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开展风险治理和隐患排查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研究国内外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工程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综合考虑震源破裂过程、地震动传播路径、场地条件、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等因素,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以嘉兴市为研究示范区,基于设定地震和多概率地震危险性水平开展城市群体建筑结构地震时程反应分析及震害模拟,构建城市建筑群地震灾害可视化分析平台。该项研究旨在探索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有效方法,为地震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
城市典型建筑的地震损失预测方法Ⅰ: 结构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排架结构和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等3种城市典型建筑,首先给出了该类单体建筑的地震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然后对群体建筑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及群体建筑的易损性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典型建筑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评估提供参考,并为宁波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地震损失预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易损性分析是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多层砌体房屋结构、排架结构和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等3种城市典型建筑,首先给出了该类单体建筑的地震结构易损性分析方法,然后对群体建筑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以及群体建筑的易损性分类方法进行了探讨,为城市典型建筑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评估提供参考,并为宁波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地震损失预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5.1级地震震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从地震灾害成灾机理出发,建立了地震保险纯保费的计算方法,开发研制了用于建筑物财产保险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此信息系统,计算比较了不同地区建筑地震损失期望的差异,分析了不同免赔额和限额的设定对保险公司赔付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财产和人口高度集中的城市地区更为严重,地震灾害损失分析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环节具有现实意义.GIS因具有数学应用模型和空间分析功能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地震灾害损失分析工作中,但大都是基于二维的GIS,在表达建筑物的震前和震后信息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寿命周期成本(LCC)法是应用于地震灾害风险控制研究的新方法,其与折现现金流(DCF)法的整合可以有效地评价资产价值,比较研究地震风险控制与抗震减灾对策的投资效果,有助于选择地震风险控制的最佳方案。探讨了LCC法以及其与DCF法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的数学模型、解析方法及其在评价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中的应用。LCC法评价城市建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是地震应急领域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和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大多依托于灾害损失预评估集成软件,缺乏实际地震灾害现场调查和历史地震损失结果的验证。文中以地震应急灾情快速评估与动态可视化软件为集成平台,系统总结了研究区自然条件、人口数量及分布特征、经济特点、交通状况和历史地震损失等情况,以现场调查的建筑物类型和比例为修正依据,通过与实际历史地震造成的地震灾害损失对比,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进行了地震灾害损失预评估。通过文中的分析得出,在可视化软件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调查建筑物的类型比例对软件预评估结果进行修正能够有效提高灾害损失的评估精度,该套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有很强的推广潜力,不仅限于本研究区,对其他地区也有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作为国家重点设防超大型城市,其地震灾害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极高。本文研究得到了以公里网格为单元的北京市建筑物抗震能力分类评价及其地震灾害风险分析结果。主要研究工作有:(1)针对北京市房屋抗震能力差异较大的现状,开展了建筑结构现场调查;(2)分析社会多元因素对北京市建筑物抗震能力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北京市建筑抗震能力分区分类方法;(3)建立了北京市各类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矩阵;(4)基于易损性分析结果,得到了北京市在不同概率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物直接损失和人员死亡评估模型。本文相关工作可为北京市政府和民众了解地震可能造成的威胁,做好震前准备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建筑物和生命等的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预测未来地震造成自然和人工建筑环境的灾害及其损失,这是地震灾害及其损失研究的基本思路。本文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地震灾害损失预测模型,以2000年全国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GDP作为地震宏观易损性的分类指标,以某市(A、B县)为例进行未来15年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其预测结果包括两大部分:县行政区预测结果和网格预测结果,其预测结果可以为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居民地分布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地震灾害总是伴随着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口不断地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使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有增大的趋势(陈等,2001、1997)。地震发生后,快速地做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对地震应急救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国内外地震专家做了深入的讨论,开展了大量的城市震害预测和震灾快速评估研究,建立了一系列基于城市大规模单体及群体调查的地震应急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但是,基于城市的震害研究投入大,系统数据不易更新,难以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破坏性地震波及半径通常要达到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