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地球坐标系及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球坐标参考系统和国际地球参考系及参考框架;阐述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指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按精度划分为国家级连续运行基准站、GPSA、B级网、天文大地网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2.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新一代地心坐标系,启用至今有近7a的时间,推广使用已经全面展开。本文主要评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框架体系建设中取得的进展,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框架点的精化情况,并重点描述在框架维持关键技术中建立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板块运动模型和格网速度场模型,给出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框架更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常用的坐标系有如下几种: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本文对上述四种坐标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研究在同一参考基准下的坐标换算,涉及的内容有空间直角坐标同大地坐标相互换算、高斯坐标正反算以及邻带换算。本文以Visual Basic 6.0为编程语言,研制了相应的坐标换算软件,现有的资料处理结果表明程序设计是合理的,软件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点位坐标转换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回顾了我国现行大地坐标系的定义及其不足之处,介绍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的定义、实现及其特点,从理论上详细介绍了点位坐标由我国现行大地坐标系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 2000)转换的几种方法,并对这些转换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测绘行业的大部分测绘数据都是基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上述两个局部大地坐标系,已经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特别是空间技术发展。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中国新一代大地坐标系,21世纪初已在中国正式实施。如何将已有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落实《关于加快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推广使用的通知》的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对现有测绘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基于AutoCAD进行测绘数据坐标转换的方法,有效地将测绘数据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似文献   

6.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S2000)是我国新启用的地心坐标系,但我国目前用以测图及工程规划、设计以及其他用途的地图坐标系一般又都是基于北京54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如何将这些坐标系转换到2000国家坐标系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西安80坐标系到2000国家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ArcGIS环境下将1980西安坐标系转换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联测,获取了宁波市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基准和原有GPS控制点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成果,并经过实地检测验证;更新了宁波市GPS控制点的54坐标系、80坐标系的平面坐标,建立了已有坐标系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关系,实现了基于NBCORS网络RTK技术的似大地水准面成果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测绘文摘》2012,(2):18-34
正CH20120679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中国大陆速度场=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Velocity Field in Mainland China/魏子卿,刘光明,吴富梅(西安测绘研究所)//测绘学报.-2011,40(4).-403~41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定义,与国际地球参考系的定义一致。  相似文献   

10.
利用VB6.0实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正反算程序的编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的专业测最软件中的高斯正反算工具只适用于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和IAG-75国标椭球,随着我国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启用,原有的测量软件中的高斯正反算工具已不能满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正反算的要求.在国家测绘局发布的适用于不同椭球的高精度高斯正反算公式的基础上,利用VB6.0编写了适用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椭球、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及IAG-75椭球的高斯正反算程序,为快速、准确地进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及原有坐标系的高斯正反算提供了基础工具.  相似文献   

11.
我国通过全国天文大地网整体平差,建立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这个坐标系采用1975年IUGG/IAG第16届大会推荐的地球椭球参数。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测量过程中,经常碰到不同坐标系间坐标转换的问题,为消除不必要的麻烦,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目前,我国1954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空间点位坐标通过利用参数模型转换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目前各种测绘资料存在着两个坐标系的差异问题,为方便日常工作开展,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换。本文通过两种方法探讨研究将数据坐标转换成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就广东省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GDCORS)制定了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实施流程;详细分析了省级现代大地控制网成果确定方法及流程;并提出了地市级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整体应用策略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2000国家大地坐标由2000国家GPS大地网在历元2000.0的点位坐标和速度具体实现,其实质是使CGCS 2000框架与ITRF97在2000.0参考历元相一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规定从2008年7月1日起全面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届时将停止提供非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因此,获得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测绘成果尤为必要.本文利用IGS站数据与测区数据联合解算并进行框架转换和历元转换获得CGCS 2000坐标,该方法不依赖外部的CGCS 2000控制点,实现CGCS 2000坐标的获取,满足了1:1000数字化测图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推广与使用,现有城市坐标系必须与新的国家大地坐标系相联系。在分析无锡城市测绘基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从建立城市坐标系的常用方法入手,结合《城市测量规范》对城市坐标系的要求及现阶段国家推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政策的要求,提出对无锡城市坐标系进行改造的几点建议,包括改造后坐标系的投影高程面、中央子午线及起算基准的选择,同时给出了原有坐标转换为改造后坐标系坐标的转换模型及转换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说明了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对现有的城市坐标系改造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定位系统》2011,(1):80-80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导航领域历史悠久,实力雄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包括: 在大地测量与导航基准方面,在国家测绘局支持下,开展了我国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的联合平差、CGCS2000坐标系下的三、四等天文大地网平差、以及地心坐标系推广应用工作,建立我国CGCS2000坐标系并予以实现,为导航坐标系提供基准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自然资源部发布公告停止提供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成果自然资源部2018年12月14日发布公告,宣布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向社会提供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成果。公告指出,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8年7月1日起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根据《国家测绘局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公告》(2008年第2号)和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海图常用坐标系,利用Bursa坐标转换模型,计算得出我国及周边海域范围内的1954北京坐标系坐标值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改正量.同时将两坐标系的经纬度值分别投影到基准纬线为0°和30°的墨卡托平面坐标上,获得墨卡托平面的改正量,并对改正量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给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启用,对原来所有的测绘成果都将产生直接影响。实现我国常用坐标系的测绘成果和相关产品到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的系统转换,需要研究确定我国常用坐标系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本文对几个坐标转换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常用坐标系与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间的高、中、低三种不同精度的转换关系,统计分析了不同模型的转换精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启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后,如何将新疆各行业已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和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理信息数据高效、稳定地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下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了新疆基于格网内插的省级坐标转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目前该软件已在多个国家、省级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重点项目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