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1985年6—8月气象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计算了南半球澳高地面气压与我国近35个台站24小时降水量的凝聚谱、位相谱,发现在准一周(约五天)周期处两者存在反位相振荡。又通过澳高地面气压与北半球有关环流系统的凝聚谱、位相谱分析,发现澳大利亚冷空气爆发与北半球夏季低纬和中纬行星尺度系统存在短周期准一周(约五天)左右遥相关。并且,东亚沿岸从南到北七个站850百帕经向风速,与澳高地面气压在周期五天左右处,有较高的凝聚平方值,风速增强过程有北传现象。   相似文献   

2.
地面气压同化递进式OMB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佩廷  徐枝芳  朱克云  王婧  李泽椿 《气象》2017,43(9):1138-1151
文章首先通过波谱分析对夏季(2013年6—8月)五个重点区域6 h一次地面气压观测场和T639分析场进行周期和振幅特征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递进式OMB(observation-minus-background)质量控制方法对我国及周边地区地面气压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模式与观测地形高度差异较大区域,必须通过压高等方法进行订正背景场资料才能较为准确地描述观测周期振幅特征,采用压高与双权重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订正模式与观测之间的偏差,为地面气压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递进式OMB质量控制方法使得观测增量接近正态分布,相对OMB方法更有效识别离群资料,更能保障质量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2、5日周期的气压波 在热带地区的谱分析中,人们知道,地面 气压存在一种不同于由东风波引起的4~5 日周期的振荡。图5.23(图略)表示热带中 太平洋赤道附近坎顿岛上地面气压的时间变 化。由图可知,地面气压在30~40日变化的 长周期变动上,叠加有振幅约1mb的4~5 日周期振荡。这种气压的4~5日周期振荡, 不只限于热带太平洋,在其它热带地区亦存 在,估计是一种整个热带地区的振荡。图 5.24(图略)是将热带各地区7个测点地面 气压变动的谱求平均的结果。由图可知, 除了存在周期为20—50日的大的长周期变动 外,在4~5日周期上也存在功率谱峰。反  相似文献   

4.
通过近年来对气象传真产品的使用,并且经过多次调整和探索,发现下列几张图对汛期大雨预报(短期)参考价值较大,现介绍如下: 日本FUFE502和FSFE02图 (即500HPAH·ξ和地面气压、降水24小时报); 日本FSFE03和FXFE783图(即地面气压、降水和700HPAω、850HPA风、气温36小时预报);  相似文献   

5.
自 2 0 0 1年 4月 1日起 ,我省所有台站启用新修订的《河南省地面天气加密报告电码 (HNGD— 0 5Ⅲ )》 ,以及新版的地面气象测报程序(AHDM 4 .1 1 )。新的编报规定 ,必须编发 5appp组 ,在非汛期间 ,必须在每日的 1 1时和 1 7时增加气压观测。对这两个时次的气压观测处理 ,有的台站在“湿度 /气压查算”模块中求得本站气压 ,可计算机不能自动储存 ,只供当时使用 ,测报人员需把数值抄下来 ,记在观测簿中一个适当的位置 ,以备求气压变量时使用。这样在 1 4时、2 0时定时观测时次中 ,还需把前 3小时的本站气压值重新人工输入。我认…  相似文献   

6.
填制地面天气图,常会遇到气温、气压和24小时变温变压等有误记录,它是气象电报在传递过程中造成的记录错误,如缺组、少码、多码、变字,电码位置颠倒等。对有误记录如何填写,我认为原填图规定中对气温、气压、24小时变温变压有误记录采取填“××”或“不填”的处理方法不妥,不利于充分利用观测资料为预报工作服务。大家知道,在地面天气图中,气温、气压和24小  相似文献   

7.
一、地面资料的中尺度客观分析 1.用订正方法作强风暴客观分析 Barnes(1972)用订正方法对1970年4月29—30日俄克拉荷马州的强风暴进行了客观分析。除了使用一般的业务用地面观测网资料外,还使用了国家强风暴实验室(NSSL)的研究用观测网资料。在分析中采用了如下方法: (1)假定现象是准定常移动的,对资料作时空转换; (2)在订正法的权重中考虑时间差(因为作时空转换)。在他的分析中未作过滤处理。但是对于气压不是作海面订正,而是根据8小时线性趋势确定气压值的偏差,然后据以换算成气压超值(pressure excess)。此后,曾有一些人作过与上类似的分析。 2.用变分法作强风暴的客观分析直观地看,变分法的概念也可以说就是“最小二乘法分析”。也就是说要求出这样一种场,在该  相似文献   

8.
应用富里叶分析对于观测到的和4种不同地面条件下的半球环流谱模式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波谱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地形的强迫以及海面热力作用对南半球大气中的波谱产生了影响。 南半球三个低纬度的大陆及它们的地理位置以及海面的热力条件使得30°S处地面的气压波谱m=4、8和12变得显著。海面的热力条件又显示出它对波谱的其他影响。在纬向均匀的海面温度条件下,50°S处的绝大多数波都减弱了;而在30°S处的多数波增强了,而且位相也起了变化,向西移。大陆没有山脉的情况,会使得50°S处的多数波减弱。倘移去南极州,并代以海面时,30°S处,一直到波数8所有波都具有更大的振幅。 在本文中还对这4个实验中的能量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从南宁、桂林、北海三城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到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D,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日均浓度数据计算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得出:2003年三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整体为Ⅰ级“优”或Ⅱ级“良”,达到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城市环境规定的标准,特别是桂林市的空气质量最好。对各种污染物月平均浓度值与地面气象要素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相关性非常好,其中与气压呈正相关,与气温、水汽压、相对湿度、降雨量、风速、0厘米地温等要素呈反相关。各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值与地面风速相关也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分析气象要素时间序列的较长周期振动,可提取大气环流变化的信息,供中期预报参考。近年来,不少同志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徐国昌根据地面气压曲线发现有十一天左右的显著波动,升压段多雨,降压段少  相似文献   

11.
1 思路在省局业务处《气业发(1991)038号》文件中规定,一般航危报站应用地面测报程序《DMCX—A_2》编发08时小图报时,为求三小时变量△P_3需用08时气压自记订正差值去订正05时气压自记读数,用订正后的05时气压自记值来代替三小时前本站气压。这种计算方法需单独启动程序DEF·Z来计算气压值,并要经过两次手工计算,比较繁琐且易出差错。实际上,若用08时气压自记订正差值来作为05时气压自记订正差值,便有:P05=PJS+(P08-PJ8)  相似文献   

12.
廖洞贤 《气象学报》1963,33(4):501-511
利用一个修正的二层模式,作者推导了在均匀基本气流情况下大气中层气压波和其以下平均溫度波的移速公式.其主要結果如下: 1) 在一般情况下除波数为3—10的波外,溫度波的移动速度大子气压波; 2) 当地面基本气流为西风时,气压槽接近地势高的地方加速,离开时減速,而气压脊則相反. 把这些結果和气压波、溫度波的发生发展联系起来,可以解释一些天气图上出現的現象。 作为上述情况的推广,对在不均匀基本气流情况下气压波和溫度波的移速也进行了討論,其主要結果是: 1) 气压波、溫度波的移速和基本气流的分布有极密切的关系,并主要由后者所决定; 2) 一般气压波和溫度波在高原北侧比在高原南側移动快,但在它們之間位相差很小而振幅差較大时則有例外. 最后,对这些結果和高原以西斜槽、急流沿高原分支、切断低压形成等的联系也作了討論。  相似文献   

13.
在 1997年的业务审核工作中 ,用气压对比法(气压误差是用 7时 15分、19时 15分探空瞬间气压值与同日地面 8时、2 0时的气压值相比所得 )仅在 2个月的记录中就发现 3份地面气压记录有误读的问题。这是个别站的问题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呢 ?针对哈尔滨、齐齐哈尔、嫩江、伊春等 4个探空站 1994、1995、1996、1997、1986年 7、19时记录的地面气压与同站同日期的地面 8时、2 0时的气压记录进行了比较 ,结果见下表。从对比结果看 ,虽然各站各年出现的误差次数、表 各站记录的气压出现误差的次数比较误差站            名嫩    …  相似文献   

14.
焦春梅 《贵州气象》2001,25(3):47-47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 ,气象基本数据记录都已科技化 ,如气压、温度、湿度都有仪器的自记记录 (自记纸 ) ,但 2 4小时内的气压极值挑选仍需人工挑选。在挑选过程中 ,我们通常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之规定进行挑选 ,即必须从自记迹线中找出一日 ( 2 0~ 2 0时 )中最高 (最低 )处标一箭头符号 ,读出自记数值并进行订正 ,订正后的数值一般都能代表当天的极值。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却不能挑选到当天 2 4小时内的真实气压极值。例如 :2 0 0 0年 8月 4日的自记气压最高值是 883.2 - 5 .2 =878.0 ;883.2是当日 ( 2 0 -2 0…  相似文献   

15.
夏季西太平洋越赤道气流的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于湘 《大气科学》1980,4(4):363-368
本文用波谱分析方法,对1976年6月15日至9日12日赤道上105°E、120°E和150°E附近850毫巴的经向风分量作了分析。将这三处经向风功率谱与同一时期澳大利亚地面气压的功率谱进行比较,我们发现:105°E、150°E的功率谱和澳大利亚地面气压的功率谱都有明显的15天周期,而120°E克的功率谱则没有。 我们还计算了赤道上这三个经度的南风分量。风速最大的是150°E,其次在105°E。120°E的风速比前二处小1—2米/秒。 由此我们认为:夏季来自澳大利亚的气流有两个通道,一个在105°E(新加坡)附近,另一个在150°E(俾斯麦群岛)附近。  相似文献   

16.
春播期中期天气过程的超长波、长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兰 《气象》1980,6(3):11-12
低温连阴雨和回暖连晴天气是春播期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500mb高度场的谐波分析资料,对我省春播期(3—4月)超长波活动进行分析,找出了一些在连阴雨和连晴时期超长波活动的特点,以及作连晴天气中期预报的着眼点。 一、各纬圈上各波振幅的变化 我们选作了阴雨较多的1976年3月和连晴较多的1974年3月1、2、3波各波振幅随纬圈的时间变化图(图略)。尽管这两个月的天气和形势截然不同,但由图可看出,1、2波均在60—70°N有极大值,而3波在30—40°N有极大值。因此,讨论30、40°N和60、70°N上超长波振幅的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70°N上1、2、3波逐日振幅的分析 图1为1974年70°N上1、2、3波振幅逐日变化曲线,由图可见:(1)、3波(细虚线)在3月始终不强,4月中旬后才有增大现象。(2)、1波(实线)和2波(粗虚线)振幅的增减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在3月份明显地为12—13天。其中3月末到4月上旬的周  相似文献   

17.
王继志  季良达 《大气科学》1981,5(4):424-433
本文对1972—1976年冬半年北半球500mb 5天平均高度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讨论了超长波振动与强冷空气活动的关系。发现超长波的振动明显地随纬度而改变,高纬和极区超长波活动显著,当高低不同纬度地区超长波出现“共振”使行星尺度的斜槽发展时,则对应出现强冷空气的爆发。还讨论了超长波波型、振幅、位相的转换与冷空气爆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荘荫模 《气象学报》1957,28(3):225-233
本文计算了10或13公里以下密度平流对地面3小时气压变化的贡献,得到的结果是:在锋区地带密度平流多半可以近似地表示出地面的气压变化.根据密度平流计算出的地面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位置看来,密度平流不仅可以表示地面高低压系统底移动,而且也可以使地面高低压系统的中心得到发展.作者也试验了用密度平流和3小时变压实况来作24小时或12小时的直线外推预报,得到的结果很失败.  相似文献   

19.
每当更换水银气压表时,往往由于器差的不同而需要重新制作本站气压简表。利用查表手工制作,即使是老同志也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如果使用微机,就可以快速准确的打印出来。我们利用“APPLEⅡ”打印一份完整的本站气压简表只需要6分钟,打印一份完整的海平面气压简表只需要4分钟。利用PC—1500打印一份完整的本站气压简表,也不过40多分钟;打印一份海平面气压简表,30分钟也就足够了。打印结果完全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东亚大陆冬季风的低频振荡特征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金祖辉  孙淑清 《大气科学》1996,20(1):101-111
本文对东亚大陆冬季风期间的地面气温、气压的数年资料做了30~60天的低频波、准双周振荡等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大陆地区地面气温、气压的0~60天波和准双周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多年平均的低频波方差相对贡献分别为59.2%(气温)和49.8%(气压)左右。并且伴有显著的年际差异,如华北气温30~60天波强的年份其方差相对贡献可达50.2%,而最弱的年只占11.9%左右。另外这两种频率振荡强弱还有明显的地区性,30~60天波一般华北和长江流域(约28°N以北)比其南部地区强;冬季风期间,东亚大陆地区的30~60波的经向传播主要是由北向南传播的。大多数年份可以传播至东亚大陆的南端,历时约3~6天,但是这种传播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表现为更清楚,在长江以南地区,一方面受到了冬季风本身强弱的影响,另方面还受到来自热带地区以致南半球夏季风低频波北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经向传播往往变得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