朱炎坤 《气象》1987,13(4):48-48
调节好水杯水位,是确保百叶箱通风干湿表测湿精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地面观测规范规定“水杯高度一般调至使水面略高于湿球球部底端,以保持湿球纱布充分湿润”及“调节次数和时间随地区、季节,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但实施中,灵活性大,不易掌握。因此观测员只好摸索着干,操作难度较大。在湿度多变的日子里,它的水位不是偏高,致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湿球温度表的溶冰观测是: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及时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下部2~3 mm处剪断,然后把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从百叶箱内取走,以防水杯冻裂。笔者下站检查业务工作,曾发现某站的气温是-1.1℃,但湿球纱布还未剪短。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原因是当气温达0℃以下,湿球球部的纱布不一定结冰,但水杯内的水会结冰,从而使湿球纱布浸入水中的一部分也结冰,造成影响湿球纱布的正常吸水及湿球表面的蒸发和热量交换,常会形成水上部分纱布似冻非冻,导致湿球温度表示度不稳定,甚至失…  相似文献   

9.
周猷鼎 《贵州气象》1995,19(6):46-46,48
空气湿度是表征大气物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气象所站最基本的测定项目之一。在非结冰期的观测中,对于获取的记录其可靠程度是大的;而对于给冰期的观测,往往由于溶冰不当,而导致记录失真。本文就如何搞好溶冰观测,提高测湿精度,谈谈个人看法。1溶冰观测的意义所用溶冰观测,是由于湿球结冰以后,水杯不能再向湿球供水,而在每次观测前均须对纱布进行湿润,这一步骤称作溶冰观测。溶冰的目的并非是给结了冰的纱布起“加水”的作用,而是攸湿球上的纱布能有足够的水份(或冰衣),保持湿球表面处于良好的蒸发状态,以获得正确的湿度…  相似文献   

10.
注意混球纱布的正常蒸发何国康(百色地区气象局533000)干湿球温度差值的大小,主要与当时的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湿球表面的水分蒸发越快,湿球温度降得越多,干湿球温度差就越大;反之亦然。如果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蒸馏水太少。湿球球部下端的纱布扎线过...  相似文献   

11.
在用干湿球测湿工作中,若对湿球纱布包扎或溶冰等操作不当,则会造成湿度不准,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情况:①湿球球部下端的纱布包扎得太紧,水杯里的水不能顺利地向上渗透,球部的纱布不能保持充分的湿润,造成湿球温度偏高,查算出的湿度值偏大。具体表现为湿度自记迹线明显下降,干湿球读数查算出的湿度值变化不大,甚至上升。②溶冰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差。每小时观测一次的台站,冬季天气较冷,湿球短纱布一直结冰,溶冰时没有把冰溶化,或用水杯浸一下球部就算溶冰,造成球部的冰层愈积愈厚,当气温有较大的变化时,湿球的灵敏度下降,滞后…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 ,我们曾发现有时湿度计的差值突然增大 ,这种现象大多只出现在 1 4时至 2 0时 ,尤以 1 4时居多。经检查 ,干湿球温度表的读数无误 ,水杯里的蒸馏水是满的 ,杯口距湿球球部的距离也合适 ,湿度计的记录也正常 ,并且 0 2、0 8时的记录都正常。经进一步检查 ,发现是湿球纱布被扎线扎得过紧所致。因为 ,白天温度高 ,相对湿度较小 ,湿球水分蒸发快 ,由于扎线扎得太紧 ,水杯里的水不能正常地通过纱布的毛细作用传到湿球球部上 ,湿球球部水分供应不充足 ,球部没有充分湿润 ,导致其数值偏高而失真 ;夜间由于温度下降 ,湿度增大 ,湿…  相似文献   

13.
冬季进行溶冰观测,在读数前,先要判定湿球示度是否稳定,要稳定不变才能进行读数和记录。在实际观测中,有这样的情况,观测前,湿球示度确实是稳定不变的。观测后,用铅笔侧棱试纱布软硬时,湿球示度猛升、猛降,造成示度不稳定。上述情况,湿度记录如何查取,目前尚有分歧。有的认为,以湿球示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观测工作时偶遇以下情况 :0 8时湿球温度正常 ,但 14时却明显偏高 ,而 2 0时后又恢复正常。经认真检查分析 ,发现是由于湿球纱布包扎不当———湿球球部下端的纱布扎得过紧所致。白天温度高 ,湿度小 ,蒸发快 ,湿球表面所需的水分大。而由于纱布扎得过紧 ,水杯里的水不能正常地传送到湿球表面纱布上 ,造成湿球球部水分供应不足 ,使其数值偏高而失真。夜间由于温度下降 ,湿度增大 ,蒸发较慢 ,湿球表面所需水分减少 ,因此湿球示值又恢复正常。因此 ,在更换湿球纱布时 ,应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办法操作。切记 :要靠着球部扎好纱布 ,不宜…  相似文献   

15.
溶冰的目的是使湿球纱布有足够的水分(或冰衣),保持表面有良好的蒸发,以获得准确的湿球示度。当湿球纱布将要结冰时,要将纱布剪去,否则会在湿球下形成冰柱,影响湿球示度。溶冰时水温切忌过高,相当于室温,如还不能溶去湿球纱布的冰层时,可将蒸溜水加温以能将湿球冰层溶化即可。湿球溶冰时温度升至0℃稍停后再上升,表明冰层已溶化,此时将水杯移开,并除去纱布头上的水滴,否则会在湿球球部产生冰柱,影响湿球示度。  相似文献   

16.
气象台站的百叶箱里面挂着构造完全相同的两支温度表:东边的一支用来测定气温,叫做“干球温度表”;西边的一支,球部缠上用蒸馏水湿润的纱布,称为“湿球温度表”。这两支温度表合起来可以测定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七章第二节中规定 :气温在 - 1 0 .0℃或以上 ,湿球纱布结冰时 ,须用相当于室内温度的一小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溶冰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湿球记录的正确性。笔者从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两点经验 ,供同行参考。① 规范根据湿度及风速的大小将溶冰的时间规定为观测前 2 0min、30min及 5 0min左右来进行 ,实际操作中 ,如湿球示度不是很低 ,比如在零点几度的范围内 ,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溶冰犹可。倘若湿球温度很低时 ,如按规范规定的时间进行操作 ,到观测时 ,与干球温度相比 ,湿球示度仍然高高在上 ,湿…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在一次观测中,我们遇到这种情况:8时观测前巡视仪器,湿球示度稳定无变化。8时观测时,t=-1.0℃,t′=-4.2℃,湿球从巡视到观测,读数基本无变化。将该数记入气簿-1,读数记录完后,用铅笔侧棱试纱布,还未结冰。刚试完,湿球读数示值很快升到0℃,这说明t′纱布上的水处于过冷却状态。用铅笔碰后,纱布开始结冰了。这种情况,湿球是否属于不稳定? 我站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属于湿球示度不稳定,尽管从巡  相似文献   

19.
进入冬季,特别在严寒天气的溶冰观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在干湿球读数后用铅笔轻轻触动湿球纱布,湿球示度会突然迅速上升,出现湿球示度不稳定。是什么“能量”引起湿球示度如此迅速上升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对冬季湿球溶冰过程作些分析。我们知道,溶冰的目的是为了湿球纱布  相似文献   

20.
罗玉坤 《气象》1996,22(2):55-55
润湿系统污染对测湿准确度的影响罗玉坤(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局,643000)湿球温度表润湿系统(指水杯、湿球用水及纱布、球的表面、扎线等统称为润湿系统)污染的途径,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将其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大类、人为因素包括:湿球未用清洁蒸馏水(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