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本文论述了甸防震减灾技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分别从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地震信息网络系统,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以及地震紧急救援技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重点介绍了地震及前兆数字化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地震及前兆台网的规模及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福建地震前兆观测台网技术系统的观测仪器、观测类型、数据格式、数据库结构等说明其观测技术系统的特点,特别对数据格式及数据库结构进行了技术分解;并结合福建地震前兆台网的实际情况对台网的统一观测技术平台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兆技术系统自动化管理有利于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以山西地震前兆台网为例,该方案通过在Suse Linux下编写shell脚本,实现数据库和管理系统自启动;采用crontab命令,实现数据库定时冷备份;借助Sharp SSH组件,实现在Windows环境下远程启动或停止地震前兆技术系统。通过在山西地震前兆中心的应用测试,效果良好,可为其他省地震局和台站实现前兆系统自动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托“中国地震数据观测网络”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建立了以十三陵地震中心台为前兆台网部,8个无人值守的前兆台站为一体的前兆观测系统。 这套系统利用中国联通的CDMA 1X网络将台站接入到Internet网络,并利用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在Internet网络上开辟一条安全、 稳定传输隧道,实现了前兆台站、 观测设备与十三陵前兆台网部的信息集成。 文中以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CDMA 1X 无线网络和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实现前兆观测系统信息集成。 十三陵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的正常运行证明,利用CDMA 1X +VPN技术的前兆观测系统组网模式可以做到投资少、 见效快、传输可靠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湖南省前兆台站每天报送所收集并整理后的前兆数据,向湖南省地震局传递从中遇到的问题。借助湖南省地震行业网。利用ASP技术,整合前兆数据特点,制作了一个基于ASP技术的地震前兆数据日报网站体系。本文对该系统功能及实现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介绍基于GPRS的APN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并应用于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系统可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是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传输的有效通讯手段。  相似文献   

8.
前言     
地震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 ,地震预报的根本突破取决于地震观测技术、观测方法及科学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因而 ,要想提高地震预报的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提高观测技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地震前兆是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科学事实的总称 ,对这些科学事实及其与地震联系的研究是前兆研究的基本内容。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就是用以获取地震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中前兆异常信息的技术系统 ,它对地震前兆信息的观测是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辽宁省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是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基本都是观测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全面分析了前兆台网管理维护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环节,指出了前兆台网中心今后需加强和改进的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山西地震前兆技术系统的运维管理方案,保障观测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以C#语言结合SharpSSH组件实现了在Windows环境下通过计算机语言指令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和管理地震前兆技术系统,为高效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在投入实际应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震现场应急指挥工作是防震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现场各种信息获取与传输是其重要内容, 有关灾情的资料是政府部门防震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 “十五”期间, 将建设地震现场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 其体系结构、 关键构成、 设计和实现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文中根据“九五”的建设过程, 对该技术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论述, 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和技术框架, 并就今后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是国家公共安全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为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地震应急指挥服务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本文以数字观测网络项目为背景,全面归纳和总结了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由网络基础平台、地震应急视频系统、应急基础数据和应急评估决策系统构成,重点论述各构成平台在地震应急系统工作中发挥的重要技术支撑作用,以及全省地震应急技术系统联动一体化的工作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地震灾害高风险区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密度增大,加剧了城镇地震灾害的风险。然而县市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大多对城镇地震应急的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如缺乏专门的技术平台及时对地震灾情进行有效的评估等,影响了当地地震应急的成效。本文针对县市防震减灾工作部门在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丹棱县为例,设计并构建了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为城镇地震应急快速评估提供了技术平台,可提升县市防震减灾工作部门的地震应急工作科技含量和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蔚 《山西地震》2005,(4):37-39
从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地震海啸造成的灾难中得到启示,从完善我国的应急救援、防灾救灾体系、法律法规体系,预测系统、快速反应预警系统以及启动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指挥体系、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等方面,阐述了建立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各种应急队伍的必要性,绘制了灾害处理应急流程图,分析了应急队伍所应承担的任务,提出在我国应尽快建立地震海啸预警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强和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重特大地震的发生往往致使较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科学制作并合理利用应急技术产品是提升抢险救援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以有力支撑指挥层级快速决策与应急指挥。以四川长宁"6·17"地震中的应急技术保障工作为参鉴,结合当前常用应急监测技术手段,全面梳理应急技术保障产品在实践应用中的常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清单制"管理思维,从何种阶段制作哪类产品,哪类产品需要哪些要素上进行细化构思,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技术保障产品清单,从管理模式上规范技术保障机制,促使地震应急技术支撑有力并且有序,切实提升震后应急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车载地震现场应急通讯技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立军  兰陵  王宏彬 《内陆地震》2009,23(2):233-241
概要介绍了"十五"网络项目中建设的车载地震现场应急通讯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应用模式和如何在现场进行综合应用.并根据该系统在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使用情况,提出了保证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应考虑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前人大量工作积累和国际类似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地震应急管理的特点,构建了一个由34个指标构成的县市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该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并分析了地方地震科研工作者、地震系统地方领导和基层地震工作者3类人群,对这一指标体系中各具体指标重要与否的认识。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指标而言,3类人群均认为其影响地震应急救援的程度是不同的,影响较大的因素依次为:建筑物抗震能力、居民点集聚程度、危险源控制水平、疏散场地面积等。而对于不同的被调查人群而言,其对某项指标重要与否的认识也存在差异。其中,对“基础环境背景”的影响程度的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产品进行信息重组,完成了由服务器端向移动客户端的推送,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查看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产品的内容.可查看推送内容包括:灾情简报、震后预评估结果、辅助决策文档、专题图等震情与灾情信息等.这些信息将分级发送给指挥长和应急工作人员,使其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实时查看应急产品,提高地震应急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升地震应急能力,结合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对地震专题图的需求,利用VB6.0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地震应急救援的专题地图快速产出系统。该系统建立了相关地区的独立数据库,完全摆脱了对ArcGis、MapSis等专业制图软件的依赖,建立了独立的地震应急图件产出平台。通过输入地震参数,系统可以快速生成震中位置分布图、地震影响场分布图、震中人口分布图、历史地震分布图等专业图件并批量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