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岩株中黑云母成分,特别是氟和氯等卤素成分的研究,作为岩体是否含矿的标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在斑岩型铜矿床的找矿评价中有一定成效.但是,也有一些不含矿的岩株的黑云母中,亦含有较高的氟和氯,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一些地区,含铜矿化的斑岩侵入体中的黑云母,含氟、氯和铜等元素显著偏高.因而,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元素的含量和成分变化特征作为找矿标志,对扩大斑岩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加速矿床的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这个实验是利用自然界分布极广的氧化硫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在其繁殖过程中,产生一种强氧化环境和还原环境,使硫化物发生氧化溶解与还原再沉淀的条件,以研究层控硫化矿床含矿溶液迁移和富集作用.氧化硫杆菌的繁殖形成一个强氧化环境,很快地使硫化物氧化为溶解度很大的硫酸盐,因而易于迁移;硫酸盐还原菌的生长可产生一个强还原环境,使可溶性的硫酸盐还原成为难溶的硫化物而堆积成矿.这个实验对研究非岩浆热液型金属硫化矿床,如同生沉积硫化矿床,硫化矿床氧化带以及石膏层地区硫化矿床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世新  丁振举  杨彦 《甘肃地质》2009,(3):32-40,71
西成铅锌矿田是国内少有的巨型矿田之一,总体上勘查程度较高,但近几年在西成地区已知矿田外围或者附近仍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矿产地。在综合研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矿床的成矿特点分析成矿的地质条件、控制因素,同时借助于GIS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从宏观上利用所建的空间数据库快速分析矿床与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内在联系。在地质、GIS综合研究分析基础上,以信息最大原则和找矿角度选择适合矿床找矿评价的变量与标志。利用GIS技术平台支撑下的综合证据权法进行了矿床定位预测和评价,按照成矿有利度,提出了三级成矿远景区。有些在其中已经发现了重要的矿化或矿点,有些尚未有重要发现,值得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4.
对花岗伟晶岩类型矿床的评价问题,是一个细緻而复杂的问题。它的评价和其他类型矿床的评价一样,受许多条件因素的控制,如国家的须要,开采的技术条件,矿床的特征和该地区之自然地理位置等,所以对任何矿床的评价(无论初步评价和最终评价)的结论,都是有时间性的。有些矿床可能在今日评价之理论知识基础上认为无工业意义,但几年之后随着地质知识之丰富,实际材料的掌握,对评价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对任何矿床的评价,都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各个时期不同的标准。过去的一些地质工作者在评价花岗伟晶岩矿脈  相似文献   

5.
矿区化探异常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常评价,是化探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矿区化探详查的主要内容是:从大量化探异常中很快地筛选出有经济意义的异常,分辨矿与分散矿化,分辨矿化类型和判断矿体剥蚀程度等.本文就个人的一些体会作一简介. 区分矿与分散矿化区分有经济价值的矿化与分散矿化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是按目前的选冶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需要确定的,它与分散矿化之间并无长期不变的界限.现在认为是分散矿化,随着选冶技术水平的提高,将来可能成为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尽管如此,仍有些方法可用来区分矿与分散矿化.根据实践中的尝试,提出如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矿田构造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裕生 《地质论评》1984,30(1):19-25
矿田构造系指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的总和。研究矿田构造有助于深入认识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因而在矿床勘查、评价和采矿工作中都有着广泛的实用意义。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提高,隐伏矿床的找寻已提高到重要地位,矿田构造研究工作也愈来愈受到重视。近年来,整个地质科技工作的进步,典型矿田和矿床地质的深入研究,以及一些新技术方法的引进,都推动了矿田构造研究工作的开展,并取得了新的成果。现就构造与成矿的关系、矿田构造的研究简史和现状以及矿田构造的研究趋势等三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科学地评价、规划和勘查一个成矿区段,必须有勘查类型的准确判断。针对矿田的矿床类型的复杂性,各个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和开采状况也不一样,全面研究矿田地质勘查和评价问题,非常必要和及时。在"金属矿田地质勘查工作指南研究"项目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矿田地质勘探类型的概念,建立了矿田勘探类型评价的思路,厘定了地质勘查程度和资源经济条件的评价指标,形成了"地质勘查程  相似文献   

8.
试谈新疆铬铁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境内铬铁矿点分布广,矿床类型复杂,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内铬铁矿的普查评价工作,试对其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及特征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和从事铬铁矿地质工作的同行们高榷.铬铁矿的矿床成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近年来人们在大的成矿阶段上逐渐取得了一致意见,即认为其均属于岩浆晚期阶段形成的矿床.但对其因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各种矿床类型的划分,仍然颇不一致.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新疆境内铬铁矿床特征,将其划分为先成分凝和后成残浆两个亚类.这两个亚类成因的矿床不仅成矿作用不同,而且原合矿熔浆的物质成分也有差别.先成分凝式矿床的含矿熔浆是一种贫Cr~(+++)、高Fe~_(++)、低Al~(+++)的低粘度熔浆;后成残浆式矿床的含矿熔浆却是富Cr~(+++)、高Al~(+++)、低Fe~(++)高粘度熔浆.这两种含矿熔浆与原始岩浆均呈不混相存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熔离作用所致、只不过因其含矿熔浆成分不同,组分含量多寡有别、成矿环境各异,最后才形成了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事实上证实了这种认识与实际情况也是一致的.从一些矿床的近矿围岩和矿石组分分析对比结  相似文献   

9.
西藏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是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远景区.矿床多与该区中酸性侵入岩有密切的联系,正确评价和圈定与岩体有关的航磁异常对进一步找矿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以研究区的航磁数据为基础,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对南冈底斯甲玛、驱龙两个典型矿床的控矿岩体进行了反演研究.结合前人资料,确定了这类矿床控矿岩体的两个共同航磁特征.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边缘检测和霍夫变换,结合冈底斯斑岩型矿床分布的特点,对南冈底斯斑岩型矿床进行了预测,圈定了18个找矿远景区,对进一步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会文 《华北地质》2004,27(Z1):33-38
蓟县东山金矿自20世纪末由天津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和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一起工作发现后,一直为地质工作者关注.鉴于对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存在一些争议以及其它原因,至今未能投入比较深入地质勘查工作,其规模远景尚未确定.笔者在分析前人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后,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查清东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以及规模远景,探讨矿床成因,对东山金矿及其外围找矿前景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江西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系统人手,初步建立了冷水坑矿田成矿模式.认为冷水坑矿田矿床类型主要有两类:即斑岩型矿床和层控叠生型矿床.结合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冷水坑矿田小源区、麻地-燕山区和闽坑-岭西铅锌区3个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堆城-黄龙铺钼矿田面积约120公里~2,区内分布有金堆城钼矿,规模极大.石家湾、黄龙铺钼矿,尚处于详查阶段,储量也较大.宋家沟等处都是有找矿前景的矿(化)点.总之,矿田内钼矿总资源储量可观. 金堆城为斑岩型钼矿床.对黄龙铺目前有两种意见:①认为与斑岩型同源,属广义的斑岩型钼矿床;②认为与斑岩型不同源,属非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钼矿床. 矿床、矿(化)点分布于长城系熊耳群和蓟县系高山河组岩层中.曾有人提出“矿源层”问题. 本文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初步总结了矿田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成矿条件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寻找隐伏矿床的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已进入了寻找埋藏较深的隐伏矿床和边远地区矿床的新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矿产普查也同样进入了寻找隐伏矿床和难以辨认矿床的新时期.杜春霖同志回顾了283个主要铁矿的发现史,其中五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153处,占54%,大部分属地表露头矿,掩埋矿或盲矿仅占23.5%;六十年代发现的矿床有70处,占24.7%,掩埋矿或盲矿占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已知国内的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矿床均为小型,且矿石质量也偏差,多为小规模开采利用,而国外多为大型—特大型矿床,质量也好.笔者长期在境外开展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的资源勘探和资源评价工作.在结合矿山开采的选矿工作和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工艺,对红土型三水铝土矿按照边界品位即是否需要洗矿,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莉  楚之潮 《安徽地质》2006,16(2):94-100
安徽省铁帽型金、银矿床在全国发现比较早,分布广,并且有一定规律,工业利用程度高,效益好。铁帽型金、银矿广泛产于各类型原生含Au、Ag硫化矿床的氧化带,以产于石炭系层状含(Cu)硫化矿床的上部氧化次生富集带规模较大,品位富。本次积累完整的矿床地质特征资料,探索矿床分类、氧化分带,研究金、银的赋矿规律和成矿条件,总结找矿标志和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6.
对矿床形成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是不同比例尺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和区域合矿性评价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综合我们的认识和经验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矿床成因模型,并根据具体情况还要建立适合于个别成因类型矿床的亚模型,以使矿产资源预测结果更接近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不同石英脉型金银矿床中含矿石英脉的红外光谱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型金银矿床的有效性,选择内蒙、吉林、山东等地的石英脉型金银矿床,对其含矿石英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根据石英包体片中H2O和CO2的吸光度值A1和A2与石英中Au、Ag的含量关系得出:在同一矿床中A1和A2与Au、Ag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矿床的石英A1、A2与Au、Ag含量总体上无相关性.利用红外光谱方法评价石英脉含矿性的优越性在于避免了直接测金,而消除了金的测不准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同时,该方法有其局限性,即不同矿床不能采用同一评价标准,只适用于就矿找矿.  相似文献   

18.
苏联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的某些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苏联近年来在矿田和矿床构造研究上的某些新动向。如强调用构造分析来查明矿化富集条件和探讨矿床成因;显微构造分析用于定性评价控矿构造形成的温压条件和划分矿田断裂动力影响区和动力变质带;利用测定岩、矿石传播弹性波速度的方法来研究控矿构造,恢复成矿构造应力场和查明岩浆岩的形成深度;通过测定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计算岩石综合物理系数,从而近似定量评价岩石在成矿过程中的性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黔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底部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产于黔北地区的高岭土矿在地理分布上与川南一带的叙永式高岭土矿是连续的(图1),其矿床地质特征也颇相似。该类矿床最早在四川见有报导、开采和利用。1982年关铁麟同志据该矿床地质特征认定其为古风化壳残余矿床,并命名为叙永式高岭土矿床。我队曾在黔北及川南叙永一带开展区调工作,在搜集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部分普查找矿工作后,据其特征将矿床成因划为风化淋积矿床。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王吉平、商朋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调查总院熊先孝等编著的《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专著已由地质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系列成果之一,系其"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之单矿种研究成果。专著对不同类型萤石矿典型矿床进行了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