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ADP数字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网系统的功能与结构。ADP系统已在广东省地震局连续运行,满足前兆台网综合化、数字化、自动网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江苏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概况及其技术特点,列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九五”期间,江苏省建立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台网。由于该台网实现了数字化,观测数据采样率高,信息量剧增,如何对这些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更好的为地震分析预报及科研服务,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江苏省地震局在“九五”期间组建了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用于汇集和管理各数字化台站的前兆观测数据。 此外,由于大量的模拟前兆观测项目仍然在运行,江苏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按数字化前兆观测的技术规范,对模拟观测数据的存储格式及文件名进行了规范,方便了数字化数据与模拟观测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对外服务。 1 概况 …  相似文献   

4.
地震前兆数字化遥测台网由多个台站多个手段组网而成,集前兆观测、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为一体,实现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及时采集、传送与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都需要安全、稳定、可靠的供电环境做保证。 1 前兆台网对供电的要求 随着“九五”项目和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地震观测技术逐步实现了综合化、数字化、自动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从整个系统可靠工作这个角度,提出了供电系统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安全可靠的供电:需要解决防雷击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瞬间高电压冲击的问题。 (2)目前,地震数字…  相似文献   

5.
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可靠的观测资料基础之上。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数据采集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观测资料无论从观测精度、采样率,还是传输速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江苏省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经过“九五”的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共建成了12个数字化前兆观测台站。这些数字化前兆台站为江苏地震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例如,与使用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模拟观测量之间有何差异,高采样率带来的一些高频干扰成分如何剔除,这些都需认真分析研究。本文选取了2000年7~10月气象三要素(气温、气压和雨量)的数字化观测记录进行了分析,期望对同行在使用这些仪器的观测资料时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介绍建设完成后的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的整体功能,以及各种前兆观测手段在全疆的分布情况,给出了新疆数字地震前兆观测网络整体结构,数字地震观测仪器的基本信息、前兆观测数据管理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强地震前前兆观测资料的异常特征和各种前兆异常可信度的差异,考虑到单项观测数据和多项观测数据的相互联系,提出了用综合参数S描述多项前兆观测数据整体变化。结果表明,与单项前兆观测数据比较,综合参数S有变化平稳、震前异常反应明显等优点,可以作为地震预报实践中识别前兆异常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应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结合福建省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管理的实际情况,研发一套福建省地震前兆台网运行监控日报自动编辑系统。该系统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模式,可将前兆观测台网每日收集的观测日志进行自动编辑,形成符合规范的监控日报,实现人机交互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9.
全国地震前兆数据入库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克昌  庞丽娜  李鑫  纪寿文  田力 《地震》2006,26(4):59-66
详细介绍了前兆数据入库处理软件Doqzh的功能特点、 工作参数文件、 数据入库流程、 两种数据入库模式、 错误处理、 工作日志文件以及支持的观测日志文件格式等。 该软件可对多种前兆数据、 观测日志以及电子月报表等进行入库处理, 对数据入库操作进行优化, 大大提高了数据入库效率, 且实现了数据入库操作的全程自动化, 包括连接数据库服务器、 连接FTP服务器、 下载文件、 备份文件、 数据包解压缩、 入库、 记录数据压缩包统计信息、 退出程序等。 该软件是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数据处理系统的核心软件, 在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和多个省级前兆台网中心收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为全国地震前兆数据的汇集和共享以及中国地震局的大华北数据共享任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数据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辽宁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软,硬件构成,叙述了该中心在MsWindowsNT操作平台上实现数据传输,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的系统集成,并通过局域网实现前兆数据共享,文章中对地震前兆数字观测和模拟观测数据流程做了较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柴剑勇 《华南地震》1998,18(1):104-107
根据国家地震局“九五”重点项目《地震前兆台站(网)的技术改造》总体技术设计方案的要求,就广东省地震前兆监测网以及前兆观测仪器系统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并对其在“九五”期间所要完成的各项技术改造项目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国地热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及分布特点,着重对仪器的运行率及影响因素、井孔观测环境、数据产出等方面进行分析.收集整理了277个地热观测台站的观测数据,发现在汶川MS8.0地震中,有134个台站具有同震响应及震后调整现象.最后对典型的震前地热异常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疆数字地震前兆台网的数据传输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斯高娃  陈勇 《内陆地震》2002,16(3):266-27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实现前兆数据采集和管理的自动化 ,对新疆地震局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功能、数据采集原理、数据传输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数字化观测技术为地震前兆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地震前兆台网的管理水平,对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快速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现有各学科评比办法的基础上,开展了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1套包含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噪声水平、固体潮汐效应、一致性等多方面的数据质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处理与加权平均等方法建立起台网数据质量评价方法。应用分析显示,评价结果基本能够反映台网的数据质量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以数字观测地震前兆数据的传输,处理,入库和服务的流程为基础。研究实现了前兆台网中心对前兆数据的自动传输,入库和管理,减少了人为干预,有效地提高了前兆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震数据的处理研究—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讨论了在频域中真实地面运动的复原问题,借助于一个稳定的六阶带通滤波器可使地震仪反演系统趋于稳定,最后由关分方程递归求出真实地动位移,结果表明,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仪器其原始响应不同,但由其复原的真实地面运动结果却有相当好的一致性。这证明了所采用的复原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地震办公室于2002年4月完成了深孔钻井地震前兆综合观测研究课题,并建成了增城前兆综合观测试验系统,实现了利用单井进行多学科地震前兆的数字化综合观测。本文说明了该课题的来源,分析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简要介绍了增城试验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对实践过程的一些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东省ADP数字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网中心系统的构成、功能以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地震前兆台网产出与服务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与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地震前兆台网在观测数据产品质量监控、专业产品产出、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介绍了当前地震前兆台网产出的主要产品、产品管理与服务平台和近年来的产出与服务情况,并对前兆台网产出产品的应用服务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前兆台网先后经历了模拟和人工、“九五”数字化、“十五”网络化等多个阶段,导致并行运转着模拟和人工、“九五”、“十五”三套观测系统,它们在通信协议、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自2010年起,中国地震局决定实施前兆观测系统并网,主要目标是将“九五”仪器通过接入改造为网络化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通过软件方式将模拟和人工仪器接入到“十五”系统中,实现与“九五”、模拟和人工仪器与“十五”网络化仪器的并网运行,同时对相关的软件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格式、数据汇集和管理流程等进行升级完善和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