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甄国宪 《地图》1992,(4):37-38
我国清末著名学者杨守敬集舆地学之大成,曾编绘刊行《历代舆地图》共三十四册。这是一部巨大的历史地图集,时代始于春秋,止于明代。我国各代史书中《地理志》中的地名基本上都标注在图中。成为我国地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杨守敬还有一部同样重要的地图作品——《水经注图》,直至今日仍无同类地图作品能替代,是专家、学者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图集之一。杨氏《水经注图》目前已十分罕见,根据  相似文献   

2.
牛汝辰 《地图》1991,(3):50-51
一、问题的提出地名与测绘自古就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图不能无名;另一方面,历朝历代政权的更迭、建制的兴废、地名的改易等又必须借助各种地图,才能更好地了解既往、探究原委。可见地图测绘与地名研究相辅相成,有密不可分的源流。”曾世英先生早在1962年就曾指出:“地名是地图主要内容之一,而地图是大量地、成批地、系统地出现地名的场所。用图者往往先查阅地名,然后再看其他地理要素,因此,地名的正确与否成为地图的科学水平及其使用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何水源  张水涓 《地图》1998,(1):46-47
开发建设部门设计、施工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和1:1000,而整体规划设计部门则希望有较小一点比例尺的地形图,如1:2000、1:4000或1:5000等。要获得1:2000、1:4000或1:5000地形图,可以从野外实测或航测内业得到,但费用多且时间长。另一方法是用内业编绘成图,但按常规成图过程,需将比新编图大一级比例尺基本地图资料经过照像缩小、晒蓝、拼贴作为编绘基础底图,再参考其它资料进行制图综合,编绘成新的地形图,提供使用还要照像、清给(用聚酯薄膜),再晒成蓝图。这种照像转绘法编绘地图,要有一套复照、洗晒设备与技术…  相似文献   

4.
《地图》2019,(4):14-15
沈阳是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开展的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编纂工作的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沈阳城市地图集》借鉴第一批试点城市地图集编纂的成功经验编制而成,分为序图、区域图、街区详图以及索引四部分,以沈阳市的10区1市2县为制图区域,充分利用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地图成果、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地名地址成果编绘成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沈阳市的区域地理、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是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地图集。  相似文献   

5.
洪钧 《测绘通报》2016,(5):126-129
通过介绍杭州市萧山区编制的6大类226幅地名地图,提出了4条地名地图编制思路:围绕标准地名,利用门牌数据,宣传地名文化、综合运用多种地图表现形式,旨在为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中地名地图的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 选择各地市挂图为专题要素编绘的基本资料,在编绘地市挂图中按1∶25万图成图精度要求建立统一的数学基础,并采用国家1∶25万地形图编绘地理要素底图,再以底图上地理要素为骨架,将专题要素转绘其上,经协调处理复合成图。制图综合、指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全国的一致性,也要兼顾地方的特殊性,合理反映不同地域的地类图斑及分布特征。充分发挥地图的功能,努力开拓地图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深度,最大限度地提高地图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1:100万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简称“标准样图”)是经过多年辛勤工作而精心编制的,具有权威性的国界画法标准样图。它是编绘和审查1:100万或更小比例尺地图上国界线画法的基础和依据。为了更好地保存和充分利用这套宝贵资料,将其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为今后建立审图办公自动化系统奠定了基础。首先分析了“标准样图”的概况和基本特性,然后详细介绍了对其进行矢量化的一系列技术规定以及栅格数据的处理方法,最后对该数据成果进行了实用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耀祖 《地图》1991,(1):25-27
《甘肃省森林分布图》是我省建国以来首次印刷出版的大型林业专题地图。出版几年来,在科研、生产、教学中广泛应用,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它在编绘方面为林业制图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编绘过程简介如下。本图以1:100万《甘肃省素图》为编绘底图,以省“四五”期间森林资源清查成果资料为依据,以林业部《林业地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为规范,采用“编稿法”成图工艺编绘而成。全图为全开四拼幅,甘肃省辖区位于全图正中,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相似文献   

10.
《地图》1989,(4)
1:25万地形图是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系列中的新品种,替代原1:20万地形图使用。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广大制图工作者经过细致的论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组织编绘不同地区的样图,广泛征求用图者的意见,制订出了《1:25万地形图编  相似文献   

11.
《地图》1989,(2)
引言地名是地图上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地图上地名拼写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地图的使用价值和科学质量。国家的基本地图则是全面地、大量地、系统分明地、方位明确地表示地名的场合。也可以说它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和总颁发处。因之用图者寄望于图上的地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现势性。为此,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90,(2)
地图上的地名是推广地名标准化的重要工具。地图在国际地名交流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外国人主要是通过地图了解中国地名,所以,地图又是反映我国地名标准拼写形式的窗口。地图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各行各业都需要地图。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图内容的转换,实质上就是不同资料图投影与新编图投影之间的转换。这是因为地图投影是地图编绘的数学基础,没有了投影这一数学基础,地图的编绘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整幅或局部地图从一种制图投影到另一制图投影的几何改正变换是一个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方华 《地图》2002,(2):26-28
杨守敬从20岁起,便与地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以个人之力编绘巨著《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历代舆地图》、《水经注图》,可谓独有千古。他的成就也成为了中国历史地图编绘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戴瑜 《浙江测绘》1995,(2):11-16
一、引言 地下管线综合图是地下管线普查的综合成果,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综合图的编制工作是改变传统地图生产技术的一种尝试。我队自去年开始以来,至今已完成了宁波市区820余幅1:500地下管线综合图的编绘,并已陆续交付印刷厂家出版,提供社会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一、编绘地方史稿图册的意义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地图。春秋战国时期已广泛使用地图,周王朝还设立了掌管舆图的官职。1978年在河北平山出土的战国时期中山国“兆域图”,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长沙国“地形图”、“驻  相似文献   

17.
林筝 《测绘通报》2016,(4):124-127
全景地图作为移动测量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空间数据更新。本文将全景地图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结合,进行了街道地名地址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标准地名地址库;通过建立地名规则库和地址匹配引擎,将非标准地名进行分词处理后与标准地名地址之间对应匹配,最后发布地名服务,实现了匹配结果的在线查询和定位。  相似文献   

18.
屠思聪(1894~1969),又名哲生,浙江省上虞县屠装村人。1894年11月18日出生于一个图书出版商家庭。1920年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从小爱好地理和绘画地图,中学毕业后回乡在上虞县立小学一边任教,一边编绘地图。当时正值“五四”运动之后,反帝反封建革命浪潮席卷全国,出于对英图事业的爱好并使人们了解国内外形势,他利用课余时间,花了一年多时间,编绘了一本《中国分省地图》(后改名为《最新中华形势一览图(表解说明)》)。内分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形势等内容,便于读者按图索骥,一目了然。先后联系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  相似文献   

19.
在某些专业图中,特别是反映有战争内容的历史地图中,往往使用大量箭头符号,并以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箭头符号来说明参战部队的性质、阵容、行动方向、时间等内容。从1979年以来编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挂图、战史图选、及八开本战史图集等地图作品中,不仅有大量的单线箭头,而且  相似文献   

20.
陈小凡 《地图》1991,(4):26-27
我国现行地图生产工艺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尽管在器材工具上有不少进步,但在指导思想的整体技术上变化不大。最近,总参推出《地图制版软片化工艺》,将对我国地图事业有较大促进。本文提出从编图到晒版阳图的各道工序一体化建议,也望有助于这一改革。一、理论范畴分析:制图就是制版参照书刊印刷和彩色印刷。在地图生产中,作者原图相当于作者手稿或设计草稿,编绘原图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