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1957—2012年长春地磁台地磁观测数据资料对长春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规律,揭示了长春地磁台地磁场是以波峰波谷,波浪式的缓慢递增和递减趋势,存在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2.
对云南地区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1986~2002年以来云南地磁场变化形态与异常特征。利用均方差、斜率、拟合等方法分析研究,以日均值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判定指标,获得发生在云南及邻区一些地震的震磁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磁观测震前出现以下几种特征:1.短临加速变化异常;2.多台准同步异常;3.有一定形态过程的异常;4.破年变趋势异常。地磁异常以短临显示为多数,中期向短期过渡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2日,通海地震台用Mingeo-DIM磁力仪对台站的M15和GM4的日变化记录准确度进行标定.从标定结果看,两套仪器的基线值均受到地磁日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磁台地磁场环境泰安地磁台位于泰山南麓,地磁坐标为:φ:25.1°,λ:187.1°。磁房房基为太古界花岗 片麻岩。台址周围无干扰源。为了弄清台址 周围地磁场背景,于1978年11月,1981年5 月先后两次用国产小核旋仪进行了地磁场分 布测量,测量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台  相似文献   

5.
长春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长春地磁台从1957年开始进行正规地磁观测至今,地磁场的长期变化已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下降、转折、上升的变化周期,这种长期变化是偶极场与非偶极场变化的叠加,以非偶极场变化为主体,并受东亚大陆磁异常场源强度及方向变化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出版的7次《中国地磁图》资料, 根据构造磁效应和震磁相关性研究了地质构造(构造微动态)、 强震活动与中国地磁图等变线每个不同年代动态演化图像的关系, 从大区域尺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的7级以上强震与地磁分量等变线轴线方向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磁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北京地震台1987—2013年地磁观测资料,分析该台地磁场长期变化和短期变化,认为北京地磁场长期变化具有缓慢上升、缓慢下降和逐渐恢复上升的形态,短期变化受太阳黑子活动强度影响,对了解北京地区地磁场变化特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云南通海基准地磁台1985年至2011年的年均值资料,研究了通海地磁台观测值与第11代IGRF模型值的长期变化,两者的一致性程度。结果表明:通海地磁台站观测值与IGRF模型值的长期变速率相近、形态一致;两者的差值与太阳黑子数变化存在相关性;各地磁要素的差值均低于IGRF模型的误差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通海地磁台观测仪器和观测资料的评价,选用基线值、日均值和F差值为分析对象,将同一记录仪器由不同观测仪器组合而确定的基线值进行一致性分析,之后将不同记录仪器经同一绝对观测仪器的观测组合得到的基线值校正后日均值也进行一致性分析,发现新建房屋对地磁总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认为新建房屋对GSM-19F与G856AX测量F值的差值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乌鲁木齐地磁台有史以来的地磁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地磁场的长期变,短期变及其磁暴活动规律进行了总结分析,这对进一步认识乌鲁木齐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征,为地震震预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种分析方法对华北近三十年来的中强地震前的地磁异常进行分析,发现地震的孕育、发生在时空分布上与地磁场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震中距200km范围内,中强地震前很多站都出现变幅不等的地磁异常变化,异常时间多数在一年内。异常形态多趋势性上升或趋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区地磁场日变形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资料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地区地磁场 Z 分量 S_q、S_D 时空变化现象及11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同时研究了出现的低点位移和拉平现象。结果表明,这是多发生在我国北部台站的冬季现象,同时也是迭加在正常地磁场的一种正常变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根据北京地磁台1987~2012年已正式出版的《地磁观测报告》资料,对北京地磁台地磁场的长期变化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北京地磁台地磁场长期变化的基本规律,这对进一步认识了解北京地磁台地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与特征,以及应用北京地磁台的资料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及邻区地磁总场频谱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北京及邻区2min采样的地磁总场观测资料,分析了北京台与各临时台地磁总场的频谱特性与频谱幅比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该地区地磁总场的频谱幅度随周期增大呈下降趋势;各临时台与北京台的频谱幅比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可能与该地区地下电磁结构、地震及构造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对长春台1989年地磁观测报告审校、修改过程中,根据地磁日变化在相当范围近似一致性的特点,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相邻两台观测数据的相关分析,检查并修改了该报告存在的许多内在质量问题,同时对某些缺记或仪器工作不正常时段作了修改或补图。  相似文献   

16.
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长期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东亚及其邻近地区50个地磁台站1955-1977年地磁三要素(D、H、Z)的实测年平均值算出的非偶极场值X、Y、Z,选用“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计算、绘制、分析了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国际参考场(IGRF)模式进行了粗略的对比。所得的主要结果是:1.1955.0-1965.0年代,东亚地区Z分量的增长速度在迅速减小;1965.0年代以后,Z值在逐年下降。2.从整体上看,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虽然形态与IGRF给出的结果基本吻合,但长期变化有明显差异。1965.0年代的IGRF长期变化模式与实测结果偏差甚大。为了使IGRF模式更好地拟合地磁长期变化处于转折时期的复杂地区的情况,看来时间间隔应更短些,例如5年为好,采用现在通用的方法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7.
格尔木地磁台环境磁场测量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6月对格尔木地磁台的环境磁场进行了测量,并绘制出了△F等值线图。结果表明地磁房周围磁力线分布均匀,磁场梯度小于1nT/m。另外就如何减小人为干扰和长期保护台址环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东亚及其邻近地区50个地磁台站1955—1977年地磁三要素(D、H、Z)的实测年平均值算出的非偶极场值X、Y、Z,选用“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曲面拟合”方法,计算、绘制、分析了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并与国际参考场(IGRF)模式进行了粗略的对比。所得的主要结果是:1.1955.0—1965.0年代,东亚地区Z分量的增长速度在迅速减小;1965.0年代以后,Z值在逐年下降。2.从整体上看,东亚地区地磁非偶极场虽然形态与IGRF给出的结果基本吻合,但长期变化有明显差异。1965.0年代的IGRF长期变化模式与实测结果偏差甚大。为了使IGRF模式更好地拟合地磁长期变化处于转折时期的复杂地区的情况,看来时间间隔应更短些,例如5年为好,采用现在通用的方法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9.
对1990~2005年期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试验场和中国新疆乌鲁木齐试验场的连续地磁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选择库尔特、图尔根、喀什和乌鲁木齐地震台站的地磁观测资料.分析了北天山中部、南部和东部地区地磁场变化的长期、季节、短期和局部分量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兰州地磁台1959年至1981年的资料,分析地磁场长期变化特征。图1为兰州台的地磁变化(年均值)图。图1B为兰州地磁台水平强度年均值图。由图中看出,1959年至1964年水平强度逐年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