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的渔业水域环境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环境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污染问题,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渔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了保护渔业水域环境、防治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均规定了相关内容,基本形成了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仍然存在许多法律问题,如法律规定缺乏实施细则,可行性较低;相关定义模糊不清;事故损害调查方式不够合理等。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目前渔业水域污染事故对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并提出建议,为渔业水域污染事故的处理和归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处在局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依法保护海洋和渔业生态环境、合理开发资源为重点,强化了海洋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合理、有序利用,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海洋环保工作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市海洋环境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组织开展海洋环境调查、监控和评价;负责防治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倾废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环境工作;参与调查处理渔业水域污染事件;审核新建、改建、扩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  相似文献   

3.
渔业生态环境是渔业生产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渔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当前制约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山东省渔业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渔业环境污染对渔业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渔业用海面积、类型组成和地域结构等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从养分失调、生境破坏、水域污染和范围缩小等方面阐述我国渔业用海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当实施完善审批报备制度、确保用海保有指标和强化依法用海意识等措施,以推进渔业用海保护工作与合理使用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由于水域管理体制存在立法疏漏,致使养殖证在不同水域具有不同功能,引出了“渔业养殖权”的立法安排问题。在制定物权法时,立法部门应当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考虑水域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坚持水域权属管理与行业管理分离的改革方向,明确“渔业养殖权”的特许物权属性,继续完善水域权属管理体制:方案之一,养殖水域产权关系由《土地法》和《海域法》调整,“渔业养殖”作为土地(海域)使用权的实现方式之一。方案之二,在物权法中设定“(内陆)水域使用权”,养殖水域产权关系由《海域法》和水域法调整,“渔业养殖”作为水域(海域)使用权的实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维护渔业生产秩序的和谐稳定,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渔业法对诸多不当行为予以规制。但由于渔业法对“情节严重”的表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未能明显阐明立法者本意,不少渔业行政执法人员对此感到难以认定和把握,为了稳妥起见只追究较轻的责任,如此不利于法律的实施。因此,明确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认定标准不明确、行政裁量空间过大、部分执法人员处罚结果不够合理的问题,在考虑我国当前国情的基础上,建议在立法上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行政机关制定完善的行政裁量基准,并辅以司法机关审查作为补充,多元规范“情节严重”的理解与认定。  相似文献   

7.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海域,是京津冀城市群蓬勃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关键依托,其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沿岸人类福祉息息相关,其生态环境修复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重点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剖析,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其他类似水域或地区的生态修复既有成果,立足渤海水域特点和现状,提出动态思维与整体保护原则、生境连通性修复原则、不同时空尺度修复原则等生态修复原则,并指出渤海生态修复需理性规划渔业经济活动,统筹考虑渤海生态与冲淡水之间的关系,建议运用前瞻性的思维模式和理念,合理预测、规划、定位、配置、实施和维护渤海生态系统的稳定,重点探索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适应性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我国渔业资源和水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国际和国内的相关实践情况,分析我国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制度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尝试解答其中的关键问题即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制度的法律属性,并就相关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制度是国际社会破解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捞难题的重要制度,我国已开展相关实践并推动立法进程;目前我国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制度的立法现状主要包括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和修订渔业法律,但该项制度在法律依据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在法律上应被认定为强制标志,该项制度应属于强制性行政确认,且可适用于水产品国内贸易;在我国渔业法律的修订过程中,应通过健全实施程序和明确法律后果,进一步完善水产品合法性标签制度。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我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文章在概述海岸带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总结国外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的交界区域,资源极其丰富,但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性;我国海岸带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灾害频发等问题,主要原因为人类活动高度密集、法律体系不完善、行政管理缺乏规划、执法机制不健全;根据美国、韩国和欧盟海岸带生态环境法律保护的经验,我国应构建并完善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建立陆海统筹综合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海岸带执法机制以及提高公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在渔业行政执法活动中,当场处罚是渔业执法机关行使制裁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对于渔业执法当场处罚制度的理解和认识尚存争议。文章在明确当场处罚的含义、原则和种类的基础上,分析渔业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及相关程序的规定。并进一步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及其相关涉渔执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有关当场处罚的问题,分析渔业执法当场处罚制度与实践需求不匹配的情形与原因,最后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完善证据制度、明确法定依据、明确当场处罚的执法人数、明确渔业当场处罚的标准、完善渔业当场处罚的监督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