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地方节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指标进行选取并尝试构建.后运用德尔菲法和模糊打分法进行评价打分,确定权重.最后以福建邵武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论表明县域节庆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包括资源禀赋、环境水平和开发条件三大部分,且比重依次递减.强调节庆旅游资源开发要注重其文化内涵的挖掘.邵武作为县域经济的典型,可在文化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节庆旅游业态的选择和旅游产品的设计来是实现更全面而深刻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地域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旅游形象是旅游开发、营销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地域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象征。旅游形象工程包括景观建设、环境塑造、服务接待、人文环境培育、市场宣传促销为重点的,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多主体参与的复杂工程。开发旅游形象来传播旅游信息应顺应媒介多样化、整体化、动态化的发展趋势,充分应用现代媒介传播手段,并侧重运用节庆活动、标牌、风光电视片、广告、口碑等具有实效和特色的途径,形成不同组合的营销优先方案,以取得地域旅游形象整体营销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旅游节庆品牌认知是衡量游客认识和理解节庆品牌内涵及价值的标准,城市旅游节庆的主题也体现了城市意象的相关元素。在分析台北市地理区位、社会文化和城市功能等属性后,明确了台北具有"生态、创意、旅游"三大城市意象。以台北101跨年晚会为例,研究旅游节庆品牌认知对游客支持意愿的影响,分析旅游节庆对推广城市意象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品牌信任、品牌忠诚度是影响游客支持意愿的六大驱动因素;节庆品牌认知对支持意愿的影响存在年龄、学历和居住地三方面的群体差异性;基于城市意象特征塑造旅游节庆品牌有利于推广城市意象,并延长节庆品牌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4.
自驾车旅游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近几个黄金周里自驾车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各地旅游的新亮点。在目前理论研究匮乏的情况下,认清其概念、内涵和其发展需要的客观基础显得十分必要。加强对自驾车旅游的市场特点和产品组成要素的研究将有利于中国自驾车旅游下一步的健康发展。一些发达国家自驾车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可以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从政府、自驾车旅游俱乐部、旅行社、媒体等几个自驾车旅游重要参与主体的角度探讨中国自驾车旅游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连云港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深入分析了连云港市的海、山、古文化、生态等旅游形象要素和主要旅游市场的基础上,根据连云港市旅游形象的主要诉求对象为以国内尤其是内陆游客为主,兼顾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影响圈的特点,为其确定了“东海仙山、孙猴故里”的形象定位,并对该定位的资源和市场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做好旅游形象设计、加大形象传播力度、创建节庆活动等措施来塑造与推广旅游形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葡萄酒消费在中国的增长,葡萄酒旅游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已有研究表明葡萄酒旅游资源开发受游客感知和满意的深刻影响。为全面理解游客感知与偏好对葡萄酒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过程及机制,本研究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方法,针对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从旅游者感知视角,在揭示当地葡萄酒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的基础上,从设施与环境、服务认知、旅游功能、资源价值、资源保护等五个维度,分析了影响葡萄酒旅游开发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葡萄酒旅游作为特殊新兴体验产品,游客群体具有明显的收入水平、年龄结构、出游方式等差异化的市场特征;(2)葡萄酒旅游资源价值是影响游客感知的最重要因子,其旅游功能舒适性对游客感知也具有突出吸引力和价值,同时服务质量是支持葡萄酒旅游游客感知的重要因子;(3)尽管在葡萄酒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中,设施与环境感知、资源保护感知对葡萄酒旅游者的支持度影响不大,但其仍为目的地葡萄酒旅游开发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7.
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上,定量研究较少。文章在对乡村旅游研究述评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和统计分析法,以西南农家旅游的典型——成都市为例,分析了影响城市郊区乡村旅游的人文因素、资源因素、管理因素。对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休闲传统、客源市场和交通便捷性、节庆活动和知名度、空间竞争、旅游资源条件、政府的支持力度、经营者投资和管理水平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丁媛 《热带地理》2007,27(2):170-174
在对南岳衡山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岳衡山进行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体验旅游4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就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我国校园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旅游的升温最终将校园这一“文化圣地”推到了游客面前。面对如潮般的游客,学校和旅游主管部门处于“几多欢喜几多忧”的境地,如何协调三者的关系、促进校园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极具理论及现实意义的问题。我国拥有发展校园旅游的资源、市场及时代条件,要使这一新兴的旅游项目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又一拳头产品,观念的解放、部门的合作和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等是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颁布,为中国正处于发展中的现代农业旅游确立了典型,起到积极示范带头作用,将引领中国农业旅游朝着规范化、高品质化的方向发展.结合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3个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立足于示范点主体内容、地域类型、经济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中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The anthropogenic heat release from tourism activities has a cumulative effect on glacial retreat when coupled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glacial tourism activities on glaciers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acial tourism have become urgent issues. Taking Yulong and Hailuogou glacier tourism destinations as examples, we collected survey questionnaires related to glacial tourists (n=1113) and tourism companies (n=329) by systematic field surveys during 2016-2017, and we obtained data on energy consumption from catering, accommodation, transportation, sightseeing, shopping, entertainment, and waste disposal. This study builds a responsible tourism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used to engage stakeholders (mainly tourism companies, tourists, local governments, tourism associations,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responsible touris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s of tourism activities on glaciers. These strategies mainly include: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supply of tourism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moting the consumption of low-energy tourism products and services,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low-energy consump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for energy savings and consumption reduction, and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responsible tourism management. A rewsponsible tourism system allows stakeholders to properly address this dilemma, intern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o find their intrinsic self-discipline, and work together to fulfill the public responsibility of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acial tourism.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is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ree aspect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a survey and evaluation of Sichuan tourism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Sichu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s tourism resources was considered and seven factors were evaluated: tourism in ancient towns, tourism in ethnic areas, folk tourism, eco-tourism, rural tourism, red tourism and earthquake tourism. The article also addre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Most existing 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are based on applied research; they are deficient in both scope and depth, and cannot serve a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market demand for tourism,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agement mechanisms 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uture, tourism theories like space theory for space competition, RMP analysis theory, cultural ecology theory, and other tourism theories should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ichuan. Whether the subject matter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rket dem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construction, regional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r other concerns, this will allow more systematic, in-depth studies that produce improved results that are both pertinent and realistic.  相似文献   

13.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围绕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深入探讨了袂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即加强区域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走生态旅游之路,利用旅游产业政策作保障,依靠科学技术及公众的积极支持,充分发挥民主、法制及计算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公平发展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界共同进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时空体系。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的旅游规划,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设计,需要有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管理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这一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为例,构建酒庄和景点之间的空间联系网络,并对影响目的地空间网络结构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门景点处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网络中心,而非酒庄。区域、节点等级、获得等级的时间与可访问性等因素显著影响了新兴葡萄酒目的地的网络结构;在新兴葡萄酒旅游目的地,位于相同区域的酒庄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可以共享客源;酒庄获得类似等级以及获级时间邻近也可共享网络吸引葡萄酒游客。然而,成立时间和景点类型并不是葡萄酒旅游地空间网络的重要影响指标。基于此,提出当地政府应制定促进和发展葡萄酒旅游的战略计划,推动葡萄酒品牌形象提升;酒庄应提升自身星级,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接待能力,从而承接更多客流量,获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旅游解说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对国外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旅游解说的起源、原理、内涵、框架、功能、受众类型、解说方式、解说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综合了国内旅游研究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寻找出国内解说研究与国外解说研究的差距,借此推动国内的旅游解说系统研究,从而更好地为旅游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游客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该文对1980年以来我国区域旅游环境的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对文献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区域旅游环境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环境质量及其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保护对策与旅游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就上述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探讨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区域旅游环境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在对已有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中心地的概念与界定方法,分析了旅游中心地理论在旅游空间规划中的指导意义,并以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例,介绍如何将旅游中心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旅游规划当中。  相似文献   

19.
城市旅游到城市群旅游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正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基本地域单元, 城市群旅游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系统总结了城市旅游和城市群旅游的主要研究内容, 分析了城市旅游向城市群旅游转向的推动因素和路径, 最后讨论了城市群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趋势。研究认为, 旅游主要在城市商业区塑造和城市滨水空间开发、经济与就业增长、对城市规划的补充、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引导或加速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6 个方面促进城市发展。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具有互利性、动态性。城市群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发展带动了城市群旅游产业集聚、交通条件提升、空间结构优化、旅游合作4 个方面。全球化与地方化趋势是城市群旅游形成的重要动力, 城镇体系是空间建构的物质基础, 旅游产品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及差异化是推力, 以快速交通为代表的交流手段是科技支撑, 政府对城市群旅游发展起到主要协调作用, 这5 个因素推动着城市旅游向城市群旅游的转变。城市群旅游强调政府和市场调控下多系统、多要素下的动态相互作用, 城市群研究是城市旅游研究的深入。对城市旅游、城市群旅游内容进行系统归纳可为今后城市群旅游研究奠定基础, 拓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陆林 《地理科学》2007,27(4):579-586
近年来,海岛旅游蓬勃发展,海岛旅游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重要领域之一。根据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海岛旅游发展的环境影响、经济影响、社会文化影响、旅游地演化、规划管理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分析,认为国外海岛旅游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形成较完备的体系。国内海岛旅游研究应在理论、方法和内容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