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六经辨证理论指导下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24例。3组均采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空白组单用基础治疗。观察比较3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空白组分别为91.67%(22/24)、79.17%(19/24)、45.83%(11/2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3组治疗前后治疗组内比较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能缓解CSA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西药和电针作为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以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与穴位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组为90.0%(27/3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90.0%(27/3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疼痛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改良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电针联合颈椎横突前结节注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疼痛情况,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 例颈椎病痰浊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3 例。治疗组探寻出热敏化穴位后予雷火灸艾条悬灸治疗,对照组予雷火灸艾条直接悬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颈椎症状与功能、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根据中医证候的变化评定证候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4%(31/33),对照组为72.73%(24/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后雷火灸治疗颈椎病痰浊中阻证优于单纯雷火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推拿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假小儿推拿治疗,2组均隔天推拿1次,共治疗30d。观察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病情等级、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球蛋白与T细胞亚群的变化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6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情等级、中医证候积分及IgA、IgG、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佳,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颈椎活动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0、2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0 例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积分、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肝气郁结型PSD疗效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患者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单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昆仙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血清炎症因子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14%(27/35),对照组为37.14%(1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血清炎症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肾虚湿浊型肾病综合征,在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益肾宁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普唑仑治疗,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对照组为7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益肾宁心汤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可获得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刺治疗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3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 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37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1、2个疗程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SCV)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60%(35/37),对照组为77.78%(28/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ESCV评分、VA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治疗1、2个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葛根汤联合针刺能改善风寒闭阻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提高疗效,且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风寒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 例风寒感冒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小儿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时间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风寒感冒起效快、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9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30 例。对照1组予以口服增液润肠汤治疗,对照2组予以口服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5-羟色胺(5-HT)及便秘生存质量量表(PAC-QOL)积分的变化,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28/30),对照1组为83.3%(25/30),对照2组为70.0%(21/30),治疗组优于对照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积分、5-HT水平、PAC-QOL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增液润肠汤联合穴位敷贴能明显改善功能性便秘阴虚肠燥证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肠道菌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均明显上升,而有害菌群(大肠埃希菌)数目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UC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GER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反流、烧心、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积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35/40),对照组为57.5%(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67.5%(27/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旋代颗粒联合丁艾贴丸治疗GER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石温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 例IBS-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白石温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脑肠肽[包括血管活性肽(VIP)、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分别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状况,并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2组中医证候疗效,统计复发率。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6%(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16/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脑肠肽水平及IBS-QOL、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4周后对2组有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3.08%(6/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石温脾汤治疗IBS-D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虎摇头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 例CSR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 例)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4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虎摇头针刺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5.37%(35/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NPQ评分、VAS评分治疗第1、3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3个疗程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白虎摇头针刺手法能有效改善CSR的临床症状,提高近远期疗效,较单纯常规针刺方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Mulligan手法及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Mulligan手法及微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刃针治疗。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4.9%,对照组为6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ESCV)评分、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Mulligan手法、微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医推拿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 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予中医推拿(包括补胃经、补脾经、运内八卦、捏脊、推四横纹、摩腹)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予推拿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18/20),对照组为80.00%(1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人参通脉合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 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参通脉合剂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生活质量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活动耐量情况、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和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参通脉合剂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与西药联用,可产生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灵龟八法合六字诀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灵龟八法合六字诀治疗,配以百会、合谷、太冲、印堂、三阴交、内关、神门,对照组予氟哌吨美利曲辛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27/30),对照组为6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积分、HAMD-24项积分、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灵龟八法合六字诀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