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王亨治 《矿床地质》1987,6(1):56-67
小秦岭金矿系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研究了小秦岭地层和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在建立太华群层序和该区重褶皱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含金石英脉展布规律、金矿脉的矿化特征与矿化阶段。根据含金石英脉切穿燕山早期岩脉等大量事实,认为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通过对矿脉矿化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矿物标型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与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等研究,证明小秦岭金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
秦岭若干重要类型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秦岭金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取得的进展 :八卦庙矿区发育有条带状的热水沉积岩 ,金矿床类型属于热水沉积韧性剪切带改造型 ,矿化类型为细脉浸染型 ;马鞍桥金矿的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属于华北板块南缘 ,含矿岩系为早古生代的深水斜坡浊积岩相 ,矿区的“浅色岩相”系变质成因 ;煎茶岭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而非超基性岩浆热液型金矿。以上研究为秦岭地区金矿找矿指出了新方向和新类型  相似文献   

3.
牛翠祎  刘烊  张岱 《地学前缘》2018,25(3):1-12
为了摸清全国金矿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部署金矿地质勘查工作,在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时空分布及资源潜力特征,跟踪金矿勘查进展,提出金矿勘查部署建议。中国金矿床虽以小型居多,但大中型金矿床的资源储量约占80%。金矿床在中生代呈大规模成矿特征,其矿床数和资源储量均居主要地位,其次为新生代、晚古生代、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金矿床在空间上呈区域集中分布特征,根据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和金矿床空间分布,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预测资源量,修订了金矿成矿区带划分方案,确定了57个Ⅲ级金矿成矿区带,其中胶东、小秦岭-伏牛山、滇黔桂、西秦岭、燕辽、松潘-摩天岭、东秦岭、长江中下游、丽江-哀牢山和吉南-辽东成矿区带,其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在全国均居前列。以服务于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为目的,提出了金矿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将金矿床类型归纳为12类,分别为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变质碎屑岩地层中热液型、斑岩型、夕卡岩型、砂金型、花岗绿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风化壳型、砾岩型,其中以前5种矿产预测类型为主。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全国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金资源量31 125.6 t,预测深度大多小于1 000 m,50%的预测资源量分布于已知矿床外围及深部。根据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近年来金矿勘查取得新的找矿进展,找矿主攻矿床类型为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微细浸染型、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陆相火山岩型;中国东部胶东、小秦岭-伏牛山、西秦岭、滇黔桂为金矿重点勘查区带,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西部地区如东昆仑、巴颜喀拉、冈底斯、班公湖-怒江、丽江-哀牢山等区带的金矿勘查突破,基础性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投入,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阳山金矿带位于川陕甘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甘肃文县阳山金矿是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内的一个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是同碰撞形成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矿体受EW向韧脆性剪切带控制,赋矿围岩为泥盆系碳质千枚岩一板岩-碳酸盐岩一硅质岩和侵入其中的花岗斑岩脉。依据斜长花岗斑岩形成时间及地层变形特征,认为剪切变形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王祖伟,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小秦岭小秦岭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有关主要矿床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次要类型蚀变岩型金矿化流...  相似文献   

6.
冯建之 《矿产与地质》2011,25(3):217-226
文章根椐小秦岭金矿田稀土分析结果,总结了各地层岩石单元、岩浆岩及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规律,对太华群主要变质岩进行了原岩恢复,分析了燕山期花岗岩文峪岩体和娘娘山岩体生成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主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指出区内大湖钼金矿床与其它金矿床的成矿差异,认为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为变质岩中的斜...  相似文献   

7.
秦岭卡林型金矿床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张复新  宗静婷  马秦 《矿床地质》1998,17(2):172-184
鉴于目前对沉积岩型金矿、卡林型金矿概念和类型划分存在分岐,该文在对秦岭沉积岩区浸染状金矿研究基础上,主张将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金矿床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沉积岩型金矿床是具有广义内涵的一类金矿,包容了从沉积-轻微改造,到沉积-强烈改造的一类热液金矿;可划分四种亚类:卡林型、变质细碎屑岩型、热水沉积岩型、脉状体型。卡林型金矿床是狭义内涵的金矿类型,属于沉积岩型金矿类型中的重要亚类;在区域金成矿密集区内,可构成卡林型矿床地球化学系列。建议不要将沉积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相互代替使用或等同起来。秦岭沉积岩区卡林型金矿与美国卡林典型矿床有较好的类比性。矿床具有沉积-轻微改造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特征。  相似文献   

8.
东秦岭造山带金锑钼钨矿现场考察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考察和研讨,提出了秦岭造山带金矿床存在区域分带性等新认识,认为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应扩展到全区,找矿类型应由单一石英脉型扩展到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和其它新类型应注意开展浅部隐伏矿的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9.
芬兰北部的金矿床数量众多,大多数金矿床(点)产出于古元古界中央拉普兰绿岩带(CLGB)和库萨莫—帕拉波加片岩带内,主要分为3种类型:造山型金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型)矿床及砂金矿。其中造山型金矿绝大部分分布于中央拉普兰绿岩带中部及库萨默地区和帕拉波加地区,最常见的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和磁黄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黝铜矿等。围岩蚀变包括钠长石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造山型金矿床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构造、岩性和造山期区域变质。IOCG型矿床主要分布在CLGB的西部克拉瑞地区,容矿围岩是钠长石-直闪石石棉型岩石,矿石中富含Fe-Cu-Au±Ag、Bi、Ba、Co、Mo、Sb、Se、Te、Th、U和轻稀土元素。围岩蚀变强烈,并且有明显的分带现象。IOCG型金矿床的形成受岩浆热液活动和构造的影响较大。砂金矿床包括古砂金矿床和现代砂金矿床,主要分布在CLGB东北部。芬兰北部金矿床的研究对北极圈及邻区的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北缘、小秦岭和秦岭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进一步金矿勘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健中 《甘肃地质》1999,(Z1):44-50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2.
李纪良 《矿产与地质》1991,5(6):430-436
冀东地区金矿床大多产于太古界迁西群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原岩为一套海底基性喷出岩.通过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含金性、载金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和金的溶滤实验、同位素数据资料的分析,结合野外宏观地质特征.阐明金厂峪组斜长角闪岩是冀东地区金矿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13.
西秦岭金矿床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实 《甘肃地质》1998,7(2):72-80
西秦岭地区处于极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复杂,具备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该区金矿床同其构造单元、断裂构造带、地层岩石、侵入岩浆岩一样,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从南至北依次为碧口—阳坝等6个成矿带。西秦岭金矿床具有类型复杂、控矿条件复杂等特点。其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其次为中酸性、酸性侵入岩体和地层岩性。依据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机理,西秦岭金矿床共分为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混合热液型等3种成因类型。西秦岭的最佳找矿地区是德乌鲁—柴家庄及大沟里—安家岔—小沟里两个金矿带。  相似文献   

14.
青海双朋西-斜长支沟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涛 《西北地质》2007,40(3):62-67
双朋西—斜长支沟地区是青海东部较为重要的贵金属和有色金属成矿区。在已探明的金矿床中,有矽卡岩型、破碎蚀变岩型、石英脉型三类。金的成矿作用受构造-岩浆控制,在不同的岩性组合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金矿。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二叠系中,破碎蚀变岩型金矿赋存于三叠系中。  相似文献   

15.
胶东和小秦岭:两类不同构造环境中的造山型金矿省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胶东和小秦岭是我国排名前两位的金矿产地,根据对这两个地区的实地野外考察、室内研究及对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认为胶东与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均可归入造山型金矿的范畴,它们分别形成于增生型造山体制和碰撞型造山体制.胶东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130~120Ma左右)与洋壳俯冲(增生)造山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矿床主要产于中生代花岗岩岩体中,严格受断裂带(NNE向或NE向为主)控制,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高CO_2含量的特征,He-Ar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过程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金矿床及中生代岩浆岩(特别是与成矿近同时的早白垩世郭家岭花岗岩及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岩成矿动力学,我们提出在俯冲的太平洋板块后退的背景下,胶东地区增厚地壳中的榴辉岩相下地壳及下伏岩石圈地幔发生两阶段拆沉,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早白垩世普遍的岩浆活动及金的爆发成矿的模式.小秦岭地区金矿床主要以大型含金石英脉的形式产出于太华群变质基底的脆性-韧性剪切带(EW向为主)中,而与区域内燕山期大型花岗岩岩基没有直接联系,矿床地质特征(如低盐度高CO_2,以变质流体为主的成矿热液)与造山型金矿吻合,He-Ar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床形成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小秦岭地区脉状Au-Mo矿床印支期成矿年龄(215~256Ma,辉钼矿Re-Os)表明印支期是小秦岭地区金成矿的主要时期,小秦岭金矿属于陆陆(华北与扬子)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属北秦岭金多金属成矿带,大店沟金矿床位于李子园-湘潭子新元古―晚古生代陆源裂陷火山-碎屑沉积岩带中,控矿因素主要有地层、构造。奥陶―震旦系李子园群是金矿床的赋矿层位,矿床分布受区域性元家坪―小寺沟韧性剪切带控制,NE向次级的韧性剪切带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通过对本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研究,总结了北秦岭地区地层、构造、岩体、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异常等找矿标志,提出了该地区金矿勘查思路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西秦岭碎屑岩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矿床类型。根据金矿床岩系的类型、特征矿石矿物的组合性质,对其金矿床进一步划分为三大类型。碳—硅泥岩型金矿床,细碎屑岩型金矿床,角砾岩型金矿床。通过地质特征对比,初步认为碎屑岩型金矿床是一类由构造热液形成的,由碎屑岩容矿的,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金矿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胶东金矿带位于郯庐断裂北支——沂沭断裂的东侧,是我国金矿重要产地之一。已知金矿床有两大主要成因类型,即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夏甸金矿床属后者。矿区位于栖霞复式背斜南翼,招平断裂中夏甸—大尹格庄矿带南端。招平断裂在矿区内形成的破碎蚀变带宽达40—330m,矿体即赋存于该破碎蚀变带中。上盘为胶东群变质岩,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下盘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矿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19.
对小秦岭金矿田东闯、出岔、杨砦峪3个矿区的研究表明,小秦岭地区黄铁矿热电性特征与国内外其他地区典型金矿床有所不同,即矿脉和围岩中的黄铁矿绝大多数为N型,混合导型出现在矿体的中心部位。通过黄铁矿热电性与矿脉金含量、黄铁矿晶形、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等关系研究,总结出小秦岭地区黄铁矿的找矿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小秦岭金矿是一个以金为主,伴生有铜、铅、银等可供综合利用的脉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黄金基地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控脉(矿)构造的分析研究,进而对矿脉的分布、富集规律作一探讨,供有关读者参考。一、区域地质概况小秦岭金矿田处于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的复合部位,本文认为区内还有北西西向构造带(下文)。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太华群的变质岩系,组成岩石以混合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