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河南省灾情获取效率低的现实问题,设计基于QGIS的微信小程序,实现灾情速报员属性数据空间化,并自动分配拨打电话任务,灾情调查人员及时将通过拨打电话获取的灾情信息快速上报,实时动态展布,并快速统计灾情速报信息,生成地震有感范围图和地震灾情信息汇总报告,为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支持,满足河南及邻区小震、弱震较多地区地震应急、应急演练工作需求,也为其他应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震后应急救援领域需要大量基础数据支撑的现状,拟在收集整理1990年以来中国历史地震灾害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地震应急、救援、决策等对地震灾情信息的需求,开展数据深层次分析、分类、挖掘工作,完成数据库结构设计,基于开源数据库MongoDB架构,建立了针对地震应急信息特征的灾害信息数据库,实现地震灾情信息的快速查询、统计、调用等功能,提高了应急基础数据库的精度和准确度,实现地震灾情信息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为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技术系统和辅助决策的生成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B6.0软件开发平台,以MapInfo GIS软件为数据支撑平台,建立了安徽省震中快速定位查询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震中快速定位查询显示功能、基于GIS数据的空间分析和定量计算分析功能。为地震应急响应提供辅助决策,为震后资源调度、伤员输送、人员疏散等提供科学信息,提高了应急救援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一体化综合查询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在研究政府、社会公众以及地方地震工作部门日常地震防灾与震后应急处置过程中对地震相关业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架构、业务功能、业务流程等设计,完成了城镇地震防灾与应急处置一体化综合查询系统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5.
程紫燕  杨斌  于潼 《山西地震》2023,(4):29-32+56
精准的人口分布信息是震后灾害快速评估、应急救援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应用居民地这一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基础数据,结合居民地建筑物给出不同区域人口权重,以人口统计数据为总量控制,完成人口空间公里格网数据模型建立,并与夜间灯光数据、道路数据、实际调研数据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人口分布模型可靠性高,可为震后灾害快速评估、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人口数据。  相似文献   

6.
张文静  李莹  惠杨  国艳 《防灾减灾学报》2021,37(4):52-56,68
辽宁省地震应急值守和灾情收集系统能够解决"值班信息上报速度慢"、"人工上报信息错误率高"、"震区灾情收集效率低"等值班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系统是根据服务对象及业务流程等需求建立的"一体化应急综合值守自动响应体系",它将地震应急值守和灾情收集系统的值班值守工作纳入地震体系和政务系统建设当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值班值守管理、信息报送平台和快速、畅通的信息传递机制,同时提升了值班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保证了地震突发事件等重要信息的快速收集、编报、传递及处理,极大提高了地震应急综合处置能力、震区灾情收集能力和地震应急值守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地震应急信息的高效处理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根据地震应急信息分类的需求,构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地震信息分类处理方法。以震前、震时、震后为时间主线,将地震应急信息分为震前基础背景信息、地震震情灾情信息及震后应急救援信息,并采用“关键词分类”的方法,在计算机语言的支持下,将多渠道汇集的应急信息进行自动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应急信息加工处理与服务的时间,能快速高效地为应急指挥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对大同-阳高1989年6.1级、1991年5.8级和1999年5.6级地震进行快速评估计算,通过地震影响场、震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数据的对比,分析导致震害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对山西省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提出改进建议,使震后快速评估系统更好地服务于防震减灾工作,为震后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9.
采用开源的java编程语言,基于Internet技术的B/S架构(Browser/Server结构),根据避难场所经纬度信息设计并实现了地震信息应急避难场所系统建设。该系统提供吉林省应急避难场所规模、位置、容纳人数等信息,实现快速定位,结合百度地图直观呈现,最终实现了对吉林省全省境内所有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汇总展示,可以让公众最大限度地了解吉林省内应急避难场所的分布、作用和基本功能。实现信息综合查询服务功能和科学化管理,从而为震后高效安置和救助灾民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可以提高地震应急公众服务能力,完善科学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薛莹    梁瑾璠    赵晗萍    蔡思达   《世界地震工程》2021,(4):100-108
灾后信息缺失易导致应急决策失效和调整困难,针对2021年5月下旬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及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分别发生6.4级和7.5级地震,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数据平台实时信息的灾后应急物资配置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基于地震台网发布灾害信息确定灾区范围,基于人口分布数据估测需求与供给缺口,并通过高德开放平台接口获取交通态势确定可供通行的路网与实时最优运输路径,利用这些实时信息做出震后物资分配调度快速决策。通过漾濞和玛多地震案例分析结果显示:通过震后第一时间数据,可快速处理收集数据并进行供需评估与物资调度辅助决策。当灾区存在供需缺口,利用相邻县物资可维系震后短期内物资需求;对于物资运输,实时更新的信息可为其选择最佳路线。本方法为震后应急物资动态配置中决策实时更新与调整提供依据,为日后地震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准实时地震灾情综合评估系统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震后如何快速获取灾区震情信息、准确评估地震灾情,是震后应急救援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县市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需求出发,开发了准实时地震灾情综合评估系统,基于MEMS强震台网的强震观测数据、县域承灾体基础数据和手机终端获取的震后地震现场实时灾情信息,综合采用承灾体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和灾情动态修正算法,实现了县市地震灾区灾情准实时评估,为灾区地震应急指挥、救援和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地震舆情数据可实时反映灾区现状,为震后应急提供较好的地震灾情舆情研判服务。选取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对接EQIM,采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与分布式网络爬虫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震舆情数据。在数据清洗和基于fastText地震相关性分类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并实现我国大陆地区准实时新浪微博地震舆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现阶段,该数据库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3.0级及以上地震447次、地震舆情数据732 949条,实现数据下载、快速查询及精确查询,方便数据查询与管理,有助于震后舆情监控与灾情快速获取。  相似文献   

13.
地震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将震区基本情况传送给指挥决策人员,以便其快速、合理的部署应急救援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这一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自动地震速报的地震应急基础信息快速提取模块,通过有效整合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和12322短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布功能,实现了震后应急基础信息的快速提取和发布,为高效有序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4.
震后灾情的快速获取是灾后应急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应急方案。受灾程度的分布常以烈度分布图描述,而烈度又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震后地震动场分布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将主要依据灾区基岩台站的实时强震记录(无强震记录也行)和该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再结合该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则可快速估计该地区地震动场分布,从而确定灾情,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和研判是应急处置的重要基础和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应急响应时间非常短、震后信息极度缺乏的黑箱期的应急处置,前期信息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与否,直接决定了应急指挥的成败。为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本文对震后灾情信息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今后为"有力、有序、有效"  相似文献   

16.
快速准确地获取倒塌建筑物信息能为震后救灾工作提供支持。采用玉树灾区LiDAR数据和高分辨率Quickbird遥感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内LiDAR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面向对象分类与SVM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震后倒塌建筑物信息进行提取,提取总精度达到82.21%。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融合多种学科和高新技术的复合杂系统,是政府进行地震灾害科学管理的辅助决策工具。震前,可为政府部门找出抗震薄弱环节,为地震灾害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震时,能快速作出科学化,程式化的应急响应,辅助政府官员进行抗震救灾指挥决策;震后,能快速估计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辅助政府做好震后恢复救助工作。介绍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研制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步骤及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18.
郭红梅  张莹  赵真  张翼 《地震研究》2019,42(2):210-217,I0002
阐述了基于天地图的地震灾情综合研判系统建设目的、系统设计以及系统功能实现,并将该系统应用于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灾区基础背景信息与快速评估结果的查询和可视化,多源灾情信息汇聚,灾区范围、次生灾害、交通震害等主题综合研判,以及研判成果产出等功能,为开展灾情协同综合研判提供了便捷的工具,为震后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灾情信息支持,有效支撑了地震应急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地震是造成我国巨大人员伤亡的主要灾害之一,震后人员伤亡的快速评估对于应急抗震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调查统计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物中人员密度、不同时间段人员在室率及不同结构破坏状态下的伤亡率,建立地震人员伤亡计算模型。基于实验数据所得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数据库对建筑物进行结构易损性分析,用研发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软件(CEDLAS),对西安市灞桥区进行震后人员伤亡评估,并与汶川地震实际震害数据和其他经验模型对比,验证了该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为震后政府启动地震应急预案和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何萍 《华南地震》2020,40(2):60-66
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蓬勃快速发展给震后科普宣传、应急救援等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正面引导震后的网络舆情,成为地震应急期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拟通过对2019年广西北流5.2级地震震后的各类舆情信息分析研究,总结当时的舆情引导处置工作,以期给今后的工作一些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