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沉积物是海洋重金属污染物的积蓄场所,能较好地记录海区的污染状况;同时,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比海水高得多,便於分析。因此,沉积物的污染调查已成为评价海域污染状况,特别是确定局部污染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估计厦门海区汞的污染状况,我们详细地调查了沉积物中汞含量的分布,並用有机质校正汞含量和判别污染站位,评价了汞在沉积物中的污染状况,比较了厦门海区与东海海域沉积物中的汞含量。  相似文献   

2.
汞是极毒元素之一。自五十年代以来,海洋的汞污染已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并对海水的汞含量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由于不同化学形态的汞,其生物效应和毒性有明显差别,且浮游植物对它们的摄取能力也不同,因此,测定海水不同化学形态汞的浓度,研究它们与浮游植物盛衰的关系已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据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的调查资料,报道了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生物活性汞和有机结合汞浓度,着重研究了浮游植物盛衰对海水汞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西港和九龙江口海水的总汞浓度很低,生物活性汞与有机结合汞之间的转化,与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叶绿素a浓度表示)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200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调查数据,运用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模型)构建生态系统能流网络,分析本区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及功能,并与1985—1986年研究数据进行对比,解析两个时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04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为1~4.34,相较于1985—1986年研究结果,底层无脊椎动物食性鱼类和头足类的营养级变动较大。牧食食物链占据主导地位,浮游植物在浮游动物和水母的能量来源中所占比例均在60%以上;碎屑食物链所占能流比为44%。系统总能流为6342.081 t·km–2·a–1。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下降,生态营养效率平均值较高,但是碎屑和浮游植物的生态营养效率却明显下降,碎屑趋于累积。生态系统统计量整体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成熟度降低。  相似文献   

4.
厦门海域鱼体稀土元素的生态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1995—1996年在厦门海域采集了28种鱼类样品,用ICP—MS法测定了15种稀土元素(REE)的含量,研究了鱼体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分布模式及与海水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厦门海域鱼体REE总量介于12.4—596.5ng/g,平均为(77.5l2.8)岭g。鱼体明显官集轻稀土,同时轻、重稀土之间则存在较大的分馏作用,说明轻稀土的生物学效应比重稀土更为显著。鱼类稀土元素分布模式总体上与海水REE分布模式接近,并且鱼类REE含量与近岸陆架海水REE含量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海洋鱼类对稀土元素的利用遵从丰度规律。鱼类对稀土元素的富集系数在103以上。稀土元素沿厦门海域食物链的迁移传递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津沙 《海洋世界》2011,(11):56-59
在由浮游植物、虾、鱼、哺乳动物组成的一条海洋食物链中,如果磷虾灭绝或大大减少,则那些主要以磷虾为食的巨鲸和其他鱼类等也将灭绝或减少,南大洋生态平衡也随之被破坏。所以,磷虾是南大洋海洋生物的食物链的中心和维持南大洋海洋生态平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于2010年8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等开展了两个航次的调查,目的在于研究该海域营养盐含量和比率变化及其对水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各化学和生物要素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或《海洋监测规范》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子与1998年的研究结果比较,依然为PO4-P,而SiO3-Si含量和DIN含量相对充足.各项营养盐含量与盐度都有较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保守性最明显的是DIN,而PO4-P与盐度的相关性相对最低.此外,8月份鉴定到的甲藻门种类和生物量明显高于10月份.本文认为,目前厦门海域营养盐比率变化的主要压力为N/P摩尔比率失衡.随着人为输入氮源的增加,在富氮的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极易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该藻的生物量与NO3-N和SiO3-Si含量的相关性十分明显.研究发现,厦门甲藻/硅藻生物量的比值与NO3-N和N/P摩尔比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可能预示着该海域无机氮含量的增加及其引起的N/P摩尔比率增大会促进甲藻门种类的生长.并且浮游植物Shann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作为反映厦门海域富营养化较好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7):4-4
最新研究报道称,一些深海鱼类体内富集的有机污染物也同样出现于鲸脂和其他组织之中。调查人员猜测海洋哺乳动物受有机物质污染是由于吞食受污染的鱿鱼造成的。他们随后发现,深海食物链中受到大量化学物质污染,严重威胁到深海鱼类(特别是深海鱿鱼和八足类动物)的生存。这些受污染的深海物种是有齿鲸和其他掠食动物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2015年8月航次对厦门湾周边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2门25属41种,其中硅藻24属39种,甲藻1属2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介于4.32×105~7.79×106个/m3。浮游植物的主要趋势是从九龙江口-厦门鼓浪屿海域向同安湾以及湾外递减,鼓浪屿海域属于高密度区域,这和营养盐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富营养化指数(E)平均为7.12,N/P值平均为17.36,说明水体呈富营养化,且营养盐结构表现为磷限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厦门湾近岸水体营养盐含量较高,浮游植物含量也较高,极容易引起赤潮,因此控制含氮磷污水的流入是改善水质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Ts、HCHs和PCBs的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元标  林辉 《台湾海峡》2004,23(4):423-428
对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厦门海域HCHs和PCBs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底质标准的阈值,说明其污染已受到有效控制;但厦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DDTs含量较高,部分海区已经超出或者接近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第一类底质标准的阈值.DDTs和PCBs有极为相似的分布特征,而HCHs的分布特征则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硒在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中的分布杨逸萍,李河典,胡明辉(厦门大学海洋学系)关键词硒,海洋浮游植物,生化组分前言硒为中等生物制约元素。海洋浮游植物对硒的富集系数高达103~104[1].硒沿海洋食物链的传递[1~4]表明硒在生物体内可能被结合在细胞原生...  相似文献   

11.
潮河口邻近海域氨基脲污染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山东东营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及贝类体内氨基脲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潮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海水中氨基脲的浓度为0.18—70.6μg/L,沉积物中浓度为0.26—18.9μg/kg,生物体内含量为0.82—6.46μg/kg,与作者调查的其它海域相比,污染最为严重。氨基脲在潮河口邻近海域海水、沉积物和生物体内浓度都沿潮河向下呈放射性递减分布,说明潮河是污染的主要来源。本研究同时对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富集差异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品种生物体对氨基脲的富集能力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中汞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7年5月、9月和1988年1月调查了胶州湾表层海水、浮游植物和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溶解无机汞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63—4.4ng/dm~3,溶解总汞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5—40ng/dm~3,浮游植物含量变化范围为1.1—25ng/g(湿重)。测定结果表明,胶州湾中汞含量和分布规律与浮游植物的盛衰和陆地迳流有关。有机汞和COD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溶解无机汞含量随叶绿素a含量增加呈指数下降,表明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及其在海水中形态的转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惠州海域是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节点.本文分析了2018年夏季惠州20种海洋鱼类体内Cu、Pb、Cd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SFI)进行了重金属污染水平评价,探讨了栖息水层、食性对鱼类体内重金属富集的影响.结果显示,(1)2018年夏季惠州海域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与春季相同,皆为Cu>Pb>Cd;夏...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 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 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 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 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 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 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著。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 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 (<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 因此, 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 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其邻近海域的生态效应日益突出。文章结合现场调查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沿温排水温度梯度的浮游植物粒径结构特征,探讨了营养物质的输入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浮游植物对升温以及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适温条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在极高温(36.0℃)环境下则产生抑制作用,在排水口邻近高温区夏季和冬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均呈较低分布。交互模拟实验发现不同季节浮游植物对于温度和营养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夏季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比温度明显,冬季温度的作用则更为显著。现场观测和模拟实验均显示,水温升高和营养盐加富均可造成小粒级浮游植物(20μm)所占比例的增加;因此,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可能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呈小型化趋势,并对食物网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以及海洋渔业的产量造成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厦门港近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在1885年,埃希氏从粪便中发现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尔后用它作为水、食品、土壤等被粪便污染的标志,海水中大肠菌群是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假若沿海城市沿岸、海水浴场和各种养殖场等水域遭受到污水严重污染时,都可能引起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调查和监测沿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数,将具有重要的卫生学和流行病学意义,国外,尤其是日本对港湾、流入海域河口和太平洋沿岸水域以及某些经济性海域(如贝类养殖场)大肠菌群的分布作过大量调查研究[1-9],研究指出,盐度、pH、紫外线照射强度和海洋细菌、浮游植物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是影响海水中大肠菌群存活率的重要因素[10-13],迄今为止,有关海水中粪大肠菌群的分布,我国尚未见报道.本文对厦门港近岸水域中粪大肠菌群分布及其一些影响因素作了初步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BHC和DDT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人工合成的有机氯农药BHC、DDT主要通过大气传输、河口径流和沿岸排水进入海洋。由于海洋生物对它们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输入到海洋的有机氯农药不但污染海洋环境,而且会通过食物链的传输反馈给人类,危害人类健康。因此,BHC和DDT含量已成为评价环境污染的重要指标。测定表层沉积物中BHC和DDT的含量还可以估计上复水层农药的污染现状,预测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本文据1982年9月的调查资料,首次报道了厦门港湾表层沉积物BHC和DDT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初步讨论了岸畔农药使用、水动力、地质地貌和滩涂养殖等因素对BHC、DDT含量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21年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含有23个功能组的舟山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分析了当前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并估算了褐菖鲉在舟山海域的生态容量。结果表明:舟山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为1.000 (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4.277 ( 鳐类),石首鱼科、虾类和 鳐类为舟山海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是舟山海域生态系统主要的食物链。碎屑和浮游植物对食物网的贡献率分别为61.32%和38.69%。始于浮游植物和碎屑的营养传递效率分别是9.34%和10.50%,系统总营养传递效率是9.82%。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26,系统连接指数为0.372,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2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反映了舟山海域生态系统的成熟状态较低,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模型估算,当褐菖鲉生物量增加至8.6倍时,褐菖鲉达到生态容量0.007 95 t/km2,此时生态系统仍保持平衡,且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基本稳定。因此,褐菖鲉在舟山海域尚有较大增殖潜力。  相似文献   

19.
了解厦门湾海域海洋经济生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食用风险,于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分4个季节,在厦门湾海域捕获了常见的13种海洋经济生物,以ICP MS为检测手段分析其肌肉组织中7种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含量,并采用不同评价模型对人类及中华白海豚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鱼类和头足类海洋经济生物体内Zn、As和Cu的含量比较高,而Pb和Cd的含量比较低。②鱼类体内大多数重金属残留量,夏季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这可能是由于夏季饵料丰富,生物体代谢旺盛所导致。③单因子污染指数(single factor index, SFI)法和目标危害系数评价(target hazard quotient, THQ)法的评价结果显示,厦门湾常见海洋经济生物样品中As的残留量不仅超出了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厦门湾海洋经济生物As的污染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后续研究应深入调查厦门湾生物体内As的主要存在形态,进一步提高健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为当地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因中华白海豚进食方式的不同,相关评价结果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厦门成为一个宜居和滨海旅游城市的重要基石。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和福建省核电站陆续运行之后,厦门邻近海域潜在的核污染风险受到公众和管理部门的关注。本研究测定了2015年2月和8月厦门邻近海域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主要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水平,并据此评价了该海域的环境放射性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海水中总铀、90Sr、226Ra、137Cs处于我国海洋放射性水平变化范围以内,无明显季节差异,其他放射性核素58Co、60Co、134Cs、110mAg、59Fe、54Mn、65Zn均未检出,海水中90Sr和137Cs的活度最大值远低于国家海水水质标准限值,海洋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亦在我国海洋放射性水平变化范围以内。利用我国现有的海洋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厦门邻近海域放射性质量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得出其海水放射性质量为2级,海洋沉积物放射性环境质量为1级,均属于安全级别。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在厦门附近海域未观测到放射性污染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