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卡拉麦里成矿带赋矿岩层—矿化蚀变遥感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TM图像固有的结构特征和光谱特征,采用不同波段假彩色组合、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色度变换等多功能能组合方法,对卡拉麦里成矿带特定地理地质背景下有关构造特征、赋矿地层、含矿岩体、矿化蚀变等示矿要素进行增强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大区域快速进行遥感地质填图,有效建立找矿识别标志作出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成矿远景区带蚀变岩的图像识别与制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岩是成矿带具有特殊空间结构和矿物成分的一种地质单元,在遥感图像上构成了空间识别信息和光谱识别信息。分别论述了基于蚀变岩空间结构信息的图像检测方法和基于蚀变岩特征谱带的光谱信息提取方法。重点论述了最优波段组合、波段比值和双重主成分分析等应用方法,并介绍了蚀变岩遥感填图的基本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3.
根据研究区蚀变岩在ETM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利用比值增强、主成分分析及比值增强后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内蒙古乌拉山地区蚀变岩信息进行增强,进而采用均值加标准差与最优密度分割相结合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通过多层次的筛选和评估,划出真异常区,制作遥感异常图。  相似文献   

4.
个旧矿区遥感异常信息解译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TM多光谱遥感数据为基本信息源,从实际地质情况出发,采用计算机识别和人工判读相结合,对区内的线形、环形构造进行了解译.应用比值 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区内热液弱蚀变信息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已知矿床的分布以及遥感构造信息、遥感蚀变晕信息,结合已有的物化探资料,分析出4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围岩蚀变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遥感图像中提取蚀变信息,以波谱理论为基础,以E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在东昆仑民丰县卧龙岗-黄羊岭一带进行遥感找矿异常提取.针对区内不同蚀变类型使用掩膜技术、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增强处理,利用阀值分割,将不同蚀变类型的分割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做成专题图,与化探异常图套合.经野外实地验证,取得较好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ETM遥感图像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矿热液蚀变带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作为矿产资源快速评价和定位预测的一个主要参数,在遥感地质找矿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干旱区ETM遥感影像地物识别所依据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增强及主分量分析相结合的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结合MATLAB编程软件和ERDAS 8.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蚀变信息提取试验,并分别与传统的基于波段选择的主成分提取法以及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比值增强相结合的提取法进行对比分析和效果查证。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利用小波自适应增强与主分量分析相结合提取的遥感异常与已知矿床、矿(化)点的吻合率达到80%,新发现矿化点一处和外围找矿线索多处,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提取效果,具有快速、高效、 经济的特点,较之传统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隶属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多金属成矿带的宁镇中段地区,以矽卡岩型(接触交代型)铜多金属矿化为主要矿化类型。发生矿化蚀变的矿物中生成的特征离子或基团的诊断性波谱特征是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信息的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利用比值计算、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光谱角填图(SAM)的方法进行了蚀变遥感信息增强和提取,最后结合地质信息进行综合解译,建立了遥感成矿预测单元,为研究区找矿靶区的确定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王永  王亚红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2):165-168,173
基于ETM数据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选择主要为:①根据野外波谱测试数据,建立蚀变矿物波谱数据库,并按ETM数据的波段对波谱库进行相应的重采样,使得重采样后的光谱分辨率与ETM的光谱分辨率相匹配,以选择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最优波段组合;②根据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的最优波段组合,分别采用比值(组合比值)、主成分分析(多重主成分分析)和光谱角填图等方法提取铁化、泥化和硅化信息,并对所提取的各类矿化蚀变信息进行可靠性评估,优选可靠性较高的矿化蚀变信息作为依据,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以ETM图像数据为信息源,在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进行了遥感找矿异常的提取.针对区内发育的不同蚀变类型,先用特征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彩色空间变换等方法进行增强处理,然后利用阀值分割,并将不同蚀变类型的分割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对经过中值滤波后的图像进行赋色、叠加,得到综合遥感矿化蚀变异常,并对圈定的异常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不同植被覆盖率地区遥感矿化蚀变提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遥感图像上识别出的围岩蚀变信息往往是一种弱信息。地表植被和第四系覆盖的干扰,增加了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难度。为了研究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分别选取内蒙古西部戈壁荒漠基岩裸露区(温根地区)、中北部中覆盖草原区(达来庙地区)和东北部高覆盖森林草原区(颇格鲁山地区),利用TM数据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基岩裸露地区,利用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均能较好地提取出矿化蚀变信息;在中覆盖草原区,利用掩膜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矿化信息效果比较好;在高覆盖森林草原区,利用掩膜技术和抑制植被信息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提取部分矿化蚀变信息。这些方法对今后在类似地区开展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成分分析法是遥感蚀变异常提取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开展伊合诺尔等两幅1∶5万矿调过程中采用该方法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其铁染、羟基蚀变异常提取,绘制1∶5万遥感蚀变异常图,圈定了7个成矿靶区.通过地质填图,与已知矿床(点)吻合,说明该方法在地质找矿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为下一步地质填图以及找矿提供依据,故此方法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郑义 《地球科学》2022,47(10):3603-3615
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是指1∶1 000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填图,主要用来记录矿区内露头、平硐、钻孔和手标本上等肉眼可直接观察到的各类地质现象.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的目的是查明成矿作用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对于准确判断热液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成矿过程,以及圈定矿体和布置勘探工程等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初学者由于对热液矿床的复杂现象不知如何下手,对于“填什么”和“如何填”等问题不甚清楚.鉴于此,(1)从基本原理出发,重点阐述了热液矿床构造、流体、蚀变和矿化形成过程,提出“成矿流体+新鲜围岩→围岩蚀变+矿石”这一热液矿床形成的通用性公式,并提出“构造→骨骼”和“蚀变→血肉”的类比;(2)重点介绍了热液矿床超大比例尺填图过程中一些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如,成矿环境判别、成矿流体通道与圈闭、热液充填与交代成矿作用以及脉体穿插与成矿期次判别等.同时,对这些地质现象背后隐藏的成因启示做了重点阐释.   相似文献   

13.
根据福建吉阳一带地区TM/ETM~+卫星遥感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卷积滤波和形态学分析、假彩色合成等方法对线性构造作增强处理及目视解译;依据蚀变矿物特有的光谱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直方图拉伸及密度分割法对研究区铁染、羟基蚀变信息异常进行提取;遥感影像线性构造与铁染、羟基蚀变信息异常区交互叠合,均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成矿构造格局一致,已知矿点80%分布于铁染、羟基蚀变异常区。综合分析遥感线性构造、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特征、已知矿床(点)等多元地学信息,圈定了3个级别10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邓捷  白亚辉  吕凤军 《江苏地质》2017,41(3):504-510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值法提取遥感蚀变信息的技术业已成熟。以图像数字处理理论为基础,以典型蚀变矿物的诊断性波谱特征为依据,建立TM数据组合比值法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利用遥感图像灰度值直方图确定阈值范围,并将模型应用于阜平县赤瓦屋一带。结果表明,组合比值方法比单波段比值方法提取的蚀变信息更全面,蚀变信息切割阈值确定方法合理、简捷,提取的蚀变遥感异常与已知矿点和野外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研究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经济、有效地获取地质找矿信息。基于多光谱遥感数据的蚀变信息提取已在地质填图和找矿工作中广泛应用,近几年,中国高分五号(GF-5)高光谱数据以其较高的光谱分辨率为地表蚀变矿物的精细化识别提供了基础数据。文章结合Landsat-8 OLI多光谱和GF-5高光谱数据,对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及周边开展蚀变信息提取,分析有利成矿区域,并进行野外验证,进一步发掘外围矿产资源潜力并探究遥感地质勘查的可信度。笔者基于Landsat-8多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了铁染、羟基类蚀变,并对其异常等级进行了划分;基于GF-5高光谱数据运用最小噪声分离(MNF)算法、纯净像元指数(PPI)算法、混合调制匹配滤波(MTMF)填图方法,在研究区内提取出白云母、绿泥石、高岭石、磁赤铁矿和褐铁矿5种矿物。将两者蚀变信息提取结果叠加,笔者发现苏莫查干敖包萤石矿区及外围存在热液蚀变特征,具备金属成矿潜力,野外验证发现研究区除萤石外,还伴生有铅锌多金属矿。因此,笔者认为多光谱和高光谱遥感数据结合的蚀变信息提取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构造-蚀变岩相填图方法在南秦岭汉阴黄龙金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全国危机矿山找矿工作的开展,低成本、高效率的就矿找矿理论和方法对于一些老矿区的深部和外围找矿尤为重要。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填图的范围就是矿区勘查范围,在填图过程中把控岩构造、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作为填图重点,以矿区地质图为底图,把野外填图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控矿构造、矿化蚀变等信息分期次,分不同特征等标示在底图上,形成控岩控矿构造实际材料图,在实际材料图基础上,编制矿区构造-蚀变岩相图,从而寻找主要的控矿构造和与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岩相带,并为下一步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工程布置提供靶区依据。黄龙金矿区位于扬子板块北缘南秦岭构造带,矿区志留系梅子垭组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并叠加有区域变质和热液变质作用。本研究采用构造-蚀变岩相填编图的方法,在矿区填编出了3条脆-韧性剪切带和黑云母变斑晶化、硅化等蚀变岩相带,并认为脆-韧性剪切带、黑云母变斑晶化带、硅化带及蚀变岩相叠加带等蚀变与金矿体存在密切关系,是矿区下一步外围及深部找矿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研究区岩石光谱特征位置选择ETM波段;通过图像掩膜去除集中分布的地表干扰信息,再用主成分变换方法增强蚀变信息;用假彩色合成和非监督分类提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18.
应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通过比值法和最小噪声去除法(MNF)提取了甘肃岌岭701地区的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选择最小噪声去除后的主成分MNF b8、b3和b4组合可以增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信息,并填绘出该地区赤铁矿化碱交代蚀变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应用陆地卫星 TM 资料对南盘江地区进行了烃类微渗漏蚀变信息检测研究。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褪红”、“粘土矿化”、“碳酸盐矿化”等烃类蚀变异常现象。选择 FeO/Fe_2O_3作为褪红的成分因子;(K_2O+Na_2O+Al_2O_3)、(K_2O+Na_2O)/Al_2O_3、(K_2O+Na_2O+Al_2O_3)/S∶O_2和 K_2O/Na_2O 等作为粘土矿化的成分因子;CaO+MgO 和 CaO/MgO 作为碳酸盐矿化的成分因子。利用 TM1/TM3、TM1/TM4识别褪红蚀变信息,TM5/TM7、TM5/TM4用干识别粘土矿化和碳酸盐矿化蚀变信息。建立了地球化学—光谱—遥感图像三位一体的遥感找油气模式,根据油气遥感色调异常对南盘江地区进行了评价和分类。  相似文献   

20.
王雅丽  崔银亮 《云南地质》2012,31(4):485-488,476
依据工作区ETM+数据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处理、平滑滤波等技术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获得遥感蚀变信息异常图。深入研究蚀变信息异常的分布特征,结合区域成矿特点,表明蚀变异常信息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