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擦痕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界绝大多数断裂,尤其是控矿断裂均具明显的多期活动特征。擦痕是从事断裂多期活动特征研究中较直观,实用的标志之一。文章对断裂带内擦痕发育的复杂性,多变性特下与原因,以及多期活动控矿断裂的控痕发育特征判析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银坑山铀矿点半径断裂构造活动性质的分析,指出本构造具多期次活动特点,既控矿又含矿的成矿关系,并非属单一活动的矿后中构造。  相似文献   

3.
苏联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的某些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苏联近年来在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上的某些新动向。如强调用构造分析来查明矿化富集条件和探讨矿床成因;显微构造分析用于定性评价控矿构造形成的温压条件和划分矿田断裂动力影响区和动力变质带;利用测定岩、矿石传播弹性波速度的方法来研究控矿构造,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和查明岩浆岩的形成深度;通过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计算岩石综合物理系数,从而近似定量评价岩石在成矿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总结雪峰山中段金锑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角度,采用X射线衍射法开展了成矿期控矿构造带的韧-脆性变形岩石且构的研究。根据X射线岵组图特征分析探讨了岩石变形时的力学性质、主应力方位,并结合宏观地质特征对控矿构造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出NE向构造带为压扭性导矿、控矿构造,运动方向为SE-NW,主压应力属NW-SE系统;NW向构造带为张扭性容矿构造,属NE向的伴生或派生构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江西珊城多金属成矿区主要构造带的地质构造、构造岩、矿物和岩石的形变相变、构造地球化学、X光岩组及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力学性质转化及其控岩控矿作用。本文着重指出,在珊城多金属成矿区,沙坊源断裂与南瓜山-冷水坑断裂斜接构成的"入"字型构造,是该区主要的控矿构造;NNW向构造是该区重要的赋矿构造,目前探明的多金属矿体均沿此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6.
山东招掖金矿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山东招掖金矿带中玲珑-焦家式金矿的地质特征。通过对含金构造带内的韧性变形构造、矿物塑性变形特点和岩石变形组构的分析及其控矿构造力学性质演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着重论述了招掖金矿带内控矿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并对控矿的韧-脆性断裂带在不同变形阶段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由断裂叠加在原始接触带之上而形成的断裂叠加—复合接触带,是侵入接触构造体系三大组成部分之重要的一环,是侵入岩体与围岩之间多种接触构造类型中较常见、且最具独特性的控矿接触构造之一。据作者多年工作所及和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报道来看,这种复合类型的接触带,通常既是具有复杂的力学性质和多期活动历史的构造破碎带,同时也往往是热液活动、矿液运移、甚至直接成为矿体赋存的空间场所。因此,研究此一类型接触带的发育特征,讨论其发生、发展的条件与变形的力学机理,以及探索或总结产生在其  相似文献   

8.
陈耀煌 《地质与勘探》2014,50(3):419-431
大坪金矿床位于哀牢山金矿带南部,为研究其规模最大的V1-2-3号矿体的控矿构造和矿化富集规律,本文研究总结了矿体地质特征,对矿体的多级控矿构造及力学性质进行剖析,采用矿体垂直纵投影图对厚度、品位及其剩余值、趋势值等值线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矿主要受三级断裂构造控制:红河-哀牢山深大断裂控制整个金矿成矿带;小新街断裂为导矿构造;小新街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为容矿构造。在构造应力机制发生转换的大规模成矿时期,矿区受到由顺时针旋转变为逆时针旋转的构造应力场作用,控矿断裂性质由左行压扭性转变为张性。构造应力场严格控制了矿体的空间位置、规模、形态、矿体厚度与品位变化特征。成矿流体运移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在多期、多阶段成矿作用下,形成层状分布矿化富集带。研究厘定了V1-2-3号矿体共有3个矿化富集带,包括7个矿化富集中心,其侧伏方向为北西-南东方向。矿化富集中心大多形成于构造引张的部位,形成透镜状富厚矿体;在构造闭合的地方,矿脉变薄、品位降低,形成贫化带或无矿段。  相似文献   

9.
<正>热液矿床的形成,一是涉及到成矿期构造的张开,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沉淀,即成矿的空间条件;二是涉及到成矿物质的来源和富集,即成矿的物质条件。因此,基于成矿构造分析和构造地球化学方法的综合找矿研究,抓住了找矿的主要关键和本质问题。成矿构造分析是研究控矿构造系统,控矿构造型式,区域控矿构造和矿区控矿构造的相互关系,次生控矿构造与原生控矿构造的关系,构造要素的形态、性质和特点,构造界面、有利岩性层的存在及其三维空间配置,已知矿体、  相似文献   

10.
浙江萤石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文章以武义盆地剃刀畈萤石矿区为例,重点探讨了控矿裂规模,产状及其力学性质,变形特征等萤石矿成矿的重要控制作用,揭示了相应的构造控造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羊街盆地充填特征和构造演化,认为该盆地是在走滑构造活动中,局部伸展拉陷条件下形成的。南北走向的小江断裂左行走滑活动,控制了拉分盆地构造的形成和发展,成盆期末又发生了构造反转变形,同时提出了盆地形成和构造反转的地球动力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电子自旋共振(简称ESR)法所测定的河北省张河湾水库F1、F7断层的年龄,将ESR年龄和以往测试的TL年龄进行对比,两种方法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证明ESR测定第四纪断层的可能性,F1、F7断层的年龄值均大于定义的活动断层年龄值下限(1.1×104a)。因此,它们不属活动断层,这个结论也被其它地质观测手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山系、断层系的分形分维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中国为例运用分形理论对山系、断层系及其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不仅判定了山系、断层系的分形性质,探讨了二者分维的地学意义,而且根据分数维的相关性,深入进行了二者关系的探讨,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断层系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断裂构造多期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绍有 《矿物学报》2004,24(2):124-128
通过对高松矿田内主要断裂构造结构面、破碎带、旁侧派生伴生构造及其蚀变矿化等特征的系统深入观察研究,构造应力场分析,推断该矿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印支期→燕山中晚期→喜山早期→晚近期的四期构造活动,其中燕山中晚期的构造活动为成矿构造;印支期活动为成矿前构造,其对成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后两期则为成矿后构造,其起到破坏矿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胶东招掖金矿带控矿断裂演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招掖金矿带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特点十分明显,研究表明这些控矿断裂具有复杂的演化历史,经历过至少四期变形作用,但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控矿断裂的张性演化阶段。断裂构造不仅控制着金矿化的时间,而且控制着金矿体的空间分布及产状,同时也控制着金矿化类型。  相似文献   

16.
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其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断层的发育是影响矿井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探索霍州矿区煤层中小断层发育规律及影响小断层发育的因素,并从数值模拟计算角度来深化小断层发育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从波形识别入手,详细讨论了波形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特征,给出其提取算法,以及波形识别的BP神经网络结构,然后提出了一种较简便、实用的波形组识别算法并将它应用于断层两侧层位的对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拉张区变形期间发育的正断层,按其几何形态和运动学特征的差异,可确定为四种类型:1.非旋转平面状正断层;2.旋转平面状正断层;3.犁状正断层;4.低角度正断层或滑脱断层。它们及其组合控制着沉积盆地的外部轮廓、规模大小、沉积建造类型和内部变形以及油气构造的形成。本文综合分析了各类正断层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认为不同层次、不同尺度和不同类型正断层的发育过程,也是中国东部地壳拉伸变薄及沉积盆地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何浩生  何科昭 《现代地质》1991,5(3):280-289
不少中外学者曾认为,滇西北金沙江畔的沙溪—鸿文谷地是金沙江袭夺前的古河谷。本文认为,沙溪—鸿文谷地完全受断裂控制。它是一条自上新世以来,沿剑川断裂由南向北发展,直到全新世初才完全形成的断陷谷。它的形成与金沙江完全无关。当然在早、中更新世不可能有金沙江河流袭夺。  相似文献   

20.
沉积盆地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理论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阐明沉积盆地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机制后,重点讨论了天然水力压裂及幕式排液和意义,以断裂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压力仓封闭层的破裂问题,并以北海盆地及松辽盆地为例,重点阐述了天然水力断裂系统的特征,规模及意义,明确指出这种断裂系统将对沉积 构造解释及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