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曾就ME-3000测距仪最佳观测光段的问题进行了下午光段的试验研究(见《地壳形变与地震》1985年第2期)。1984年我们以大体相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上午光段的连续观测试验。 试验仍在河北省涞水大地四边形测网上进行。使用№218031号仪器。10米高空测温仪测前重新进行了标定,方程系数与去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近地面气温变化的研究,找出了光波测距与近地面气温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实践进行了证实,阐明了光波测距的最佳观测时刻及其获得最佳观测时刻的方法。同时,本文还对偏离最佳观测时刻的观测成果作了偏离最佳观测时刻改正的尝试,以图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保证成果精度。本文所揭示的是一个客观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进行光波的测距,对提高成果质量和工作效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了近地面气温周日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测距的最佳时刻,在该时刻内沿测线可以得到±0.1°~±0.2℃的测温精度,达到0.5·10~(-6)·D的测距精度。为了事先估算出任何地区、任何季节的最佳观测时刻,推导出最佳观测时刻的估算公式,经初步检验,时间精度为±15分,在该时间范围内沿测线有±0.1°~±0.2℃的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4.
对临汾中心地震台3套摆式倾斜仪同时段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安装于同一观测环境下的3套仪器对相同物理量观测不尽相同,潮汐因子、观测精度、曲线变化形态及同震响应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武汉站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了2009年7月22日日食及其前后两天可观测卫星传播路径上的TEC和ROT值.研究显示,日食发生过程中,空间电离层存在异常扰动,TEC值相对其前后两天有明显的降低,在日食结束8小时后电离层也出现了异常扰动;ROT经历了先降低然后恢复的过程,降幅高达0.3TECU/分钟.  相似文献   

6.
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的数据,拟合电离层VTEC模型的参数,提出了利用离散系统卡尔曼滤波方程预报电离层TEC的方法,并对2002年9月10日和2002年9月14日特定时刻的TEC进行了预报和分析,其半小时内的预报精度达到2.5 TECU,实验证明可以利用该方法对某些电离层活动进行有效预报。  相似文献   

7.
现行三程观测程序具有经济、方便、计算简单等特点,但由于计算模式过于简单,对读数缺少检核,故处理野外观测中出现复杂情况的能力有限。针对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增加辅助点观测和中间点观测的新的重力三程观测程序,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程序不仅在计算段差、精度估算、分离突然掉格等方面优于现行三程观测程序,且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基于丽江台OSG超导重力仪在2021年漾濞M_(S)6.4和玛多M_(S)7.4地震前后的连续观测数据,使用调和分析提取重力残差时间序列与同震重力变化信号,利用球形地球地震位错理论计算2次地震在丽江台引起的同震重力变化。结果表明,漾濞和玛多地震同震重力变化观测值与理论值存在差异,观测值分别约为-4.37 nm/s^(2)和28.57 nm/s^(2),对应的理论值分别为-0.19 nm/s^(2)和0.24 nm/s^(2)。探讨地下水对重力变化的影响,发现其重力效应与地震的理论同震重力变化处于同一量级。对比丽江地区同时段GPS观测的30 s采样数据与超导重力观测数据,发现2次地震前后的同震位移突变幅度远小于重力变化幅度,表明超导重力仪受到地震脉冲信号的影响,导致其重力变化观测值在2个地震发生期间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固体潮观测数据的预处理方法,组成了三组长度分别为48小时、44小时和5小时的滤波器,它们能够有效他们除固体潮观测小的所有潮汐和漂移成分,而只保留包括人为错误和环境干扰等引起的非规则畸变。利用它们对观测数据滤波后,根据统计原理可检测出错误数据和畸变。通过本文的工作,得到如下结论:(1)此方法计算简单,通用性强;(2)滤波值满足正态分布,(3)48小时滤波器可实时计算作为资料判断标准的单位权方差且可估计资料段质量;(4)5小时滤波器对固体潮观测中几种典型的突跳方式(连续型、隔点型和孤立型)均有良好的检测和定位效果;(5)能检测出对调和分析结果有明显影响的含漂移畸变的资料段。  相似文献   

10.
水力层析法(hydraulic tomography,简称HT)是一种高精度刻画含水层非均质性的抽水试验新技术,通过在不同地点及深度进行多组抽水试验并收集含水层水位变化资料,进行地下水流数值反演,对水文地质参数的空间分布做详细的识别。由于观测水位数据随着时间变化与渗透系数K、储水系数S的相关性不断变化,因此运用不同时刻水位数据反演参数K与S精度不一样。基于水力层析理论,采用剖面二维承压含水层数值模型研究了时间采样对估计参数K与S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大,渗透系数K的估计逐渐变好,最后趋于一个稳定值;在K已知条件下,采样时间t0(t0定义为JACOB直线图解法中s-lgt曲线直线段的延长部分与lgt轴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时刻之前,储水系数S的估计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而变好,t0之后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反演效果变差。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标准HJ/T2.2-93大气稳定度分级中整数风速使用问题,日、夜分界问题及太阳倾角取值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大量统计结果指出,整数风速不能直接按标准中稳定度等级规定的风速分级带入,而应以1/2计数法代入分级;日、夜分界应以日出后1小时与日落前1小时为界,太阳倾角每10日取一概略值已十分精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和Kalman 滤波相结合的多传感器航迹起始算法.根据多传感器同一时刻对同一目标的观测值在空间呈团状的特征,运用聚类的方法解决数据融合问题.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PSO)优化算法对多传感器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结合聚类中心和目标预测值,应用Kalman滤波器估计目标状态,从而实现航迹起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确保新建粮库储粮安全,必须进行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试验,利用仓内地坪沉降观测数据对云梯升降法、悬尺法、倒尺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倒尺法是仓内地坪沉降观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雷达在探测降雨时,回波都有衰减。波长较短的X波段雷达地衰减更严重,所以有必要对其回波进行衰减订正。X波段雷达回波差分传播相移(KDP)比C、S波段的要高1.5~3倍。因此可以合理地考虑利用KDP对X波段雷达回波信号反射率的衰减进行订正。又由于当KDP的值较小时,对回波反射率订正效果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当KDP值较小时,使用反射率(ZH)自身进行订正。利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的探测降雨过程的回波数据,在已经提出的算法的基础上,利用ZH-KDP综合算法进行软件设计,并分析回波反射率在算法处理前后的效果。通过订正处理前后的数据绘制曲线图,定量对比分析订正处理前后的反射率值,订正处理后的值比订正处理前的值有增强,又用相同时刻S波段的回波数据对X波段的订正效果进行验证,二者值的大小相差不多,说明ZH-KDP法对回波反射率的衰减有改善。  相似文献   

15.
热红外地表方向性辐射温度与半球辐射温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温度是陆面过程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算法只能获取卫星传感器观测角度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即某个方向上的辐射温度),但地球表面普遍存在非同温像元,反演得到的像元地表辐射温度具有方向性特征。本文利用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4 SAIL(Scattering by Arbitrarily Inclined Leaves),以及方向性热辐射参数化模型,针对非同温均匀冠层,考虑冠层结构、太阳位置和观测角等因素的影响,模拟得到方向性辐射温度数据,与半球辐射温度数据比较,得到估算半球辐射温度的最佳观测角度。此外,开展热红外地面观测试验,对热红外地表辐射温度的角度效应,以及利用模拟数据得到的半球辐射温度最佳观测角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太阳高度角较低时,均匀草地的地表辐射温度,会随着观测天顶角的增大而增加,受观测方位角的影响较小,当观测天顶角为75°时,倾斜观测与垂直观测得到的辐射温度差值达到2.7 K,说明热辐射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特征。同时,将热红外地表方向性辐射温度与同步观测的半球辐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当叶面积指数小于1.0时,半球辐射温度的最佳替代角度为51°,与模拟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为确保新建粮库储粮安全,必须进行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试验,利用仓内地坪沉降观测数据对云梯升降法、悬尺法、倒尺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倒尺法是仓内地坪沉降观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山地震前北京大灰厂、牛口峪台站的形变异常是至今被认为较为可靠的异常。本文着重剖析了两台站短水准与连通管资料。讨论了温度与降雨干扰的特点与机制;通过各项资料的对比、人工降雨干扰试验,论述了异常的可靠性;采用褶积滤波的方法基本上排除了观测数据中的温度与降雨干扰;分析了异常的特点,说明了地震前后八宝山断裂带的活动特点。根据唐山地震前后大范围形变场的演化及某些模拟试验结果,提出了唐山大震中期形变异常的模式,说明了异常与大震的密切关系。文中进一步分析了两台的主要特点,对形变前兆观测,特别是对监视断层活动,观测地震前兆的工作提出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的普遍应用,使三角高程导线的测量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遵循在最佳时刻进行测距和在11h~14h之间观测垂直角,采用合适的照准标志、精确量取仪器高和目标高,并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可以达到等级水准测量精度的。本文通过全站仪三角高程的几种测量方法,综合研究全站仪三角高程代替水准高程测量的可行性并提出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流动SLR首次取得观测成果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介绍了流动SLR系统TROS建成后在北京,乌鲁木齐,拉萨3个站的观测情况。这是流动卫星光测距系统在我国首次正式运行,开创了SLR流动观测的先例,实现了我国SLR领域多年来的愿望。对乌鲁木齐和世界屋脊城市拉萨观测的实现有其重要意义,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对TROS的建站和观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给出了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78—1983年国家地震局地震重力重复测量资料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述。通过对观测段差的平差处理和统计分析,表明用2-4台Worden、CG_2重力仪进行重复测量的段差精度:测网可达10-20(10~(-8)米/秒~2),独立测线可达25(10~(-8)米/秒~2)。两台重力仪观测段差的平均值精度比单台仪器提高20%,四台仪器提高一倍。多期观测段差在剔除一些异常变化后,其平均值精度可达10(10~(-8)米/秒),平差后的点值中误差一般小于30(10~(-8)米/秒~2)。 统计分析表明:段差系统误差不显著,特别是多台仪器平均值能削弱系统误差,但南北测线台差出现同号积累。在相同测线上不同单位观测的段差差值有时会随重力差的增大而增大。 本文对部分绝对重力观测值和相对重力测量果结进行了比较,发现少数绝对重力点的值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