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古气候参数方法对滇西北高原YXL剖面进行孢粉分析,结合定年数据,重建了该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变化和气候变化并与我国南方石笋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从大约31570cal.yrBP以来,滇西北高原总体经历了温凉偏干-冷干-略转暖湿-冷干-转暖增湿-冷干-转为暖湿-温和偏干-温凉偏干的气候变化历程,其间多有反复;YXL剖面孢粉记录与董哥洞、葫芦洞石笋记录在古气候变化大趋势上基本一致,对H2、H1、YD、MWP、LIA等气候事件反映明显;YXL剖面孢粉记录中全新世大暖期升温增湿的速度慢于石笋记录和冰芯记录,其干冷气候期持续时间较长,这些特点均与高原环境有关,并受到青藏高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河河源区干流各水文站和有关气象站、雨量站的气温、降水与径流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及其水文响应. 结果表明: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西北地区西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西部等地降水量显著增加、气候明显由"暖干"转向"暖湿"后, 到21世纪初的年代中期后黄河源区降水量亦出现明显的增长, 气候明显转向暖湿. 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 2005年以来河源区平均年降水量已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进入一个多雨期, 河源区各断面来水量也于2008年后连续多年超过多年均值, 进入一个连续丰水段, 并于2012年达到了自1989年以后20余年来的最大值. 这种变化的前景如何, 目前尚不能确定, 尚需对未来河源区气候在时间与空间上变化的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根据对与该区域气候关系密切的东亚季风活动的研究成果以及对河源区气候与径流变化的观测事实及趋势推测, 未来黄河源区气候向暖湿的转化在时间尺度上年代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孢粉记录揭示的4000 a BP来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鞠远江  刘耕年 《冰川冻土》2004,26(2):166-170
对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附近热融塌陷剖面的分析,重建了该区4000aBP以来的气候演变序列.结果表明:近4000aBP以来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经历了多次干湿变化,即4000~3630aBP为干暖期,3630~2270aBP为凉湿冷湿期,2270~2100aBP为干暖期,2100~1310aBP干暖转化为暖湿期,1310~1100aBP为干暖期,1100aBP至今是凉湿冷湿期.发现本区气候具有典型的西风带影响下的变化特征,遵循暖干同期、冷湿同期的规律;部分层位反映的暖湿气候说明东亚季风强盛时期,可以深入到乌鲁木齐河源地区.  相似文献   

4.
1860-2005年伊塞克湖水位波动与区域气候水文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吉尔吉斯坦天山伊塞克湖1860-2005年的湖水位资料及土尤克苏冰川雪线和卡拉库里气象站1879-1998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伊塞克湖145 a来水位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并与中国新疆天山地区的博斯腾湖及1号冰川雪线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天山伊塞克湖地区近百年来气候一直处于暖干化过程,1986年以后气候有转向暖湿的迹象.这种现象是与我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相对应的,是转型在空间上的向西扩展.分析认为,气候变化的暖湿转型原因主要是全球变暖导致全球水循环速度加快,西风环流和印度洋环流带来的水汽含量增加,导致了该区降水量增加;也与气候变暖使局地蒸发量加大,降水机会增多而引起降水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青土湖地区9500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土湖地区ZY剖面的代用指标分析,研究了该区9500aBP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在9500~6700aBP期间,剖面为风成砂沉积,平均粒径、磁化率、碳酸盐含量和C/N代用指标值均出现了的最低值,代表了湖泊干涸状态下强烈的风力搬运堆积,反映为一种暖干的古气候环境;6700~5800aBP期间,为碳酸盐粉砂质粘土沉积,代用指标的值均为高值,指示高水位、暖湿的古气候环境;5800~2700aBP为碳酸盐粉砂沉积,代用指标的值均表现为中等,代表了低水位状态下的碳酸盐沉积,反映夏季风减弱,区域降水量减少;2700~1100aBP期间为沼泽沉积,此时湖泊水量变化是以人为因素为主还是自然因素为主,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鄱阳湖沉积物的高密度采样和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讨论了鄱阳湖近 8 ka来的古气候环境.鄱阳湖沉积物有机质δ 13C值为-22.42‰~-32.42‰,属 C3类植物来源.暖湿期δ 13C值相对偏负;冷(凉)干期δ 13C值相对偏正.这些记录表明,鄱阳湖近 8 ka来经历了 4次暖湿和 4次冷(凉)干的气候环境变化, 7 900~3 660 a B.P.、3 440~2 990 a B.P.、2 940~2 170 a B.P.、1 820~6 50 a B.P.属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3 660~3 440 a B.P.、2 990~2 940 a B.P.、2 170~1 820 a B.P.、650~200 a B.P.为相对冷凉干旱的气候环境,自 200 a B.P.(1 750 A.D.)以来湖区气候开始转暖.暖湿期持续时间较长,冷(凉)干期持续时间较短,1 000 a B.C.左右为一次重要的气候变冷事件.我国全新世几个特征性气候在湖区均有不同的显示,并与孢粉、硅藻、历史记录所反映的古气候环境对应性较好,可以作为恢复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7.
慕士塔格夏季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伟  姚檀栋  徐柏青 《冰川冻土》2005,27(2):213-219
利用CIRAS SC型号的CO2和H2O分析仪, 对东帕米尔高原慕士塔格地区2003年夏季(6~8月)近地表大气CO2浓度和水汽进行精确持续观测, 给出了我国内陆高原大气近地表 CO2 浓度夏季的变化特征. 观测表明, 该地夏季CO2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 并因受陆地植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土壤微生物等的影响, 有明显的日周期变化. 在短时间尺度上, 其变化趋势与瓦里关站点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与Mauna Loa站点观测结果差别明显. 通过考察当地 CO2浓度与大气水汽的关系, 发现两者具有很显著的反相关性. 上述现象揭示, 慕士塔格近地表大气CO2含量的变化不仅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同时大气中水汽的含量在控制CO2含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盐湖沉积因具有成盐多期性和连续完整性的特点,是恢复成盐期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形成的不同级次盐韵律记录了不同尺度周期下古气候的干湿变化。上白垩统浦口组是淮安盐盆的主要含盐层系,对含盐层段盐韵律的研究有助于恢复该地区成盐期的古气候特征。在对资料井A1井取心段岩心精细观察和岩样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资料井岩性的垂向变化,对浦口组盐韵律特征进行识别并划分。根据盐韵律对古气候的指示作用研究成盐期区块短尺度气候周期下的古气候变化。将淮安盐盆杨槐区块浦口组划分出Ⅰ、Ⅱ、Ⅲ、Ⅳ、Ⅴ级韵律,识别出完整的盐韵律组合,即泥岩—钙芒硝质盐岩—盐岩—钙芒硝质盐岩。含盐段中广泛发育暖温相矿物钙芒硝,指示气候特征为炎热的暖旱型。在Ⅳ级韵律尺度下建立了气候干湿性变化曲线,表明区块气候干湿性波动频繁,但仍以干旱为主,韵律厚度大致反映了气候波动频率大小。  相似文献   

9.
贺兰山中段西侧沙漠戈壁沉积发育,生态环境脆弱,对探讨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与沉积响应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了腾格里沙漠东缘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洪积物剖面进行了初步古环境研究.在数字填图系统和野外路线调查基础上,对贺兰山中段西侧、腾格里沙漠东缘地貌第四纪沉积物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在AMS14C测年基础上,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腰坝地区Qp3-Qhpl洪积剖面沉积物中获得较丰富的植硅体化石,主要类型有方型、长方型、扇型、哑铃型、齿型、帽型、尖型、平滑棒型、刺边棒型、突起棒型、三棱柱型等.此外,沉积物中赋存的大量炭屑和燃烧植硅体反映了古人类活动的历史.运用植硅体组合和温暖指数分析重建了研究区26 ka来的古植被、古气候演化,气候变化自早至晚经历了明显的干凉-暖干-暖湿-冷湿-干冷-暖干-暖湿7个阶段.洪积扇扇缘沉积环境变化反映了气候的干湿变化,且气候干湿变化与区域沙漠化和人类活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暖对甘肃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甘肃80个地面气象站1960-2005年的降水量和气温序列资料,分析了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对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肃全省年平均气温总体呈明显升高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明显减少趋势;甘肃气候变化总体呈暖干趋势.其中,河西呈微弱的暖湿趋势,河东呈显著的暖干旱趋势.3~10月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全省平均气温与干旱受灾面积和粮食减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气候暖干化趋势对农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干旱受灾面积扩大、粮食减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影响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对岷江上游地区叠溪古堰塞湖底部沉积物进行AMS14C定年,得到其沉积时间起始时间约为40.5kaBP。通过沉积物粒度特征的研究得知,粒度指标可以反映降水量变化进而反映气候干湿变化,此外,粒度均值曲线与格陵兰冰心(GISP2)及南京葫芦洞石笋氧同位素曲线的显著相似性说明,粒度特征对全球性气候变化有响应,可以反映气候的冷暖变化。由此,研究区古气候演变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40.5~33.4kaBP)气候冷干,阶段Ⅱ(33.4~31.7kaBP)气候暖湿,阶段Ⅲ(31.7~31.1kaBP)气候较暖湿。而粒度均值曲线与冰心及石笋氧同位素曲线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另一方面可能与当时太阳辐射变化情况以及季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阿拉善高原处于季风边缘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对气候干湿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利用近60a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和Mann-whitney阶段性转换检验方法,分析了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温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在该跃点后的1988201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51987年要高1℃以上,有明显的增温趋势。而年降水量则无明显的增加趋势,尽管部分站点在1991年前后有微弱的增加迹象,但是区域尺度的降水突变还不存在,气候仍以暖干化为主,暂不能得出气候向暖湿转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地区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的黄土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湖周围堆积着很多黄土和风沙沉积,这些风成沉积序列是过去气候变化的良好记录.相对于湖泊沉积,这些沉积物受到的研究较为薄弱.对青海湖南岸的黄土堆积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磁化率、Fe/Mg值、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等气候替代性指标测量.在具有绝对年代标尺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替代性指标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冰消期以来青海湖地区的古气候经历了多次的冷暖和干湿变化过程:14~9 ka间气候前期相对冷干,后期转为凉干,其中可能在11 ka左右存在一次暖湿事件;9~2.5 ka间气候呈暖湿状态;2.5 ka以后的地层扰动较大.黄土和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变化过程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区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洞庭湖区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初步得出以下规律:更新世气候变化剧烈,气候组合暖湿(温湿)与冷干;全新世气候转为温凉,主要气候组合为温湿与凉干;历史时期气候主要仍温湿与凉干交替,但15 世纪以来出现短暂的温干与凉温期;15世纪以来,气候波动频繁,有愈来愈不稳定的趋向,进入20世纪,旱涝灾害更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预计该区未来气候趋向于暖湿,但不排除暖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上升,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灾害,研究古气候变化可以辅以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规律,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本文运用将古论今的方法,依据太湖东岸SZ03孔孢粉植物群的组合特征和各科属含量变化的特点,参考碳屑、低等菌孢子、水生藻类的绝对浓度变化,将钻孔第四纪沉积物划分为四大孢粉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更新世早期气候变化为暖湿-暖相对湿-冷干的过程;更新世中期气候环境开始出现显著波动,经历了相对冷干-冷湿-较暖湿-暖湿-较暖湿的气候;更新世晚期本区经历了最大海侵,全新世时期,处于冰后期,气候回暖,降雨充沛,与现在的气候条件具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白垩纪—古近纪(K-Pg)界限时期发生了地质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之一,重建该时期气候演化历史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对理解深时气候演化规律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海相剖面而言,基于陆相剖面的白垩纪—古近纪界限时期古气候重建研究开展较晚,相关成果缺乏系统总结和集成。本文系统回顾了全球陆相白垩纪—古近纪界限剖面的分布情况和事件年代学新进展,总结了基于以上剖面重建的定量古气候记录和德干火山喷发记录,建立了界限时期中纬度陆地年平均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时间演化序列。陆相剖面分布相对集中且数量较少,中国是该时期陆相剖面发育最多的国家之一,多个盆地已经建立了德干火山喷发记录,在重建该时期陆地气候上具有很大潜力。基于陆相沉积物汞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表明,德干火山作用导致了晚马斯特里赫特期变暖事件并触发了白垩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中纬度陆地年平均温度重建结果显示马斯特里赫特期中期全球经历了~10℃的降温,到马斯特里赫特期晚期德干火山初始喷发前显著升温至~20℃,并在白垩纪—古近纪界限前后发生多次快速波动。尽管65~63 Ma之间陆地温度记录相对缺失,69~65 Ma之间重...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敦德冰芯氧同位素剖面的古气候信息探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卫克勤  林瑞芬 《地球化学》1994,23(4):311-320
冰芯δ~(18)O剖面的古气候研究一直是基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的温度效应,即冰芯δ~(18)O值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我国大气降水的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亚洲季风区,由于夏季风带来贫重同位素的暖湿气团,使得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的δs值低于冬季的δw值,δs-δw<0,正好和温度效应预测的相反。因此,我国季风气候区冰芯的δ~(18)O曲线主要反映古季风的盛衰进退,即冰芯的低δ~(18)O值对应的是夏季风盛行,气候转暖,降水量增加,夏季风前锋北移;冰芯的高δ~(18)O值则对应夏季风强度减弱,气候转冷,降水量减少,夏季风前锋南移。用上述季风气候模式解释敦德冰芯的百年、千年、万年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δ~(18)O剖面,所得结果与已知的全新世古气候事件吻合。根据敦德冰芯δ~(18)O剖面提供的古气候信息,全新世大致可分成三段四期:10600-7100aB.P.为早全新世,与末次冰期相比,夏季风逐渐增强,气候转暖;7100-4000aB.P.为中全新世的前期,夏季风盛行,气候暖湿;4000-1700aB.P.为中全新世的后期,此时夏季风退缩,气候偏干冷;1700aB.P.至今为晚全新世,其间1700-700aB.P.夏季风强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   总被引:197,自引:30,他引:167  
利用西北地区建站至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站资料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全球网格点资料,分析了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揭示了西北地区气候由暖干转向暖湿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趋势作了初步估计.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共和盆地东部风成沉积的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14C和OSL年代,重建了区域末次盛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过程。21 ka BP之前气候寒冷偏湿,21~15.82 ka BP为末次盛冰期(LastGlacial Maximum,LGM),气候极为寒冷干燥;15.82~9.5 ka BP气候转暖且偏干,其中14.5~13.6ka BP和11.9~9.5 ka BP气候明显冷干,分别为老仙女木时期(Oldest Dryas,OD)和新仙女木时期(Younger Dryas,YD),而15.82~14.5 ka BP和13.6~11.9 ka BP(BФlling-AllerФd暖期,B/A)相对温暖;9.5~7.2 ka BP暖湿程度明显提高,7.2~5.1 ka BP气候波动频繁,相对冷干和相对暖湿多次更替。5.1~2.7 ka BP暖湿程度基本稳定,之后气候趋于寒冷但湿度明显较大。这些气候变化过程与青藏高原大量的古气候信息记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表明共和盆地气候变化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于革 《地球科学进展》2007,22(4):369-375
早新生代是地质史上最后一个温室气候期,随后南极冰盖形成,地球进入到晚新生代冰期。温室气候的成因和冰期气候转型的机制一直是国际相关学界关注的问题。评述国际上对此开展的古气候模拟,反映了早新生代温室气候受到了海洋和大陆的地理位置、暖海洋温盐环流和海洋热输送、太阳辐射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古气候模拟还反映了早新生代温室气候转向冰期气候,受到了大洋通道改变和高原构造隆起、大气成分变化以及海陆生态系相互的作用和反馈。这些古气候模拟试验锁定在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段和重要驱动因子,对测试地球内外驱动力和地球各圈层反馈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温室气候以及趋向冰期气候的模拟研究对探讨气候变化内在机制、预测未来气候具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