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三维等参数有限单元法,对黄河龙口水库库坝区周围一定范围的初始渗流场、万家寨蓄水后的渗流场及龙口工程蓄水后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计算了相应的渗流量。  相似文献   

2.
李守德  于达 《探矿工程》2005,32(10):2-5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工程在防渗体出现局部失效情况下,引起渗流在失效部位的集中及渗流场空间状况。提出了以一维通道嵌入三维块体的方法模拟管涌发展过程及渗流场变化特征。讨论了管涌通道渗透性对基坑管涌发展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白马路潮白河大桥是北京奥运水上公园的交通保障工程之一。文章采用三维数值软件Ansys模拟分析潮白河大桥桩基施工对向阳闸防渗墙渗透问题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工程实际均表明:防渗墙总渗流量无大的变化,总渗流场等势线及等压线分布均无大的变化,施工对防渗墙的渗透安全性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4.
给出分析各向异性非均质稳定随机渗流场问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合实际工程问题,统计分析长江荆南干堤士性参数的分布特征,通过Kolomogorov-Smirnov统计检验表明,渗透系数呈高斯分布假设可以接受;通过对长江荆南干堤随机渗流场的三维有限元统计模拟的数值分析,研究长江荆南干堤渗流场的各种随机特性,并进一步对随机模拟结果进行统计检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在实际的分析研究中把上下游水位的随机波动引入三维有限元的随机分析模型,分析上下游水位的变异性对渗流场矢量的随机干扰和边界条件的随机性对随机渗流场分析结果变异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施加诸如垂直截渗墙、下游导渗沟等抗渗措施后,它们作为复杂边界条件的扰动,在与场内土性参数的变异性共同影响下,对渗流场水头势分布的随机干扰特性,并与相应的确定性稳定渗流场问题的结果对比,证实随机渗流场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实用性。实现了对长江荆南干堤的三维渗流场的较为全面的随机场模拟及特性分析,分析得到的结论通过统计检验并结合实测工程数据对照证明是可靠的,所研制的程序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FLAC3D平台的边坡非饱和降雨入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中明  熊小虎  曾铃 《岩土力学》2014,35(3):855-861
为研究降雨入渗条件下三维边坡渗流场的变化过程,在全面研究FLAC3D软件渗流分析模块功能及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编写FISH函数完善了FLAC3D软件的非饱和渗流计算功能。基于降雨入渗机制的分析,编写了降雨入渗及停雨出渗边界的FISH函数,实现边坡三维降雨入渗过程的模拟。通过降雨条件下算例边坡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变化过程的数值计算,研究了降雨入渗引起的边坡暂态饱和区变化过程,并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自编FISH函数实现边坡三维非饱和渗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研究成果表明,文中提出的边坡三维非饱和降雨入渗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也为三维边坡非饱和渗流场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探索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技术,并研制成功一个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的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程序,通过与传统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对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边坡稳定问题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得出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确定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场的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韦立德  杨春和 《岩土力学》2005,26(6):1000-1004
在探索多场耦合理论基础上,研制出了一个考虑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和温度场对应力场作用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该程序采用了以下简化假设:不考虑力学过程和渗流过程对温度场产生的影响,而只考虑变温对力学过程产生的影响;不考虑力学过程和温度场对渗流场产生的影响,而只考虑渗流场对力学过程产生的影响。经与弹性力学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程序计算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二滩高拱坝坝基渗流场的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皓东  朱岳明 《岩土力学》2009,30(10):3194-3199
研究运行期高坝坝基渗流特性时,渗流场参数的获取是难点之一。针对二滩工程,利用三维渗流场有限元精细求解技术以及遗传算法等方法和理论,建立坝基渗流场反演模型;选择坝基典型渗压计测点作为实测点,通过特定时刻库水位对应渗流场的反演获得坝基渗透系数,再利用不同时刻点库水位对应的渗流场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渗流场的反演结果是合理的,可作为研究运行期高拱坝坝基渗流场真实工作性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下工程复杂渗流场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地下工程复杂渗流场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实际 ,用渗透张量模拟非均匀各向异性 ,用改进丢单元法迭代自由水面 ,用隐性的复合材料单元模拟断层 ,用隔水层模型模拟防渗帷幕 ,用以沟代井模拟排水井列。在此理论基础上编制了渗流分析的三维有限元计算程序。且用此程序成功求解了漫湾水电站二期工程地下厂房围岩的复杂渗流场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渗流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结果验证了程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对于坝坡布置密集排水孔的工程渗流问题,水位骤降条件下密集排水孔排水效果及坝体和坝基内三维渗流场分布是工程设计人员关心的重要问题。针对坝坡布置排水孔的渗流行为,提出了密集排水孔在水位骤降下渗流状态改变的处理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改进的截止负压法求解饱和-非饱和渗流场、排水子结构法和排水孔开关器等精细模拟排水孔的关键技术。工程实例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水位骤降下上游坝坡布置密集排水孔三维渗流场的精细数值模拟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闸基渗透压力是影响水闸闸室稳定的关键性因素。当水闸同时受到上下游水位差、基底承压水头、粘性土地基扬压力滞后等多重因素作用时 ,闸基渗透压力的估算就变得比较困难。通过对嶂山闸闸基历年实测渗透压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初步揭示其基底渗透压力的变化规律 ,为该闸闸室稳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挺  詹杰民  谢应恩  李川  戴呈祥 《岩土力学》2006,27(Z2):539-542
软基上的水闸基础多采用端承桩,由于地基为相对弱透水的软土层,容易忽略闸基的防渗处理,水闸建成后两侧填土发生沉降,带动地基土层沉降造成基础脱空,形成渗水通道,危及水闸以及大堤安全。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前截式防渗墙的加固方案,取得了较好的防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阎岩  王恩志  王思敬 《岩土力学》2010,31(6):1943-1949
渗流对岩石的流变特性有显著的影响,但限于试验条件,相关的试验成果较少。而数值计算技术已成为进行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渗流场中岩石的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已有的岩石室内流变试验进行模拟来验证数值方法的有效性,在压缩流变试验的数值模拟中对试件分别施加单向、三向渗流场来模拟不同渗流条件对岩石流变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渗流方向上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会导致试件的流变变形增大。此外,不同渗流场对流变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三向渗流场中试件受到的轴向渗透力小于单向渗流场,而侧向渗透力则大于单向渗流情况,这也导致三向渗流场中试件的轴向应变小于单向渗流场,而侧向应变大于单向渗流场。  相似文献   

14.
非均质土坝稳定性的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綦于多孔介质的渗流特性和土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研究了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效应,并针对一实际十坝建立了非线性耦合分析模型,探讨了位于软基之上的非均质土坝的渗流与应力耦合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渗流作用下,坝休和坝基中渗流与应力的相互作用是不应忽视的,其作用结果将会使土坝、特别足防渗心端附近应力水平和渗透坡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考虑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的计算结果对土坝稳定安全性不利。  相似文献   

15.
王芝银  郭书太  李云鹏 《岩土力学》2006,27(12):2122-2126
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的岩体洞室围岩承受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而且其变形随时间的持续而发展。本文以岩体水力学和流变力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建立了岩体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作用下的流变分析模型,导出了相应的流变有限元计算格式。所建立的两场耦合有限元流变分析模型,可用于对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等进行两场耦合流变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降雨条件下土坡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谭新  陈善雄  杨明 《岩土力学》2003,24(3):381-384
分析了降雨入渗的过程,提出了降雨概念模型:讨论了如何用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值方法分析边坡在不同雨型下的渗流场;分析结果表明:雨水入渗过程受初始渗流场影响很大,初始含水量的大小影响湿润锋的推进。暴雨情形下,雨水入渗缓慢,浅部土体保持一定吸力,雨停后渗流场仍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WF非饱和应力路径三轴仪进行了壤土、砂壤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2种土体的土水特征曲线差别较大,基质吸力随含水量的变化呈现不一致性。根据室内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试验结果,针对广阳水库蓄水后地下水抬升引起的地基土体由自然状态到非饱和状态到饱和状态这一变化过程,采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有限单元法系统地分析了这一变化过程对库区周边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并基于此分析论证了截渗沟这一渗控措施的对库区渗控效果的有效性。分析表明,设置截渗沟不但降低了地下水水位,而且也降低了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内的含水量,这对减小浸没和次生盐碱化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D2Q9基本模型,上、下边界采用非平衡外推格式,左、右不透水边界及土颗粒采用反弹格式设置边界条件,对土体细观渗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将试验测得物理单位的数据转化为格子单位,然后用Matlab编制程序,对CT扫描切片进行处理,生成土体细观的数据结构,最后把格子单位表示的结果再转为物理单位,分析了渗流流速的变化规律,得到了整体和局部渗流场的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孔道处的流速U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达到一个相对稳定值,进而得到流体从开始入渗至稳定状态经历的准确时间T;(2)平均渗流速度由入口处沿y轴负方向逐渐递减,且小于入口处的平均渗流流速;(3)渗流量主要受控于通道的连通性、孔隙大小,最大渗流速度集中在通道的窄孔道处,封闭的孔道和孔隙渗流速度为0。格子Boltzmann方法能有效地对CT扫描得到的2D切片进行数值模拟,可以定量、准确地研究真实土体渗流场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双江口水电站复杂坝基初始渗流场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新莹  潘少华  白正雄 《岩土力学》2008,29(Z1):135-139
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和ν-SVR相结合的直接法来解决复杂坝基的初始渗流场反分析问题。通过安排正交数值试验,获取初始渗流场全面的信息,并用ν-SVR向正交试验的样本学习测孔水位和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各参数和测孔水位之间隐式表达式,用此表达式代替正算程序,经过优化最终获得最优初始渗流场。经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方法能适应非线性复杂岩土问题且具有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