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气象》2008,(1):2-4
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2007年以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科学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工作。这对于进一步发挥气象在我省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提高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气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许小峰同志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1引言气象标准是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的重要支撑,是气象科技成果转化为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引领气象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标准体系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气象标准对提升气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 发展农村气象事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气象灾害影响严重的省份之一。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对于保障民生、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从目前情况看,广大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环节,农业仍然是最易受气象条件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公共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最薄弱的地方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4.
王君  高斌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0,33(2):F0003-F0003
近两年来,随着河南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试点建设工作的强力推进,鹤壁市气象局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高标准建成了市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保障中心,该中心目前已成为市委、市政府对外综合展示鹤壁市现代农业的窗口,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副省长刘满仓和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等领导曾先后到此视察。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农村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面对新要求、新需求,江西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面向“三农”气象服务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着力建设发展适应江西省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着力发展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着力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水平,努力实现气象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背景和现实需求,从县预警发布中心建设、乡镇防灾减灾系统建设、科普宣教工作、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从扩大预警信息发布覆盖面、提高部门信息共享、推动网络在线管理、加强气象科普宣教等方面建设遂溪县气象防灾减灾"大应急"体系;为创新机制体制,减少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为研究视角,首先对湖南省气象局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益评估研究组抽样调查得到的7 478份问卷数据进行无效问卷剔除,在此基础上,从暴雨预报的准确性、预警发布的及时性、信息发布的频次、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内容的通俗性及防御建议的有效性六个方面,分析公众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满意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估各个因素对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的影响。最后利用所得到的各个路径系数建立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估模型,代入调查问卷采集到的数据后得到湖南省暴雨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公众满意度为88.02%。  相似文献   

8.
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江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客观分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的基础上,对2008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报告指出,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江西气象事业发展,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需求为牵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07]92号)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精神和熊盛文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气象灾害应对防范体系等“三个体系”,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综合防御等“三个能力”,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努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气象等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减轻气象灾害损失,从而为实现江西气象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和谐平安江西提供强有力的气象保障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全省县级以上气象局(站)气象服务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全省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现状与需求,对于探讨和发现基层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服务的针对性,形成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统一协调的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Window可视化程序设计方法。运用Access数据库和Winlnet、vba、ADO等技术,建立了集气象要素检索分析、决策服务产品和常规业务产品浏览、决策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灾情上报、工作记录、系统管理等为一体的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系统。2006年以来,系统在日常实时业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决策气象服务和应急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气象人事人才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为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提高陕西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成效突显。  相似文献   

12.
1引言为使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快适应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 ,研究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预报服务系统势在必行。组建流域预报中心是省局年初提出的重点突破工作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台站对流域面雨量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 ,满足各级领导对流域防灾减灾工作的需求。2业务系统建设的构思基于抚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90年代以来地方各级领导对流域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 ,从流域防汛的角度出发 ,抚河流域预报中心业务应从3个方面来建设。即流域面雨量预报业务、暴雨洪涝指数预报业务和暴雨次生地质灾害指数预报业务。业务时段为每年的4~7月。2…  相似文献   

13.
陶淘  侯俊  张晨亮  屈莘  杨挺 《气象科技》2024,52(2):195-204
为提升大数据云平台与移动互联网的耦合气象服务质量,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移动可视化需求,推进新疆气象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开发一款专业气象服务APP。该APP在“云+端”业务模式下充分利用气象业务现有数字化成果,采取多源存储、接口调用、控制反转和数据交互技术,对全疆天气自动站的地面观测、格点实况融合、雷达回波、灾害预警等气象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和移动展示。天山气象APP可按用户需求提供疆内基于实时位置的天气实况、精细化预报、预警详情、雷达拼图、实况要素产品和统计值要素产品,同时继承大数据云平台服务接口高额承载能力,实现毫秒级响应,在全疆天气自动站应急保障与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应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总结分析了陕西省气象局减灾服务中心成立五年来,在探索实践具有陕西特色的"小实体·大网络"决策和应急气象服务机制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在决策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深入推进决策应急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必须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发展理念,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着力抓好基础核心业务、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及技术支撑能力提升等工作,努力向综合性气象防灾减灾方向发展,全面推进陕西公共气象服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2018年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效益评估为例,基于气象、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和定量化问卷调查数据,利用暴雨预报预警、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行业气象服务和社会反馈等5个一级指标和10个二级指标表征气象服务水平,利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及社会参与等3个一级指标和7个二级指标表征防御行为效益,从气象服务水平和防御行为两个维度对暴雨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综合水平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陕西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的服务水平和防御能力均在89分以上,公众在应对暴雨天气过程中人均节省损失费513元/人,4次暴雨灾害气象服务综合效益值为4.54亿元。综合评估指标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气象服务在应对暴雨灾害中发挥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对内而言,它抓住了“服务引领”客观上要求突出现代业务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引导各项气象工作实现“三个面向”,进一步解决好满意度、覆盖率、针对性和及时率等问题;对外而言,它更加强调气象服务应有机融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体系当中,以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吉林气象》2008,(1):5-6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和推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项工:作之际,吉林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大会,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部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田心如  张雪蓉  侯俊 《气象科学》2021,41(6):835-843
为了更加科学地定量化评估台风气象服务综合效益,运用改进的逆推算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台风的气象服务水平、政府防灾减灾决策及组织能力、行业防台减灾能力、公众防台减灾自救互救能力、防灾减灾成本和不可避免损失等因子,建立了台风气象服务效益定量化评估模型。以2018年严重影响江苏的18号台风"温比亚"为例,设计了调查问卷,对评估模型各因子进行了调查及评估计算,得到该台风气象服务综合效益值。结果表明:由于台风气象服务,取得综合效益14.48亿元,有效避免了40.9%的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较以往研究考虑因子更为全面,同时具有可操作性较强、符合气象服务实际情况等特点,可进行业务化推广;同时评估结果定量化评价了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决策作用和决策的宏观效果、行业及公众的防灾减灾能力等,可为政府制定防灾减灾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台减灾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在自治区国瓦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十年来,自治区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牧区生产、改造需要的投入较大,目前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生产方式落后,经营单一、粗放,效益低下。新疆气象业务中心(气象台)一直把对牧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一项重要的为大农业服务的任务来认真组织,热情服务。40余年来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服务实践,我们逐步认识了牧区防灾减灾的客观规律,把牧区防灾减灾服务从转场服务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监测、…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进军 《气象》2006,32(S1):150-154
概述了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介绍了气象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有关方法,从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社会公共防灾减突系统、社会保障安全系统建设方面,对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关于建立综合防突减灾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