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澜沧江小湾水库诱发地震的断裂构造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金卫 《内陆地震》1993,7(1):30-37
分析了小湾水库库区的断裂构造条件和地质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个易于产生诱发地震的危险库段。并对各危险库段诱发地震的震级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2.
小湾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环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文献[1]的基础上,通过对小湾库区岩石介质、地质构造、构造应力场、库区及周围地震活动特点的分析,认为小湾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存在发生岩溶型、裂隙型、构造型等三种成因类型的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条件,而沿通过库区的澜沧江断裂带及其次级断层,和无量山断裂带发生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是小湾库区水库地震活动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乌溪江水库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乌溪江水库区原被认为是一稳定地区,但蓄水后库区中段发生了频繁的小震。本文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和测震资料,对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库区地质环境、震中区地质条件和水库地震特征等,进行了分析论证,并与新丰江水库的诱震条件作了对比,运用地震地质类比法,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发展趋势作出了评价。1983年汛期该库首次蓄至正常高水位,地震的发展没有超出本文的估计  相似文献   

4.
龙羊峡水库区的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敏  张启胜 《地震地质》2000,22(3):216-218
分析了龙羊峡水库蓄水之前和蓄水之后库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以及库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认为近期库区的地震活动可能是水库诱发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水口库区及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和库区蓄水前后的地震活动变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水库蓄水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古田ML4.8地震序列,并对库区地质与水文环境条件、诱发地震成因、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口库区地震与水库蓄水有直接关系,诱发地震震中主要集中在古田县水口镇湾口—前洋一带,范围约13km2。库区地震活动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且库区水位的升降与地震之间的相关性将越来越弱。最后对水口库区地震预测方法和最大震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为基础,借鉴老一辈地震工作者对三峡地区地震地质活动的勘察与科研成果,阐述了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及构造的影响,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用三峡遥测台网及宜昌台定点地壳形变手段在蓄水前后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宜昌库区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研究显示,库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强频随着库区水体的变化而增强,并与活动断层空间分布呈一致性,具备水库地震的明显特征。预测认为:未来三峡宜昌库区的巴东-黔江与高桥断裂带、仙女山、九湾溪及天阳坪断裂交汇带,是诱发ML4.0~4.5水库地震的危险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羊头铺水库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在此基础上,应用构造类比法和概率预测法对羊头铺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库区南段有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发生MS1.0~3.0地震的概率约为0.19,诱发最大地震强度为MS3.0左右。而库区北段有发生MS1.0地震的可能性,发震概率仅为0.03。  相似文献   

8.
台州市朱溪水库于201 1年开始筹备建设,坝高73.5m,总库容1.257亿m3,属于大型水库.水库建成蓄水后是否会诱发地震,一旦诱发地震,可达的最大震级有多大,这一焦点问题备受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对库区区域构造背景、主要断层活动、破坏性地震的影响及地震地质条件,结合水库库区的具体情况,采用构造类比分析法和概率预测法,对朱溪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最终给出了相对科学的预测结论,为将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水库诱发地震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综合分析了大地测量、地质以及地震资料来评估南加州3类地震构造带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概率。A类地震构造带的断层有充分的古地震数据用于评估发震条件概率。B类地震构造带的断层缺乏条件概率分析的数据。C类地震构造带则是转换或隐伏断层。假设在各类地震构造带的具体断层上地震加上特征地震呈随机分布,那末我们的“阶式排列”模型就能适合多种断层地震。在每一地震构造带中,假如用古登堡-里克特震级分布平滑曲线上分配地震  相似文献   

10.
四川二滩水电站围堰期间诱发地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滩水电站位于四川雅砻江下游,是目前西南地区正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水电枢纽工程。本文综合了区域地震地质、历史地震和库区水文地质条件,概述了该区域的孕震构造背景;使用二滩遥测地震台网自1991年7月正式运转以来积累的数字化记录资料,计算卫P波和S波的速度结构、地壳介质Q、应力降;在此基础上,引用了数值性能极好的先进技术,对库区地震进行震源位置和深度的精确确定,由本文描画的地震空间分布立体图象,讨论了库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上存水库库区地质背景、构造应力场、地震活动背景等诱发地震条件。应用诱发地震条件类比与概率预测法,对上存水库进行诱发地震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①根据水库诱发条件类比分析认为上存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②从概率预测和最大诱发地震估算看,上存水库存在发生4级以下诱发地震的可能。极震区地震烈度可能会达到Ⅵ度,尚未达到当地地震基本烈度。水库建设可不用考虑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帅  陈建波 《内陆地震》2013,(3):263-269
通过对库克苏河某水库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活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简单描述,概述了库区内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分析了地震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总结了库区内可能发生地震地质灾害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辽宁岫岩地区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地球物理场及深部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对岫岩地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和地震危险性作了分析和研究。认为在岫岩西北部的偏岭地区属海城地震的余震区,地震活动受北西向海城河断裂的控制,这里具备发生5-6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其它地区属中、小地震活动区。在有旋扭构造发育的地区,当外区有强震发生时有可能出现震害加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煤矿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和平 《华南地震》1998,18(4):83-87
综合分析了煤矿诱发地震的特征、震害、震区地震地质条件、诱震环境条件、成因类型以及成因机制。煤矿矿震是在地壳深部原始高值应力的作用下,由于煤系地层对外力的脆弱性,活动构造牵动的活化及煤矿采掘附加应力等内外因子的协调作用,引起地质构造薄弱面的瞬间激烈运动,或构造塌陷释放应力、应变能的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15.
龙滩水库地震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培兰  姚宏  袁媛 《高原地震》2006,18(4):17-23
龙滩水库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是一座高坝、大库容水库,根据已有水库诱发地震的特征,并对该库区的地质构造与主要断层特征、地层与岩性、地震活动背景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认为龙滩水库蓄水后约6年会诱发6-6.5级地震。通过对龙滩水库地震危险性分析,对未来该库区的地震趋势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近场区地震活动资料整理分析以及地震构造发育和活动性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探查、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等系统性研究工作,对大连市普湾新区规划区进行了地震小区划,所取得的成果能够为开展中强地震区的地震小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东昆仑断裂带的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86—1990年对东昆仑断裂带进行地震地质考察的资料,对古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地震构造条件,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孔梁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孔梁水库所在的巫溪地区地壳深部结构、地球物理场和构造地震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地壳中上部强烈推覆挤压构造的应力集中,是该地区构造地震发生的动力来源,该构造也控制着水库诱发地震的分布和强度。综合多种预测方法成果并结合库区地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孔梁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约为4级,震中烈度为Ⅵ度,不会超出原设计水平,因而对水工建筑物没有破坏性影响,但对山区农村危房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应加强地震观测和防震抗震措施的落实及宣传工作,把可能的地震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马集遐 《中国地震》1994,10(3):251-261
本文依据深部地球物理场、区域大地构造、地表活动断裂、地震活动等,划分了中国大陆的地震构造带,同时分析了地震构造带的活动特征和孕震构造条件,在此基础上,具体地把地震构造带的概念应用于地震危险区分析之中,探讨了地震危险区及地震前兆异常与地震构造带的关系,本文提出以地震构造带研究作为地震监测和预报工作的基础,将地震构造带作为系统性的活动构造条件应用于地震危险区划分之中。  相似文献   

20.
龙滩水库蓄水后库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对龙滩库区2006年9月30日至2013年5月26日发生的3682次地震进行精定位的基础上,利用FOCMEC方法和改进的格点尝试法反演了ML2.0以上地震震源机制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并综合龙滩库区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和渗透条件等资料,探讨了地震活动类型与库区蓄水过程的关系,获得以下认识:(1)龙滩水库蓄水后的地震活动主要丛集在罗妥、八茂、拉浪、坝首和布柳河5个深水区,地震类型以逆断为主,正断和走滑也占有一定比例.蓄水初期,库区地震类型呈现多样性,蓄水约4年3个月后,地震主要发生在浅部地层中,并大多为逆断型地震.(2)5个地震丛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以NW—SE为主,倾角均较小,中等和最小主应力分布较凌乱,在此构造应力环境中,龙滩库区主要断裂整体上呈现走滑运动的性质,局部伴生不同程度的逆倾滑或正倾滑运动分量.(3)库区深、浅部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性质之所以会随蓄水过程发生变化,可能与深、浅部构造应力环境、岩体力学性质和渗透性能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