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海洋防灾减灾主题为“防范海洋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5月12日,由自然资源部东海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2.
台风防灾减灾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近年台风造成沿海严重经济损失,并诱发副热带高压偏移及四川盆地持续高温、旱灾,引起社会关注。2007年,我国即将发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也亟需抓紧时间作好前期准备,促进“台风防灾、减灾信息系统”更臻完善。本文提出五项技术关键,呼吁信息共享跨学科、跨部门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3.
"青川"、"广元"、"利州"这些原本比较陌生的名字,现在只要提起就会让人想起那没有尽头的废墟、倒塌的楼房、破裂的地面、崩塌的山体、庞大的堰塞湖……"5.12"大地震之后.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12日,是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其传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当天,广西国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大沙田客运站广场,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等各种防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摆放在广场上近20块图文并茂的地质灾科普宣传展板,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许多市民主动向工人员索要各种防治地质灾害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并向作人员咨询防灾事宜。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现解答群众的问题及面对地质灾害该采取的措施。同时,通举行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大大提高群众参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根据国务院的决定,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已调整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其领导机构名称也相应调整为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兼任。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就此拉开新的序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在我国实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实现统一管理的背景下开展的新一轮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基础家底,全面掌握真实、准确、可靠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重  相似文献   

6.
《南方国土资源》2013,(2):21-24
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调查、核查资料的全面统计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的灾情历史及险情现状;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8.
5月16日,2014年淳安县防灾减灾演练在金峰乡安上村举行。这是淳安县第一次由多部门(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金峰乡政府)联合进行一次综合性防灾减灾的演练,安上村今日在家的村民几乎全部参加这次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主要由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撤离、山洪防汛、民政救援四大块内容组成。通过对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部门的联动协作能力,使村民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灾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逃生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最大程度减轻损失。通过这次演练,同时也检验了基层乡镇干部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能力,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防灾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国际间防灾减灾合作,提高国际防灾减灾能力是中国与东盟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使命。随着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深入,推动中国和东盟国家在公众环境意识上的提高,加强各国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的合作,支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已成为当前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这也是北部湾经济区要建设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重要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国际间防灾减灾合作,提高国际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
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依托,采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开发了防汛、防火、灾害性监测等针对性较强的软件,并将气象信息以图形、图象和文本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各级领导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沈阳市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的技术方法及实际应用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5·12是个极为特殊的日子,十年前的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遭受有史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强烈地震,为缅怀这伤痛的一天,国务院决定将5月12日定为国家防灾减灾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要求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13.
"防灾减灾,预警先行。在重大自然灾害中保护民众生命,预警是否有效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地质情况复杂,灾害多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在今年"两会"期间,众多政协委员聚焦防灾减灾,针对完善防御机制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梁建华:构建防灾减灾网络体系“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不全、网络化程度不高、节点之间联动性不强、信息化程度不好、应急避难体系建设与发展振兴需求衔接度不够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梁建华在向“两会”提出的提案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加强目标观测,服务防灾减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目标观测的定义、历史、确定目标观测敏感区的方法,以及实施目标观测与防灾减灾的关系;并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目标观测业务化为例,简明地概括了目标观测的实施过程;结合国内目标观测研究现状,对中国目标观测的未来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16.
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防灾减灾系统灾情信息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各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和重大损失。通过建立防灾减灾系统,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及灾害主管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编码技术、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动态数据交换技术,详细阐述了应用于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系统中灾情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地质灾害(以下简称地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进入新时代后,人们对地灾防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预测、搬迁、工程治理等防治方法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地灾防治工作的需要,如何就新时代的特点实现高效的地灾防治,研究者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因此,笔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我国由于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全球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10年的玉树地震、2010年的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灾害,瞬间带走了无数的生命,瞬间毁坏了曾经的家园,也给人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因此,只有建立健全防灾  相似文献   

20.
<正>玉树7.1级强震,再次拉响人类防灾减灾的警报。进入2010年,短短4个月内,全球范围接连发生7级以上地震:海地7.2级、智利8.8级、印尼亚齐省7.5级、中国玉树7.1级……地震的威胁不断拨动人类的神经,人们在最初的惶恐和惊惧之后,开始直面地震,开始思考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