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棉蚜与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蚜虫俗称蜜虫、腻虫,是暴发性害虫,种类很多,在新疆危害棉花的主要是棉蚜。棉蚜为害的主要特点是:一是降低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以刺吸式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撤头部分组织内吸食汁液,破坏正常代谢,唾液能刺激棉叶畸形生长,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使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推迟现蕾、开花。伏蚜发生严重时,会引起幼蕾脱落,造成减产。二是蚜虫分泌的蜜露使叶子表面诱发产生腐生性霉菌,既影响棉株光合、呼吸作用,又导致欢生病害发生。在吐絮期,秋好为害,污染棉纤维,增加棉纤维含糖量,不利于纺纱。过去新疆棉蚜…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吐絮期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棉纤维吐絮后,能在田间充分干燥成熟,纤维色泽好,光泽度强,受到国内外厂商的欢迎.但是,自新疆棉花外销出口以来,也不断收到各种反馈信息,其中日本对新疆棉花含糖问题反响尤为强烈.国内京津沪等地一些厂家也反映新疆棉花纤维含糖较高,纤维的粘着性加大,在纺纱过程中会引起缠绕辊子等纺织机部件,并在这些机部件形成纤维沉积块.这些反映说明新疆棉花纤维含糖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新疆棉花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棉花裂铃到初霜停长,生育上称为吐絮期。大荔历年平均初霜日为十月二十六日,吐絮期主要在9到10月。但由于本地棉花秋桃较多,霜后裂铃吐絮时段拉的长,实际生产上的吐絮收获期多到11月底前后。因此在棉花后期农业气候资料的统计处理上,吐絮期用9到10月;生产上的收获期用9到11月,二者结合分析。棉花吐絮收获期要求晴天少雨,空气干燥。温度低于20度裂铃减慢,低于15度影响纤维品质,阴雨湿潮天气多造成棉铃裂  相似文献   

4.
利用河北省棉区1981—2015年40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观测站棉花农情、连阴雨灾情、棉花产量资料,分析连阴雨过程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修订和完善连阴雨灾害指标;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取历史连阴雨产量灾损率、筛选关键致灾因子,采用权重系数法构建连阴雨强度指数,并建立基于强度指数的灾损评估模型;利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连阴雨强度等级;依据风险分析原理,构建连阴雨风险指数并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建立的强度指数能够客观反映连阴雨灾害强度,灾损评估模型评估效果较好。棉花播种出苗期连阴雨发生概率低(0.076)、造成的损失小(平均产量灾损率0.09%);现蕾至吐絮期连阴雨影响较大,发生概率和造成的灾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花铃期(0.447,17.1%) > 现蕾期(0.394,11.7%) > 吐絮期(0.237,7.2%)。近年来,现蕾期连阴雨发生站次减少,对棉花影响减弱,花铃期和吐絮期发生站次增加,尤其是吐絮期增加明显,成为连阴雨灾害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时期。现蕾期和花铃期连阴雨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非主棉区,其中现蕾期高风险区分布在保定北部及以北棉区,花铃期高风险区分布在保定北部及以北棉区和石家庄、邢台、邯郸三市西部棉区;吐絮期高风险区分布在保定西南部、衡水西部、石家庄及其以南棉区,部分地区为主棉区。  相似文献   

5.
邱训明  宋宝初  刘德清 《气象》1980,6(10):19-20
棉铃从开花到吐絮,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棉铃能否正常成熟以及棉铃的大小和品质的好坏,除营养条件外,主要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对结铃较晚的秋桃和晚秋桃来说,主要受热量条件的影响。如果在生长前期阴雨天气多,栽培管理措施不当,则易造成蕾铃脱落,贪青陡长;若遇秋季低温影响,大多数晚秋桃就会成为无效铃。在干旱年份,则易造成棉株早衰,结铃终止期结束过早,同样也影响产量。因此,探讨棉花有效开花结铃期的温度指标,对正确掌握栽培管理技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棉花产量,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进行作物分析,确定干旱时段和干旱指标镇安县降水较多,全年降水并不是造成干早的主要原因(年降水与作物气候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2025,相关不显著),而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由于自然降水供不应求造成的。因此,要划好旱区,首先必须进行作物气候分析,找出作物需水的关键期。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降水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时段是7月中旬至8月上旬,相关达到了显著标准(23年资料,相关系数为0.4451)。该时段降  相似文献   

7.
岳立成  胡月琨 《吉林气象》2005,(1):19-22,29
1引言 随自动气象站配备的SUA1000UXICH UPS为自动气象站计算机供电,UPS正常运行是保障测报自动观测业务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有相当一部分故障现象并不是UPS引起的故障,而是由于电池、市电、使用环境和使用方法等因素造成的,如果能将这些因素找出来,判断出并非是由于UPS引起的故障现象,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下面我们详细列出这些影响UPS正常运行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棉花从现蕾开花到结铃吐絮期间会出现蕾铃脱落现象。一般前期脱落少,随着花蕾数增加,脱落也逐渐增加,进入开花盛期,脱落达到高峰。据观测统计,一般脱落率都在60%以上,最高竟达80%~90%。因此,设法增蕾保铃,减少脱落,对于棉花丰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1 棉花蕾铃脱落的气象条件分析1.1 水 分当天气持续晴旱少雨,土壤水分降到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下时,蕾铃脱落现象即开始逐渐增多,并随着土壤水分的继续下降而急剧增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①棉株干旱时,叶片吸水力大于子房吸水力,结果棉株中下部的叶片就夺取邻近…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南干旱研究最新进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尹晗  李耀辉 《干旱气象》2013,(1):182-19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重大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加趋势。我国历来是受干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干旱强度和受旱区域不断增加,而且开始由干旱半干旱区向湿润区发展。雨水充沛、气候湿润的西南地区,近年来发生持续数年的严重干旱事件,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并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也对西南干旱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通过分析西南地区降水和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西南干旱的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寻找造成西南干旱的发生规律、特征和形成机理;还有学者运用干旱指数、卫星遥感等方法研究了西南干旱的监测技术。本文研阅了近10 a来大量相关文献,对西南干旱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力图为西南乃至其它区域干旱的研究提供借鉴,为干旱防灾减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芮景新 《气象科技》2004,32(Z1):33-35
四川盆地 2 0 0 2年汛期 (6~ 8月 )期间 ,高温干旱显著 ,发生时段较常年明显偏早 ,位置偏北。通过对副热带系统、大陆高压、南亚高压等夏季主要环流系统进行分析得出 ,2 0 0 2年汛期期间四川盆地的高温干旱天气主要是由稳定维持的大陆高压所造成。而同期的副热带系统均较常年偏弱 ,不是造成四川省干旱的直接影响系统。此外 ,2 0 0 2年台风活动的间接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及其气象上表达的方便,提出了综合表征干旱特征的干旱指数,并研究了秋季干旱指数的时空演变规律,着重分析了南海高压对造成桂西北秋旱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干旱指数的确定 造成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降雨量的多寡及其雨量随时间分布是否均匀等。在规定时间内,总雨量少,分布又不均匀,就易旱;反之,不旱甚至出现涝。为了使所定的干旱指数既能接近生产上的实际,又能较好地用气象数据表达,同时能消除不同地点气候差异,以用规定时段内总降雨量和总的有效雨日二者结合式表示为好: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12月江西省光、温、水等气象条件与常年相近。 10月,平均气温为历年同期第二高值年,降水为历年同期第四偏少年,日照偏多。本月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雨日少,对二晚籽粒增重及成熟收晒有利,并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和收晒。但由于降水持续偏少,大部分地区出现轻度以上农业干旱,对秋冬种造成不利,部分油菜因旱无法播种,已播油菜因旱影响出苗及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疆大部棉区开春期偏早,开春后气温回升迅速。播种出苗期间,南疆和东疆大部气温偏低,对当地棉花的早播有一定影响,并延缓了早播棉花的出苗速度;而北疆大部降水偏多,对棉田补墒、棉花播种及出苗有利。出苗至开花期间,全疆大部棉区的光、温、水配置对棉花生长较有利,部分棉区形成了“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的丰产格局。棉花花铃生长期和裂铃吐絮期,大部棉区温高少雨、光照充足,气象条件对棉花花铃生长及吐絮采摘有利。但喀什部分棉区由于前期高温干旱,部分棉田未能及时浇灌头水,且蚜虫发生严重,造成开花期及裂铃期均较常年明显推迟…  相似文献   

14.
赵天保  从靖 《大气科学》2018,42(2):311-322
本文基于气候系统模式CESM4.0长期积分试验,分析评估了工业革命前(1850年)及当前(2000年)两种辐射强迫作用(分别为太阳活动和温室气体)对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之间尽管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仍能再现降水气候态的空间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两种辐射强迫下的降水长期变化均无明显趋势,但二者的差异却呈现出70~100年的准周期振荡;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当前辐射强迫作用对降水的多年际变率幅度有一定影响,造成极端强降水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多,而由太阳活动引起的辐射强迫作用主要对降水多年代际周期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辐射强迫下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年多年代际变率的主要模态基本一致,但人类活动引起的辐射强迫作用会影响降水多年代际变率与热带海温异常的相互作用的强度,从而改变降水多年代际变率的幅度。  相似文献   

15.
张永红  葛徽衍  郭建茂 《气象科技》2014,42(6):1095-1099
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中吐絮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和水平,采用陕西关中棉区42个气象站1970—2010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逐日降水资料,同期的棉花灾情资料,经济资料和地理信息资料,基于GIS技术,针对影响陕西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的主要灾害——连阴雨进行风险区划研究,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避开不利气候条件,提高应对连阴雨灾害能力。结果表明:陕西关中棉花吐絮成熟收获期连阴雨灾害的高风险区和中等风险区在宝鸡市和西安南部沿秦岭北麓的周至、户县、长安和蓝田,不利于大面积种植棉花。关中东部渭南市、咸阳大部分区县,西安的临潼、阎良、高陵县,处于棉花种植的低风险区,能够保证棉花正常吐絮成熟收获。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初,贵州遭遇特大夏秋连旱叠加冬旱,持续干旱引起土壤水分蒸发、电阻率增大,进而造成接地电阻异常变大。文章以一起因干旱引起接地电阻异常变化为例,初步分析干旱对接地电阻的影响及对异常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甜高粱适宜播期及含糖量关键气象影响因子,以新疆玛纳斯地区甜高粱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播期下甜高粱含糖量的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生育期延迟,甜高粱茎秆总糖含量、蔗糖含量逐渐升高,成熟期最高;还原糖含量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后逐渐下降,至成熟期最低。不同播期之间甜高粱茎秆含糖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新高粱3号"适宜早播,以4月25日播种较为适宜;T601适宜迟播,以5月8日播种较为适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糖分含量与平均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风速存在显著相关(P<0.05),可根据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甜高粱含糖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气象条件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棉花从现蕾至吐絮,一般需74~98天,在这段时间内,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棉株内部生理过程的复杂变化,而造成营养失调等,常导致蕾铃大量脱落。一般蕾铃脱落率常达60~70%、重则可达80%以上,严重地影响棉花的高产。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非常复杂,又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有三个:第一  相似文献   

19.
果树对干旱环境,即土壤水分的减少和大气湿度的降低,能适应生长而且具有结果的能力,称为果树的耐旱性,又叫抗旱性。果树耐旱性的强弱,可根据果树在干旱环境条件下生长结果的状况进行判断。果树由于树种、品种特性的不同,其耐旱性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原产于或长期...  相似文献   

20.
欧洲中心中期预报的气象学者们推断,1987年中西部地区的夏季干旱主要是由“拉尼娜”引起,而不是温室效应所致。所谓拉尼娜是用来描述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的强冷却现象的术语,即将这种冷热转换现象称为拉尼娜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