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矿集区成矿构造剖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荣科 《地质与勘探》2010,46(1):93-101
甘肃肃北县公婆泉铜矿是北山成矿带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床,作者运用矿田构造分析思路,综合利用重力、遥感、矿床勘查及同位素测年资料,研究了控制该矿带?矿田?矿体的不同级次构造的空间展布及形成演化,厘定出4级成矿构造:斜切弧的北西向深大断裂控制了公婆泉铜矿、勒巴泉铜矿、红柳沟铜矿、419铜矿等构成的矿集区的展布,公婆泉铜矿田?各矿区?各矿段的分布分别受控于代表岩基?岩浆柱或浅部岩浆房?热液通道的一、二、三级环形组构,各个热液通道内的矿体至少呈深浅两层矿体群出现。类似的环形构造FV1?10及外围是公婆泉铜矿田重要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陕西南部花岗岩带的空间展布特征为“菱形网格”状,这种分布特征是深部构造和浅部构造相互叠加的具体表现。花岗岩类作为地球整个发展史中地壳演化的标准建造,其时空展布特征不仅与地壳(岩浆源区岩石)的性质,及基性,中性侵入岩的共生组合等地质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本区地块的发展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构造-岩浆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招掖金矿带的金矿床受花岗岩类型及构造控制,使其分布很不均匀。金矿化集中发育在栖霞—掖县复背斜翼部的交代花岗岩中,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而在复背斜核部的重熔花岗岩中很不发育。本文通过构造-花岗岩的控矿作用,对本区金矿控制条件提出了新的看法:①构造-岩浆控制了金矿床的空间展布;②构造-岩浆演化控制了金矿的成矿演化;③内生成矿作用与构造-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
鲁西隆起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特征及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地质调查表明,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十分发育,其构造样式复杂.主要形式为陡倾斜的伸展断裂和缓倾斜的滑脱断层组成的复合伸展断裂系统.陡倾斜的伸展断裂构成鲁西伸展断裂系的主体,是控制其南部凹陷沉积的边界断裂.断裂带中构造角砾岩、断层泥发育,并有小褶皱、擦痕等显示断裂活动的标志.缓倾斜的滑脱断层在鲁西隆起区广泛发育,分为深、浅两个层次,浅层次中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与太古宇之间.滑脱面上盘的寒武系底部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褶皱和破碎带发育,下盘构造相对简单,仅挤压破碎.深层次滑脱断层发育在中地壳低速层处,控制着浅层次滑脱断层的形成与分布.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鲁西隆起的伸展断裂系统是由晚中生代以来两次大规模的伸展运动形成的,形成机制上,与中、新生代郯庐断裂的走滑活动、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以及岩浆上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兴安岭北段铜矿带花岗岩岩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分布着许多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不同时期的侵入岩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分性。华力西期花岗岩体的分带性最明显。区内侵入岩受断裂构造控制,因而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类多按一定方向呈线状或串珠状展布,构成不同岩类的线形岩带。同源不同期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花岗闪长岩浆活动及其同期的喷出岩浆活动使矿区构成了一个低压多变的岩浆系统,岩浆房从围岩中抽进H2O和溶解于其中的矿化剂与金属等,从而逐渐演化为富水的含铜岩浆房。  相似文献   

6.
藏东花岗岩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藏东花岗岩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中屠保湧(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一、藏东花岗岩类地质简介藏东地区在区域构造上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南部,属南北向“三江”构造岩浆带的中北段。本区花岗岩体的侵位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花岗岩带的展布方向与区域(北...  相似文献   

7.
龙毅  陈汉林  程晓敢  林秀斌  张耀  成亚 《地质学报》2020,94(6):1763-1779
在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中,滑脱层是影响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乌什和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主要受到深浅两套滑脱层的控制,且浅部滑脱层沿走向存在厚度和性质差异。本文采用物理模拟研究方法,结合乌什和库车褶皱冲断带的地质背景,设计了4组实验模型,研究双滑脱层模型中浅部滑脱层沿走向的厚度与性质差异对褶皱冲断带变形的影响。实验中用微玻璃珠模拟页岩、泥岩等脆性滑脱层,用硅胶模拟盐岩、膏盐岩等韧性滑脱层。实验模型共铺设两套滑脱层,其中基底滑脱层为均匀分布的脆性滑脱层,而浅部滑脱层沿走向存在厚度和性质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在双滑脱层模型中,浅部滑脱层沿走向的厚度与性质差异对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及楔体坡度值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具体表现为:①当浅部滑脱层沿走向存在厚度差异时,浅部滑脱层较薄一侧的变形制约较厚一侧的变形传递,导致模型整体变形前锋的传递距离较近,且模型两侧的变形前锋的扩展范围基本一致。较薄一侧的断层发育数量明显比较厚一侧的数量多、间距小,且楔体坡度值自较薄一侧向较厚一侧逐渐减小。②当浅部滑脱层沿走向存在性质差异时,浅部脆性滑脱层一侧表现为上下一体的变形,而韧性滑脱层一侧表现为上下分层变形。在两侧浅部滑脱层厚度一致的情况下,韧性滑脱层一侧的传播速度总体快于脆性滑脱层一侧,但两者的最终传递距离趋于一致,楔体坡度值从脆性滑脱层一侧向韧性滑脱层一侧逐渐减小;当浅部脆性滑脱层的厚度减小时,随着缩短量的持续增加,模型两侧变形前锋的传递距离仍然具有趋于一致特点,且模型的楔体坡度值整体偏大,但脆性滑脱层一侧的楔体坡度值始终大于韧性滑脱层一侧。此外,模拟结果验证了在乌什和库车褶皱冲断带中,浅部滑脱层沿走向的性质差异是造成构造样式差异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并不一定是造成该冲断带变形前锋发生大规模偏转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北东段铜矿带花岗岩岩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分布着许多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不同时期的侵入岩其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区性.华力西期花岗岩体的分带性最明显.区内侵入岩受断裂构造控制,因而不同期次的花岗岩类多按一定方向呈线状或串珠状展布,构成不同岩类的线形岩带.同源不同期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与成矿关系密切,花岗闪长岩浆活动及其同期的喷出岩浆活动使矿区构成了一个低压多变的岩浆系统,岩浆房从围岩中抽进H2O和溶解于其中的矿化剂与金属等,从而逐渐演化为富水的含铜岩浆房.  相似文献   

9.
板内扭压造山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东旭 《地学前缘》1999,6(4):317-322
据中国大陆板块内部构造特征提出两种扭压造山机制:(1) 扭压滑脱褶皱造山作用;(2) 扭压斜滑断裂岩浆造山作用。前者以扬子板块内的武陵山台褶带为例,后者以华北板块内的太行山断裂岩浆带为例。扭压滑脱褶皱造山作用表现为沉积盖层呈隔档式及隔槽式褶皱;结晶基底呈大型隆起和拗折,莫霍面下降,从而使地壳增厚,构成造山带。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滑脱褶皱带的整体形状呈S状展布,其中的次级褶皱呈雁行状斜列,表明这类造山带的形成除受水平挤压作用外,还伴有左行剪切作用。扭压斜滑断裂岩浆造山作用表现为沿断裂带有一系列花岗质深成岩体展布。这些断裂不仅深切地幔,而且导致下地壳局部融熔形成花岗岩浆,驱动岩浆斜向上升,并控制岩体侵位。与此同时地壳在平面上缩短,垂向上增厚,构成造山带。上述两种造山作用一致表明,东亚大陆在中生代时曾相对太平洋板块向南滑移  相似文献   

10.
王朴  王国灿  刘超  王岸  叶润青 《地球科学》2008,33(2):174-182
通过对商麻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详细构造解析, 鉴别出呈先后依次发育层次由深到浅的3种不同构造层次的伸展性断裂构造活动, 从早到晚分别为: ①低角度向北西西方向滑脱的韧性剪切; ②西倾的低角度脆性、脆-韧性滑脱正断层; ③西倾的高角度脆性正断层.在构造年代学的基础上, 选择①末期与围岩同构造并顺围岩面理侵入结晶的花岗质伟晶岩脉和后期的花岗岩侵入体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试, 花岗质伟晶岩脉中13颗岩浆锆石给出了125.9±4.2Ma的年龄数据, 花岗岩中10颗岩浆锆石给出了118.8±4.1Ma年龄数据, 从而可以将商麻断裂带从伸展滑脱型韧性变形向脆性滑脱断层转换的时间很好的约束在126~119Ma之间.通过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 笔者将罗田穹窿形成的时间限定在了150~126Ma之间, 为研究整个大别山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年代学约束.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地学界同行们对秦岭地下结构呈“立交桥”式之说尤为关注,深感这一提法形象、新颖、独特,较合理地解释了这一复合型造山带浅、深部地质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资料、现象,又较为确切地阐述了秦岭造山带浅部地质体与深部构造的内在联系。是谁最先提出这~学说,现按已公开发表的文章和报导的时序,列述如后。(1)严阵、黄云玉在《秦巴花岗岩类演化与深部构造关系的探讨》(陕西地质1989年第1期)一文中明确指出:黎巴地区的构造线浅部呈东西向展布,深部是南北向展布,作者把这种深浅异向的构造暂称‘立交桥’构造。”笔者认为这是秦岭地…  相似文献   

12.
九瑞矿集区属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彭山多金属矿田位于九瑞矿集区的南部,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其构造样式还存在争议。通过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等综合分析,提出彭山矿田受控于岩浆核杂岩构造,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的核心由燕山中期隐伏的隆起即椭圆状花岗岩类侵入岩体构成,并在燕山晚期定型。外围沉积岩呈穹窿状、带状围绕彭山岩浆核杂岩展布。周围的断裂带倾向背离该岩浆核杂岩,呈铲状分布,反映出拆离构造的特征。彭山矿田以花岗杂岩体为中心,向四周出现高温矿种向低温矿种变化的砷矿(毒砂)-锡矿-铅锌矿-萤石矿-重晶石矿等“晕圈型”的矿带类型,亦均是沿着多层次滑脱拆离断层矿物富集的结果,矿化作用在岩浆核杂岩的内外接触带产生,最终在构造应力的松弛阶段形成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脉状等锡-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构造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鲁西地区存在区域规模的伸展滑脱构造,滑脱构造破碎带是该区进行金矿、铁矿和油气分布预测的关键。浅层次滑脱构造最具规模的位于下寒武统朱砂洞组碎屑岩与太古宇变质岩和石炭系—二叠系与奥陶系之间。滑脱面上各种碎裂岩、揉皱发育,伴有动力变质作用,其上朱砂洞组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或重复,滑动方向主要向北。深层次滑脱构造主要发育在地壳的低速层,滑动方向与浅层次相反。大规模的构造滑动始于早白垩世(130~110Ma)岩石圈的伸展,始新世(43~37Ma)持续活动。深层次对浅层次构造滑动起控制作用,进而控制了鲁西地区金、铁等似层状矿床的形成、储集和分布,以及烃源岩的形成、油气的储集和分布。  相似文献   

14.
冀东峪耳崖金矿成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幔枝构造外国主折离带上盘盖层中,受反向铲状断层和次级折离带共同控制的典型金矿。突出表现为复合构造控制燕山花岗质岩体呈塔状展布,而次级折离带的持续折离滑脱使成岩后的岩床状花岗岩产生一系列缓倾裂隙,并成为主成矿期的主要储矿构造扩容带。文中探讨了冀东是区地质演化过程,分析了区域成矿构造特征,总结了成矿作用机理,归纳了成矿模式。认为深部找矿仍有较大远景。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巴硬格莉沟地区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省中部巴硬格莉沟地区的成矿作用受北西向的哇洪山—温泉构造岩浆岩带控制。区内广泛出露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以及在断裂带附近矿化异常的地质特征表明 :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是巴硬格莉沟地区Cu、Pb、Zn、Ag等多金属矿成矿的主导因素 ,在哇洪山—温泉构造岩浆岩带 ,NS向、EW向的复合构造控制了本区内矿体和矿脉的展布。对区内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 ,巴硬格莉沟地区中酸性岩类属于改造型的花岗岩类 ,花岗岩的K -Ar同位素年龄为印支期 ,且与矿石的Pb同位素年龄相近 ,说明巴硬格莉沟成矿时期与成岩年龄接近 ;并且推测成矿元素与花岗岩应来自同一源区。局部破碎变质带内花岗岩类中Cu、Pb、Zn成矿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说明多金属成矿元素来自同一围岩 ,总体显示成矿不但严格受构造控制 ,而且成矿后期改造对它的叠加作用也十分显著。巴硬格莉沟地区加里东期以后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聚集了以碱质中酸性岩为主的花岗岩类 ,致使Cu、Pb、Zn、Ag为主的成矿元素分异并且重新富集。在北西向碱质酸性岩石系列附近遗留了规模大且同方向展布的断裂系列 ,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多处出现成矿异常分别显示该区可能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16.
武功山中生代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平面形态呈近椭圆形,长轴呈近东西向展布。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轴部主要山露中生代花岗岩类,其南北两侧为厚度较大、强烈韧性剪切的花岗质片麻岩,韧性变化时代为晚印支-燕山期;近东西向展布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萍乡、安福盆地分别位于其北、南两侧的山前低地。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具三层结构,由脆性形带、低绿片相变质流变层-角闪岩相糜棱岩带和中生代似斑状花岗岩构成。中生代花岗岩群的东西向发布规律表明其侵入活动受东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深成花岗岩浆隆升作用是发生强烈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热源影响动力变形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功山是一个从岩体核部朝山北两侧山外倾斜滑移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17.
武功山中生代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平面形态呈近椭圆形,长轴呈近东西向展布.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轴部主要出露中生代花岗岩类,其南北两侧为厚度较大、强烈韧性剪切的花岗质片麻岩,韧性变形时代为晚印支-燕山期;近东西向展布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萍乡、安福盆地分别位于其北、南两侧的山前低地.武功山花岗质穹隆伸展构造具三层结构,由脆性变形带、低绿片岩相变质流变层-角闪岩相糜棱岩带和中生代似斑状花岗岩构成.中生代花岗岩群的东西向分布规律表明其侵入活动受东西向基底断裂的控制.深成花岗岩浆隆升作用是发生强烈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热源并影响动力变形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武功山是一个从岩体核部朝南北两侧山外倾斜滑移的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18.
李三忠  杨振升 《岩石学报》1997,13(2):189-202
通过对胶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裂谷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伸展构造环境下中深部地壳花岗质岩浆侵位的一种模式,即花岗质岩浆沿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拆离滑脱带多次贯入,形成岩席,之后随着地壳拉伸(或伸展)作用,这些岩席逐渐远离侵位中心,发生侧向迁移。这种大陆壳内中深部花岗质岩浆的侵位和地壳的侧向伸展的模式,与有些学者提出的大洋中脊玄武质岩浆的侵位和洋壳扩张的模式是基本相似的。这一模式也是大陆地壳快速生长加厚的一种有效机制。由于花岗质岩浆的上涌引起上覆盖层因重力失稳形成一系列顺层滑脱构造组合。它们与花岗岩和基底共同构成中深构造层次岩浆隆起-顺层分层滑脱构造系  相似文献   

19.
王吉琚  余和勇 《矿床地质》1992,11(4):331-340
青龙—阜新构造岩浆成矿带,展布2类5型中生代花岗岩27处,分5次侵入,燕山期第2序Ⅰ型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成矿直接有关。两大矿源层——建平群中的钼铜金硫和长城系中的铅锌锰铁。壳源重熔花岗岩浆以多种方式将多源成矿物质汇集成多种类型的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形成紧密共生有规律展布的花岗岩成矿系列。在水平方向上以花岗岩体为中心划分出四个成矿带和相应的三套围岩蚀变组合。火山机构中由下而上呈现两层楼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岫岩石庙子金矿床产于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体中,受"S"形展布的追踪断裂构造带控制;具有典型岩浆热液金矿床成因特点。在NE向"S"形展布的断裂构造中,构造复合部位对成矿有利;构造的转弯处储矿条件较好,金的品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