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地震前兆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地震的发生和地球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要解决地震预报这个难题,就必须探索与地震孕育有关的各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效应。在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索的同时,需要扩大研究领域,对地震孕育过程中地壳直至震源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化学元素(同位素)的迁移变化规律以及各种有关的化学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限於当前的探测技术水平,虽然地震地球化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神经网络方法引进地震预报研究当中。使用地震频次,最大震级,平均震级,等价地震次数等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未来时段内的最大地震震级作为其输出,可以对某一固定地区的最大地震震级作出中近期预报。选用的神经网络模型为含两个中间层的前向模型,并采用BP算法。所得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方法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使震级预报的内检符合率达到100%,在本文的例子中,外推预报准确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地区的地震为例,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预报因子采用Keilis-Borok提出的地震流函数。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够较好地学习复杂的预报因子和预报对象的关系,模拟地震预报问题,预报效果也较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一、径迹原理与应用 当带电粒子和重离子穿过固体绝缘材料时,产生辐射损伤留下痕迹。再经化学试剂蚀刻处理,使痕迹成为永久性的蚀坑即径迹。 使径迹成为一种探测手段,是和1962年巴恩斯用化学腐蚀处理(蚀刻)分不开,经此蚀刻后径迹现象才能在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测。径迹探测技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核科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在地震研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地形变测量学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内容,分别从大地形变测量、台站形变观测和重力观测方面,阐述了地形变测量应用于中国地震预报的研究进展。通过震例介绍具有较好预报效果的地形变测量手段,说明利用地形变测量可以做出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测预报。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地形变测量水平能有较大的提高,为地震预报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美国在地震预报研究中所采用的各种观测地壳形变的技术(包括常规大地测量技术、空间技术及连续观测技术)、形变网的布设与观测结果的分析、皮农弗拉特观测台站、与地震有关的地壳形变理论方面的研究结果及通过观测地壳形变预报地震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理论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将非线性理论应用于中国地震预报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对地震预报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研究,对地震活动和多学科前兆复杂现象的描述和研究,对复杂性产生原因的试验和研究.还探讨了这一新研究领域兴起的原因以及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11.
将数理经济学中基尼系数的概念引入到地震学中,研究地震活动在空间的集中程度。通过对1970-1979年中国大陆地区6.5级以上地震震例研究,总结出了初步的判断异常的方法和指标,并就1988-1990,1994-1996年全国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的地点进行了展望性检验,对应率在64%-76%之间。该方法对地震地点的中期预报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卫星接收的地气系统射出的长波辐射资料,分析计算了几次地震前长波辐射的异常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云层对长波辐射月平均值的影响不大,所以长波辐射的大小可以反映下垫面的热状况。地震发生前,长波辐射的值都异常升高。因此,长波辐射资料的异常变化在地震的短期和临震预报方面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全国重力测量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清理攻关工作的综合报告概要。主要从重力台网的布局、干扰因素、测量技术、观测精度、质量评定、预报方法等几方面的清理工作来评价和论述重力手段在地震预报应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意义,以及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4.
应用潮汐偏角法对山东泰安、马陵山、烟台3个台的石英摆倾斜仪、自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结果显示:泰安、马陵山分点潮汐偏角在华北各次5.0级以上地震,特别是黄海地震前1年7个月至1个月时段内出现的高值或低值异常,表明潮汐偏角可应用于地震中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5.
卫星遥感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年柯坪6.5级地震为例,对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资料监测临震地表热红外异常进行了探.索研究。在柯坪地震前,震中地区出现热红外异常,震前2天异常最显著,震后3天异常恢复。异常形态呈条带状,分布范围与柯坪断裂基本一致,6.5级地震就发生在增温异常的中心地区附近。这说明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很好的地震短临信息,对发展地点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将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把可以反映地震空间分布状态的森下指数进一步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中,所得结果表明,在大地震发生前数年,森下指数随网络线度的变化曲线Iδ(l)要出现一定的中长期异常变化,但其异常形态随地区不同而可能有一定差异。对于日本的M≥7级海域地震,震前3 ̄6年Iδ(l)曲线由正常期的Cb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a型。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和华北地区的M≥6级地震,震前2 ̄3年Iδ(l)曲线分别由正常期的Ca型转变为异常期的C 相似文献
17.
探索地震预报的实践表明,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会导致地下水中氡含量的某些变化。但是,地下水中氡含量的变化还受到多种其它因素的影响(表1)。如何排除或压制非地震因素的干扰,以提取与地震孕育有关的信息,这对地震预报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在水氡观测的同时,普遍增加诸如流量、水温、压力、气象因素等辅助观测项目,从而作相关分析,以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显然,地下水中氡浓度的变化不仅与这几个因素有关,而且这几个辅助观测项目亦不一定是主要干扰因素,因此,即使在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之后,亦无法解释地下水中氡浓度变化的复杂情况。为此,我们引进了γ能谱法这一新的观测技术,并开展了一定的实际工作,所取得的结果显示了该方法应用于地震预报研究的可喜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已深入到序列活动中来,许多研究工作多集中在序列类型、序列特征及b值方面,而在研究与续发性强震的关系方面为数甚少,本文则在总结了大震的时间序列特征后认为大震间彼此不可能完全是孤立的。它们彼此间具有一度程度的相关性,可以按大震的时间序列进行相关分析以掌握其时序特点,从而对大震发生的时间进行定量估计。单位体积内所能贮存的形变能应为一常量,形变贮存的体积大小是随震级而增大的,在序列活动中可以用余震体积作为形变体积来计算主震震级。当余震体积不与主震震级对应时,可以用来定地量测定续发性强震震级。在续发性强震前数年内常有中强震发生,这可以用黄金分割法最优化地确定未来强震发生的地理座标位置。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把可靠性理论中故障率的概念引用于地震预报,建立了一族新的可靠函数w1(t)=exp[-taecsin(lnt+)].新可靠函数具有如下功能:1.其参数 a 可作为判别各地震活动期(大释放期、剩余释放期及积累期)的数值判据:当a1时为大释放期.2.其故障率函数能较好地描述各活动期内地震活动的起伏变化,并能进一步判断其地震活动的高低.3.当 c=0时,新可靠函数退化为怀布尔(Weibull,W)可靠函数,即后者是前者的一个特殊情形.用新的可靠函数对唐山7.8级地震、新丰江6.1级地震、滇东地震带及东南沿海地震带作了分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