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对泾阳台1982—1989年457次单台近震震级同省台网近震震级对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990年1月—8月50次记录到的近震进行检验,得到泾阳台测定M_L震级精度为±0.205,经校正后的精度为±0.129,下降率为37.1%,尤其震中距小于100km的地方震,单台震级精度为±0.527,校正后震级精度为土0.156,下降率为70.4%。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1959年中国近震震级标度公式建立以来近震震级研究的进展。在调查分析全国三十余个地方台网(包括传输台网)M_L震级测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近震震级的统一和标准化,较系统地论述了区域量规函数、台站校正、测定值离散度和误差、仪器影响以及测定近震震级的其他方法、中国近震震级和Richter原始M_L震级的关系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传输地震台网测定震级M_L中的问题对于一个地震台网来说,同一次地震不同地震台站记录所测定的M_L震级是不同的,如何给出地震震级,这是台网建立之后所遇到的问题之一。因此就必须研究台网测定震级标度问题,以保持台网所编地震目录中震级的一致性。就目前北京台网所编辑发行的目录中,尚有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数字测震台网单台近震震级偏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内蒙古测震台网产出的观测报告,以台网平均震级为标准,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的地震事件,将该台网监测区域内各台站记录数据进行检索整理,对样本数接近和超过100个的39个台站数据进行归类统计,计算各台站单台震级和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离差,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仪器、量规函数、台基等方面分析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在进行量规函数和台基校正后,震级偏差在±0.2之内的样本数达到70%。  相似文献   

5.
安徽台网M_L震级偏差主要是由于现行量规函数不适合本地区地壳结构,及一部分台站台基校正值偏大所引起的。通过对1976—1984年282次发生在安徽及附近地区M_L4 .8—4.5级地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单台测定M_L震级精度为±0.284、经量规函数校正后精度为±0.246,再经过台基改正后精度提高到±0.225,当采用四个以上多台平均震级其精度为±0.112。由于原始量规函数的地区差异及系统偏差,建议各省区域台网有必要进行量规函数校正,求出适合本地区的高的量规函数。关于地震波穿过郯庐断裂后对测定震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6.
大庆地震台网近震震级偏差分析与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大庆地震台网2002-2009年近震报告资料,以《黑龙江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进行震级偏差统计.按地区分段校正后,震级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河南范县M_L4.7级地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6年4月9日,在河南省范县(35o40’N,115o24’E)发生ML4.7级地震,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河南省范县的王楼乡、辛庄乡以及濮阳县的濮城镇,震中烈度Ⅴ度。地震的有感范围较大,南起山东省的曹县,北至河北省的大名,西起河南省的濮阳县,东到山东省的郓城县,总面积大约10000余km2。地震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使许多没有抗震性能的农村房屋和校舍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昔阳、武乡台记录的300余个地震进行统计分析,求出符合该2个台的新起算函数值。经过验算,单台测定震级与山西省地震局台网测定震级的偏差缩小,对提高这2个台震级的精度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震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near)震震级或地方性震级,也有称区域性(regional)地震震级。一般指震中距2000Km以内的地震而言。由于地区性结构的差别,近震震级不能像远震震级那样建立全球性的统一标度。1935年Richter在南加利福尼亚引入的近震震级标度M_L,作为原始的震级标度。世界其它地区再根据本区域的特征建立本区域的近震震级标度,这种标度必须通过某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面波均匀震级系统”为基础,选用参加均匀震级系统计算的213次地震,取全国25个基准台的面波数据,求出长春台台基校正值Ck及其地区校正值Ri。用上述地震进行内符合检验,当不加校正值时,总体均方差FA=0.03340,加上Ck后FA=0.02629,下降21%。又选出没有参与校正值运算的138次地震进行外符合检验,当不加校正值时,其总体均方差FA=0.03334,加上Ck后FA=0.02564,下降23%。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春台测定面波震级的精确度,对长春台记录到的213次地震,划分成13个地区,分别求出震级地区校正值Ri,当其加上地区校正值Ri后,绝大部分地区均方差FA都有明显下降。说明本文的方法是合理的,有助于提高单台定震级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近震震级Ml量规函数和台站校正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各地量规函数的分析研究,认为量规函数主要反映地震波区域衰减特征,不宜将-量规函数任意推广,要以地质构造分区,建立区域性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在区域量规函数适合的基础上考虑,不能以台站校正值代替量规函数的修订。根据100多个台站资料的综合研究,不同岩性的台基,台站校正值都不大,一般在-0.3相似文献   

12.
1997年9月23日11时20分,广东省三水市南边镇(北纬23.2°,东经113°),发生ML3,7级地震,9月26日13时27分,再发生ML4.2级(北纬23.3°,东经113°)地震一次。这是建国以来珠三角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今年投入正式观测的广州遥测地震台网在这两次地震速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次地震分别只用5分和9分钟就准确地测定了参数作出速报。我局同时将地震情况上报省政府和国家地震局,达到了国家地震局要求的大中城市附近发生强有感地震后匕分钟内作出速报的要求。这两次地震佛山市范围普遍有感,广州市区部分居民也有感,特别是9…  相似文献   

13.
、。MNWMWJWMMWWWeNWWWpowMMtW-----WWMWWW--WWW*-eMWWM。、M。、*,。 发 震 时 间 震 中 位 置 震 级 日 口 Ik /nl oh rf M y W 占 IMt 126 匕G一14一10.7D 35”531【1fly13”【襄汾胄家庄乡 D3.6 29【[4一08一16.61 40o31”1114”0811 天惧亘家塔乡13.  相似文献   

14.
太谷水秀太谷胡村太谷侯城介休西靳屯太郊北郊小返垣曲同善代县新高天镇谷前堡太原市丈子头右玉县北清徐高花太原市杨家峪山阴张庄太原古交镇城底万荣裴庄古县石壁繁 峙大同镇JZI堡和顺马坊太原南郊北格灵丘下关襄汾张礼太原市北郊霍县阎家庄阳曲岔上右玉城关右玉城北代县白草口右玉西黄家窑霍县上乐平浑源驼峰昔阳洪水太原市郊北格代县分水岭临汾贺家湾天镇逮家湾08——22——21.6]39”5811 112”30’g eT县城$7 2.602——06——59.2 D 40”12’]112”187【右王县北主宪12.704——17—04.ID 36”291D 111”471 霍县③亥#12.917—22—35…  相似文献   

15.
基于垂直电偶极子激发源模型,首先研究了远场地震电磁场辐射场及其分布特征,其次分析了远场地震电磁辐射强度与孕震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垂直电偶极子激发源可以解释孕震区激发电磁辐射现象,是激发地震电磁辐射最有可能的激发源之一;远场地震电磁辐射强度的对数与地震震级呈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与孕震区裂隙特性分布及其电磁特性有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识地震电磁辐射现象和拓宽地震监测预报思路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世民 《内陆地震》1993,7(3):245-249
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周至地震台DD-1型地震仪1986~1990年之间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用地震尾波的记录持续时间(T=F-P)计算周至台近震震级的公式。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该台的计算震级与陕西台网的测定震级偏差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以前无法计算震级的出格地震有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山东定陶、菏泽、聊城地震台,地处平原地区,为土层台基。建台十多年来,记录了大量的地方震、近震和爆破资料,反映了土层台基和岩性台基不同的记录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层台基记录的地震初至 P 波三分向到时不一致;水平向初至震相丢头;地震波周期偏大等特点。就此,我们取这三台记录的典型地震,分析土层台基的震相记录特征。  相似文献   

18.
近震震级     
本文阐述了近震震级的含义,介绍了近震震级的各种标度方法,分析了地震仪的频率特性对震级测定值产生的偏差,这种影响也许是破坏里克特的振幅——距离平行假设的原因之一,讨论了我国通用近震震级公式的适用性,最后分析比较了有关三类校准函数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53·*C为基准”。并且要尽可能I世【【髯I【eOD乞【D吧。1采用自动对时,但是用以往地震仪一九七九年山西省M_L≥3级地震目录  相似文献   

20.
1970年以来银川地区ML4级地震在时间上丛集发生,分别从主震震前小震与震后余震分布特征、余震序列参数计算和震源机制解的角度,研究了以上地震的活动特征。结果显示:每次地震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计算余震参数的地震序列为非前兆震群,这一点与实际相符;震源机制解显示几次地震的发震断层主要属于银川隐伏断裂,并可能与该断裂附近的一系列次级断裂有关。分析认为几次地震的发生可能是局部应力调整的结果,与未来该区域是否发生大震关系不大,同时可以推测未来该区域依旧可能发生类似震级的有感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