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国地貌学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貌学在法国自然地理学中是最突出的一个部门。从马东(E.de Martonne)起,法国地理学者在自然地理的教学中,始终是以地貌学为主要内容的。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中,地貌学研究无论在质和量上也都占据着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们根据地貌工作者和第四纪地质学工作的人数、专业团体会员人数及其有关出版物等情况对美国地貌学家的活动状况做一个综述。美国的地貌学出现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地质学和地理学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地理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时,其成员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家和学过地质学的地貌学工作者。在本世纪30年代期间,地理学家们反对环境决定论的模式,地貌学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过程综合与深化、陆地表层系统集成、陆海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应用等方面。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在发展过程中,亟待关注以下前沿领域与方向:①地貌学需要重点加强地貌学与全球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关系研究;②生物地理学有待深化属性地理学、全球变化生物地理学等前沿领域的探索,连接变化背景下的生物地理空间分布与人类需求;③水文学需要开展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综合集成研究,发展生态水文学、社会水文学、水文形态学等新兴学科领域;④自然地理学有待全方位介入气候变化研究,在气候变化国际重大研究计划、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支撑功能;⑤综合自然地理需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地系统耦合研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作出积极贡献;⑥自然地理学需深化耦合自然与人文要素及过程研究,建立发展复杂系统模拟模型,分析和模拟变化环境下的自然、人文要素耦合机制和陆地表层系统动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唐晓春 《地理学报》2001,56(6):743-743
自然地理学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学科的交叉和圈层的相互作用,在于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审视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去审视地表物质的空间联系与地域分异规律。可是,过去的自然地理学教学体系和教材却存在着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从教学体系来说,自然地理学是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地球概论、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有的学校再加上普通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从教材内容来说,似乎是这些学科众多知识点的拼凑,缺乏横向的交叉、融合和联系。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  相似文献   

5.
毛汉英 《地理研究》1990,9(2):138-138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名誉所长黄秉维及著名农业地理学家邓静中为顾问,地理研究所所长左大康教授主编的《现代地理学辞典》,是一部全面、系统地介绍当代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及最新研究成就的工具书。全书共收辞2726条,分为地理学总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地图学及遥感与地理信息四大部分。共中包括理论地理学、系统地理学、实验地理学、应用地理学、数量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气候学、地貌学、水文地理学、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地貌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貌学是自然地理学中重要的传统分支学科之一。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 ,高校地貌学教学亟待改革。笔者认为 ,教学改革不应囿于形式 ,而应注重实质。从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考虑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应是加强基础教学。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其中心环节 ,首先是要加强和拓展基础理论 ,其次应密切联系实际 ,突出应用性和环境教育。面对教学内容与课时不足的矛盾 ,应积极进行教法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地貌学:介绍地貌学的一个新分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又是城市学、生态学、地貌学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作为生态因子之一的地貌和其他各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城市生态地貌营力中,特别重视人为迭加地貌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城市地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门新地理学分科-城市地貌学,总结近些年中国城市地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地貌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门新地理学分科—城市地貌学,总结近些年中国城市地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展望城市地貌学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地貌学的新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变化有内在的规律,对环境保育、资源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有重要影响。作为交叉学科和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地貌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过去10多年来,随着遥感、地理信息技术和沉积物定年、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以及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地貌学家的研究视野和深度不断扩大与加深,在构造地貌、气候地貌和人类活动与地貌过程等传统领域有很多新进展,揭示了不同地貌单元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极大地推动了地貌学的发展。在新时代,除了继续加强传统地貌单元的深入研究外,地貌学的发展应与全球环境变化和未来地球等重大科学问题(计划)紧密结合;地貌学家要关心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及适应,并利用新技术开展地貌过程的定量重建和数值模拟。同时加强地理学专业学生的地质学基础学习、发展定量地貌学和行星地貌学、系统开展人类活动对地貌过程的影响和适应研究,是提升中国地貌学水平的途径,也可为推动国际地貌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农业地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农业地理分布和空间规律,然而作为现代农业地理学,还没有达到十分系统化的程度。L.威波尔把农业地理学分为三部分:①农业地理统计学;②农业地理生态学;③农业地理地貌学。  相似文献   

12.
徐建红  姚祖驹 《地理研究》1989,8(3):113-114
最近读到英国著名地理学家M.J.Kirkby所著的新书《Comuter Simulation in Physical Geography》《自然地理学的计算机模拟》),由John Wiley出版社于1987年11月在英国chichester出版。这是一本教科书性质的参考书,其主要内容有二部分,一是自然地理学的各种模型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二是如何建立计算机模型以及如何检验之。本书的主要内容曾被列为1985年曼彻斯特国际地貌学大会的专题报告。综观全书,我们发现它有四大特点,即地理性强,内容新颖,方法实用,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3.
罗来兴 《地理研究》1986,5(1):100-104
邹豹君教授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位前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曾任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教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教授兼史地学系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兼地理学系主任、国立台湾大学地理学系教授、新加坡共和国南洋大学地理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邹先生著作很多,其内容广泛涉及地理学通论、地貌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导言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在气候学、地貌学和水文学方面已经有很大进展。但是,地理学家对于城市生物区系的研究尚未给予应有的注意。极其丰富多彩的城市植物区系,它与同样是变化多端的生境的联系,以及——更重要地——城市植物区系显著的空间变化,为地理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世界许多地区日益城市化的人类种群以及随之而来的与自然界的隔离,要求在城市区域加强生物学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一地理学的基本课题,在城市植被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论述分形地貌学的8个基本原理及其包含的7条定理,探讨为地理学开辟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英国地理学会生物地理与地貌专业组共同主办的环境变化对干旱、半干旱区地貌过程与生物的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1月在威尔士斯旺斯大学召开。美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和英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与所宣读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际地貌学与生物地理学界对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变化研究的总趋势,对我国广大干旱区自然地理工作者不无启发意义。会议的主要议题: 干旱区环境变化与气候;古湖泊学;地貌学;生态与地貌变化的模拟和预测;干旱区应用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长,人类与环境地貌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剧,地球表层的地貌系统在自然地域分异的基础上,出现的新的内容和特征。地貌演化不再是纯自然的过程,而且,人工地貌、人工—自然混合地貌占的比重增加了。因此,有必要对人、环境与地貌的作用机制,地貌的环境意义等问题进行研究,于是,环境地貌学应运而生。与传统地貌学不同的是,环境地貌学从人类活动与环境地貌相互作用的角度,运用系统论、综合分析方法,厚今薄古,研究现存地貌特征及后效,做出环境地貌的经济评价,探讨环境地貌的社会文化效应。本文拟对环境地貌学的产生、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环境地貌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中国地理科学》(英文版 )是地理学综合性英文学术刊物 ,1991年创刊 (季刊 )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主办 ,科学出版社出版 ,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自然地理及其分支学科 (景观生态学、环境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生物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 (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地图学、遥感及其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论文、研究报道、综述、书评等。稿件具体要求如下 :1.文…  相似文献   

19.
在台湾,一般认为地貌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尽管许多地理学家和工程学家在这一领域作出很大贡献,但仍然是地貌学家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各个综合大学及师范大学的地理系,地貌学被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立课程来进行教学。台湾现已有20个职业地貌学家,他们中的大多数正在一些高等院校,中学和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一、战前时期的研究从十九世纪到1946年这一时期,台湾才开始地形学的研究。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外国学者做的。这一阶段前期,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对台湾岛主要地形特征的勘探和形态描述。这时常常强调了陆地表面起伏和自然地理的描述,却忽视了对这两方面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的原因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级在第四级,过程一形态系统通过控制和联系的方式把一个能量流系统与一组形态变量联结起来,从而形成了过程一形态系统的特征——自然反馈回路。Strahler 根据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貌学系统,进而奠定了自然地理学中过程一形态系统理论发展的基础。此外,他通过分析外加应力(重力的、分子的)的基本性质吸其与变形形式(破裂、层流、紊流)的关系,着重强调了过程和形态间的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