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厂党委领导下和上级地震领导机关的指导和热情帮助下,我组于一九七五年九月开始测报。现在有八种地震测报手段:磁偏角、土地电、生物电、同极垂直地电、地倾斜、八个方向的倾斜报警器,水化学分析和水温等,以磁偏角和土地电测报为主。在测报方法上目前还是用人工,24小时整点记录。在作图分析方面用日均值曲线法,五日均值曲线法,日变幅和幅差曲线法。  相似文献   

2.
我校地震测报组目前进行观测的手段有土地电、生物电、土倾斜警报器、泉水、井水、动物等。一年来,在省、地、县专业部门的热情帮助下,在公社党委和学校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使我们测报工作不断巩固、充实和提高。工作再忙挤不掉,节日、假期有人搞,刮风下雨不耽误,千重困难克服掉。特别是去年六月份灵邱出现小震群后,我们测报组全体同志,工作责任心更强,干劲更大了。测报水平有了一  相似文献   

3.
我厂的地震测报组是在厂党委领导下和上级地震领导机关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于1975年2月开始测报。现在共有十二种测报手段,以土地电测报为主。在测量方法上使用两种测量仪器,其一是用微安表每日定时观测,第二是用电子电位差计自动记录二十四小时内的电位变化数值。在作图分析方面有三种方法:矢量法、平行电法和日均值曲线法。为了研究土地电变化与地震对应的内在联系,我们还因陋就简地做了一些实验和分析。现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湖南镇水库1982年5月22日ML=3.1级地震序列的近场地声观测和初步研究结果。观测表明:每一次地震都伴随地声。地声系相应地震事件辐射的高频弹性体波。其经由地面透射与空气耦合后形成可听地声。地声活动性在3.1级主震前后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地声频率为60——250Hz,其加速度功率谱主频率fD为80——150Hz。研究了主频率的时间序列,发现前震期地声主频率由高值向低值转移,主震时达极低值。余震期内,主频率则由低值向高值回升,fD与ML呈幂函数关系fD=130.7(ML+2)-0.3。研究表明,地声主频率与时间、震级的相关性主要取决于震源破裂尺度,同时也与震源介质的应力状态和品质因数Q值变化有关。3.1级地震序列的近场地声观测和研究结果,与近年来国内外岩石破裂过程与声发射活动性和波谱特征的实验研究结果颇为一致。它表明,在矿山和地震活动区进行近场地声连续观测和实时分析,对岩爆和地震过程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大同一中地震测报组是一九七三年成立的。近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贯彻执行“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依靠广大群众,做好预测预防工作”的我国地震工作方针,顶着“四人帮”刮起的阵阵妖风,以大庆为榜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使用土地电、土地磁、土地应力、地倾斜、地温、地声等多种手段,连续观测记录,努力探索地震预测预报的规律,在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土地电是一种能够反映地震前兆的方便可行的测报手段,是我们测报点判断震情的主要根据。我校安装的五组“土地电”对近震远震都有反映。近震多在东向、东北向、北向测线方位反映,远强震有三次与北东六十度向测线的异常对应,一次与南西三十度测线的异常对应。从地电异常对应地震的分析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在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在开展专群结合、群测群防地震工作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为了严密监视地震危险区,保卫大城市、大水库、铁路交通、电力枢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九七三年以来,我们在各级党组织正确领导下,在太原市和晋中地区部份县(市),建立起有中学、气象站、生产大队等参加的六十个群众测报点,业余测报人员达二百多人,发动了群众,壮大了地震监视队伍.群众测报点的观测手段以土地电、土地磁、土倾斜为主,还有地下水,土地温、土应力、土电导、动物反应等手段.为了更好地做好综合分析、对比,提高群众测报点的观测水平,我们地震台根据条件也增加了土地磁、土地电、土倾斜、土地温等观测手段,并及时了解晋祠灌区泉水的流量数据.还自己动手制作安装了少量土地电、土地温、土地磁等仪器,其中有的还供给群测点试用.通过专群结合、土洋结合、综合分析,初步取得了较好的予报效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倾斜仪观测大地倾斜变化情况,是监视和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我组地倾斜仪采用悬挂式金属水平摆,放置于地震测报室平房内。西面是人行路、操场;北、南、东三面是田地、水沟;外界干扰因素多。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从80年10月至11月间,对仪器的各项参数(指标)进行细致的调整。为了兼顾仪器的稳定性及降低环境噪  相似文献   

9.
1986年7月10日和8月12日在盐源县城南西方向相继发生M_S=5.1级和M_S=5.4级地震。这两次地震距地电台分别为16至20千米(宏观震中仅距几千米),震源深度均为15千米左右。在距地电台如此近的地方发生5级以上地震,不但我省是首次,在全国也属少见。其观测结果对孕震信息的反应如何,必然为全国地震系统地电工作者注目。总结这一震例,对今  相似文献   

10.
(一)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有亿万工农群众参加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测报组的同志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革命精神,勇敢地踏进了地震这个被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划定的“禁区”。给了坚持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党内最大的走资派邓小平一记响亮的耳光。 今年元月以来,我们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对适应本地区地震测报的手段进行了初步摸索和探讨,下面简要汇报一下我们利用土地电测报地震的肤浅体会。 土地电是一种测量大地自然电流变化情况的土仪器,是地震科研工作中开门办科研的新生事物,是测报地震重要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牛安福  张晶  张晓青  高原  延旭东 《地震》2003,23(4):21-26
昆仑山口西8.1 级地震前在我国祁连山地震带附近观测到一系列的巨幅形变异常, 这些异常包括了地倾斜、地应力和地应变等测项。文中对这些形变异常进行了研究, 并给出了昆仑山口西8.1 级地震前形变异常的分布特征:乐都、兰州、门源和肃南地倾斜异常的幅度、持续时间与昆仑山口西8.1 级地震震级之间满足形变异常特征与地震强度之间的一般性统计关系;德令哈地应力观测曲线在震前出现了较明显的转折, 最大应力扰动方向与地震方位密切相关;武都应变观测曲线在昆仑山口西8.1 级地震前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异常, 最大剪应变方向为西偏北23°~ 44°, 应变变化幅度与地震震级之间也满足上述统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祁连山地震带附近出现的一系列应力、应变和倾斜巨幅异常与昆仑山口西8.1 级地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康定地震台位于四川鲜水河、龙门山、安宁河交汇处附近,金属水平摆倾斜仪投入观测的十几年间,对台址周围200公里范围内Ms大于5.5级和300公里范围内Ms大于6.0级的地震均有不同程度的反映,特别是对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几次中强地震反映较好,似乎可认为该台属地震地倾斜前兆观测的“敏感点”。目前,该台的地倾斜观测是监视四川地区地震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将倾斜固体潮Nakai拟合检验、倾斜潮汐变化分析引入潮汐形变资料处理中,对2006年4月9日山东莘县与河南濮阳交界的濮阳ML4.6级地震前泰安台的潮汐形变观测资料进行处理与分析,发现在地震前十天左右,泰安地震台出现潮汐形变地震短临异常,异常信号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14.
全省首次群测观测质量评比于二月二十三日开始,三月二十七日结束。参加这次评比的有全省十二个地、市、州地震局(办)的二十九组土地电和十六组地应力的观测资料。评比的结果是:一等奖获得者:自贡市第八中学地震测报组(土地电)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六年四月六日和林格尔地区发生了6.3级地震,大同市有感。电灯摇晃,人们从梦中惊醒;我校地震测报组的水平摆大幅度摆动,落球式警报器发出警报。现将这次地震前后我校土地电的变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4,24(4):137-138
应广大读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大路线鼓舞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通过贯彻落实去年十二月晋中地区地震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地震测报科研组由于学校党支部和革委的正确领导,地、县科办和太原基准台的大力支持,经过全组师生努力,一年来,我们以路线斗争为纲,巩固发展了组织,坚持了多方向土地电观测,开始了点图分析和对应预报,改进与充实了测报手段,并就土地电与气象诸因素的相关性、土地电原理和土地电抗干扰问题,进行了初步科学探讨,从而在地震科研的道路上,迈开了新的步伐,为进一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为学校教育同科研相结合,培育全面发展的革命接班人,做出了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丁秋琴  苗春兰 《地震》2011,31(4):149-15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19.
苗春兰  丁秋琴 《地震》2012,(4):157-15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mb为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为中长周期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弹性力学观点说明,在地表土层中测量地应力是可行的。试验了电阻式土层应力观测中能突出临震前兆的支撑架埋设法。得出了对半径300公里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易于识别的临震标志,对这个范围内5级以下地震也有程度不同的前兆反应。提出了确定发震趋势方位和临震发震方位的应变模量图。用电子计算机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求出震前主应力方向及计算应力值。观测实验证明,发震方位与主应力方向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