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浆岩成矿性判别系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行岩浆岩成矿性判别方法存在的问题,笔者统计了国内主要矿产地和国外部分矿产地的成矿和非成矿岩体的有关资料,发现单一的岩浆岩化学成分及用化学成分计算的各种参数,不具成矿性判别功能的作用。只有用成矿元素丰度及其有关的岩石化学成分组合起来计算的比值、参数等,才是区分岩浆岩成矿性的有效标志。本文提出的岩浆岩成矿性判别系列方法,简便有效,不受时空制约,与国内同类方法相比,更具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对岩浆岩成矿性判别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是否成矿的根本原因是所含成矿元素丰度的高低。岩体形成什么矿产则受不同岩类所含成矿元素种类的制约。显然,岩石类型仅起储存成矿元素的载体作用。据此,笔者以成矿元素丰度为依据,首创了岩体成矿指数等11种成矿性判别的最佳定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一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和矽卡岩型。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西段的鄂东南和九瑞地区产有该带中几个十分重要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如铜绿山、鸡冠嘴、铜山口、城门山、武山等。通过对该区岩体的系统对比研究表明,成矿岩体和不成矿岩体的矿物组成,主微量元素成分及成岩年龄上并无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九瑞地区岩浆岩的形成年龄集中在141~148Ma之间,略早于鄂东南地区与铜矿相关的岩浆岩(集中在137~140Ma)。对岩浆岩全岩的Sr-Nd同位素和锆石Hf同位素研究表明,一些成矿岩体具有比不成矿岩体更高比例的幔源物质贡献。对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如角闪石和黑云母的详细研究,可以区分它们的不同结晶历史,从而揭示岩浆从早至晚演化过程中,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成矿元素和挥发份元素的变化规律,判别岩浆分离结晶过程、流体出溶过程,指示成矿与否。通过对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的应用,估测了九瑞和鄂东南地区成矿岩体与不成矿岩体的侵位压力和深度,发现成矿岩体一般具有较低的压力(4kbar)和较浅的侵位深度。九瑞和鄂东南地区成矿岩体均具有较高的氧逸度。成矿岩体演化到晚期,氧逸度显示升高的趋势,岩浆中的挥发分/成矿金属含量较高。而不成矿岩体就位前岩浆贫化Cu、S、Cl等元素,不能分异出含足够成矿元素的成矿热液。因此,通过详细的矿物学、特别是造岩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以及副矿物锆石和磷灰石的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以及由其计算出的温度、压力、氧逸度、流体成分等参数,可以区分成矿与不成矿岩体,从而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乃至其他类似地区的深部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矿产有铁、钼、铜、钨、锡、铌、钽、稀土、铍等.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在岩体含矿性地球化学评价中的作用,长期以来存在两种观点,即:①认为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高,是岩体含矿的标志;②认为岩体本身成矿元素丰度高,未必有利于成矿.本文试图以成矿地质作用为基础,运用元素的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对如何根据岩浆岩中成矿元素丰度,进行岩体含矿性地球化学评价,提出几点看法. 成矿元素丰度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岩体中成矿元素丰度,按其与非成矿岩体的区别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桃山,诸广复武岩体的岩石类型、结构特征、岩石化学、副矿物特征、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岩体成岩温度、岩体熔融包体和气液包体、岩体微量元素、稀土配分、岩体演化方式和分异指数等特点深入研究,认识到:①大型复式岩体存在三个成岩序列;②每小成岩序列是一个完整的演化过程,演化不是笼统的单旋回,而是多旋回;③三十成岩序列导致产生了三十成矿序别:T_3—J_1时期的 W 成矿序列,J_1—J_3时期的Ta、Nb 我成矿序列,J_3—K_1时期的 U 成矿序列;④三个成岩序列分属二个岩浆岩体系,W、Ta、Nb 成岩序列是一个岩浆岩体系,而 U 成岩序列是另一个岩浆岩体系。  相似文献   

6.
岩体的含矿性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要判别某个岩体是否含矿及矿床规模大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对许多矿床研究证明,与成矿有关的岩体中微量成矿元素含量亦相应较高,岩体中某些氧化物的比值与岩体的含矿性也有一定关系。笔者根据区内部分岩体的造岩矿物、副矿物、某些氧化物比值以及岩体和单矿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等几方面的资料,用统计法和对比法对西秦岭西北部广泛发育的燕山—印支期岩浆岩(图1)的含矿性进行综合归纳,并与国内某些成矿岩体进行比较,来探讨本区成矿岩体的特征及岩体含矿性的判别标志。由于笔者水平所限,谬误之处,请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7.
单纯地从岩石化学组成判定花岗岩体的成矿性,有时其界限并不十分严格。岩体成矿与否,与构造环境、地壳的稳定程度乃至岩体的侵位动力机制等因素密切相关。利用花岗岩造岩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从微观效应而言,把岩浆岩当成造岩元素的原子堆积体,将Ca与Fe两种元素的原子数的比值确定花岗岩体充填空间的力学性质;利用A1元素的两性行为反映花岗岩的形成环境或品质,判别岩体的成矿与否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对湘南地区应用这一方法,清楚地显示出,该地区成矿岩体形成在中温或中温向低温过渡阶段;其介质性质为由碱性向酸性过渡阶段又处于构造活动相对稳定阶段。其侵位动力为挤压向引张过渡阶段,纯挤压或纯引张环境均不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一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大湖塘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从岩体的空间分布、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岩浆岩的成因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矿集区燕山期岩浆岩是-个半隐伏―隐伏的多次侵入的岩株状杂岩体,均属强过铝质的S型花岗岩,为岩浆成因,深熔浅成,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各期次岩体W、Sn、Mo、Bi、Cu、Zn等成矿元素含量高,矿床、矿体及矿床金属分带均围绕岩体展布,是成矿的母岩.成岩与成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成矿主要发生在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0.
与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床主要是与其具有时—空及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岩浆能否出溶热液且出溶相当数量热液是花岗岩类成矿的必要前提,直接制约岩浆岩的成矿潜力。基于前人和作者的研究成果得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中发育的单向固结结构(UST结构)、石英眼、晶洞以及雪球结构等是岩浆挥发分相饱和出溶的标志,岩浆岩组成对于成矿潜力判别的贡献基于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物理化学条件,挥发组分中卤化物含量的高低和岩石中主量元素的丰度不能作为成矿潜力的判别标志,而微量元素是识别花岗岩类成矿潜力的地球化学指纹。高场强元素以及现出系统地球化学行为变化的稀土元素特征有望成为成矿潜力的最佳判别标志。花岗岩类含矿潜力的评价研究为岩浆热液多金属矿床的成矿预测和勘查评价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也指出在研究花岗岩含矿潜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主要钼多 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以钼成矿作用为主线,对冈底斯东段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主要钼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进行了统计,识别出了5期钼成矿事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主要斑岩—矽卡岩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浆岩基本地质特征、岩浆岩主量元素、稀土和微量元素、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比了独立钼矿、钼(铜)矿、铜(钼)矿和钼多金属矿成矿岩体特征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南冈底斯南缘至冈底斯弧背断隆带不同钼多金属矿床成矿岩体锆石Hf同位素、矿石硫化物Pb同位素的梳理阐明了成岩—成矿物质源区差异与矿化元素组合空间分带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冈底斯东段钼多金属矿床产出大地构造位置及其形成时代,文章最后对主要钼成矿事件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癞子岭岩体属地穹型花岗岩类,其构造类型属张裂性质;成矿受构造、岩浆岩、地层等因素控制,以亲氧—亲铜元素富集成矿为特征;矿床具多阶段、多物质来源及多成因类型的“多因复成”特征。  相似文献   

13.
湖南秀才洞铀矿位于诸广山北部的鹿井矿田,极具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秀才洞铀矿成矿条件,揭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及成矿成岩机制,本文开展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对矿区典型岩浆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岩体属酸性岩,具富Si低Ca偏碱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花岗岩富集Nb、U、Th和Ta等高场强元素,贫Sr、Ba、V、Cr、Co、Ni等元素,具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岩浆岩及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平展型”,具强Eu负异常特征,岩浆岩及矿石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以为同一成矿系统。矿体均产于围岩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岩浆岩和地层均提供了一定的铀源。结合矿床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与岩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秀才洞铀矿是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  相似文献   

14.
大湖塘钨矿区岩浆岩黑云母的成分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湖塘钨矿床是赣北地区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且均含黑云母。按照黑云母的产出特征,大湖塘矿区岩浆黑云母可分为晋宁期花岗闪长岩中黑云母(类型一)、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中黑云母(类型二)、燕山期细粒花岗岩中黑云母(类型三)3种类型。对3类黑云母的电子探针和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3类黑云母属于铁云母到铁叶云母,富F贫Cl,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和高场强元素Ta、Nb、Ti等。综合对比显示,与钨成矿相关的燕山期似斑状花岗岩中的黑云母(类型二)具有较低的X_(Mg)值和Fe~(3+)/Fe~(2+)值、较高的Cl含量、∑REE浓度和LREE/HREE值,可作为含钨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指标。  相似文献   

15.
赵德奎  舒旺杰 《安徽地质》2017,27(4):252-255
安徽贵池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铜、铁、金、银、钼、硫等矿产资源丰富。区内相继发现了铜山铜矿、黄山岭铅锌矿、黄山岭深部及外围钼多金属矿、西山钼矿、抛刀岭(铺庄)金矿、花山锑金矿等大中型矿床,显示出良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区内中生带岩浆岩活动强烈,具有多期次多阶段活动的特征。作者通过贵池地区岩浆岩演化特征及成矿岩体的判别进行研究,对拓展该地区找矿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的物质来源, 探讨其成岩、成矿机制, 通过现场调查, 结合矿床地质成矿条件, 对矿区典型的岩浆岩、围岩及矿石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S、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 矿区岩体属中酸性岩, 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源于深部, 上侵时受地壳混染, 具同源特征.不同地质体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 岩浆岩、矽卡岩和矿石为同一成矿系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区花岗岩产于火山弧环境.矿石硫同位素δ34SCDT值为4.4×10-3~11.0×10-3, 处于岩浆硫跟围岩混合硫范围内, 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矿石铅同位素Th/U值范围为3.46~3.69, μ值为9.46~9.52, 均低于9.58, 介于地壳与原始地幔值之间, 反应矿石铅具深源铅和壳源铅特征.铅同位素特征参数示踪、构造模式示踪和Δβ-Δγ图解示踪的结果表明: 铅来源与岩浆作用有关, 以壳源铅为主并混合少量深源地幔铅.总结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 少量来源于周围地层.矿区岩体成矿演化过程复杂, 在岩体中形成斑岩型铜、钼矿化, 在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铅、锌矿化, 及至后期热液作用形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化, 是一个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7.
对该区燕山期斑岩铜多金属成矿系列进行了REE地球化学研究,并结合岩石化学、包体、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综合分析。各(蚀变)岩体REE分布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在乌山矿床Q-Kf、Q-Ser、I-H三个蚀变带中REE分别呈氯化物、F~-络合物、F~-、CO_3~(2-)络合物形式。蚀变是两期叠加的,REE的淋滤、沉淀伴随成矿元素的再活化、再富集。首次发现铕亏损对矿化具有指示意义,蚀变岩δEu愈小,矿化愈好。提出了斑岩体含矿性的五条判别标志,据此对外围岩体含矿性进行了判别排队。  相似文献   

18.
哈勒尕提-木祖克铁铜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内发现的一处典型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目前为中型规模,有达到大型矿床的潜力。矿体赋存于大瓦布拉克岩体与上奥陶统呼独克达坂组(O3h)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的接触带。成矿受岩浆岩、地层岩性和接触带构造"三位一体"联合控制。大瓦布拉克岩体主要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显示高硅、准铝、低镁、富碱、富钾,为I型花岗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具俯冲带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呼独克达坂组(O3h)碳酸盐岩地球化学性质活泼且富含铜、锌,有利于含矿热液交代成矿,是区域找矿的优势层位。接触带构造既是成矿地球化学障,又是良好的成矿热液运移通道,直接控制着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19.
豫西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是与中酸性斑岩小侵入体具成因联系的大型热液交代型矿床;矿床赋矿地层主要为蓟县系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含燧石条带白云岩;矿床的成矿岩体呈复式微型岩株,中心相为钾长花岗斑岩,边缘相为石英闪长斑岩,岩体为超浅成侵入伴随隐爆作用的次火山相岩浆岩;矿床以硫铁矿为主体,共/伴生有铁、铜、钼、铅、锌、银、金等;矿体以透镜状为主,均为隐伏矿体;成矿分为磁铁矿-赤铁矿阶段、石英-辉钼矿阶段、石英-中粗粒黄铁矿阶段、黄铜矿-磁黄铁矿阶段;铅锌硫化物为最晚期产物。银家沟硫铁多金属矿床具有成矿物质多来源、成矿多阶段的特点。成矿岩体自身携带大量成矿元素,同时萃取了围岩中的多种成矿元素,在环境适合的条件下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20.
黄沙坪矿区岩浆岩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正春 《矿产与地质》1996,10(6):400-405
在总结黄沙坪矿区各类岩浆岩特征及其控矿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岩浆岩的演化系列及其成因,认为区内301花岗斑岩和304花斑岩是多金属矿的主要成矿源岩,而石英斑岩则是区内斑岩铜矿的成矿岩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