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僧帽牡蛎碱性磷酸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僧帽牡蛎分离纯化出一种碱性磷酸酶,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过滤柱层析法测得该酶分子量为1.57×10~5.以对硝基苯磷酸为底物,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3℃,最适pH值为10.0.在37℃和pH值为10.0的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_m)为9.68×10~(-4)mol/dm~3,活化能(E_a)为45.85kJ/mol,温度系数(Q_(10))为1.80(30~40℃).对该酶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其在45℃以下较为稳定,50℃以上明显失活,并测定了该酶的热失活速度常数.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Mg~(2+)、Mn~(2+)、Ca~(2+)、Co~(2+)对酶有激活作用,Ag~+、Hg~(2+)、Zn~(2+)表现为抑制作用,Cd~(2+)几乎没有影响.Mg~(2+)是较有效的激活剂,表现为部分非竞争性效应,激活常数(K_a)为2.48×10~(-4)mol/dm~3,有Mg~(2+)存在时该酶活性中心的转换数量是无Mg~(2+)时的4.0倍.几种效应物对酶的抑制机理研究表明:HPO_4~(2-)、HAsO_4~(2-)、Cys为竞争性,其抑制常数分别为1.61、1.18和0.15mmol/dm~3;L-Phe为反竞争性,抑制常数为3.26mmol/dm~3.  相似文献   

2.
以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Reeve)为材料,获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单一蛋白区带的酶制剂。用凝胶过滤法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159000,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共1118个氨基酸残基。每个酶蛋白含有4个Zn原子。将该酶的酶制剂制成脱Zn酶后,与相同浓度过度性两价金属离子作用,其活力回升以Zn最强,Co次之。若向脱Zn酶蛋白分别加入一定量Zn原子或Co原子,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测:每个酶蛋白的4个Zn原子中有2个Zn原子先与该酶结合,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另外2个Zn原子与酶结合,则起维持酶结构的作用,与哺乳动物和Eschericha coli来源的碱性磷酸酶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实验采用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CD)来确证Co能很好地取代该酶蛋白内的Zn,与Simpon报道相比较,得知当Co原子加入脱Zn酶时,先加2个Co~(2 )离子结合到该酶的结构部位,而后加2个Co~(2 )离子才结合到催化部位。  相似文献   

3.
4.
镉污染对翡翠贻贝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六十年代末,日本发生骨痛病公害事件后,镉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在科学上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微量镉对机体骨骼的损害作用,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目前普遍认为,骨痛病就是由于镉的慢性中毒而引起骨骼脱钙的结果.碱性磷酸酶是磷代谢过程中的重要酶类之一.  相似文献   

5.
采用组化方法首次探讨碱性磷酸酶在文昌鱼体内的分布。结果发现 :碱性磷酸酶存在于腹褶部分表皮、围腮腔上皮、构成背鳍腔的内皮、肌膜、中肠腔和肝盲囊腔细胞纹状缘、生殖上皮和精原细胞中  相似文献   

6.
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PA)是海洋研究中用于反映浮游植物磷限制状态的重要指标。在长江口等“氮过剩”海域,磷是控制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子,然而,磷限制的范围常常难以界定,当前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磷限制效应所知甚少。该文根据2020年夏季长江口航次资料,给出了海洋表层各粒级浮游植物(Net:≥20 μm;Nano:2~20 μm;Pico:0.8~2 μm)APA、浮游细菌APA(0.2~0.8 μm)和溶解态APA(<0.2 μm)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APA与环境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粒级浮游植物APA均与无机磷酸盐浓度(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 DIP)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DIP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APA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平面分布上,各粒级浮游植物APA在近口门的光限制区均较低,且呈现自口门向外逐渐升高的趋势,与DIP的分布特征相反。Net和Nano级APA[平均值分别为 (40.28±32.35) nmol/(L·h)和(52.38±34.78) nmol/(L·h)]显著高于Pico级APA[平均值为(28.43±20.23) nmol/(L·h)],这表明大粒级浮游植物可能更易受DIP下降的影响。该研究中,诱导浮游植物APA快速升高的DIP浓度为0.159 μmol/L,与近岸区磷限制经验阈值相接近。该研究揭示了夏季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长江口磷分布的响应特征,有助于理解长江口初级生产过程的环境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加深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的认知,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文章综述海洋中碱性磷酸酶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研究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细菌,通常根据滤膜孔径等进行分类,对于海洋碳、氮、磷循环和调节生物群落组成具有重要意义;碱性磷酸酶活性通常采用水解荧光模拟底物法定量研究,并在全球海洋范围具有一定的水平、垂直和季节分布特征,影响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典型环境因子包括太阳辐射、海水温度、河流输入、上升流、溶解态有机磷、溶解态无机磷、溶解态无机氮、金属离子以及病毒裂解、浮游动物捕食和排遗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冲绳海槽碱性玄武岩浆的起源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电子探针对冲绳海槽133站位玄武岩的斑晶矿物、基质以及斑晶矿物中关晶石包体和岩浆包裹体作了化学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玄武岩属橄榄玄武岩,岩石中斑晶矿物由培长石、普通辉石、贵橄榄石和磁铁矿组成,尚见有少量外来的脉石英碎块,基质成分由拉长石微晶和玻璃组成。培长石和贵橄榄石中含有玻璃质岩浆包裹体和铬镁尖晶石或铬镁铁尖晶石包体。尖晶石的化学成分证明它是地幔部分熔融成因的。岩浆包裹体代表了一种原生的碱性橄榄玄武岩浆,其化学成分相当于橄榄辉长岩。该站位的玄武岩浆起源于上地幔尖晶二辉橄榄岩的部分熔融,并沿着“碱性橄榄玄武岩浆-粗面玄武岩浆-玄武质粗面岩浆-粗面岩浆”方向演化,每一阶段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壳物质的同化和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以来,近1/3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海洋负排放潜力巨大。海洋碱化技术被认为是最具有固碳潜力的海洋负排放技术之一。硅酸盐碱性矿物橄榄石风化速率高,在自然界中具有广泛的分布。海水增汇效率受到橄榄石的溶解速率、扩散速率等因素的影响。基于近海橄榄石海上反应平台,利用清洁能源将橄榄石破碎、研磨加速其溶解,再由海流将高碱度海水进行扩散促进毗邻海域对大气二氧化碳吸收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基于海上油气平台发展橄榄石碱化增汇技术,降低海上碱化反应平台基建成本的同时,可捕集油气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随碱化后海水入海,进一步提高碱性矿物增汇技术的碳封存效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对虾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何海琪  孙凤 《海洋与湖沼》1992,23(5):555-560
磷酸酶,又称正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种能催化各种含磷化合物水解的酶类,根据它们起催化作用的最适pH特性,又可分为酸性磷酸酶(EC 3.1.32)和碱性磷酸酶(EC3.1.31)两类。磷酸酶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广泛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解毒体系,并且在动物机体的骨化过程及在磷化物和其它一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转运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催化磷蛋白的水解,磷酸酶在细胞调节过程中也具有一定作用。尽管磷酸酶的研究有很久的历史,但绝大多数的研究几乎都集中在陆生的高等脊椎动物哺乳类身上。在无脊椎动物体中这方面研究的很少,而有关甲壳类动物磷酸酶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1.
碱性磷酸酶是动物和微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含锌酶,它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碱性磷酸酶能催化几乎所有的磷酸单酯进行水解,产生无机磷和相应的醇、酚或糖,但却不能水解磷酸二酯类。已有文献报道了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软体动物的蜗牛和真蛸以及牡蛎、棘皮动物的海星等无脊椎动物以及哺乳动物的不同组织等来源的碱性磷酸酶的研究。但对扇贝碱性磷酸酶的研究至今尚未见有报道。本文拟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Reeve)碱性磷酸酶的性质作一些初步探讨,并通过硒酸和亚硒酸对酶的化学修饰,期望能得到有关该酶结构方面的信息。有利于扇贝人工养殖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向东扩延的墨西哥火山带是由钙碱性和大洋岛屿玄武岩(以下简称OIB)类火山岩组成的,其成因和演化还是个谜。支持该火山是由于消减作用而产生的主要证据是因为它有着经典板块构造背景,与消减性大洋板块有关(Cocos及Rivera板块),而且带内大部分熔岩具备...  相似文献   

13.
YS-80-122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最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洗涤、食品、皮革和丝绸行业.海洋低温碱性蛋白酶是一种应用我国海洋嗜极微生物黄海黄杆菌(YS-80-122)代谢产物并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手段开发出的一类新型酶.通过6000转/分离心(4℃),收集(30%-65%)硫酸铵沉淀,透析后等电聚焦制备分离(12W),并经凝胶S-200过滤,获得纯品经SDS- PAGE 聚丙烯酰胺凝胶和C8 HPLC 图谱已达到电泳纯.其分子量为49,320Dal,等电点为8.5.建立酶活-温度-pH 方程与模型( r2>0.9),可求出其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9.5,低温(T≤30℃)和低 pH(pH≤8)对保持其稳定性有利.经试验该酶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和增稠剂及表面活性剂适应性良好.Pb2 、 Ag 、Cu2 对其有抑制作用,EDTA对其有强烈抑制作用.该酶性质与以往发现碱性蛋白酶性质不同,属于一种新型海洋酶.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生物低温碱性脂肪酶的纯化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海洋微生物通过发酵制备的脂肪酶为材料 ,对该酶的分离纯化条件及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在脂肪酶纯化中 ,采用氯仿萃取、中空纤维柱超滤及CM SepharoseFF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技术对发酵制备的脂肪酶进行了纯化 ,结果得到达到电泳纯的脂肪酶。在脂肪酶理化性质研究中 ,采用SDS PAGE电泳对该脂肪酶分子量进行测定 ,并在实验中以橄榄油为底物采用脂肪酶酸碱滴定测活法 ,对脂肪酶的最适水解条件、各种因素对脂肪酶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该脂肪酶分子量为 ( 38 0± 1 )kD ,最适水解温度为 35℃ ,最适pH为 8 5 ,为一低温碱性脂肪酶。该脂肪酶可在 35℃以下、pH =4 0— 9 0范围内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与常见金属离子、化学试剂等的配伍性较好 ,并且具有良好的耐盐及抗氧化性能。研究中还以p NPL(月桂酸对硝基苯酚酯 )为底物采用脂肪酶化学发光测活法 ,对脂肪酶进行了酶促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脂肪酶在最适条件下Km 值为 7 80 5 μmol/L ,Vmax为 1 2 385mmol/ (L·min)。通过对Zn2 +抑制脂肪酶水解活性的研究 ,发现Zn2 +对脂肪酶具有可逆抑制作用 ,从而筛选到该脂肪酶的可逆抑制剂Zn2 +。  相似文献   

15.
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海水中COD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海水中的COD值波动大,重现性差,各实验室COD值互校难度大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影响此方法的常规分析过程中各项为源及防治措施,通过实验以及几个实验室互校对这几项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碱性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接枝反应,采用碱性氨基酸修饰壳聚糖,制备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组氨酸衍生物。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元素分析(EA)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不同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赖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精氨酸衍生物、壳聚糖组氨酸衍生物、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0、160、320、640μg/mL,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320、320、320、640μg/mL,三种壳聚糖氨基酸衍生物的抑菌活性均明显高于未修饰壳聚糖。通过引入碱性氨基酸增加壳聚糖的正电荷有利于提高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庙岛群岛中的大黑山岛出露碱性火山岩,对研究壳-幔过程及黄、渤海演化具重要意义。文中作者对大黑山岛火山岩的常、微量元素、K-Ar年龄及Nd-Sr-Pb同位素体系进行测试确定。结果表明,岩石属钠质碱性玄武岩系列,岩浆岩喷发可分为8Ma前和8Ma后两个阶段;岩石常量元素含量除K2O、Na2O外差异小;随着火山岩的演化,岩浆源区深度变大;大黑山火山岩Nd-Sr-Pb同位素比值与夏威夷洋岛玄武岩相似,其岩浆的地幔端元组分为PREMA DM,又以PREMA为主,并有MORB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18.
海洋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力与水体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雄志  洪华生 《台湾海峡》1995,14(3):274-279
厦门西港和香港维多利亚港近岸沉积物中碱笥磷酸酶活力与水体受污染程度的多项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如水体不BOD5、无机氮、COD、无机磷等的含量及采样点离陆源排放点的距离等相关性较大,其相关性在水动力条件差的水域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弧菌碱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酸铵沉淀、Sephadex- 75 ,Sephadex- 10 0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纯化海洋弧菌 (Vibriop acini) X4 B- 7菌株产生的碱性蛋白酶 ,得到电泳纯酶制品 ,并对纯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纯酶的分子量为 2 7KD,等电点 p I=8.7,最适反应 p H9.0~ 10 .5 ,最适反应温度 5 0~ 6 0℃。ED-TA对酶活力没有影响 ,高酶浓度可以降低 SDS对酶的抑制作用 ,该酶可用于解聚组蛋白。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 :酶对 DNA酶有降解作用 ,而对 DNA没有降解作用 ,该酶有希望应用于核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20.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s)是一种内源性酶,几乎存在于所有动物的细胞膜(plasma membrane)中,它在许多代谢活动中,如动物的生长、蛋自质的合成、营养成分的转运、类固醇的生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Ram et al.,1985)。因此,对于碱性磷酸酶的研究,有利于了解鱼类的消化生理,并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鱼类体内营养成分的吸收和转运机制。假雄牙鲆是在雌性牙鲆的一定生长发育阶段,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之性转化所获得的。对于假雄牙鲆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正式报道。本实验以一年龄假雄牙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消化器官中碱性磷酸酶的比活性,并初步探讨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碱性磷酸酶比活性的变化,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假雄牙鲆体内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的过程和机制,并有助于牙鮃的人工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