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15日会东5.2(Ms)级地震发生在川、滇交界的山区,地处金沙江沿岸,交通极为不便。宏观学察沿江分别由川、滇两省派员进行。资料由四川省地震局汇总。主要考察结果如下。一、会东地震微观、宏观地震参数据四川省地震台网测定5.2级(Ms)地震及其主要前震,余震的微观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2.
试论1303年山西8级大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03年山西汾河中游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是我国根据现有历史资料所能确定的第一个8级地震。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和地震考古资料,主要讨论本次大震的历史依据;大震前后山西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大震的震害及其评价;宏观震中的可能位置及其命名等问题。经过分析,本次大震宏观震中的可能位置当在霍州城(今霍县城)附近;鉴于目前的认识尚不统一,可将本次大震称之为1303年山西汾河8级地震。同时指出地震史料和地震考古在历史地震研究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这次8级强震取得新的突破,所急待解决的几个关键课题。  相似文献   

3.
1991年2月25日柯坪6.5级地震烈度及震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光华  陈忠民 《内陆地震》1991,5(2):169-174
0 前言 1991年2月25日北京时间22时30分25秒,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境内发生6.5级强烈地震。柯坪县城及所属三乡一镇一场、生产建设兵团六个团场均有不同程度的震害。地震发生后,新疆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和阿克苏中心地震台、地震办公室的同志参加了地震宏观考察与震害调查工作。本文是此次地震宏观考察工作的扼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1.前言1986年8月26日,青海省门源县境内发生了6.4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青海省地震局与兰州地震研究所联合对震区进行了宏观考察。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未能进入极震区。在这以后,青海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青海省地质局联合组队,再次深入震区进行考察,确定了宏观震中及地震裂缝带,圈划了极震区等震线。本文主要以第二次考察所取得的资料为基础,论述和分析了这次地震极震区的地质震害类型和分布特征以及烈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2003年11月13日甘肃岷县Ms5.2地震基本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11月13日在甘肃省岷县、临潭、卓尼三县交界地带发生了一次MS5.2地震,根据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归纳总结了本次地震的基本地震参数、烈度分布、震害特征、发震构造等基本特征,并分析总结了地震烈度偏高和震害严重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2013年8月12日5时23分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发生了一次Ms6.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0.1°,东经97.9°。根据震后现场考察结果,宏观震中位于昌都地区左贡县嘎益村附近的澜沧江断裂带上,震中最大烈度为Ⅷ度,但考察点仅是点状分布的,因此无法按照理想图形选择出调查点而绘出烈度分布图。根据有限的调查点资料绘出地震烈度等震线为椭圆形,长轴走向为北西向,与澜沧江断裂带走向一致。本次地震的宏观震中就位于该断裂上,严重震害点也沿该断裂带分布,震源机制解表明发震断层为NWW向,结合宏观考察分析表明,澜沧江断裂带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7.
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震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台网监测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介绍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宝应交界4.9级地震的基本特征,给出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现场宏观调查结果分析认为,本次地震的发生可能与杨汉苍-桑树头断裂有关.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震害进行分析,提出了本地区地震烈度评价标志,并给出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图.根据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认为水网地区地基条件差、抗震能力差、建筑质量差和年旧失修是房屋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针对地震灾害的地区性差异,给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能力和加强中强地震孕震发震研究等建议,以期为震害调查和地震灾害的预测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本文就各烈度区特征、宏观震害、建筑物震害、地质灾害和生命线震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有感范围广,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余震频发,余震最大震级4.8级。灾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震中位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时的重灾区,建筑物基本经过重建,抗震性能较好;九寨沟城镇和景区内大部分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地区和民族习惯,农村民居基本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穿斗木构架房屋,灾区建筑物受损多而倒塌少,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死亡人数低于该区域历史上7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经验表明,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并且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具有抗御设防烈度地震的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和整体垮塌,也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1 2月 1 4日 2 1时 2 7分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酒西盆地南缘 ,玉门市西旱峡煤矿 -妖魔山一带发生了MS5 9破坏性地震 ,它是继 2 0 0 0年景泰 5 9级地震、2 0 0 1年 7月1 1日肃南祁青乡 5 3级地震后 ,在祁连山北缘发生的又一次破坏性地震。是中国大陆 2 0 0 2年度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 ,也是甘肃省遭遇的第一次现代化工业城市地震。整个玉门市震感强烈 ,部分建、构筑物 ,工业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坏。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 ,本文主要讨论本次地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特征。1 主要震害及其特征1 1 震害及其类型本次地震造…  相似文献   

10.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买里乡所有Ⅰ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提供1991年5月29日、30日唐山5.1、5.3级地震的宏观烈度考察结果,其震害特征表明,未来的地震活动对唐山地区的生产与生活无大的影响。而后结合有关的微观资料,从破裂关系方面分析两次地震与唐山地震序列的关系,分析结果认为,两次地震是重复性相同破裂机制地震,发生在7.8级地震的北东-北东东向扩展破裂面上,属晚期强余震性质。  相似文献   

12.
罗福忠  张云峰 《内陆地震》1997,11(4):399-404
1997年4月6日,11日,16日新疆伽师继1月21日和3月1日3次6级以上地震之后又连续发生了4次6级以上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Ⅷ度,极震区内的英里乡所有I类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破坏,江巴孜乡,和夏阿瓦提乡,克孜勒苏乡和巴仁镇的大部分房屋倒塌或严重破坏,在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地区出现大面积喷水冒砂与地裂缝,根据震害评估与宏观考察资料,介绍了各烈度区的震害特征。  相似文献   

13.
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巍  安卫平 《中国地震》1992,8(3):19-27
本文叙述了1989年大同-阳高M_s=6.1地震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对这次地震的类型、余震活动、地震趋势、宏观烈度、震害特点等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本次地震在时间上具有多次主震集中发生的特征,属震群型地震序列;余震活动衰减正常。由于建筑物的设计结构不合理,以及多次主震震害迭加的效果,高烈度区的震害加重。文中还简述了1991年大同-阳高M_s=5.8地震的分析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地震预测第一线的实践中,发现一个具有显示地体构造运动和地震短临前兆意义的小震组合。2005年8月5日在云南会泽县与四川会东县交界发生的会泽会东5.3级地震之前约2个月时间内,这个小震组合发生了连续的演变现象。识别、跟踪和把握这种小震组合及其演变对于提高地震短临预测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月18日巧家县发生5.0级地震,结合震区背景信息和现场调查,详细阐述此次地震烈度分布和房屋震害特征,并计算各类结构房屋的震害指数和破坏比。调查发现,本次地震的最高烈度为Ⅵ度,长轴呈NW向,与灾区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仪器烈度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分析本次地震与昭通地区、云南其他地区近年来大小相近的历史地震Ⅵ度区震害指数,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房屋震害指数相较于昭通其他地区明显偏低,但比云南其他地区偏高。分析认为,近年来巧家县各项房屋改造工程切实提高了当地房屋抗震水平,但仍需加强房屋改造建设,尤其是加快推进老旧房屋拆除及新房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房屋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30日甘肃肃南5.0级地震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年3月30日在甘肃省肃南县皇城镇一带发生了一次MS5.0地震。本文归纳总结了本次地震的基本地震参数、序列特征,利用P波资料计算了震源机制解,根据地震现场考察结果分析了烈度分布特征。综合本次地震的地质构造和历史地震活动背景、震源机制、余震分布、极震区长轴方向分析了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本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不清晰。  相似文献   

17.
2005年8月5日在云南省会泽与四川省会东两县交界处,发生了Ms5.3级地震。极震区四川震区位于会东县松坪—野牛坪—甘海子—岩坝—淌塘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Ⅵ度,Ⅵ度区和Ⅴ度区面积分别为353和1208km2。等震线分布形态总体呈长椭圆形,长轴为北东向。四川震区涉及会东县松坪、嘎吉、鲁吉、淌塘、大桥、野租等6个区共28个乡,大多数建筑物受损,在松坪区、淌塘区的部分地区出现山地灾害。综合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与震区北东向淌塘—岩坝断裂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震害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本次地震震区环境背景情况,揭示了宏观地震烈度分布特征,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地震的震害特点,讨论了与其相关的工程地震问题,归纳总结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经验与启示。对西部村镇工程抗震设计、施工和管理以及农村地震安居工程的规划实施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66年东川地震的宏观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介绍了6.5级主震的烈度分布和衰减特征;初步探讨了多次地震积累破坏效应,并根据同一自然村在主震和两次强余震时的实际震害资料,以积累破坏程度作为两次强余震烈度评定的宏观标准。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1月29日在辽宁海城岫岩交界处发生了5.6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震中烈度达到了Ⅶ度,本文阐述了这次地震的宏观地震参数,烈度划分标度,烈度分布及震害特点等内容,与一般的5.5级左右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特点是,震害偏重,震害分布不均匀,地震波的频谱效应从震害现象得到明显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