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沿海地区各类用地需求分析林忠(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沿海地区是福建省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也是土地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今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土地需求量必将大幅增加,各类用地矛盾将更趋尖锐。...  相似文献   

2.
福建沿海交通走廊跨世纪建设战略初探凌起,王行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一、沿海走廊地带及其在全省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福建全省在经济上明显分为沿海与内陆山区两大片。沿海地区,按照省有关部门国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包括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福州市的全部...  相似文献   

3.
试论福建沿海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福建沿海地区土地开发利用战略陈佳源(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载体。所谓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实际上是生产力诸客体合理地配置在土地这个载体上,使各类土地资源各得其所,互相...  相似文献   

4.
为明晰福建省近10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时空分异特征,在构建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对福建省9个设区市市辖区2008~2017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引入变异系数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不高,10年间全省整体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不明显;福建省城市土地集约类型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异,空间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略呈扩大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南部沿海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西北部非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5.
一、闽东南沿海地区红土台地的基本概况及其分布闽东南沿海红土台地地区包括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五个市所辖的32个县级行政单位。据统计,闽东南沿海地区红土台地面积为42277771公顷,占本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862%。闽东南沿海地区红...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福建沿海地区在东亚季风环流背景条件下,受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作用,风速强劲,加上沿海地区缺少地形动力抬升条件,故年降水量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多雨湿润,秋冬少雨干燥。在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这一地区的下垫面多由红土台地和结构松散的风沙地构成,在干旱和大风条件下,易发生风沙危害和农田风蚀现象。风蚀气候侵蚀力是气候条件影响风蚀的可能程度的量度,国际上通常采用风蚀气候因子表示。表征风蚀气候侵蚀力的风蚀气候因子是过去20多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风蚀方程中五个自变量之一,是土地沙化和农田风蚀评判…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沿海风随高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实测资料对我省沿海地区的风随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沿海地区风向、风速变化特点,风速廓线指数律适合于我省沿海地区,根据指数律拟合的我省沿海地区风随高度变化系数小于目前各类规范所规定的系数。  相似文献   

8.
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经济社会因子和数学模型,以浙江沿海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动态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动态系统建立模型分析浙江沿海地区各类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变化驱动力,揭示其变化的主要方式、原因及发展方向,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以期能为浙江省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吴幼恭(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沿海是全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是全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虽然其土地面积仅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但其主要经济指标却占全省的五分之三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国际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迎昌 《地理学报》1996,51(3):193-201
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外资,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沿海地区出现了外资中进北移的趋势,来正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也逐渐增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为沿海地区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将为沿海地区的不同区域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地理环境与资源特点南平市下辖延平、邵武、武夷山、建阳、建匝、顺昌、浦城、松溪、政和、光泽等一区四市五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北部砍称“闽北”,地处闽江上游的建溪和富屯溪流域。全市土地总面积26301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67%;1995年人口为293.99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9.29%;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56.96亿元,约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7.16%,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经济发展较大的地级市。(一)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平市虽地处福建内陆山区,但有天然的闽江航道和鹰厦、外福、横南铁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调查研究,并与西岸福建东北部的海岸阶地进行分析比较;着重阐述台湾西北部4个海岸区域阶地的特性(阶序、分布、高度、崖差、构成等)及其变动情况(阶地抬升、变窄、延伸等);通过推断形成年代、测算隆升速率等,探讨研究区域的海岸线变化与构造升降运动,结果发现:台湾岛的海阶变化不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的控制;福建沿海地区受蓬莱造山运动的影响极小,海岸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数次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福建沿海的隆升速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少,总体上低于海峡东岸台湾岛的隆升率(平均2mm/a).该研究印证了:相对于台湾岛地区,福建沿海地区的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其海阶发育可能仅受到海平面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主要海洋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并根据灾害的总体情况及特点,提出6点对策:加强沿海海洋防灾减灾的教育和训练,防灾设施的建设和防灾标准,预报和监测工作,以法防灾减灾,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信息系统及国际、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并根据灾害的总体情况及特点,提出6点对策加强沿海海洋防灾减灾的教育和训练,防灾设施的建设和防灾标准,预报和监测工作,以法防灾减灾,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信息系统及国际、地区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的纵深发展,海洋灾害成为影响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通过构建海洋灾害损失指数,评估1989~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损失情况,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与VAR模型分析海洋灾害损失与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灾害虽然对沿海地区的发展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但并不是影响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而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是导致海洋灾害损失的格兰杰原因,且具有持久性影响。鉴于此,沿海地区在提高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科学发展海洋经济成为降低海洋灾害损失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古代莆田沿海围垦述略彭文宇(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我国围垦农业历史悠久,成绩卓著,是东南沿海开发史上引人瞩目的壮举。研究沿海地区社会的历史发展,总要与围垦农业联系在一起。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俗称“僻处海隅”、“背山面海”,海岸曲折,滩涂面广,具有围海造田...  相似文献   

17.
基于PCA的福建沿海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芬 《福建地理》2004,19(2):13-17
福建沿海有40个县市(区),计为23个统计单元。本文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对以上各单元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其经济发展水平总得分值,发现沿海地区大体形成“中部繁荣,两端落后”的“梭形”结构。最后,结合沿海各地发展趋势,探讨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空间自相关方法测评2006年中国沿海地区724个县域单位的效率,选取2000年和2006年两个时像探索近7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目前中国沿海地区县域效率相对较低,且呈北部沿海高、南部沿海低的空间格局;2000-2006年,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县域全要素变化的因素依次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创新指数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将中国沿海地区的效率-经济空间格局分为高效率-强经济块、高效率-弱经济块、低效率-强经济块和低效率-弱经济块4种类型,为协调中国沿海地区未来经济发展格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的动态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标准差椭圆方法,基于沿海地区113个城市对2003年~2011年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展开动态研究。结果表明:①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南-北方向,呈明显的减小趋势;②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波动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相吻合,沿海地区GDP空间分布明显扩张,人口空间分布略有收缩,二者空间分布重心间的距离减小;③同时期,我国经济空间差异主要存在于东-西方向,具有减小态势,沿海地区经济空间差异与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建议构建以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区,有助于促进沿海经济空间由南向北发展;加大对安徽、湖北等靠近全国人口重心的经济投入力度,可以减小全国经济空间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沿海-内陆双轮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20.
闽粤沿海老红砂的热释光测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谭惠忠  吴正 《中国沙漠》2001,21(4):393-396
采用再生热释光法对来自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的39个老红砂样品进行了测年,其年龄约在0.9~6.8万年之间,表明闽粤沿海的老红砂是晚更新世中、晚期形成的风成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