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铧厂沟金矿床北部控矿剪切带地质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区域韧性剪切带在铧厂沟金矿床非常发育,并经历了右行—左行—右行多期(次)活动。北部控矿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域韧性剪切带演化的产物,以左行剪切为主。位于铁夹树—庙湾北部厚层灰岩的下部。北部金矿带受北部控矿剪切带控制,长度大于1km.厚度约70cm,从地表延伸至1120m标高。未见尖灭趋势。黄铁矿是该类矿石中最重要的金属矿物。自然金是主要金矿物。有明金和显微金两种。矿石结构构造较为复杂。集中反映了热液矿床的构造特征。矿带的形成可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原生矿石中绝大部分明金、显微金中的包体金和裂隙金都与黄铁矿密切相关。黄铁矿(Ⅰ)经历了韧脆性变形。因而是金的最佳载体矿物。北部韧脆性剪切带的多期(次)活动,使金富集成为工业矿体。结合地质特征,预测该矿带可延伸至1120m以下一定深度。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其钴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以上,明确金川矿床矿石中含钴矿物特征及其超常富集的赋存规律,对于关键金属元素成矿动力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超常富集成矿过程与驱动机制有着重大意义。从金川矿床形成及影响矿化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中钴元素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同时通过包括元素共生分异规律、共伴生富集成矿的主控因素来研究钴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金川矿床矿石中独立的钴及含钴矿物极少,多为硫化钴镍矿物和硫砷化钴镍矿物,主要为辉钴镍矿、辉砷镍钴矿、硫砷钴镍矿、辉砷钴镍矿,其中辉砷镍钴矿与辉砷钴镍矿常与磁黄铁矿或镍黄铁矿连生,尤其大部分存在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暗示其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Co主要分散于硫化矿物组(约占90.30%)中,其中约97%分散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约2.85%的Co分散于羟镁硫化矿物组中,其中44.46%分布于墨铜矿中;6.51%的Co分散于脉石矿物组中,其中约73%分散于蛇纹石中。在镍黄铁矿中Ni/Co值约为44.00,镍铜微晶中Ni/Co值约为2.00;在磁铁矿中Ni/Co值约为11.00;在金川矿床分布最广泛的蛇纹石等脉石矿...  相似文献   

3.
山东沂南铜井金矿位于沂沭断裂带的鄌郚-葛沟断裂西侧,是鲁西典型的矽卡岩型金矿。矿石成分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石榴子石、方解石、石英等,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他形填隙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类型有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块状构造。矿石岩性主要有黄铁矿化闪长玢岩、黄铁矿化角岩、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矽卡岩、黄铁矿化大理岩还有部分石英脉型矿石和磁黄铁矿型矿石。成矿期次划分为矽卡岩期、热液期、表生期。该文利用光谱分析对矿石中Au,Ag,Cu,Pb,Zn,As,Sb,Bi 8种微量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电子探针对矿石薄片进行微区分析,对矿石元素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研究总结,研究表明:光谱中Au,Cu,Ag,Sb四种元素显示了较好的聚类特征,对找矿有较好的指示作用。电子探针数据分析显示Co与Ni的比值大于1,As元素含量较低,矿床呈现岩浆热液成矿与变质热液成矿叠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马鞍桥金矿床是产于南秦岭泥盆系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沉积—叠加改造成矿特征典型。矿体沿上泥盆统上部层位稳定分布,多与围岩整合产出。矿石类型有破碎蚀变岩型、蚀变千枚岩型、炭质片岩型和含金石英脉型。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矿物成分主要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和石英、绢云母等,金主要呈显微金、超显微金分布于矿物粒间或被吸附于矿物表面。矿床由多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期多阶段形成,主要受构造、沉积地层和岩浆活动控制。区域性大型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带、金矿区的展布,地区性二级脆性断裂控制金矿床的范围,局部的更次级层间破碎带、断裂裂隙带控制矿体的就位。含了地层为矿床形成提供了主要的成矿物质。岩浆活动为形成合矿流体提供了热源并是热液运移的主要热动力。  相似文献   

5.
山东新城金矿位于华北板块胶北隆起内,矿床成因主要为构造热液蚀变,焦家断裂为其主要控矿构造。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据成矿物质的生成时序、共生组合,将成矿阶段划分为含金石英菱铁矿黄铁矿阶段(Ⅰ)、含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阶段(Ⅲ)、石英-方解石阶段(Ⅳ)4个成矿阶段和5个成矿世代。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与金矿的含金性密切相关,不同成矿阶段和成矿世代的黄铁矿标型特征是不同的。以不同成矿阶段和成矿世代的黄铁矿的标型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黄铁矿的形态特征研究,认为晶形差的黄铁矿比晶形好的黄铁矿含金性好。晶形为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比晶形为立方体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物性特征研究,认为铜黄—暗黄色的黄铁矿相对浅黄—亮黄色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结构特征研究,认为细粒结构的黄铁矿比粗粒结构的黄铁矿含金性好。通过黄铁矿的成分特征研究,认为发生类质同象替代的黄铁矿比不发生类质同象替代的含金性好。  相似文献   

6.
桂东金矿产于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砂页岩内,石英和黄铁矿是各类金矿中主要的载金矿物。成因矿物学标型特征表明,矿床可分为变质热液、岩浆热液和复合迭加型,以后者为主。据硫、铅、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结合石英的含金性、晶胞参数和热发光性及黄铁矿微量元素等成因信息,论证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与成矿的关系。金的富集是处于造山带构造环境,经历加里东运动及其以后构造—岩浆活动多次迭加的长期演化结果。据矿物的标型特征和控矿条件,认为各矿区深部、外围及该区东南部应作为今后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7.
以豫西南淅川地区上泥盆统王冠沟组叠层石为研究对象,从地球生物学角度对叠层石的宏观、显微和超微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剖面的沉积学特征,研究发现叠层石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垂向分带特征,并具有典型的明、暗相间的波纹结构,叠层石纹层中间夹少量但种类丰富的生物碎屑和鲕粒.叠层石亮纹层中发现莓状黄铁矿,其微晶直径500~600nm,莓状集合体直径2~5μm,微晶为八面体和立方体形状,两者莓状集体直径 D 和微晶直径d 的比值D/d 值均小于10;暗纹层则以发育顺层排列的黏土矿物为特征.结合剖面沉积学资料,认为叠层石垂向上形态的变化反映古环境经历了2次海进-海退旋回,水动力条件逐渐减弱,总体表现为海退的特征,表明叠层石发育层位正是生物礁大量衰退和相对海平面快速下降时期,叠层石应形成于 FGF事件之后,菌藻类的繁盛和富营养海水条件促进了区域性广布的叠层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利用小波分析处理青藏高原航磁资料,得到多尺度的航磁异常分布图。一阶小波结果反映地壳浅部的构造特征,在第Ⅰ和第Ⅱ缝合带位置,存在多条明显的北西西向弧形构造,由正负相间的磁异常带组成;在格尔木附近第Ⅳ缝合带位置存在近东西向的负磁异常条带。三阶小波结果反映地壳深部的构造特征,在约84°~91°E存在明显的近南北向的负磁异常条带,是研究区主要的深部构造特征。尼泊尔8.1级地震和3次7级强余震发生在近南北向的负磁异常条带的南端。该位置是近东西向的喜马拉雅构造带和近南北向的深部负磁异常条带的交汇部位。总体来说,青藏高原航磁资料揭示的浅部构造为多条近东西走向的带状构造,而深部构造是以近南北走向为主要特征,复杂的立交构造交汇部位是发生尼泊尔8.1级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9.
猫岭金矿赋存于早元古宙辽河群上亚群盖县组二段绢云千枚岩夹石英岩中。矿石的主要金属矿物有毒砂、磁黄铁矿、银金矿和自然金,毒砂、磁黄铁矿是 Au 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有益元素主要有 Ag、Zn、Pb、Cu、Sb,主要有害元素为 As。Au 呈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赋存于毒砂、磁黄铁矿等矿物中,因此,适于通过堆浸法利用。  相似文献   

10.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德尔尼铜(钴)矿床赋存于东昆仑阿尼玛卿蛇绿岩套中部,岩石类型主要有蛇纹石化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矿石类型主要为块状、条带状含铜黄铁矿矿石,矿床成因存在多种认识。通过野外详细观察、室内显微镜下矿石矿物特征鉴定以及电子探针分析,确定德尔尼铜(钴)矿床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磁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矿石结构以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钴元素在早期黄铁矿中比较富集,晚期黄铁矿中较贫,w(Co)/w(Ni)值指示黄铁矿与巴西Sossego铁氧化物-铜-金矿一致;早期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的微量元素质量比值指示矿床成矿温度为200℃~300℃,属于中温环境,进一步证明了该矿床不是岩浆型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成矿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海底喷流-沉积阶段、构造变形阶段、热液阶段和表生氧化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为铜、钴、锌的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11.
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载金矿物及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河南卢氏石门金矿床中矿石经偏光、反光显微镜下研究,发现自然金与细脉状的黄铁矿黄铜矿脉、黄铁矿方解石脉共生;含金品位较高的烟灰色石英内分布有网脉状金属硫化物细丝以及尘埃状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造成宏观上石英呈烟灰色至深灰色.对矿区各种载金矿物经实验室分离并进行化学分析显示细粒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是粗粒黄铁矿的3.2倍,磁黄铁矿中金元素含量远高于黄铁矿,烟灰色石英中金元素含量是乳白色石英中的27.7倍.矿区分布一些石英脉中含黄铁矿非常高,结晶颗粒大,但脉体含金远低于工业品位,无开采价值,而在这种脉体的围岩中分离的黄铁矿单矿物含金可达10.5×10-6,说明这种石英脉形成温度高,使金向围岩中扩散发生贫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及河南省豫北和豫西缺水山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水介质结构、构造和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划分出区内四种主要含水介质类型: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密集裂隙-溶洞型、角砾状泥灰岩密集裂隙-溶孔型、亮晶鲕粒灰岩稀疏裂隙-溶洞型和结晶白云岩裂隙-晶(溶)孔型。  相似文献   

13.
招远、莱州地区金矿床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黄铁矿中金的赋存状态的研究,采用了化学成分分析、电子探针成分分析、透射电镜分析、物相分析、晶胞参数测定、热电系数测定、比重硬度测定、粒度测定等多种物理化学手段。初步探讨了黄铁矿与金矿成矿的关系,并归纳出以下特征,可作为找矿标志:一是裂隙发育,结构疏松不规则的碎块状及五角十二面体、八面体、立方体黄铁矿含金高,与金关系密切。二是金矿中黄铁矿热电系数为正值,热电场为空穴型及电子—空穴型两种。三是金矿中黄铁矿晶胞参数大、比重低、硬度低、反射率低者含金量高。四是黄铁矿的主要成分S、Fe偏低,杂质元素Au、Ag、As、Sb、Bi、Co、Ni等微量元素较高,是含金黄铁矿成分特征。五是在金矿中黄铁矿是主要载金矿物,有80%以上的金与黄铁矿有关。查明金主要呈独立矿物赋存在黄铁矿中。另外在黄铁矿中还有可能存在微量固溶体金。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北部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构造的交汇部位及中部早期东西构造受后期构造的切割或影响部位 ,东西向构造的走向发生变化 ,在平面上呈“弧形”展布 ,从而引起早期矿带走向、厚度等发生变化。由此形成弧形构造控制着早期矿产资源的分布。本文论述了弧形构造的成因 ,阐明了弧形构造的控煤作用 ,并用实例分析了弧形构造的控煤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陕西富平中—上奥陶统赵老峪组发育了一套半远洋的以薄板状和页状泥晶灰岩夹重力流碳酸盐岩为特征的斜坡相地层。重力流沉积按成因可划分为直移滑移体、滚动滑移体、碎屑流角砾灰岩、颗粒流角砾灰岩和浊流灰岩五种类型。笔者曾对其中能指示古斜坡和古流向的沉积构造、砾石长轴走向及古网格虫迹长轴方向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量。研究表明,该区在中、晚奥陶世时有一个向东南方向倾没的古斜坡,并存在着顺坡下流的重力流和平行斜坡等深线流动的等深流。  相似文献   

16.
重力滑动构造广泛发育,是豫西煤田构造格局显著特征之一。本文分析了导致煤田重力滑动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条件、构造变形条件、岩性条件和流体介质条件,讨论了此类特殊构造现象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丹池矿带中的银(金)矿物有银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脆银矿、“丹池矿”(新矿物)、银金矿、锑银矿、方全锑矿和银辉铋矿等10余种。硫化物和硫盐矿物中含次显微银和次显徽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总结了永嘉下龙银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方法等。进一步确认该矿体受上侏罗统西山头组酸性火山岩层所控制,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银细脉浸染状黄铁矿化蚀变凝灰岩。属火山热液蚀变型。  相似文献   

19.
自1855 年黄河改道北行至今,山东省的渤海湾海岸线向海方面推移了19km ,黄河泥沙的造陆面积达2827km2 ,而在江苏省北部从双洋口至小丁港150km 的海岸线上共失去土地1320km2 以上。作者认为,可以疏通明清黄河故道作为引黄工程,利用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淤积于黄海沿岸,以减缓黄海岸线的侵蚀,还可抑制黄河泥沙沉积而造成的渤海的淤积。  相似文献   

20.
淅川—西峡地区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多期次岩浆活动强烈 ,为金矿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通过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金矿化关系的探讨及地球化学测量成果的总结 ,认为陡岭群是本区的矿源层 ,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区内石英脉型金矿主要受北东向次级断裂控制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受北西西向次级断裂控制 ,斑岩—爆破角砾岩型金矿与燕山期浅成—超浅成侵入 (爆破 )花岗斑岩关系密切。据此 ,提出三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