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广州市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州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础上,通过分析广州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地质灾害成因类型与地质环境条件之间的密切关系。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决定了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在空间位置上的分布特点。北部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点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2%。北部花岗岩分布区,由于残坡积土层厚度较大,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占该灾害总数75%。外部诱发因素决定了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在时间上发生的频率和密度。其人类经济工程活动和强降雨又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其中,自然因素诱发占地质灾害总数的20.5%,人为因素诱发占地质灾害总数79.5%。因此,控制人类工程不合理活动和提高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意识,是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和降低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金华市地貌类型复杂,各类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众多,是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地质灾害专项调查结果,分析了金华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基本规律,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工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东部地区的地质灾害以地面沉降为主,全国共有上海、天津等46座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沉降;华北、华南地区地面塌陷十分严重,全国岩溶塌陷总数近3000处,塌陷坑3万多个,塌陷面积300多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中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响应、信息化建设、技术装备、技术标准、学术研究、行业进步和法治化建设等工作业绩。中国地质灾害造成的遇难人数1995~2000年年均死亡失踪1205人,2001~2005年均死亡失踪884人,2006~2010年均死亡失踪776人(2010年数据不含甘肃舟曲县城山洪泥石流造成的1765人死亡失踪),2011~2017年均死亡失踪395人,2018年死亡失踪112人。2001~2010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量194702处,平均1.947万处/年;直接经济损失385.3亿元,平均38.5亿元/年,平均19.8万元/处。2011~2018年发生地质灾害总数量为84718处,平均1.06万处/年;直接经济损失355.7亿元,平均44.5亿元/年,平均41.9万元/处。2001年以来城乡社区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家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平均年降率为0.016‰。地质灾害成功预报数量占地质灾害总数的比例从2003的5%上升到2018年的20%左右。经过采取各种减灾措施,城乡社区需要应急避险人数逐渐减少。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如防灾文化建设薄弱、法制不健全和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局限于城乡社区而未覆盖工程建设行业的地质灾害等。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要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社会(包括保险业)和科技界五位一体的防灾减灾“伙伴”关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朱文忠 《甘肃地质》2006,15(2):72-75
通过对我省各类地质灾害发育现状以及防治现状的概述,提出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防治对策,从宏观方面提出和探讨了适合我省省情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文概述了黄山市近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阐述了黄山市地质工作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黄山市地质灾害发生和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重点突出了山区城市、旅游城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宗科 《陕西地质》2006,24(2):99-104
宝鸡市地质环境复杂,加之人为不合理工程活动的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引起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宝鸡市地质灾害现状、分布特征、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和目前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年4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会议的特邀报告、主题报告以及论文集所报道的目前国内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现状,分别从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减灾对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急处置、区域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与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目前国内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对促进我国今后的地质灾害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为地质灾害多、高发区,近年罕见的灾害性天气诱发隐患点大增,全市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在对2010年地质灾害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地质灾害特点及防治工作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雁林  王皎霞 《陕西地质》2012,30(2):98-101
地质灾害防治立法是地质灾害防治走向法治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作者在分析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建设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立法建议,并针对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构想了具体框架。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神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神木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但随着境内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发展,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区塌陷等地质灾害也愈发严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危害。笔者等在遥感图像解译和野外详细调查访问的基础上,查明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及其时空展布规律,分析了各类地质灾害的主要形成条件。指出各类灾害中以煤矿开采及煤田自燃引起的矿区地面塌陷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其次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仅局部发育。描述了重要灾点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因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我省地质灾害发育,加之近年来经济增长、城镇扩张、降雨增多等因素共同影响,地质灾害数量和经济损失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地质灾害防治显得尤为必要。为全面认识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地质灾害现状、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和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固定经济投入下的总体收益函数,认为虽然青海省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效果较好,但是从整体看,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投入较低,未达到最佳收益点。因此,相关部门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随着经济增长适当调整防治投入,不仅能有效控制地质灾害损失,而且也保障社会其他效益。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地质灾害区划与防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丽江市古城区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区内滑坡、泥石流广为发育,地质灾害已经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投资环境都构成威胁。此次通过区内地质灾害的系统调查与分析,对地质灾害进行了易发性区划。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全区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并分别进行了分析评价。其中,高易发区位于金沙江沿岸,面积594.07km2;中易发区位于古城区中部,面积550.68km2;低易发区位于古城城区及丽江盆地地区,面积80.79km2。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规划,并建立了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4.
王有智  杨宁  于林弘  吕凌峰 《中国岩溶》2022,41(6):1007-1015
中桥灰岩分布区是胶东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近些年岩溶塌陷较为严重,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以力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理论为依据,宏观微观相结合,对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和过程以及岩溶塌陷触发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塌陷诸多因素中,地层岩性是基本条件,地质构造为主导因素,而水动力条件是决定因素;从地貌角度看,距离河流300 m以内区域岩溶发育更强烈,岩溶塌陷均发生于河流与河流夹角V型区域内;从盖层及构造角度看,岩溶塌陷多发育于覆盖层厚度为10~15 m、断裂上盘1 km以内的岩溶区域,为岩溶塌陷脆弱区;在塌陷触发因素方面,在具备岩溶塌陷基本前提下,强降雨、过度采排地下水以及连续干旱,特别是水位在灰岩面上方0~2 m持续波动超过5 d以上更易触发塌陷。在岩溶塌陷防治方面首先要合理规划地下水采排方案,其次在区内建设地下水监测预警网络,在矿山周边建设止水帷幕工程。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和矿区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包括地面塌陷、水环境污染、矿坑突水、矿渣尾矿危害、矿山排水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等。预测了发展趋势,提出了技术对策建议:①改进采矿方式,②塌陷土地复垦,③煤矸石综合利用,④闭坑矿山污染防治,⑤矿山地下水防治。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贵州省近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①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③重视基础调查,编制防治规划,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④构建政府领导,村组监测,专业技术队伍指导,主管部门督促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体系;⑤完善防灾管理方式,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遏制人为导致地质灾害;⑥筹措资金,建立专项经费,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⑦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使用大检查,推动项目业主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⑧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责任鉴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省民众防灾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政府规章不能满足防灾工作的需要;②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危机;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与矿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④矿山环境容量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7.
威信县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质灾害破坏严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调查显示,威信县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时多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威信县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得出: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地形地貌、生态植被等因素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及不稳定斜坡形成的基本条件;降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形成滑坡、泥石流、崩塌、地裂缝及不稳定斜坡的主导因素。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采用以群测群防为基本手段,与搬迁避让、工程防治、生物防治、清除危岩(土)体及排水为主的防治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湖南省是我国一个地质灾害高发省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地质灾害造成了湖南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湖南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水文条件影响着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大气降水和人类经济-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最主要因素。本文提出了地质灾害分区、预测及现阶段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脆弱的地质环境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决定了该省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广泛性和严重性。地质灾害给全省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着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为此,该省于2004年7月启动了地质灾害一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目前主要的预报方法有现象监测预报、数理统计预报、非线性系统理论预报和地球内外动力耦合方法预报。因预报预警工作刚刚起步,所以还存在着缺乏地质灾害基础信息储备、监测手段落后、研究方法带有局限性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引入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方法提高监测能力,将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以解决目前工作和研究中方法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广东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广东沿海陆地表层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不均匀,近年来引起地质灾害加剧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人类活动.人类对边坡和植被的改造是在沿海地区现有的地质环境背景下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动力源.文中提出了广东省防灾减灾的8项建议,这将对本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