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he tropics: Reflections on creativity and northeastern Australia as place 下载免费PDF全文
Ryan Daniel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2015,36(2):215-23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and place as relevant to Cairns and Townsville in northeastern Australia. These two provincial cities are key to the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growth of northern Australia and as such are the focus of renewed interest from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While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sector in each location is significant, to date there has been no research specifically exploring the views of industry participants in terms of the creative strengths, impediments and opportunities across the region. Interviews with 38 creative industries participants were completed, revealing the significant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being located in a remote tropic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concept of place is strong. The interviews also reveal a number of potential growth strategies for the sector in each location that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form policy and urban development approaches not only in the tropical north of Australia but also more broadly across the country. That is, the findings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need for ongoing research into the particular contributions of regional and rural cities to the global creative economy. 相似文献
2.
在旅游业发展影响下,丽江古城传统纳西古乐的主体地位迅速地被现代民谣音乐所取代。音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音乐的变化折射出地方文化的整体变迁。本文利用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对丽江古城的地方音乐形式、表达内容及展演场所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对音乐表演者、经营者与游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研究发现:在旅游影响下,原本作为本地居民精神伴侣、融入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古乐转变为服务于游客的各类商业演艺活动,在场所和游客认同方面表现出“不得其所”的特征;而以现代民谣音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成为丽江古城的主流音乐形式,在丽江古城中“安适其位”。传统古乐建构了丽江古城的独特感,激发了游客的异乡感,现代民谣音乐更加渲染了丽江古城的“小资情调”,两种音乐均在游客的情感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旨在丰富旅游地文化变迁的研究视角,反思旅游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亦是对音乐与地方人地关系研究成果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相似文献
3.
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以北京市南锣鼓巷为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文化创意产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的案例,展示了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自发形成的地方创意环境和实体空间对城市文化创意活动的影响。近十年来,作为老城中心休闲场所的南锣鼓巷,已经成为演员、导演、编剧和其他艺术者集中的文化创意地。质性访谈和小样本的问卷调查显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周边高等级的艺术和演出机构提供了创意活动的有力支持,有形的历史文化空间则形成创意过程的催化剂;而酒吧和咖啡店等的出现使创意人才得以聚集,其中的创意交流活动则促进创意成果的产生。本文认为,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并非唯一的发展之路。是否能吸引具有创意潜质的人才,将其有机地组织并提升集体创造力,进而促进创意活动更密集地发生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非表征理论与南京马拉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6南京马拉松为例,从非表征理论出发,调查跑者身体在时空间中的具身实践,分析身体的瞬间潜力如何与生命经历共同作用于个体对地方的认知。研究发现:具身实践下的地方认知是运动与感觉的产物,它与自我认知相继出现、相互促成,并呈现为褶皱式渗透、交错过程;情感在实践的当下时刻作用于身体,造成瞬间的身体强度变化和心理情绪波动,影响个体对地方的认知能力;瞬间触发的地方认知以原先身体经验为基础,并为将来的实践与认知提供新的原料。研究借助马拉松这一极限运动,详细刻画情感触发所建构的身体-空间关系,强调具身实践中瞬间与经验的辨证关系及二者共同作用下的地方认知,丰富有关身体与地方的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研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宏观层面及城市层面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特点和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大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初步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及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外围、邻近高科技园和远郊县(区)四大空间布局模式。未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将创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智力支撑;继续加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集群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制定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基金,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建立国际文化创意城市联盟,加速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6.
We examine how normative constructions of ‘the creative city’ have entered into Australian planning discourses. Although welcoming a place-based approach, critical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how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place making’ in creative city revitalisation plans may enhance rather than address processes of social marginalisation. A Foucauldian framework is employed, exploring the notion of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power through discourse. We draw on a case study of Wentworth Street, a key urban space in Port Kembla, the industrialised district of Wollongong, New South Wales. The study focuses on various ideas of a common place-making theme of the ‘urban village’ evoked by planners, the media and a targeted local resident group (here elderly Macedonians) for a street positioned in ‘crisis’ because of declining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rime, drugs and prostitution. The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marginalisation and exclusions are products of creative city strategies and wider, more oppressive urban discourses. But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despite becoming normative in the texts of planning policies, discourses of place and identity always remain multiple, negotiated, and contradictory. 相似文献
7.
8.
藏漂是利用特殊地方对抗现代性负面影响的典型群体,其漂泊藏地的生命历程为研究自我与地方的互构机制提供了鲜活案例.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和实地观察收集的研究资料,本研究从历时性的微观角度入手,分析了不同时空条件下,藏漂自我表达和地方意义之间的关系演变.结果 显示:该关系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表现为:错配期——以寻求"诗意地方...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古城镇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对现今城镇化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选取湘西土家族老司城遗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对老司城遗址的城址空间分布关系及其主要地形因子做了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定性研究。老司城遗址选址考虑山地地形特征,建筑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注重融入自然环境,集约利用资源,是山地生态城镇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话题。以西藏夏乌村为研究案例地,基于半结构化访谈、参与式观察等质性方法,从日常生活实践视角,透视地方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剖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何以构建。经研究发现:① 藏族村民与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 coeleste )、耕牛互动时,借助物质、情感、空间以及身份转型等多重生活实践策略与后者联结,经由人的自然化实践,建构起表征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此时,青稞和耕牛作为工具化的自然,是村民的身体表征,在人类行动者缺场或受限时,扮演为日常生活叙事的角色。② 藏族村民与虫草(Cordyceps)、猕猴(Macaca)互动时,借助意义、制度、空间协商等生活实践策略与后者建立联系,经由自然的人化实践,建构起链接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此时,虫草和猕猴作为对象化的自然,被社会所建构,并赋予社会生命,逐渐嵌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
作为生态和环境保护手段的空间规划:联邦德国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邦德国生态环境保护走过了一条污染-治理-预防的道路, 即由技术性和应激性转为政策性和预防性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由环保活动家,大企业,学术界,地方及联邦各级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并由一个国家级综合的监测体系监督执行。公众不仅有权力了解结果,而且也将参与政策措施的制订和监督。德国空间规划包含欧盟,联邦,州,区域,城镇和城市建设6个层面。空间规划,特别是生态环境规划已成为预防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措施。然而,联邦德国生态环境规划实施也面临个人交通和小企业污染以及环保成本提高造成企业区位劣势所带来的挑战。这些经验教训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政策措施的完善及生态空间规划的制订和监督落实,环境评价,特别是规划本身的环境评价具有借鉴意义。具体包括4个方面: 1)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实现从提高环保技术手段向预防污染产生转变; 2)保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及实施的有效性; 3)把空间规划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提高生态和环保目标的地位; 4)在规划的技术层面上关注居住,休闲,交通和自然保护区用地的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