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从大的方面统筹谋划,搞好顶层设计,首先要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设计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国土空间无序开发、资源粗放利用、生态和农业空间被挤占等问题依然突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为解决我  相似文献   

3.
<正>国土空间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要素相互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科学统筹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活动,是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并深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国家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格局,这就迫切要求加快转变国土开发保护的方式。只有加强国土空间开发引导和管控,控制开发强度,优化空间结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国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一系列的重要论断和重点部署,把国土工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国土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5.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有序布局生产空间,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化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国土空间作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其开发保护应顺应时代要求,不断调整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6.
正国土空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于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开发失衡失序、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空间治理能力相对落后与国土面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相适应,自然资源供给总体短缺、国土开发利用效率较低,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持续增长的空间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全面  相似文献   

7.
<正>一、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制度,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耕地保护既是粮食安全问题,也是生态问题,是自然资源保护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做好新时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耕地保护监督工作,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浙江国土资源》2013,(4):23-2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近日出台《关于促进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开发与保护并重、推进节约集约利用三方面,促进美丽广西和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广西厅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强化土地矿产规划管控作用;实行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编制实施重要经济区国土规划,统筹协调“两区一带”区域发展;编制实施矿业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是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承载基础,建立合地、合序、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的前提是构建全域全要素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体系.本研究基于文献调研法及综合分析法,梳理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演变历程,重点剖析我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的演变特征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国土资源包括土地、矿产、海洋等自然资源,具有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和功能,是国家基础和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生态国土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和优先地位,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因此,2018年,我们必须严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生态国土建设助推新时代国土资源工作,紧紧围绕崇左市的总体发展战略,做好"两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正>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和空间规划的物质基础。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从国家层面上对国土空间开发、资源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保障体系建设等作出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国土开发和保护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挑战,特别是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土空间开发失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城区的盲目扩张和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宁要数据的真实性,不要虚假的前后一致性',这是国家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的最高要求。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是整个调查工作的生命,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国土是生态之源,是生态文明的空间载体。生态文明要建设好,最重要的基础是必须清晰掌握自然资源的本底基数。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全区各部门积极响应,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能源来源、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治理,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将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着力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交流编制思路和基本框架,并就具体工作作出部署,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资源和布局进行的长远谋划和统筹安排,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多次对科学构建新时代河南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新格局提出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目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探讨建设生态国土、践行绿色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生态恢复为主的原则,切实转变资源粗放利用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  相似文献   

17.
正辽宁,东起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临黄渤海,北接长白山。沃野千里满载春种秋收的喜悦,绿水青山蕴藏金山银山的希望。生态红利在这片大地上正释放着无限生机,这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推进,也离不开生态国土建设的保驾护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党中央赋予生态文明更为深刻的内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生态国  相似文献   

18.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态保护修复走在黄河流域前列,森林河南基本建成……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擘画2035年远景目标,河南提出了建设“生态强省”的宏伟目标。扎根中原大地,守护绿水青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责部门,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在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上,聚焦“生态强省”宏伟目标,谋划提出要加快实现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由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由资源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转变、由开发优先向保护优先转变,奋力谱写更加出彩的自然资源绚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自然资源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国土综合整治是落实自然资源部门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的重要平台和抓手。近日,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激活配优各类自然资源要素,释放政策红利,助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开展"多规合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统一城乡规划、环保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的空间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目标协调各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实施严格的空间管控。最后,以常州市新北区为试验区,分析各规划的差异并落实重点项目,引导国土空间有序开发,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形成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一张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