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月16日,给渴望在更安全环境和更清洁空气中生活的人们,带来一个福音———历经7年艰难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正式生效了。它能限制发达国家向大气中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吗?因为减限排温室气体直接影响到各国的经济发展,《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异常艰难———2001年美国宣布退出,俄罗斯、澳大利亚迟迟不加入,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屡次要价,不断加码让步,中途几近夭折。2004年底,很多国家都心灰意冷时,俄罗斯在最后一刻签署,才使《京都议定书》又活了下来。实际上,《京都议定书》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尽管美国布什政府作出了让世界侧目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 国在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量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 16日生效。 “京都议定书”以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为基准,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间把温室气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5,(2)
经过国际社会七年多的共同努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在联合国生效,并成为国际法正式生效,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的保护又迈进了一大步。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经过紧张而艰难的谈判,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之后才具有国际法效力。美国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  相似文献   

4.
《地图》2007,(3):8-8
为了让人们更加重视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的报纸之一《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地球时间”的活动,号召企业、政府部门和个人在3月31日晚7时30分到8时30分停止使用电器1小时,用行动响应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开展陆上温室气体地质储藏勘查招标活动的背景情况和温室气体储藏法的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昆士兰州开展二氧化碳储藏勘查许可证招标行动的意义及给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境卫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协同观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的核心探测目标。与传统的单一探测目标卫星相比,实现同平台的大气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协同监测,对于提高温室气体卫星反演精度、改善“自上而下”碳源汇估算、提升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人为/自然源区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各国航天机构积极发展的空间探测手段。本文对欧、日、中、美等具备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协同监测能力的卫星进行系统的介绍,包括卫星平台、传感器、处理算法和质控验证。按照卫星监测任务和传感器用途,将其分为大气综合探测卫星和温室气体监测卫星两大类,并从碳中和行动和大气环境综合治理等需求出发,提出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协同观测星座(GACOC)的概念及其发展方向,包括主被动卫星组网观测、温室气体和气溶胶高精度联合反演算法、人为排放源识别和定量监测等应用。  相似文献   

7.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已经确定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未来的20-30年,世界大多数国家仍将依赖化石燃料作为主要的能源。因此,21世纪世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挑战之一是,寻求成本低且有效的方案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如果不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将会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  相似文献   

8.
国外主要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国环保政策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页岩气资源极其丰富,但大规模开发也引发了水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对饮用水影响以及区域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现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重点对美国页岩油气开发环保管理体制和制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加拿大对页岩油气开采的环保政策进行了梳理.本文对美国具有特色的环保政策进行介绍,同时还对澳大利亚的信息披露制度、阿根廷的第三方审计制度以及加拿大的环境评估网上公开制度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我国完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亚太经合组织(APEC)包括21个经济体,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美国、中国、俄罗斯),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澳大利亚),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俄罗斯、加拿大)与液化天然气(印度尼  相似文献   

10.
市域尺度货物运输碳排放时空变化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货物运输导致碳排放成为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的问题,该文综合货物运输车辆的微观温室气体排放及时空变化,从市域尺度分析货物运输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微观排放模型计算了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全国286个城市货物运输碳排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并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城市化不同层面因素对碳排放时空分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货物运输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高排放地区的集聚规律更加显著;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精度明显高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经济变量、人口变量、货运强度变量与货物运输碳排放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可为中国各市级区域制订节能减排政策提供量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捕集与地下埋存国际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论述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严峻形势,说明了二氧化碳地下埋存是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展的二氧化碳地下埋存调查评价活动以及实施项目的进展情况和经验,这些对于我国今后开展二氧化碳地下埋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与其他能源相比,核能有其自身优势,例如,作为能源载体,铀的体积小,能量大,性能稳定,便于运输和存储,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废物,等等。 然而,世界核电至今仍然主要是沿着“开路”核循环途径向前发展,其中实际所用的燃料组分只有同位素,而在天然铀中235U的含量仅为0.7%。  相似文献   

13.
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方法、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2015年《巴黎协定》确定了自2020年后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方式,并从2023年开始每5 a开展一次全球碳盘点。2019年第49届IPCC全会明确增加了基于卫星遥感的排放清单校验方法。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正在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MVS(Monitoring and Verification Support)能力。本文调研分析了全球碳盘点对卫星遥感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的技术原理,梳理了温室气体卫星遥感、生态系统碳源汇卫星遥感估算、人为源碳排放卫星遥感、碳通量同化估算等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核心环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了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务的支撑能力,并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的碳监测卫星计划方案,并展望了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重点任务,期望为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系建设提供思路与方案。  相似文献   

14.
《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根据中国的《声教广被图》和《混一疆理图》,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在这幅图中,不仅阿拉伯半岛画得相对准确,也画出了大体的非洲。《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为明建文帝四年(1402)朝鲜人画于丝织物上的地图,长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六十三厘米,原藏日本京都西本愿寺,后归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1910年,京都大学教授小川琢治摹写  相似文献   

15.
《今日国土》2014,(1):6-9
2012年11月30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推荐的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代表、重庆市黔江区区长吴忠,应国家发改委邀请,在多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上,发表了《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低碳发展之路》的主题演讲。这是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共建工程自2010年启动以来,首次走向国际讲台。在下面的文章中,从黔江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的五方面工作中,我们可以很实在、很生动地看到中国的城市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主动,一种自觉,一种责任。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底,国际权威矿业资讯机构《英国采矿杂志》列出了本年内世界矿业领域发生的、影响较大的事件。一月·美国东部时间1月2日清晨6时许,美国西弗吉尼亚州萨戈煤矿发生瓦斯爆炸,13名矿工被困井下,最终12人遇难。尽管美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之一,但矿难非常罕见,因此此次事件成为美国近37年来最大的矿难之一,也成为检验美国煤矿安全生产及营救工作的一场大挑战。·澳大利亚力拓公司(Rio Tinto Ltd.)与俄罗斯  相似文献   

17.
1987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指派的全权代表、外交部副部长朱启祯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指派的全权代表、外交部外秘阿卜杜尔·萨塔尔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巴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的议定书》及其附图。这里所指的附图就是《中巴边界第一次联合检查议定书附图》,其英文名称是《Maps attached to  相似文献   

18.
应对CO2和CH4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促进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立完善的碳监测体系,利用星载平台进行被动遥感探测是当前温室气体观测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在轨成功应用的星载被动遥感探测载荷3种技术体制为基线,介绍了有效载荷的仪器指标,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结合未来温室气体探测计划,总结了温室气体星载被动遥感探测的发展趋势。将高分五号卫星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在轨表现与新型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相结合,分析其在高光谱分辨、高信噪比基础上进一步实现高空间分辨率的可行性,为研制具有实时动态、不同细分程度区域的碳监测能力的下一代温室气体载荷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9.
杜鹃 《今日国土》2008,(7):22-22
如今,品尝异国风味食品已不再是富国"特权",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庞大的全球食品购销网络便逐渐形成。然而,当我们享用他乡美味之时,可曾想过,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生态代价应该由谁"埋单"?  相似文献   

20.
《今日国土》2011,(1):19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首次公布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尾气排放随之成为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