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西部的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的发现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其中多隔间的长方形房址和几个不规则形扩间的构造十分特殊。这种房址不同于以往发现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史前居址的构造。阿敦乔鲁遗址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自然环境干旱,少雨,海拔相对较高。草场分布远多于可耕作土地。通过对阿敦乔鲁周围的环境科学的宏观分析,包括对古环境与现代环境的比较后发现,3600年前的阿敦乔鲁遗址的环境资源与现代十分相近。新疆温泉的现代居民的传统生业多以牧业为主,从事季节性转场的游牧经济。阿敦乔鲁的房址的隔间、扩间的特点与当地牧民的季节性居址,以及欧亚大陆的现代牧民的居址都很相近。根据阿敦乔鲁房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出土物,并参考现代牧民居址的构造,确定了阿敦乔鲁遗址的人们当是以牧业为主。这一推论为今后其他科技考古对阿敦乔鲁遗存的微观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人地关系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官亭盆地(35°49'~35°54'N, 102°36'~102°56'E) 不仅是东西方交流的关键节点地区, 还是探究气候变化与生业经济、古文化兴衰关系的重点区域。然而, 已经开展的木炭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北部、陇东和陇西等地区, 官亭盆地的木炭分析工作则为空白。齐家文化时期(2200~1600 BC)至辛店文化时期(1400~700 B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环境背景以及先民为适应环境变化所采取的策略尚不清晰。针对上述问题, 文章利用剖面采样法在青海民和官亭盆地的鄂家、辛家、清泉旱台等8个考古遗址中采集了12份齐家文化时期和8份辛店文化时期的木炭样品, 对其中大于4 mm的1544块木炭进行了鉴定。木炭样品中包括松属(Pinus L.)、云杉属(Picea Dietr.)、冷杉属(Abies Mill.)、杨属(Populus L.)、柳属(Salix L.)、桦属(Betula L.)、榆属(Ulmus L.)等37种木本植物, 以及1种疑似竹科(Bambusoideae)的炭化植物遗存。研究表明官亭盆地及其附近地区分布着杏、桃、梨等果树, 河岸阔叶落叶林, 栎属(Quercas L.)、榆属(Ulmus L.)等温带落叶阔叶林、山地杨桦林, 松属、鹅耳枥属(Carpinus L.)和桤木属(Alnus Mill.)等组成的温性针阔混交林, 云杉属、冷杉属、松属等寒温性针叶林, 灌木林; 辛店文化时期, 灌木类树种所占比重增加明显, 增加至39.25%, 针叶树种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下降至21.30%。利用共存生态因子法进行气候重建的结果表明, 齐家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2~12.3 ℃, 年降水量为502~1023 mm, 湿润指数为-13.0~101.4; 辛店文化时期年均温为2.5~9.1 ℃, 年降水量为502~678 mm, 湿润指数为-13.0~61.8。显示了齐家文化时期的气候条件要优于辛店文化时期。研究还表明, 官亭盆地先民对林木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薪柴、食用方面。官亭盆地先民通过引入更加耐旱耐寒的麦类作物、发展畜牧业和采集林木果实适应变化的环境。此外, 果树类木炭种类、数量百分比的增加, 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本研究为解读先民适应气候变化采用的林木资源利用策略, 理解气候变化与生业模式、文化兴衰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3.
木材资源是新石器农业人群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文章对尚村遗址龙山文化早期灰坑内的木炭大化石进行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史前人群对木材资源的利用方式。203块木炭大化石共计鉴定出6种阔叶树材和1种针叶树材,阔叶树材包括榆属、栎属、槭属、朴属、枣属、李属,针叶树材为松属。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小树枝、树皮和草本茎秆的炭化残留遗存。统计结果显示,榆属的出土概率和百分含量分别达到了100%和63.5%,占据主导地位,当时遗址周边生长有以榆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尚村先民使用的薪柴类型包括小树枝、树皮、大的枝干和草本类茎秆,显示了古人类薪柴取材的多样性。尚村遗址木炭鉴定出极具食用价值的枣属、李属、栎属等果木类树种,发现了1粒完整的郁李果核及部分碎片,并发现了1粒葡萄属种籽,说明果实是当时人类食物资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木材资源是新石器农业人群利用的重要自然资源。文章对尚村遗址龙山文化早期灰坑内的木炭大化石进行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史前人群对木材资源的利用方式。203块木炭大化石共计鉴定出6种阔叶树材和1种针叶树材,阔叶树材包括榆属、栎属、槭属、朴属、枣属、李属,针叶树材为松属。发现有数量较多的小树枝、树皮和草本茎秆的炭化残留遗存。统计结果显示,榆属的出土概率和百分含量分别达到了100%和63.5%,占据主导地位,当时遗址周边生长有以榆树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尚村先民使用的薪柴类型包括小树枝、树皮、大的枝干和草本类茎秆,显示了古人类薪柴取材的多样性。尚村遗址木炭鉴定出极具食用价值的枣属、李属、栎属等果木类树种,发现了1粒完整的郁李果核及部分碎片,并发现了1粒葡萄属种籽,说明果实是当时人类食物资源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2010年度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黑水国西城驿遗址的发掘中,采用筛选法,在灰坑、房址、地层、沟和墓中罐子中共采集了38份木炭样品。对其中大于4mm的656块木炭进行了鉴定,656块木炭分别属于13种木本植物种属,有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柽柳属(Tamarix)、沙棘属(Hippophae)、枸杞属(Lycium)、杨属(Populus)、柳属(Salix)、榆属(Ulmus)、云杉属(Picea)、圆柏属(Sabina)、沙拐枣属(Calligonum)、蒺藜科Zygophyllaceae和2种未鉴定的阔叶树及1枚杏核(apricot pit)。研究表明:柽柳属木材在黑水国西城驿遗址古代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用柽柳作建筑材料。古代居民有可能采集枸杞属、沙棘属和杏属树木的果实食用,可能用沙拐枣属和蒺藜科树木的枝叶做饲料。研究还表明,黑水国西城驿遗址三期古环境比一期和二期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6.
结合2007~2008年度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发掘,采用随发现随采集的方法,在瓦店遗址的灰坑、房址、壕沟和文化层中共采集了148份木炭样本,其中直径大于4mm的1030块木炭经鉴定,分别属于26种植物,根据这些植物的百分比推测瓦店遗址周围分布着栎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少量的侧柏、白蜡树属、盐肤木属以及其他树种和果树。对具有生态代表性的木炭分析并依据古今植物群组成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瓦店遗址在龙山时代气候温暖湿润,遗址处于亚热带与暖温带生态过渡地带; 对性质明确的背景单位的木炭进行分析表明,栎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做燃柴、房屋建筑以及木桩等。栎属、枣属木炭的出现以及大量壳斗和酸枣壳的发现,证明瓦店遗址先民采集橡实和酸枣作为食物的一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7.
殷墟是中国商王朝后期都城遗址,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刘家庄位于殷墟的东南部,北距殷墟宫殿宗庙区约1000m。2008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的西南隅进行了第二期发掘,发现了众多的遗迹和遗物。在考古发掘中,在道路、水井、墓葬、房址、灰沟、灰坑及地层中共采集466份木炭样品,共12979块大于4mm的木炭,其中有1364块硬木松。灰沟包括HG3Ⅰ、HG3Ⅱ和HG3Ⅲ三部分,共有1285块硬木松木炭,其中在灰沟HG3Ⅰ中有195块硬木松,40块硬木松木炭有锯齿状年轮。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占HG3Ⅰ出土硬木松的20.5%,占灰沟中出土硬木松的3.1%,占整个遗址出土硬木松的2.9%。本文对灰沟出土的硬木松锯齿状树轮和正常树轮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锯齿状树轮的硬木松木炭的横切面,除了有正常树脂道外还有创伤树脂道;径切面管胞由直立变为弯曲;弦切面也产生较多的树脂道。本文还对产生锯齿状树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树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形成了锯齿状的树轮。 相似文献
8.
新疆绿洲地区文化遗存丰富,考古遗址众多,是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古人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绿洲区古人生存环境的研究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与内陆河型绿洲相比,在天山南北山前洪(冲)积扇缘绿洲区开展的环境考古工作较少。文章对位于西天山洪积扇前缘绿洲的泉水沟青铜时代遗址(3500 a B. P.)进行了地貌与地层调查、沉积物年代测定,以及粒度、磁化率、色度分析,初步探讨了遗址区的地貌和古环境演变历史。结果表明,1)泉水沟遗址位于阿拉套山南麓洪积扇前缘的老洪积扇台地上;2)更新世末期(距今2.0~1.0万年)台地上部沉积了厚达5 m的冲洪积物,早全新世(距今10000~9000年)靠近台地顶部发育一层厚约1 m的黑褐色湖沼相地层,推测其为气候变干导致洪积扇退积收缩,此区域成为扇缘地下水溢出带所致;3)距今35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泉水沟古人曾一度在此活动,并有意识地选择具有较肥沃的古沼泽土壤和泉水湖沼等水源出露的低海拔绿洲生活,促进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并在稳定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青铜冶铸等手工业活动;4)之后,洪积扇再次扩张,导致遗址被随后的泛洪沉积覆盖。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西北干旱区洪积扇缘绿洲先民活动的环境适应性和古丝绸之路的人地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利用淀粉粒分析方法,对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约7000aB.P.,33°51'N、116°49'E)出土的5件石磨盘和5件石磨棒表面附着残留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批石器表面残留物中包含了种类丰富的植物淀粉粒,其可能的植物种属来源至少有8类,包括薏苡(Coix lacryma-jobi)、小麦族(Triticeae)、山药(Dioscorea opposita)、莲藕(Nelumbo nucifera )、 莲子(Nelumbo nucifera)、豇豆属(Vigna)、燕麦属(Avena)和姜科(Zingiberaceae)等,此外还有一部分未知种属的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统计结果显示,来自薏苡、小麦族以及疑似禾本科植物的淀粉粒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在器物表面的出现频次都远高于其他植物种属的淀粉粒,应为这批石器的主要加工对象,此外,来自山药、莲藕等块根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其数量和出现频次也较高。石山子遗址出土石磨盘、石磨棒表面残留物中淀粉粒组成的多样性表明了这些石质工具加工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组成的多样性,同时,从观察到的淀粉粒植物种属来源来看,石山子遗址先民的生业模式似仍以采集经济为主,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则相对滞后,这一特点的形成可能与该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有较大关系。研究结果为探索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中游地区古人类对植物资源利用以及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