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土流失评价研究历经近70年的发展,几经演化,其核心内容就在于定量评价模型及其各参数的算式算法.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基于GIS和遥感技术的水土流失模型的发展、演化、各因子的取值算法及其经验值,对其中USLE与CSLE的区别及其因子的取值算法进行了汇总,并指出适用中国实际情况的水土流失方程.  相似文献   

2.
用定量遥感方法监测UNDP试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的组成和基本原理,重点叙述了它在小流域治理试区的应用作业和应用结果,并讨论了它的适应性、准确性、实用性和应用前景等。该法的监测模型可与美国近年刊出的RUSLE相媲美,且其因子算式算法系由我国实测资料所建,故更适合我国水土流失实际的应用效果,尤其适用于遥感和GIS数据的微机处理。其应用结果,不仅有比常规调查法和定性遥感法更准确实用的流失总量、各级面积的统计数据和流失现状图,而且还有流失治理规划的防治强度预报图。在UNDP试区应用表明,该法所建立的系统,也可对小流域(大于7km2)每年实施监测,以获水土流失变化动态的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3.
刘同庆  陈有明 《安徽地质》2010,20(4):287-290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起实施了"长江流域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工作周期为3年。本文为其子项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监测"部分研究成果。文章以此次调查成果为依据,选择了经济活力较强经济发展较快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加以介绍,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研究了水土流失与基础地质环境的相关因素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在基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方面的应用情况,供同行们切磋。  相似文献   

4.
晋陕蒙能源基地榆神府矿区水土流失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陕蒙能源基地榆神府矿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黄土丘陵区和毛乌素沙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是该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根据1987年、1992年和1999年三期TM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成果,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功能的支持下,应用层次分析法,评价了该区水土流失现状,初步揭示了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结合调查成果,研究了矿山开发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预测评价,为该区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定量评价模型的组成、各参数因子的算式算法 ,以及该模型在贵州省 (原 )安顺市的应用结果。模型是以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RUSLE)为核心 ,在GIS中建立模型各因子空间数据 ,并通过PAMAP对它们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评价结果表明 ,(原 )安顺市年平均土壤流失总量为 86777吨 ,平均侵蚀模数为 4 0 9.4t/km2 ·a;轻度以上侵蚀面积 72 .7km2 ,强度以上侵蚀面积 53 .2km2 (含剧烈侵蚀面积 3 0 .9km2 )。其平均侵蚀模数与以往实测调查结果相比有 97.5%的一致性 ,表明该方法在贵州省岩溶地区的水土流失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卫星遥感技术在江西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越  彭泽洲  滑舸 《江西地质》2001,15(3):197-202
江西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造成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江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用遥感技术,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水土流失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方法。本文应用“3S”技术,对江西省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其遥感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论述了水土流失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进而提出了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由于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的需要、土壤侵蚀学科自身的进步和全球变化研究的促进,过去的1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区域尺度土壤侵蚀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已经开展的主要研究包括:全球和区域(包括国家尺度)土壤侵蚀调查、区域土壤侵蚀过程和尺度效应、区域土壤侵蚀因子和区域土壤侵蚀模型等。将区域土壤侵蚀作为现代陆地地表过程的一部分,充分考虑全球变化的影响,集成土壤侵蚀研究成果与遥感和GIS技术,开发分布式区域土壤侵蚀模型,成为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的基本趋势。在对国内外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评述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近期在区域土壤侵蚀方面研究的重点问题为:区域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尺度效应的量化描述、区域土壤侵蚀模型开发、区域土壤侵蚀动态模拟与趋势预测、区域土壤侵蚀与全球变化关系研究和区域土壤侵蚀数据处理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藏北高原地区给水站快速选址的需求,从该区气象水文、地质环境和地貌条件出发,对给水站选址的遥感多指标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减小了模型复杂度和遥感信息提取的工作量。采用模糊评价算法对各指标进行规范化,构建高原地区给水站选址多指标评价模型; 采用加权合成算法计算给水站选址评估指数。研究区实地勘查表明,选址评估指数的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该模型在高原地区给水站选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鉴于盐湖水体矿化度含量定量反演研究较少,且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反演的矿化度含量精度偏低,文章以柴达木盆地西部尕斯库勒盐湖为例,基于WorldView-Ⅱ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实测矿化度数据,开展了盐湖湖表水体矿化度含量定量反演技术研究。通过开展盐湖水际线提取、盐湖水体矿化度光谱诊断特征分析、矿化度识别遥感指数构建、矿化度遥感信息分离和线性回归模拟,构建了盐湖矿化度含量定量反演模型。经评价,模型反演精度为96.61%。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orldView-II高分数据定量反演盐湖矿化度含量的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对于快速定量识别盐湖矿化度含量,降低盐湖矿化度调查和分析成本,预测富矿水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主要论述了综合信息区域成矿预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原理包括:成矿学原理、地球化学原理、地球物理和遥感地质原理。文章认为,地球化学信息对任何矿种都是直接找矿信息,其信息特征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矿产资源体的特征,从区域综合异常评价的角度,综合3住处成矿系列预测,实质上是运用数学模型对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产出的地质背景(地层、岩体和构造)的综合定量评价,从而提高了异常评价的有效性。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综合信息成矿系列预测图的编制和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建立。文中强调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异常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地质体或矿产资源体为单元,进行信息提取、关联和转换,最终建立综合信息成矿系列找矿模型,通过找矿模型这民矿系列的定量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1.
遥感数据的尺度效应决定了可识别内容与识别精度,同一区域内的遥感数据尺度不同,同样的遥感处理模型或者方法将得到不同的处理结果。以宝鸡黄土区滑坡遥感调查为基础,对不同遥感数据源的滑坡体的最小可识别面积、图斑面积精度测算、最佳及最大成图比例尺、遥感地质灾害解译对比性分析、滑坡遥感解译精度评价等等与遥感尺度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宝鸡黄土区,调查大、中型以上滑坡的信息,可以采用SPOT-5(2.5 m)融合图像数据,比例尺为1∶25000或1∶50000;调查中型、小型滑坡及较大滑坡体内部结构定量信息,可以采用Quick Bird(0.61 m)融合图像数据,比例尺为1∶5000。  相似文献   

12.
毛小平  张志庭  钱真 《江苏地质》2012,36(3):265-273
在三维模型表达中,相对于PEBI、径向(Radial)网格而言,角点网格是目前油气田开发研究比较通用的一种三维模型。它在表达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性上较为突出。在油气勘探研究中,一般使用常规的面模型来进行各种定量模拟评价,这对于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的油气成藏过程定量模拟与分析而言,显得精度不够。因此,基于角点网格模型的油气成藏过程的算法研究和应用在勘探评价中显得尤为重要。探讨了角点网格模型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管理与表达优势,讨论了如何将传统的面模型模拟算法改进成新的角点模型,研究了相应的算法,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多尺度空间加密、角点网格结构及表达模型的优势、各单元网格岩性属性提取与使用、烃源岩厚度分配、运移网格间的匹配关系等问题,从三维表达、五史(构造史、热史、生烃史、排烃史及运聚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3.
郭玉斌 《福建地质》2013,32(2):139-145
基于RapidEye遥感影像资料,结合福建安溪水土流失调查应用研究,总结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土流失调查编图的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东青城子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区。在分析其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提出了有利的含矿层位、各级断裂构造及中生代岩体对金银多金属矿化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找矿模型的指导下,该地区主要通过详细地质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高精度磁测扫面、遥感解译等工作,寻找与矿化有关的异常信息,进一步筛选出10余处可供调查评价并且资源潜力巨大的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蒸散发定量估算一直是水科学领域的研究前沿,水文模型和遥感反演是当前估算区域蒸散发的常用手段。研究通过数据同化,集成水文模型和遥感模型的优势,耦合遥感蒸散发到水文模型中以实现多源数据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选择北京市沙河流域为研究区,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作为模型算子,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算法,利用双层遥感模型模拟的蒸散发同化水文模型,并基于地面通量站观测的日蒸散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同化结果与观测数据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较同化前减少,精度进一步提升,且当遥感观测输入频繁时精度改善明显。研究证明基于水文模型的蒸散发数据同化系统,是一种可实现输出精度更高和时序连续的区域蒸散发的新型模式。该成果将进一步丰富创新蒸散发估算的学科内容,为准确理解区域水循环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矿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及勘查评价开放研究实验室简介胡光道(中国地质大学数学地质遥感地质研究所,武汉,430074)本开放实验室主要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勘查及评价方面的研究。已建成系统勘查与定量评价、数学地质遥感地质和信息系统与数值模拟3个分室,...  相似文献   

17.
遥感尺度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3,他引:56  
尺度是与空间现象有关的术语,在地学研究中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忽视遥感观测的尺度效应,使得对地观测难以获得精确的地表参数,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际遥感界的重视,遥感物理建模和遥感数据应用都有尺度问题,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建立遥感尺度转换模型和信息转换模型的基础,试图从尺度的定义,遥感尺度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和遥感尺度效应研究常用的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论述遥感尺度问题的研究进展,像元尺度上地表参数的定量描述是遥感信息尺度转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 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 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桂林毛村岩溶地下河流域水土流失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成英  吴虹 《中国岩溶》2009,28(2):206-211
为了给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发展演变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选择桂林毛村岩溶地下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两期遥感影像对该区影响水土流失的三个主要自然要素,即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信息提取,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平台,参考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对该区两个时期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监测结果显示,研究区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越容易流失,而且水土流失强度级别增大;植被覆盖度对水土流失强度起着控制性作用,为抑制并缩减水土流失面积,应保护植被,退耕还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比较缓慢,导致水土流失面积变化幅度不大。上述结果表明,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的监测、评价、预测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数据采集方法严重制约了土壤侵蚀评价实时、快速的要求。文章以福建花山溪流域为例,基于“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式”(USLE)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模型,利用多时效、多光谱的遥感数据,在ERDAS8.5软件平台上,研究提取流域动态最易变化的植被、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证实,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影响土壤侵蚀的基本参数.进而实现对区域流域土壤侵蚀的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